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规模与模式的国际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速度论文,规模论文,模式论文,基础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础研究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资源投入比重偏低,我国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目前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已经达到12%~20 %的规模,而我国仅为6.6%(1994年)。 为了协调日益增长的科技发展对科研经费的需求与社会难以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也为了我国科技和经济能长期、稳定的发展,更充分地发挥科技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有必要对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规模与模式选择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我们从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韩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入手,在分析各国基础研究投入历史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各国基础研究投入的特点和模式,以便为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速度、规模和模式选择提供依据与参考。
一、美、日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投入速度、规模与模式
1.美国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与规模的历史发展
美国科技领先地位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研究的发展。美国十分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在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以倾斜,美国的优势在于基础研究投资庞大,实力雄厚,人才资源丰富。
自70年代起,美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①徘徊调整期(1970—1976年)。基础研究经费基本上保持在100 亿美元左右,数额较稳定,偶有小的波动。②稳步增长期(1977—1982年)。1977年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为103.29亿美元,第一次恢复并超过1970年(101.61亿美元),到1982年时达到124.79亿美元,比1977年增加了20.8%,是1970年的1.23倍。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主要源于70年代中后期的能源和经济危机带来的能源研究升温。③高速增长期(1983—1991年)。80年代后,由于日本在技术和经济领域的全面挑战和美国对国防科技发展的重视,美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出现了持续、高速的增长。1983年经费投入为133.77亿美元,到1991年则为225.57亿美元, 8年期间增加了90多亿美元。④回落振荡期(1991年至今)。进入90年代,美国对于基础研究的看法有所改变,认为基础研究与提高工业竞争力的关系并没有过去想象的那么密切,并把一些经验性研究成果递交总统及国会参考,基础研究在国家的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比重有所下降,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出现回落振荡。1992年基础研究经费为223.14亿美元,1995年增加到229亿美元,比1994年、1993年均有所下降。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规模一般可以用基础研究投入占R&D 经费的比例(FR/R&D)的大、小来衡量。美国1970—1995年间FR/R&D比例变化情况为:
1970—1985年,规模较稳定,波动范围小,在12.4%~13.9%之间。
1986—1993年规模扩大,从1986年的13.8%上升到1993年的17.4%,达到历史上的最大规模。
1993年至今,与80年代末期相比,规模有所缩小,其发展趋势尚需观察。
总体来说,1970—1995年间美国基础研究投入的规模基本稳定,大致占R&D经费投入比例的14.2%左右。
通过前述对美国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规模的研究,我们把美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模式概括为S'型增长模式(马鞍状的S型)。 其基本特征是:第一阶段的增长与调整呈现S型,即起初有一定的稳步增长, 然后出现回落调整,但没有出现大的波动;第二阶段的增长是从第一阶段的回落调整后开始的新一轮S型增长。因此,从发展的全过程看, 其基础研究投入的增长模式是两个S型曲线的有机链接,我们称之为S' 型增长模式。
2.日本基础研究投入的历史发展
日本注意选择引进的技术,并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这种技术引进型追赶战略的实施,直接影响了日本传统的基础研究发展路径,使日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基础研究让位于技术引进以及对实用型科技人员的培训工作。目前日本技术水平的优势主要是在生产阶段,而对于基础研究领域,日本则相对较薄弱,尤其是在生命科学以及地球科学领域,与美国的差距尤为明显。近年来日本已经开始重视基础研究,1986年3月的内阁会议上通过了“科学技术政策大纲”, 提出了提高国际科学技术竞争和合作能力,强化日本基础研究,为日本21世纪培养技术创新的种子的战略措施。基本方针是以加强基础研究为中心,振兴富于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研究。
日本基础研究投入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①稳步增长时期(1965—1973年)。这一时期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基本稳定,增长速度时快时慢,呈小幅度调整,整幅增长趋势。②规模缩减时期(1973—1977年)。尽管基础研究经费总额不断增加,但相对于上一年的增长速度而言,却是下降的,1973年到1975年均比上一年出现负增长,因此,这一时期,日本基础研究投入缩减。③小幅增长时期(1977年至今)。
与美国不同,日本主要是凭借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战略来实现其发展的。其科技体系结构重心在企业的研究与开发,重视引进、消化、吸收、渐进创新,科技基础设施好,设备精良且趋于经济化阶段。日本的科技发展道路是“引进→消化吸收→渐进的自主创新”。日本强调的“基础研究”,实际上是能带来实际应用目的的基础性技术研究。在此,我们把日本基础研究投入模式概括为高速减与稳步增相结合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也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基础研究所占份额下降很快,研究经费更多地投入到与消化吸收密切相关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上去;第二阶段则在渐近创新的基础上,稳步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来增强基础研究的力量,为实现今后技术自主的目标奠定基础。
二、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规模与模式
1.韩国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规模的历史发展
50年代末、60年代初,韩国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在普遍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的条件下,采取了集中一两个重点产业,引进重点技术,消化吸收,奠定工业基础,培养科技力量的发展战略。可见,韩国的经济发展是在消化引进技术和改造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起步的。进入80年代以后,韩国开始强调自己的研究与发展实力的提高,提出了“以技术为主导”的发展战略。
韩国的科技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60年代中期—1980年。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科研相辅;②1980年至今。发展科研实力为主。
韩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R&D经费比例近些年变化不大,80 年代基本上稳定在16%~17%之间。但与70年代相比,80年代比例已有所下降。1979年FR/R&D为22.7%,而到1982年,已下降到14.0%,1985 年略有上升达16.9%,而1990年又下降到16.0%,但已与发达国家的模式很接近。韩国计划到2000年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经费的比例达到2∶3∶5,目前美国和日本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经费比例大致为1∶2∶5。
