赵振宇[1]2002年在《中西药合用治疗BXSB狼疮模型鼠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中药LCF-2方及西药类固醇激素对BXSB狼疮模型鼠在生理学、免疫学和形态学方面的作用,探讨药物对SLE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BXSB狼疮模型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合用组。采用动态观察方法测定小鼠体重变化,死亡率;重量法测定小鼠脾指数及胸腺指数;四溴酚兰指示剂法测定尿蛋白含量;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dsDNA抗体、IL-2、IL-6、TNF-α的含量;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小鼠肾脏中IgG含量;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小鼠肾脏中补体C3的含量,并对小鼠肾做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的形态学改变。 结果: 1.LCF-2组及中西药合用组小鼠体重增长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中药组死亡率为0,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中西药组死亡率虽很低,但与模型组比较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叁个给药组尿蛋白含量均与模型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 2.LCF-2组能够升高已降低的胸腺指数,与模型组比差异有显着性,对已升高的脾指数作用不明显,西药组能够使脾指数及胸腺指数均下调,而中西药组可以降低已升高的脾指数(P<0.01),升高已降低的胸腺指数(P<0.05);叁个给药组均能显着降低自身抗体(dsDNA)水平,使其转为阴性(P<0.01);中药与中西药组对CD_3~+、CD_4~+、CD_8~+以及CD_4~+/CD_8~+均有显着的上调作用,而西药组对CD_4~+和CD_4~+/CD_8~+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CD_3~+、CD_8~+无作用;中药组能显着抑制TNF-α(P<0.05),上调IL-2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水平(P<0.01),对几-6的降低作用无统计学意义;西药组对TN卜a与 IL--6抑制明显(P<0.of),但对几-2的下调作用无统计学意义;中西药 合用药组能抑制TNFa(Pwto.of),上调IL-2水平(P<0.05),抑制几-6 (P<0.05)。 3.各给药组均能降低小鼠肾脏IgG、补体C3的荧光强度,与对照 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wto.05),中西药合用组有极显着差异(Pwto.of)。 病理检查发现各给药组均可明显减轻肾损害。 结论: 中药LCF-2方与西药类固醇激素均对BXSB狼疮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 用,但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中西药合用组疗效优于中药、西药组。
李春雯[2]2006年在《肾复康治疗狼疮性肾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肾复康对BXSB狼疮模型鼠在生理学、免疫学等方面治疗作用,探讨其对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BXSB狼疮模型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检测尿蛋白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dsDNA抗体,IL-6、IL-18、TNF-α、IFN-γ的含量,免疫荧光观察IgG沉着,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ICAM-1、IL-18在小鼠肾组织的阳性表达。 结果: 1.肾复康及中西药合用能降低BXSB狼疮鼠尿蛋白定量,血清抗dsDNA抗体、IL-6、IL-18、TNF-α和IFN-γ水平。 2.肾复康及中西药合用能减少IgG沉积,改善肾组织的炎症病变,提高CD4~+、CD8~+及CD4~+/CD8~+指数。 3.肾复康及中西药合用降低肾组织中ICAM-1、IL-18的表达。 结论:肾复康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尿蛋白、血清抗dsDNA抗体、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减少IgG沉积及调节肾组织中ICAM-1、IL-18的表达,从而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中西药合用组疗效优于中药组、西药组。
赵振宇, 张韵慧, 杨新建, 孙晓惠, 肖尹[3]2010年在《狼疮3号颗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研究中药狼疮3号颗粒(Langchuang-3 granule,LC-3)对BXSB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模型鼠体重、自身抗体、脾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影响,探讨其对SL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BXSBSLE模型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采用动态观察法测定小鼠体重变化,重量法测定小鼠脾指数及胸腺指数;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含量;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小鼠肾脏中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的含量。