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B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应用,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恢复情况(采用NIHSS评分表进行评价),评价患者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指数进行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P<0.05),BI指数均上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BI指数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GF 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生长因子;临床效果;
前言
脑出血(IC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多发于老年人,而且致残率较高[1],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危害程度不容忽视[2]。因此如何有效治疗ICH,最大限度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一种分泌型小分子蛋白,是神经营养因子的一种。体外及动物实验研究均证明,NGF可保护受损的神经元及促进神经轴突再生长,对交感和感觉神经元的生存和功能维持有重要的作用[3] 。本研究应用NGF治疗脑出血,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资料均来自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为42岁-72岁,平均年龄为57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A组为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B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应用,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恢复情况(采用NIHSS评分表进行评价),评价患者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I指数进行评价)。两组患者发病就诊时间及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治疗效果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患者入组后,登记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入组时间、病灶分布、既往病史、伴发疾病和合并用药等资料。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0.5 mg ,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 次/d ,治疗2周;NGF 组给予鼠NGF 制剂苏肽生[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0 μg/次,肌肉注射,1 次/d ,治疗2 周。2 组均不再给予任何其他脑保护剂,仅给予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 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评定。NIHSS 评分改善率(% ) = (治疗前NIHSS 评分-治疗后NIHSS 评分)/治疗前NIHSS 评分×100% ;临床有效率:改善率≥ 75% 为显效,改善率在25% ~74% 为好转,改善率< 25% 或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死亡为无效。ADL 评分采用Barthel 指数(BI) ,BI 满分为100分。BI < 20 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BI 20 ~ 39 分为生活需要很大帮助,BI 40 ~ 60分为生活需要帮助,> 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BI > 40 分者康复治疗的效益最大。ADL 能力缺陷程度为:BI 0 ~ 24 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BI 25 ~ 49 分为严重功能缺陷,BI 50 ~ 74分为中度功能缺陷,BI 75 ~ 99 分为轻度功能缺陷BI 100 分为日常生活自理。同时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U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详细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后可发生中枢损伤,其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血肿占位效应、脑组织损伤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以及血肿分解产物等,导致脑水肿、局部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升高以及凝血纤溶系统变化等[4]。相关研究发现,在脑出血后形成血肿24 h 以后,患者的同侧大脑半球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将明显增加。在脑出血以后继发脑损伤以及脑水肿等,均与细胞凋亡以及炎症反应等具有密切关系[5]。因此早期控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及保护细胞、纠正颅内压以及脑水肿等,对于脑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当神经元损伤后,细胞膜的完整性破坏,NSE可从损伤的神经元内“漏出”到细胞外,跨过血脑屏障进入体循环,其浓度的变化可反映脑损伤的程度,是一种敏感、特异的脑损伤生化标志物。大量研究证明,脑出血后血清NSE水平的升高与血肿量、病情的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预后有关:脑出血量越大,NSE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而与出血部位无关。脑出血后6h,血清NSE即已升高,3~5d升高最明显,可持续14d以上[6]。研究证实,降低NSE水平可以有效治疗脑出血[7]。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Levi. Montalcini1952年在小鼠肉瘤内首次发现第一个神经营养因子,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清楚的一个神经营养因子,其氨基酸序列、cDNA序列、基因、受体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机制均已阐明。其对神经元的分化、存活和功能维持以及修复受损神经原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常规应用NGF主要是将它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与周围神经病、颅脑外伤、帕金森病等,而对于NGF 在脑出血治疗中作用的报道尚不多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GF 对ICH 下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主要机制可能为:①脑出血后,NGF能够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和增殖、迁移及分化[8] ;②NGF 能够抑制灶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促进其轴突生长和修复[9] ;③NGF 能够促进灶周新生血管的生成[10] 。本研究应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结果提示:NGF 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较常规治疗组更好;NGF 组在临床疗效对比中,显效率明显增高;并且当使用NGF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未检测到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本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因此NGF 有希望作为一种临床脑出血治疗的药物投入应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及时补充外源性NGF 可能有助于对受损神经元实施保护作用,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修复。但是本研究样本数仍偏小,缺乏一定的说服力。未来仍需扩大样本量进行后续研究,并着重探讨NGF对脑出血治疗作用的具体机制。
综上所述,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治疗疗效较好,并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倪厚杰,唐州平.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1):58-61.
2. 李涛,江涌,蓝美锐.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4,4(3):52-55.
3.雷明慧,乔有雒.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综述,2015年,21(3):544-545.
4. 闫丙川,王明科,郑春玲,等.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出血62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94-95.
5.杜金辉.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应用和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06(c):155-156.
6. 孟宜良,宣海仙,金杨.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J].浙江医学,2004,26(3):177-178.
7. 宋伟健,胡深 ,李玉丽.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血清NS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7-9.
8. 苏肖英,汪海涛,孟茜,等.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探讨[J].广东医学,2012,33(1):44-48.
9.张涵亮,陈俊.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5(2):303.
10. 吴剑涓.神经生长因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2009,20(35):2779-2782.
论文作者:曹辉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脑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神经论文; 生长因子论文; 评分论文; 神经元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