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渣制备食品添加剂果胶和食品功能基料食用纤维的研究

苹果渣制备食品添加剂果胶和食品功能基料食用纤维的研究

邓红[1]2003年在《苹果渣制备食品添加剂果胶和食品功能基料食用纤维的研究》文中指出以苹果渣为原料,采用盐析法制备食品添加剂果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全面研究;利用提取果胶的残渣采用碱浸法制备了功能性食品基料苹果渣半纤维素和食用纤维,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同时初步进行了半纤维素的毒理学试验。为实现苹果加工业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进一步综合利用苹果渣提供依据。 首先确定了果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研究了盐析法制备果胶时盐种类、盐液用量、pH值、盐析时间和温度、脱盐时盐酸用量、脱盐液用量、脱盐时间和温度以及脱色的乙醇浓度、pH值、温度等工艺参数;研究了制备苹果渣半纤维素的料液比、碱液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还研究了碱液浓度对食用纤维提取率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及其脱色的pH值、过氧化氢浓度、脱色时间与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部分提取物进行了初步的毒理学评价实验,为进一步扩大实验以及实现果渣综合加工的产业化提供有用的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解pH值2.0、料液比1∶10g/ml、反应时间2.0h、温度85℃;硫酸铝盐析pH值5-7、饱和硫酸铝用量5ml、时间60~75min、温度60℃;脱盐液用量300ml、盐酸用量3%、脱盐时间30~45min;果胶脱色温度为常温、pH值7~8、乙醇浓度大于50%。制备苹果渣半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液浓度1.5mol/L、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0、料液比1∶14g/ml。制备苹果渣食用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常温、碱液浓度0.5~1.0mol/L、时间2-4h;食用纤维最佳脱色条件为pH值10.0、过氧化氢浓度5%、反应温度40℃、时间2h。苹果渣半纤维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物为实际无毒物,LD_(50)>15000mg/kg作为食品基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刘超[2]2011年在《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中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苹果浓缩清汁的生产已成为我国各大主要苹果产区出口创汇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浓缩苹果汁的生产会有大量的苹果渣产生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浓度较低的天然苹果香精溶液。这些天然苹果香精溶液是生产苹果味香精基料的很好来源,但是目前并没有被开发利用;另外,目前绝大多数苹果渣被作为垃圾废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以苹果渣为原料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提取果胶、半纤维素以及纤维素,以期提高苹果深加工产业的附加值;同时对反渗透技术浓缩苹果香精的效果做了初步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超声波辅助提取果胶工艺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了超声时间、pH、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果胶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中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0(苹果渣:蒸馏水,g/mL)、提取温度80℃、超声时间100 min、pH值1.5。在此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为15.12%,此提取率高于传统方法以及酶法和微波法提取果胶的提取率,可见,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苹果果胶具有一定的优势。本实验还研究了超声频率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频率对果胶的提取率几乎没有影响。本实验还对所提果胶进行了各个不同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果胶均符合果胶的各项质量标准。2、超声波辅助提取半纤维素工艺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了氢氧化钠浓度、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半纤维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半纤维素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半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浓度2 mol/L、超声时间90 min、提取温度85℃、料液比1:15。在该条件下,半纤维素A的提取率为14.83%,半纤维素B的提取率为15.61%。相比不借助任何辅助方法的传统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不仅提高了半纤维素的提取率,还可以降低半纤维素提取温度,以及缩短提取时间。3、超声波辅助法对纤维素脱色影响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了pH、过氧化氢浓度、脱色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纤维素脱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L16(45)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法脱色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过氧化氢溶液对纤维素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10、过氧化氢浓度7%、脱色温度30℃、料液比1:8、超声时间80 min。在该条件下,纤维素的相对白度为50.94%。相比不借助任何辅助方法的传统方法,超声波辅脱色工艺可以缩短脱色时间,降低脱色温度,并取得较好的脱色效果。而且,脱色后纤维素的持水性和溶胀力均有所提高。4、反渗透技术浓缩天然苹果香精的初步研究。以苹果香精浓缩液反-2-己稀醛的含量以及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总含量为标准,研究反渗透技术对天然苹果香精的浓缩效果。使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反-2-己稀醛和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反渗透技术对天然苹果香精具有较好的浓缩效果。但是,由于有反渗透膜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随着浓缩次数的增加,浓缩效果逐渐下降,甚至使浓缩液浓度有所降低。