结果中药组及中西药组小鼠体重增长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药组已降低的胸腺指数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已升高的脾指数作用不明显,西药组脾指数及胸腺指数均下调,而中西药组升高的脾指数降低(P<0.01),降低的胸腺指数升高(P<0.05);各给药组自身抗体(ANA)水平均降低,转为阴性(P<0.01);小鼠肾脏IgG、补体C3的荧光强度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LC-3与西药类固醇激素均对BXSB狼疮模型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中西药合用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中药或西药。
赵振宇, 娄建石, 杨新建, 丁素先[4]2004年在《狼疮方-2与强的松治疗BXSB小鼠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狼疮方二号(LCF-2)与强的松对BXSB狼疮鼠体重、死亡率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中、西药对狼疮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BXSB狼疮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合用组。采用动态观察方法测定小鼠体重变化,死亡率;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率;结果(1)LCF-2组及中西药合用组小鼠体重增长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2)中药组死亡率为0,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中西药组死亡率虽很低,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明显差异;(3)中药与中西药组对CD3+、CD4+、CD8+以及CD+4/CD+8T细胞均有显着的上调作用,而西药组对CD4+和CD4+/CD8+T细胞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CD3+、CD8+T细胞作用不明显。结论中药复方LCF-2与强的松均对BXSB狼疮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二者对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各有差异。
赵振宇, 杨新建, 娄建石[5]2003年在《狼疮方二号与皮质类固醇合用对狼疮性肾炎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狼疮方二号及皮质类固醇对BXSB狼疮小鼠肾脏中免疫复合物的影响,探讨其对狼疮性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BXSB狼疮模型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合用组。四溴酚蓝指示剂法测定尿蛋白含量;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ds-DNA抗体含量;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小鼠肾脏中IgG含量;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小鼠肾脏中补体C3的含量,并对小鼠肾做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皮质及髓质的形态学改变。结果3个给药组尿蛋白含量均与空白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3个给药组均能显着降低自身抗体(ds-DNA)水平,使其转为阴性(P<0.01)。各给药组均能降低小鼠肾脏IgG、补体C3的荧光强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中西药合用组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病理检查发现各给药组均可明显减轻肾损害,其中中西药合用组最为明显。结论狼疮方二号与强的松均对BXSB狼疮小鼠肾脏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中西药合用组疗效优于中药、西药组。
赵振宇, 张韵慧, 杨新建, 孙晓惠, 肖尹[6]2007年在《中药复方狼疮颗粒3方对BXSB狼疮小鼠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狼疮颗粒3方(LCF-3)对BXSB小鼠狼疮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对SL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狼疮模型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LCF-3组、泼尼松组、LCF-3+泼尼松组。四溴酚兰指示剂法测定尿蛋白含量;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dsDNA抗体含量;对小鼠肾做HE染色,观察各组动物的形态学改变。结果:3个给药组尿蛋白含量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3个给药组均能显着降低自身抗体抗双链DNA(dsDNA)水平,使其转为阴性(P<0.01);病理检查发现各给药组均可明显减轻肾损害。其中中西药合用组最为明显。结论:中药复方LCF-3与西药泼尼松均对BXSB小鼠狼疮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中西药合用综合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中药、西药。