韩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模式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先高速增后常数平衡模式。第一阶段(1973—1981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不一定是S 型),第二阶段(1982—1995年)则在已经达到的规模上调整保持平衡,稳定已经取得的基础研究规模。
2.印度基础研究投入的历史发展
印度的科学技术经过40多年来有计划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一些基础研究领域的工作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无论从社会发展、经济实力还是科学技术水平来衡量,印度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因此,我们把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投入速度、规模与方式研究的案例,另外,印度国家在发展科学技术工作中的领导作用,政府对科学技术进行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及机构设置等方面,均与我国有相似之处,因此,通过对印度基础研究投入速度、规模与投入方式的研究,对制订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政策与规划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印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以两个基本目标为指导:(1 )满足印度民众在食品、住宿、健康、受教育、就业等方面不断提高的基本需求。(2)减轻印度在工业与技术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因此, 印度对于培育科技自主能力特别重视,这也就导致了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
来源:R&D Statistics1986—1987,1988—1989,1990—1991 DST,Gov.of India.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主编,印度研究与发展统计(1986—1987年度)。
从表1中可以看出,印度对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十分重视, 也说明了印度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走科技自主立国道路的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印度R&D经费增长很快,从50年代末到80 年代中期, 一直不断增长, 1986—1987年达到高峰,R&D/GNP为1.03%,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少数几个R&D/GNP比例突破1%的国家,但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R&D经费增长率下降,该比例有所回落,但仍然占较高的比例。
表1 印度R&D经费投入的历史发展 (单位:千万卢比)
1975—1976
1980—1981
1982—1983
1984—1985
R&D经费 356.71
760.52 1206.03
1781.55
R&D/GNP0.53 0.62 0.76 0.86
1986—1987
1987—1988
1989—1990
1990—1991
R&D经费 2667.53 3077.80 3725.74 4186.23
R&D/GNP 1.031.00 0.94 0.89
印度基础研究投入总量也实现了持续增长,但其所占R&D 经费的比例自80年代逐年下降趋势明显。在基础研究活动中,中央政府和邦政府是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投入者,大约占总基础研究经费来源的90%以上。
印度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例,大致在12%~18%之间,这个比例在发展中国家是较高的,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也算高的了(见表2 ),1990年所占比例高于美国和日本,更远远高于我国,从中可以看出印度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对基础研究的强调。
表2 主要国家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的比例(%)
中国 美国 日本 印度 韩国 新加坡
1990年
1990年
1990年
1990年
1990年1984年
FR/R&D7.3 15.5 12.6 16.4 16.0
3.4
印度基础研究投入模式可以看作是倒“V”型。第一阶段(1974 ~1985年)基础研究投入以比较恒定的速度增长;第二阶段(1985~1995年)在很难保持增长趋势的条件下,在较高规模处减速下降,以期为下一步的增长奠定基础。
三、基础研究投入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韩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规模与模式的历史考察与分析,对于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模式选择有如下启示:
1.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与规模,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增长模式,因此,首先要从我国的基本资源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来规划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规模。我国目前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上存在着比例偏低的现象,而且1991年以来,逐年下降,到1994年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例仅为6.6%,基础研究经费的大起大落势必会影响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正常进展,进而使整个科技事业受损。 为实现2000 年R&D/GNP达到1.50%的目标和科技活动内部合理的比例结构,基础研究的比例必须采取有计划的增长模式,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尤其是人口和环境的压力,在近些年内,我国科技投入的速度无法增长过快,因此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和规模宜采取低速的增长方式,类似于美国第一阶段的S型缓慢增长。
2.基础研究投入模式的选择与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我国先“消化吸收”后“技术自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并不表明要降低基础研究的比例。“消化吸收”战略并不等同于基础研究投入比例要下降,而“技术自主”也不意味着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一定要上升,韩国和印度基础研究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为更好地实施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实现战略重点从“消化吸收”向“技术自主”过渡和转移,基础研究投入的比例不宜过低,而应该保持低速的增长。
3.基础研究投入的速度、规模受到一个国家资源的限制,要根据一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状况选择投入模式。鉴于基础研究直接关系到科技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和对科技、经济长远稳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加之我国目前基础研究的比例偏低的现状,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增长应该越快越好(即采取高增长模式),但是,这与我国科技发展的环境和经济实力等因素不协调,更易引起科技、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甚至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长远发展。因此,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模式选择以低速的增长模式为宜,这也与我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状况相适应,单纯地按照美国、日本或韩国、印度模式增长,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状况。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综上所述,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模式宜选择有侧重的低速增长模式。
(收稿日期 199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