樊向东[3]2008年在《利用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提取苹果渣果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苹果渣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压脉冲电场(High Intensity Pulsed Electric Fields,PEF)技术,对苹果渣中果胶进行提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了PEF技术提取苹果渣中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电场强度为15kV/cm、pH值为3、脉冲数为10、料液比为1:19、温度为62℃。该条件下苹果渣果胶得率最高为14.12%。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沉淀法的工艺参数为:乙醇溶液的最终浓度62%、溶液的pH值为3.7、静置时间为2.3h、沉淀时乙醇溶液的温度18℃,乙醇沉淀果胶,苹果渣果胶得率最高为15.24%。通过对比试验,将PEF法、酸提取法、草酸铵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应用于苹果渣中果胶的提取,得出PEF法是最为有效的提取果胶的方法。同时,对果胶的纯化进行了试验性的研究,主要是脱色处理、脱除蛋白质、脱糖处理。活性炭脱色的工艺参数为:活性炭用量为1.5g/100mL、脱色温度为60℃、脱色时间为20min,在此条件下活性炭脱色透光率为86.4%,果胶的得率为12.7%。TCA法蛋白质的脱除率在60%左右,透析脱糖的脱除率在90%左右。PEF技术应用于苹果渣中果胶的提取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该提取方法具有提取率高、处理量大、耗时短、操作简单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提取方法。

李志西[4]2007年在《苹果渣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苹果生产第一大国,种植规模和总产量约占世界苹果总生产水平的1/3,2005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3150.82万亩,产量达2200万t,约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40%(FAO),2005年出口浓缩苹果汁64.85万t,占世界浓缩苹果渣贸易量的60%以上,出口创汇5亿多美元。2006年产量达2400万t~2006万t,在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我国苹果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主要途径是加工浓缩苹果汁,其年产量近60万t,占世界浓缩果汁总产量和贸易量的近1/2,位居世界首位。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苹果加工业的综合利用效率还尚且很低,其中苹果渣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从我国苹果产业和农业生产实际出发,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研究条件,针对苹果渣资源现状,在苹果渣发酵保藏和饲用、苹果渣菌体蛋白饲料生产、苹果籽油生产工艺和品质评价以及苹果渣多酚制取和抗氧化性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得到如下结果:(1)鲜苹果渣中含有一定量的霉菌、酵母菌、极少量的放线菌和较多的细菌。发酵后,苹果渣的微生物组成菌仅有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采用厌氧发酵法贮藏苹果渣不但是安全可靠的,也是有益的。发酵贮藏可使苹果渣保藏期长达12个月以上不变质;(2)发酵后的苹果渣,其蛋白质含量和热值均有较大的提高。其中,采用露地薄膜发酵方式得到的发酵苹果渣的蛋白质含量和热能值最高,分别达到7.86%和4564 Cal/g。给雏鸡饲喂添加有发酵苹果渣的试验日粮后,雏鸡生长整齐健康,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较高。饲喂露天覆膜发酵的苹果渣效果最好;(3)苹果渣在发酵贮藏过程中,可得到15%以上的浸出液,其有机酸主要是醋酸(占有机酸总量的45.840%)和乳酸(占有机酸总量的44.746%),其次是少量的苹果酸、草酸、酒石酸和琥珀酸。发酵浸出液中含有较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对小鼠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叁酯含量以及增强耐疲劳能力等作用;(4)苹果籽油中含有亚油酸(C18:2)49.64%、油酸(C18:1)39.69%、棕榈酸(C16:0)7.09%、硬脂酸(C18:0)2.37%、花生酸(C20:0)0.91%;(5)用常规溶剂法提取苹果籽油,其出油率为18.3%;采用水酶法提取苹果籽油,其出油率为21.4%;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苹果籽油,其出油率为20.9%;(6)采用超声波提取苹果多酚的优化条件为:溶剂浓度70%(V/V),超声功率225W,超声作用时间20min,料(渣重W,g):液(甲醇体积V,mL)=1:20,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果渣多酚得率为1705mg/kg;(7)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02-·)、羟自由基(·OH)和脂质过氧化均具有较强的清除或抑制能力,可明显地增强油脂的抗氧化能力。甲醇提取物对自由基清除作用最好,丙酮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最佳。苹果渣多酚对超氧阴离子(02-·)、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优于BHT;(8)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到的酚酸分别是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丁香酸、香豆酸、香草酸、糅花酸等,有个别未知酚酸尚未得到定性,有待研究;(9)采用根霉菌、白地霉菌、啤酒酵母菌组合进行苹果鲜渣混菌发酵,在鲜果渣不灭菌的情况下可使发酵物料的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优化工艺条件是:根霉菌、白地霉菌、啤酒酵母菌接种量配比为1:1:1,总接种量15%,尿素添加量2.5%,硫酸铵添加量2.5 %,发酵温度32℃,果渣和麸皮比例为85:15,物料水分≈65%,薄层发酵培养72h。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18%。(10)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黑曲霉作为干果渣的发酵菌种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物料的蛋白质含量,其优化条件为:干果渣与水的比例1:1;尿素添加量7%,温度30℃,在薄层通风条件下发酵7d,发酵产物的真蛋白含量≥19%;(11)在海升公司(乾县)进行了3次鲜渣厚层堆放式规模化发酵试验,发酵过程稳定,重复性强,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20%。