母小真, 陈湘君[7]2007年在《补肾固精方治疗BXSB小鼠狼疮性肾炎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药补肾固精方对BXSB小鼠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BXS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中药组(补肾固精方)、激素组(地塞米松)与中西药结合组(补肾固精方与地塞米松合用)。各组均连续用药45d,于第46天取材。考马斯亮蓝G250法检测尿蛋白定量,ELISA法测定血清抗ds-DNA抗体,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肾组织中IgG沉积。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尿蛋白定量显着减少,血清抗ds-DNA抗体显着降低,免疫复合物沉积减少,肾脏病理损害有所改善;中西药结合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差异,且优于中药组与激素组。结论:补肾固精方可以降低尿蛋白定量和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改善肾脏损害,其与激素有协同作用。
于佐文[8]2004年在《金实教授系统性红斑狼疮证治经验探讨》文中指出论文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导师金实教授研究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学术经验,以“肾虚瘀毒”为主线,探索中医药对SLE的因、理、证、治的认识,研讨补肾化毒法及其方药“狼疮静颗粒”的具体运用,归纳总结临床疗效;并结合实验研究结果,从免疫调节机制方面来探究对SLE的作用机制。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了历代中医文献对SLE病名的认识。SLE为现代医学病名,综观古代文献,并无此病名记载,认为SLE的中医病名归属和判断难以用单一而又确切的病名来总结概括,应根据其病程的长短、受邪脏腑部位、病情演变过程及临床表现不同而定。 第二部分:对SLE的基本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指出单纯的外感致病论及内伤致病论不足以反映SLE复杂多变之病情,内外合邪致病论更利于从整体上把握SLE的病因病机;SLE患者临床表现虽纷繁错杂,但有其基本病机和病情演变规律。文中从叁个方面阐述了导师对本病的认识:(一)肾虚阴亏乃发病之本;(二)毒瘀内蕴为致病之标;(叁)肾虚瘀毒为病机关键。 第叁部分:通过分析SLE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对SLE分型论治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明确提出肾虚瘀毒证是SLE活动期的主要常见证型,“补肾化毒”是在SLE活动期的主要治疗法则。探讨了肾虚瘀毒证症状学基础、补肾化毒法现代研究依据及其方药狼疮静组方意义及主要药物作用分析,通过归纳总结临床疗效表明:中药狼疮静结合西药后,无论在症状学改变、降低SLE损伤指数、改善临床检测指标的异常及抗核抗体的变化、减少病情活动、降低药物副作用和减少激素用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 第四部分:通过总结、分析补肾化毒方药狼疮静对BXSB小鼠、ICR小鼠的既往实验研究结果,明确了“狼疮静颗粒”对狼疮动物模型的部分免疫作用机制,部分实验研究填补了中医药对SLE研究的空白;狼疮静的急性毒性试验初步表明该药无明显毒副作用,为申报和开发新药提供了依据。 第五、六部分:介绍了导师辨治SLE各种临床主要表现如发热、关节痛、红斑、口眼干燥、狼疮性肾炎、肝损害的证治经验,并逐一探讨了导师在临证中如何从整体与局部、辨证与辨病、宏观与微观等方面把握本病,分析了中医特色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西医优势,强调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有机结合。 附篇部分:选录了导师诊余对弟子授业解惑时的几篇文章加以整理分析,以资对导师的学术思想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并就现代医学对SLE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了总结和综述,了解最新动态、阐发所存在的问题、展望新的研究思路。
吴玮[9]2008年在《滋阴清热方干预狼疮鼠的核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未明,许多研究表明SLE的多基因异常表现在多能造血干细胞基因水平的异常,在基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分化出异常的T、B淋巴细胞,由此提出SLE属于多克隆异常干细胞病的理论。目前仍未找到根治SLE的方法,患者需终身服用糖皮质激素。但长期用药所引起的副作用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在我国,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可明显减少西药的副作用,目前学者们从细胞因子、细胞凋亡、免疫细胞以及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SLE的疗效和机理进行了研究,思路基本是沿着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来进行。因此,利用更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从分子水平上阐述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是目前的研究趋势。蛋白质组学技术不但可以鉴定自身免疫病的整个自身抗体模式,而且可研究自身免疫的多样性;另外,蛋白质组学技术能有效地鉴定自身免疫反应的自身蛋白质靶点,绘制出免疫优势的抗原决定簇图谱。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为美国赛弗吉公司开发的集蛋白质芯片和质谱于一身的蛋白质组学先进技术,检测结果通过分析软件处理可获得样品中各种蛋白质的信息如分子量、含量等,并进行差异性分析,从而寻找有意义的标志物或质谱图谱。