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华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市政建设工程事务中心 518000
摘要:在依水景观的建设过程中,水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水元素具有流动性、塑造性强的特点,水可以静止或者产生声音,还可与周边的景物、建筑物进行融合,形成一件独特的艺术作品。在大多数园林景观设计者眼中,水景与艺术品搭配能够彰显他们的设计思想,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
关键词:园林;依水景观;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提升,园林假山不断应用于现代化的园林建设当中。然而对于假山来说,它的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设计园林假山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地形条件、还要考虑到风俗习惯与文化背景等因素。对于园林绿化假山景观来说,它的施工技术也极为重要,是山体稳定性与安全性的保证。
1.依水景观内容呈现
1.1水面的建筑
在水景建设中,水面上的建筑一般为桥梁,拱桥比较常见,拱桥的设计能够实现路面与水中亭子的衔接,营造出特定的水上画面。在富有意境的拱桥设计中,使得景观中的路径多样化,浆水面划分清晰。在不同的园林景观中水上拱桥的建设方式也不同,其拱形上的装饰富有地域特色。
1.2水中的建筑
在园林工程中比较典型的水中建筑为水中凉亭,水中亭子设计建筑风格各异,与园林工程相关。水中亭子的设计能够增加水面上的景色,使得园林空间变得富有层次感,水中亭子的设计还能够为园林景观参的游客提供休憩的场所。
1.3水边的建筑
在水边场景中可以建筑榭,榭能够实现与不同类型水系的相互结合,在不同的角度上与水边环境建立联系。榭与水洗的组合角度不同,如可以分为四面邻水、三面临水、两面临水、一面临水等形式,不同的形式上都能够使得水景多变。
2.依水景观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要点
2.1 依水景观中点缀山石的施工要点
在依水景观中,山石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对小品进行点缀,一般建设在水的中央。在设置山石的时候,要确保其可以衬托出水的天然性。通常情况下,要根据详细的素材和水系的立意,对品石进行不断的雕琢,进而充分地发挥出山石的造景功效。而这些也正是依水景观中设置山石的技术难点。
2.2 水生植物的施工要点
在依水经过中,水生植物的使用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方法,不仅使园林的景色变得更加地丰富,而且还具有提升水质、增进园林意境的作用。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可种植种类非常丰富。在依水景观中种植水生植物的时候,要重点注意下面几个方面:a) 要根据依水景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种类,虽然可以使用的水生植物的种类非常多,但是实际投入使用的品种并不是很多,绝大多数具有比较高的使用价值和适用性的植物并没有在依水景观建设过程中被使用到。比如有着非常不错的浅水驳岸效果的廖科类水生植物等;b) 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种植,比如种植的方法、种植的密度等。在大多数的依水景观中,水生植物的配置都不够严密,有的显得过于简单,有的缺乏规律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搭配依水小品的施工要点
在依水景观的建设过程中,依水小品是游客驻足观赏的地方,它包含了舫、桥、亭子、榭等。这些景观不仅把陆地景观和水面融合起来,而且还具有非常全面的造景功能。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依水小品过于独立性,没有很好地把水面景观和陆地景观融合起来。而且在施工时,为根据水的性质,来对小品和和水的关系进行判断。比如有的依水景观建设过程中,会在水流的下游建设水亭台,导致断流情况的出现。
3.园林工程中依水景观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水生植物在驳岸水景中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水景的设计中,植物在水景中的体现比较关键,如果水景环境设计中缺乏与景观植物之间的联系,那么水景设计将会失去特色,并且难以实现生态水景设计。植物在驳岸水景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人工驳岸水景、自然驳岸水景以及亲水式驳岸水景。
在人工式驳岸水景施工中,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求比较高,既要满足人工施工的需求,也要符合景观营造氛围需求。人工式驳岸水景的中大部分的配置都为人工建筑,因此在水景营造环节中需要注重景观的柔和性和亲和力。在人工驳岸水景的植物选择上,需要考虑到实际的环境,常常采取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配置。例如,在广州省某公园中,在人工驳岸水景营造环节中,将植物水睡莲、王莲、挺水植物旱伞草、荷花等在同一片水域中进行配置。在这样的配置中,注重水中与地上的植物搭配,实现景观的从水中向陆地的延伸,将人工驳岸水景建设中的硬度降低。在岸上的植物利用水中的倒影与水中的植物交相辉映,提升人工驳岸的线条流畅性,产生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而在自然水景环境施工中,其设计效果比较好,这是因为自然式水景中植物为原生植物,植物对于水环境的亲水力较大,在实际的景观施工中只需要针对环境进行稍加修改就可以。自然式的水景中植物的分布均为大自然营造,植物之间能够根据阳光、水源等问题,实现生态调节。能够应用到自然式驳岸水景中的植物有:芦苇、花叶芦竹、三裂叶蟛蜞菊等。
3.2小品搭配应用技术分析
园林工程中依水小品的建设,需要结合周边的环境与水系特征。对不同的施工场地,要设计不同的依水小品,同时要注意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在对凉亭进行搭配施工时,要将凉亭的顶台邻近水面,可以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对于比较大的水面,可以将凉亭建设在高处,方便游客观赏远处的山水。凉亭的形状也分为很多种,其中四周被水环绕的形式采用的比较多。依水景观中桥的种类也非常多,比如:步桥、拱桥、吊桥等,在对桥进行搭配施工时,要与园林通道相通,不仅方便游客行走,还能使游客置身在大自然的仙境中,产生无尽的遐想。在水面上搭配舫,可产生一种立体感,通常情况下都将舫布置在水面与陆地的连接处,可以使舫发挥其延伸陆地空间的功能,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工程中依水景观并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施工项目,而是要与周边的景物相融合。在许多公园或者是景区都能看到立水的假山、依水的凉亭等,这就是景物与水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系起到了衬托作用。在依水景观的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水生植物、依水小品以及山石景观等,这些景观在使用施工技术时经常遇到难点,所以园林工程管理部门为依水景观提供了多种景观搭配方法,以此搭配出满足游客审美要求的依水景观。
参考文献:
[1]吴建星.园林工程中依水景观的施工技术[J].能源与节能,2013(10)
[2] 陈丽媛.园林工程中依水景观的施工技术[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12)
[3]尚卿弼.园林工程中依水景观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4(9)
论文作者:刘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水景论文; 驳岸论文; 植物论文; 水生植物论文; 景观论文; 水中论文; 水面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