宋欢[5]2008年在《添加膳食纤维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膳食纤维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成分,它对结肠癌、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功能已被陆续确定。本研究较为系统的讨论了四种膳食纤维—豆渣、红薯渣、苹果渣和燕麦,作为膳食补充剂添加至面粉中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发酵特性、物性以及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到以下结论:1、经布拉本德粉质仪和拉伸仪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测试得出,试验膳食纤维的添加能明显提高面团的吸水量、延长面团的稳定时间,并使混粉的评价值明显改善。且混粉的吸水量随膳食纤维添加量的递增而递增。在同样添加量的情况下,苹果渣膳食纤维使面粉吸水量增加最大;相反,除豆渣外,其余叁种纤维的添加均使面团的形成时间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在拉伸特性方面,膳食纤维混粉面团的延展性随添加膳食纤维比例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但最大抗拉力和最大拉伸比则呈上升趋势,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膳食纤维的添加导致粉力降低。2、从添加膳食纤维对面团发酵性能的影响来看,膳食纤维的添加使面团在一定发酵时间内(60-120min)发酵产气量提高;添加膳食纤维的面团的发酵耐力明显比未添加膳食纤维的差。膳食纤维的添加阻碍了面筋网络的形成,降低了面团的持气性能,使其在发酵过程中体积减小,当添加量大于7%时表现更为明显,但是膳食纤维的添加并未改变面团的增长速率。3、通过TA-XT2i质构仪对面团和面包的物性测试,膳食纤维的添加虽增加了面团的起始硬度,但随发酵的进行,这种效果逐渐减弱;同时膳食纤维的添加减小了面团的粘性,且这种影响不会因发酵而改善。膳食纤维在4%添加量时对面包硬度、弹性、回复性等指标影响较小。4、从添加膳食纤维对面包品质来看,添加少量膳食纤维后面包的比容变化较小。当添加量大于4%时对面包表皮的上色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膳食纤维在4%添加量时在感官上可以接受,但高水平的添加量会大大降低面包的评价值,同时发现少量膳食纤维的添加可以延缓面包的老化。