我们科室多年来一直从事的SLE的中医研究,认为肾阴不足,阴虚内热是SLE的基本证型,滋肾养阴清热法是治疗SLE的基本法则,前期研究已证明:滋阴清热方治疗SLE能减少患者的激素用量及减轻激素的副作用。并且2004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滋阴清热方影响阴虚内热证SLE白细胞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模式的动态研究》已结题,研究表明:阴虚内热证SLE患者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等的表达紊乱,治疗前、中、后基因表达模式和蛋白质表达有明显改变,提示滋阴清热方可能通过调节患者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的表达而达到治疗作用。本实验试图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从骨髓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的核蛋白质组的表达去揭示滋阴清热方以及联合强的松治疗SLE发挥疗效的作用环节和机制。2目的本课题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不同干预处理组狼疮鼠的骨髓细胞、淋巴细胞的核蛋白质组的表达,比较各组的核蛋白质质谱的差异,试图揭示滋阴清热方以及联合强的松治疗SLE发挥疗效的作用环节和机制,与中医药临床研究相互补充,为滋阴清热方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同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基础研究开辟一条新的研究道路和开创一种新的思维方法。3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31只雌性MRL/LPR狼疮鼠,体重25.5—35.5 g,平均30.6 g,2)治疗药物:滋阴清热方组成:山萸肉15生地20茯苓15泽泻15丹皮15青蒿8甘草63)试验方法:动物分组:31只雌性MRL/LPR狼疮鼠,根据体重分为4组:25g-27.9g;28g-29.9g;30g-32.9g;33g-35.5g,平均为30.5g。进行区组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7只,强的松组、滋阴清热方组、滋阴清热方+强的松组各8只。用药方法和时间:A.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0.6ml,每日灌胃一次。B.强的松组:强的松为9mg/kg/d,用生理盐水配成混悬液0.6ml,每日灌胃。C.滋阴清热方组:中药剂量,共0.6ml(0.4 g)煎剂,每日灌胃一次。D.滋阴清热方+强的松组:强的松为7mg/kg/d,用生理盐水配成混悬液0.2ml;中药剂量共0.4ml(0.4 g)煎剂。每日灌胃一次。狼疮鼠用水及裸鼠饲料喂养至12周龄后,给予不同的干预治疗5周。死亡的小鼠剔除。4)取样品:取血清:取脾的淋巴细胞;取骨髓细胞。5)核蛋白质的提取6)用SELDI方法检测7)数据处理和分析8)蛋白质的对比分析方法4实验结果骨髓细胞核蛋白质的结果:1)对照组与西药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15个(P<0.05),其中属于对照组的蛋白峰值有11个,属于西药组的4个;对照组与中西药组相比较,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14个(P<0.05),属于对照组的质荷比峰值有10个,属于中西药组的有4个。其中两者有10个相似或相同的蛋白质峰值。A.与西药组相比,对照组蛋白峰值在2555、2756、3048、3090、3406、4722、5076、10147、2907、5503、6480上有统计学意义。与中西药组相比,对照组质蛋白峰值在2556、2757、3050、3093、3409、4722、5078、10152、4479、6510上有统计学意义。上两者有8个相似或相同的蛋白质峰值,不同的峰值在2907、5503、6480和4479、6510。重点在查找这5个峰值所对应可能的蛋白质的差异。对照组/西药组的对照组2907、5503、6480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内源性的抗菌肽、与胃肠道有关的肽类。对照组/中西药组的对照组4479、6510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内源性的抗菌肽、与胃肠道有关的肽类、神经内分泌肽类。B.与对照组相比,西药组质荷比峰值在3063、10252、10476、13092上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中西药组质荷比峰值在11159、12228、10480、13098上有统计学意义。上2者有2个相似的蛋白质荷峰值。不同的峰值在3063、10252和11159、12228。重点在查找这4个峰值所对应可能的蛋白质的差异。西药组3063、10252的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调节免疫活性、细胞凋亡和免疫应答有关的肽类。中西药组11159、12228的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与细胞的分裂、血管的形成有关的肽类。2)中西药组和西药组直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1个(P<0.05,其他蛋白峰均P>0.1,属于西药组西药组的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的,与免疫应答有关的肽类。3)中药组和西药组直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5个(P<0.065),余蛋白峰均P>0.1:3245属于中药组,属于西药组13073、13235、13276、13390。4)中药组和中西药组直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1个(P<0.065)余蛋白峰均P>0.1,属于中西药组.5)对照组与中药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3个(P<0.05):2557、3247、5078.