陶俊奎[6]2008年在《竹笋膳食纤维制备与微胶囊化包埋复合及功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竹笋饮料、罐头生产加工的下脚料为原料,探讨了竹笋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竹笋膳食纤维微胶囊化包埋复合工艺,并对不同方法制备的竹笋膳食纤维及其复合前后的功能特性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研究对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分析发酵温度、时间和接种量等单因素对持水力和膨胀力等物化特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优化了发酵制取竹笋膳食纤维工艺,结果为:接种量为12%,温度为44℃,发酵时间为20h,所得膳食纤维产品得率为3.66%,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5.03g/100g,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48.36 g/100g;持水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分别为:6.19 g/g、4.92 ml/g、0.239 mmol/g;胆汁酸最大吸附量5.8 mg/g;对Ag+、Pb2+、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5.5、35.6、32.7μmol/g。分别比较化学法、酶法和发酵法等叁种方法制备竹笋膳食纤维品在感官品质、理化特性及微观形态等方面的差异。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发酵法膳食纤维特有官能团为:1735.20cm-1 C=O伸缩振动峰吸收,为醛/酮的主要特征吸收峰;指纹区1541.49芳环骨架振动吸收峰后段几个吸收峰增强,1319.10 cm-1归属为羧酸二聚体(1320cm-1~1210cm-1)C-0伸缩振动。通过电镜观察对比发酵膳食纤维与未发酵膳食纤维,发现前者含有大量发酵菌丝体。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膳食纤维的复合工艺,结果表明:乳化剂为吐温80(0.2%)+单酐酯(0.1%),1%果胶作包埋剂,壁材与芯材复合比例为3:7;喷雾干燥进出风温度分别为175℃、65℃,物料流速为0.6ml/s,所得产品包埋率最高。与未包埋膳食纤维相比,持水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分别提高14.85%,10.85和降低了60%;黏度值为30.6 MPa.s,近似为壁材黏度值的10倍,为芯材黏度值的15倍;对胆汁酸分子的吸附结合能力在37℃达7.9mg/g,相比芯材提高了38.6%。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1%果胶浓度包埋的复合纤维中含有芳环的特征吸收峰1540.96cm-1,与简单混合膳食纤维图谱对比,基本实现复合膳食纤维主料—竹笋膳食纤维的再现。实验结果证明:发酵法整体优于其他制备方法,发酵法制取膳食纤维质量优于其他方法制取的膳食纤维质量,其中含有大量发酵菌丝体,成为发酵膳食纤维比未发酵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的另一个原因;包埋复合后的膳食纤维功能特性优于单一膳食纤维。显微观察结果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分别说明,复合竹笋膳食纤维颗粒包埋比较成功,对竹笋膳食纤维实行微胶囊化包埋复合具有可行性,通过微胶囊化包埋复合基本能实现增大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人体对营养素吸收、改善纤维口感以及能够防潮等目的。综上所述,将竹笋饮料、罐头加工生产所得下脚料用来提取制备竹笋膳食纤维,并给予复合处理,制备成多功能复合膳食纤维产品,变废为宝,一举两得,不仅能为当前因为饮食结构失衡、营养过剩而引起诸多疾病的人们带来福音,同时也实现了竹笋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应用前景广阔。

杨海燕[7]2009年在《利用甜菜粕制备复合包装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绿色包装的兴起,世界各国在开发天然性能优良、可生物降解的可再生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天然产物降解塑料的主要原料是淀粉、纤维素、甲壳素和蛋白质等。国内外已有利用蔗渣、稻壳、木粉以及其它为添加剂制备生物纤维膜的研究,但尚未有以甜菜废渣为原料,生产纤维降解膜。随着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不断增加羧甲基纤维素将变得日益重要。膳食纤维由于其良好的持水性和胶体形成能力,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目前国内有关甜菜膳食纤维提取的研究较少,有关报道主要是用甜菜湿粕为原料,酸、碱提取膳食纤维,在综合利用甜菜废粕研究方面没有报道。本课题是从甜菜废粕中提取膳食纤维并对其羧甲基纤维化改性,开发以改性甜菜纤维为基料之一的包装膜,这对充分利用甜菜制糖后的废粕资源,使甜菜废粕变废为宝,推动经济发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和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等方面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该实验主要研究方法是利用微波萃取法与酶解法去除甜菜粕中的果胶和蛋白质,分离纯化甜菜膳食纤维,并对其进行羧甲基纤维化改性,再利用改性后的甜菜纤维制备可食性和不可食性复合包装膜,对膜的性能特性进行研究,确定了综合利用甜菜废粕制备复合包装膜的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从甜菜粕中去除果胶的实验中,利用微波萃取法提取果胶,实验结果表明:从果胶得率和萃取后残渣两方面来考虑,其萃取最佳条件是:萃取剂为pH为2的硫酸溶液,微波功率为856.80W,萃取时间为68.40秒/次,料液比为14.87mL/g,萃取次数为4次,该条件下果胶提取率为20.01%。在纯化果胶时,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盐析条件为:AL_2(SO_4)_3作为果胶沉淀剂,pH为5.0,盐用量为5%,温度为60℃,时间为60min;最佳脱盐条件为:pH为1.0,液料比为15:1(mL/g),时间为65min,乙醇浓度为60%。果胶回收率93.07%。本研究得到的果胶样品色泽灰白,灰分含量4.65%,pH2.6,果胶含量82.05%,粘度48 mp.s,主要指标达到国家标准。2.在从甜菜粕中去除蛋白质的实验中,利用酶解法去除蛋白质实验结果表明:从去除蛋白质的效果和酶解后残渣两方面来考虑,其酶解最佳条件是:pH为6.6,酶解温度为65℃,酶的添加量为0.20%,液料比13:1mL/g,时间为80min,一次可脱除51.36%的总蛋白,二次酶解,可脱除实验材料中98.56%的总蛋白,得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占干粕比例为64.23%。3.将去除了果胶和蛋白质后的甜菜纤维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制取甜菜羧甲基纤维素,实验结果表明:NaOH(含有H_2O_2)用量、CICH_2COOH用量、液料比、乙醇浓度、醚化时间均对制备高黏度羧甲基纤维素有影响,其中NaOH(含有H_2O_2)用量、CICH_2COOH用量、液料比有极显着影响,乙醇浓度、醚化时间有显着影响,而碱化醚化温度无显着影响。制备高粘度的羧甲基纤维素的优化方案是:NaOH(含有H_2O_2)/AGU摩尔比为2.5,CICH_2COOH/AGU摩尔比为1.5,乙醇浓度为75%,碱化醚化温度为35℃,醚化时间为3h,液料比为8:1(mL/g),在该条件下得到的CMC取代度为0.86。4.本研究首次采用自制的成膜基材进行复合膜的研制试验。从复合膜的正交试验结果中得出,最佳成膜条件为:CMC/WG=7:3、45%的乙醇溶液、2%的甘油、60℃的干燥温度;从极差结果中可以看出,羧甲基纤维素与小麦面筋蛋白的配比对膜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干燥温度,甘油用量和乙醇浓度影响相对较小;另外,从制备复合膜的平行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该最佳成膜工艺条件的重现性很好,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形成的复合膜的各项指标均较高,故该成膜工艺条件对今后的可食性复合膜的探讨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5.在研究利用甜菜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淀粉制备复合包装膜的过程中,通过对羧甲基纤维素与聚乙烯醇成膜液浓度及配比、戊二醛浓度及用量、pH值、增塑剂、氨水用量、干燥温度、成膜介质等八个方面的主要成膜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其最佳原料配比,对不同配比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膜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阻氧性、透湿性、透油性、透光率、膜厚度等七项性能方面进行了测定。由正交试验的数据结果表明,最佳成膜条件为:CMC/PVA/淀粉=3:3:4、6%戊二醛用量、成膜液浓度5%、氨水用量0.75%;pH值11,甘油2%,膜干燥温度80℃是成膜的最佳条件;复合膜的膜性能与成膜条件密切相关,通过对复合膜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的极差分析,发现PVA/CMC的配比对复合膜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影响效果最为显着,其它依次为戊二醛用量,氨水用量,成膜液浓度影响最小。

王新伟[8]2007年在《胡萝卜基可食性纸包装材料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蛋白质基可食性生物聚合膜智能结构的研究”(编号:20060717)的部分内容,主要研究胡萝卜纤维的性质及成纸配方和工艺。根据塑料薄膜和纸包装材料的评价标准提出了蔬菜纸工程性质的测试标准及方法;研究了胡萝卜纤维的性质,包括长度、宽度、长宽比及长宽度分布频率等,并绘制出了胡萝卜纤维长宽度分布频率图,从而为添加合适的助剂及以后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种增稠剂、增塑剂、浆料浓度、布料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胡萝卜纸的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出各因素的范围;通过极端顶点混料设计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一步优化了胡萝卜纸的配方和工艺参数。

徐抗震[9]2005年在《激光选育混合菌发酵苹果渣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当前亟需解决的陕西省二十多条苹果榨汁生产线排放的60多万吨苹果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生物技术发酵生产饲料蛋白,解决困扰苹果榨汁企业发展的难题,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为短缺的蛋白饲料来源开辟一条新途径。并以此进行相关的发酵技术研究,完善发酵理论,为其他果渣、酒糟及纤维素秸秆的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利用自行设计的激光辐射诱变方案,获得了适合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更优菌株,并通过实验得到了多菌种的最佳接种混合比。同时,确定了鲜苹果渣的较佳干燥方式,为工业规模化处理提供保障。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氮源的添加形式和较佳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并分析和讨论了发酵过程的浓缩效应与功效评价。 在获得单独固态发酵适宜生产工艺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液固态发酵和固固态发酵两种新的发酵工艺流程,通过对叁种工艺形式的技术和经济可行分析,发现液固态发酵混合菌种共生与协同作用能力强、生长快,相对接种量大,发酵时间短,设备利用率高,且蛋白含量高,适合现代工业化规模生产。而固固态发酵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且投资与生产费用低,更有利于推广应用,彻底解决苹果渣的处理难题。 通过元素分析、灰分测定和燃烧热测定,计算出假设为纯物质的发酵原料与产物的宏观分子式和生成焓,进而推导出发酵过程的计量学方程式和总的热效应。同时,利用数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最优化拟合,获得了发酵过程的数学模型和动力学方程。根据得到的动力学方程和其导函数以及对应的极值和时间,分析了发酵过程的内部变化规律,确定了发酵过程,比较并优化了工艺过程和发酵参数。将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发酵原料和产物的研究,解释了特征吸收峰和主要成分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建立红外技术监测固态发酵过程的方法奠定基础。 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苹果资源综合开发的绿色循环过程,并对下一步主要工作做了初步设想和构思,完成课题组提出的苹果资源综合开发技术战略,使陕西的苹果资源走上绿色循环发展之路。