中药组的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内源性的抗菌肽类脾淋巴细胞核蛋白质的结果:1)对照组与西药组相比较,共找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17个(P<0.05),属于对照组蛋白峰值有12个,属于西药组5个。对照组与中西药组相比较,共找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12个(P<0.05),属于对照组蛋白峰值有5个,属于西药组7个。A.与西药组相比,对照组蛋白峰值在2896、2953、3080、3100、2917、2784、2967、3053、3158、3842、8458、8658上共12个有统计学意义。与中西药组相比,对照组蛋白峰值在2899、2956、3083、3101、4237上共5个有统计学意义。上2者有相似的蛋白峰值4个。重点在查找不同的蛋白峰值2917、2784、2967、3053、3158、3842、8458、8658和4237对应可能的蛋白质的差异。对照组/西药组的对照组2917、2784、2967、3053、3158、3842、8458、8658的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与胃肠道有关的蛋白质酶类、内源性的抗菌肽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肽类。对照组/中西药组的对照组4237的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与胃肠道有关的蛋白质酶类、内源性的抗菌肽。B.与对照组相比,西药组质荷比峰值在3699、5327、5405、12335、12418上共5个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中西药组质荷比峰值在6526、6551、6580、6605、6705、6724、12235上共7个有统计学意义。查找3699、5327、5405、12335、12418和6526、6551、6580、6605、6705、6724、12235对应可能的蛋白质的差异。西药组3699、5327、5405、12335、12418的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与细胞周期和转录有关的肽类、内源性的抗菌肽和与抑制α-TNF的肽类。中西药组6526、6551、6580、6605、6705、6724、12235的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与细胞有氧呼吸有关的肽类、内源性的抗菌肽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肽类。2)西药组与中西药组比较,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P<0.066)有2个,余蛋白峰均(P>0.1)。属于西药组:4150、6186。3)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较,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7个(P<0.065),属于中药组蛋白峰值有:3053、4285、8610,属于西药组个5403、4106、6028、9977。4)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4个(P<0.07)属于中西药组蛋白峰值:6579,6629,属于中药组4232,4289。5)对照组与中药组相比较,共找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7个(P<0.06)。与中药组相比,对照组质荷比峰值在2951、3889、3902、8486上共4个有统计学意义(P<0.06);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质荷比峰值在5691、6573、8560上有统计学意义(P<0.06)。查找2951、3889、3902、8486和5691、6573、8560对应可能的蛋白质的差异。对照组的2951、3889、3902、8486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内源性的抗菌肽、与引起血管扩张的肽类以及与病毒和紫外线有关的肽类。中药组5691、6573、8560的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与肌动蛋白、细胞的有氧呼吸、染色质结构的维持DNA修复等有关的肽类。5结论1)应用强的松和或中药后对狼疮鼠的骨髓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核蛋白质均产生明显的影响,出现多个有意义的蛋白质荷峰值。提示强的松和或中药可能通过影响骨髓的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和蛋白质的表达达到治疗的目的。与实验的假说是一致的:滋阴清热方治疗SLE可能是通过调控造血干细胞的相关易感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蛋白质(自身抗原)的表达。2)在对照组与西药组比较中,对照组的骨髓核蛋白质出现这样一些加重病情、增加细胞因子的蛋白质,西药组的骨髓核蛋白质出现一些参与调节免疫活性、拮抗细胞凋亡的蛋白质,提示强的松对狼疮鼠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抑制核因子-κB通道、增强肿瘤生长因子的功能,减少趋化因子和维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稳态等方面抑制细胞的凋亡和增强线粒体的功能。3)中西药组和西药组骨髓细胞的核蛋白质直接比较发现有差异的蛋白质峰只有一个,所对应的蛋白质属于西药组。中西药组和西药组脾淋巴细胞的核蛋白质直接比较发现有差异的蛋白质峰有两个。说明中西药组和西药组对骨髓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核蛋白质的影响结果是相似的。中西药组激素用量为西药组激素量的80%,从而提示治疗SLE用滋阴清热类中药和激素对骨髓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核蛋白质的影响有协同作用,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而达到相似的治疗效果。我们预测,应用于SLE患者身上,对于初发者可以使用80%的原激素量和滋阴狼疮方中药联合治疗会收到与单纯服原激素量的同样效果。