韩军[10]2005年在《葛根膳食纤维加工工艺及其性质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4种葛根(Pueraia lobata Ohwi)加工淀粉后的残渣为原料,探讨了葛根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 DF)的加工工艺及其理化性质,并对其膳食纤维吸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葛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研究了4种葛根DF酶法纯化工艺。得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混合酶(α-淀粉酶与糖化酶之比为1:2)用量为0.20%、温度为70℃、处理时间为80min和蛋白酶用量为0.40%、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60min时,水解后膳食纤维得率较高,张家界家葛、岳阳野葛、张家界野葛和岳阳家葛DF中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达78.69%、78.41%、76.34%和73.11%。 以H_2O_2为漂白剂,探讨了H_2O_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pH对3种葛根DF漂白效果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葛根DF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两种家葛DF漂白影响因素具有相同的主次关系,即pH>H_2O_2用量>漂白时间>温度,最佳工艺为:H_2O_2 3.0%,pH 10,温度70℃,时间60min。而野葛DF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H_2O_2用量>pH>温度>漂白时间,最佳工艺为:H_2O_2 3.0%,pH 11,温度80℃,时间60min。 张家界家葛残渣化学方法制备DF和酶法制备DF及岳阳野葛残渣化学方法制备DF和酶法制备DF理化特性分别是:持水力2.08mL/g和1.86mL/g和2.63mL/g、2.54mL/g,溶胀力6.60mL/g、6.00mL/g和5.90mL/g和6.40mL/g,结合水力2.01g/g、1.87g/g和2.11g/g、1.91g/g,阳离子交换能力0.365mmol/g、0.359mmol/g和0.359mmol/g、0.366mmol/g。 张家界家葛残渣化学方法制备DF和酶法制备DF及岳阳野葛残渣化学方法制备DF和酶法制备DF吸附亚硝酸钠实验结果表明:pH2时,这些样品都对亚硝酸根离子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吸附率分别为79.0%、86.0%和70.0%、84.0%。经过酶法加工得到的葛根DF对亚硝酸钠的吸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对胆酸钠的吸附也有显着提高,张家界家葛酶法制备DF的最终吸附量可达0.44g/g,张家界家葛化学方法制备DF的最终吸附量可达0.38g/g;岳阳野葛酶法制备DF的最终吸附量可达0.42g/g,岳阳野葛化学方法制备DF的最终吸附量可达0.39g/g。 综上所述,经过酶法制备得到的葛根DF,其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理化性质较化学法制备的DF有明显改善,在预防便秘、高血脂等富贵病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苹果渣制备食品添加剂果胶和食品功能基料食用纤维的研究[D]. 邓红. 西北大学. 2003

[2]. 超声波辅助提取苹果渣中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研究[D]. 刘超.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3]. 利用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提取苹果渣果胶的研究[D]. 樊向东. 吉林大学. 2008

[4]. 苹果渣资源化利用研究与实践[D]. 李志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5]. 添加膳食纤维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D]. 宋欢. 西南大学. 2008

[6]. 竹笋膳食纤维制备与微胶囊化包埋复合及功能特性研究[D]. 陶俊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7]. 利用甜菜粕制备复合包装膜的研究[D]. 杨海燕. 西南大学. 2009

[8]. 胡萝卜基可食性纸包装材料的研究[D]. 王新伟. 吉林大学. 2007

[9]. 激光选育混合菌发酵苹果渣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D]. 徐抗震. 西北大学. 2005

[10]. 葛根膳食纤维加工工艺及其性质的研究[D]. 韩军. 中南林学院. 2005

标签:;  ;  ;  ;  ;  ;  

苹果渣制备食品添加剂果胶和食品功能基料食用纤维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