但须进一步的临床验证4)对照组与中药组骨髓细胞的核蛋白质直接比较,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峰(P<0.05)的只有3个。中药组的峰值所代表的蛋白质主要是一些内源性的抗菌肽类。也就是找不到与狼疮鼠病情和疾病发展相关免疫方面的蛋白质,说明单纯用中药和单纯用生理盐水对疾病发展的相关免疫方面的影响差别不大,单纯中药对狼疮鼠骨髓细胞的影响可能在于刺激机体的内源性抗菌肽,增强机体的对致病菌免疫力。根据这个结果,单纯用中药对患者治疗效果不大,但须进一步的临床验证。5)从不同处理组的脾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的核蛋白质质谱比较中,发现大多数蛋白峰所对应的蛋白质是内源性的抗菌肽、消化道肽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肽类、细胞有氧呼吸有关的肽类、与细胞凋亡有关的肽类以及与细胞因子有关的肽类,但未能发现强的松和滋阴清热方中药单独或协同作用的作用途径和相关蛋白质的联系。SELDI蛋白质质谱技术是一种新生的技术,用来研究SLE的报道不多,因经费问题实验的例数又较少,也可能是导致发现不了各肽类的相关性的原因,在以后的研究中可考虑扩大实验例数。6)在本实验中还发现大量找不到相应蛋白质的质荷峰,这些峰值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王俊志[10]2009年在《祛毒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的理论与实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前期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完成相关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对自行研制的中药复方祛毒胶囊,用动物实验方法进行药理学、免疫药效学研究,探讨该方的作用机理。方法:系统整理中西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其因、机、证、治提出个人见解。并将75只小鼠随机分为A、B、C、D、E5组,参照WHO免疫研究教学中心报道的方法,选取近交系BALB/C雌性小鼠造模,运用双抗体夹心的方法观察祛毒胶囊对狼疮小鼠外周血IL-6、IL-10、IFN-r、抗ds-DNA抗体水平的影响。取出其肝肾组织做病理切片,以观察其病理改变,并通过上述各组的细胞因子和抗体水平以及肝肾组织学的变化情况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中药复方祛毒胶囊通过抑制狼疮样小鼠血清IL-6,IL-10,IFN-r,和抗ds-DNA抗体的表达,来调解TH1/TH2细胞间的平衡,纠正偏移的细胞因子谱,纠正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失衡状态,改善机体的免疫环境,纠正狼疮鼠异常的免疫功能状态。由此推论,本方能够抑制免疫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可能是祛毒胶囊治疗SLE的重要作用机制。结论:中药复方祛毒胶囊显着降低狼疮样小鼠血清IL-6.IL-10,IFN-r,抗ds-DNA抗体水平,其疗效与强的松及中西医联合用药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能够显着改善狼疮样小鼠肝脏和肾脏的病理状态,使狼疮小鼠的肝肾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祛毒胶囊通过抑制狼疮样小鼠血清IL-6,IL-10,IFN-r,抗ds-DNA抗体的表达,来调解TH1/TH2细胞间的平衡,纠正偏移的细胞因子谱,纠正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失衡状态,改善机体的免疫环境,纠正狼疮鼠异常的免疫功能状态。并且在其治疗中,发挥了抗炎,增强非特异免疫功能、抑制过亢的体液免疫和调节免疫功能的功效,因而可提供新的相对毒副作用小,具有一定免疫干预作用的中药复方,为SLE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西药合用治疗BXSB狼疮模型鼠的实验研究[D]. 赵振宇. 天津医科大学. 2002
[2]. 肾复康治疗狼疮性肾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 李春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
[3]. 狼疮3号颗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实验研究[J]. 赵振宇, 张韵慧, 杨新建, 孙晓惠, 肖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4]. 狼疮方-2与强的松治疗BXSB小鼠的实验研究[J]. 赵振宇, 娄建石, 杨新建, 丁素先. 药品评价. 2004
[5]. 狼疮方二号与皮质类固醇合用对狼疮性肾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赵振宇, 杨新建, 娄建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3
[6]. 中药复方狼疮颗粒3方对BXSB狼疮小鼠的治疗作用[J]. 赵振宇, 张韵慧, 杨新建, 孙晓惠, 肖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7]. 补肾固精方治疗BXSB小鼠狼疮性肾炎的实验研究[J]. 母小真, 陈湘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8]. 金实教授系统性红斑狼疮证治经验探讨[D]. 于佐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9]. 滋阴清热方干预狼疮鼠的核蛋白质组学研究[D]. 吴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10]. 祛毒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的理论与实验机理研究[D]. 王俊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