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服务--社会科学创新的现实需要与战略选择_文献论文

地方文献服务--社会科学创新的现实需要与战略选择_文献论文

地方文献服务——社会科学创新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文献论文,现实论文,战略论文,地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在历史的进程中,社会科学研究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研究结果极大地推动社会文明的进程。在历史进入21世纪之际,社会科学研究发展也必须进入一个新阶段。目前,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根据地方经济结构特点及其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学科结构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学科结构调整,重点支持发展一些学科,以进一步明确并更好地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推进社会科学的创新除需要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还需要有良好的信息环境。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要为现实应用服务,就必须了解各项政策、法律、制度以及地方的发展规划、计划,从而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地方文献研究机构都收藏着数量可观的地方文献,对科研工作具有可借鉴的使用价值,可以为认识一个地区的历史和现状提供可靠的决策资料。

地方文献的收集、积累与保存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的基础,同时,地方文献资源也是为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保障。要加强社会科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本地政治、经济,就必须重视对地方文献工作,并加快其建设发展的进程。

1 地方文献服务在社会科学创新中的作用

1.1 地方文献保障在社会科学创新中的作用

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服务在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发展的贡献份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地方文献在社会科学为现实应用服务中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和运用,在地方社会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任何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都必须以收集、掌握某一领域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社会科学文献资源开始。就社会科学某一具体学科的研究而言,要想推进该学科某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就必须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心中有数,了解其理论背景、主要论点及其依据,尤其是最新的理论进展和前沿信息,然后才能在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加工的基础上,获得认识上的新突破或理论创新。

创新价值越高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对于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料的掌握程度要求越高。可以这样认为,难度越大、要求越高的地方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对于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例如东北疆域历史课题研究,围绕古代中国东北疆域史、古代东北地方史、东北古代边疆民族史、古代朝鲜半岛的国和族,高句丽历史与考古,19世纪朝鲜移民中国史、中朝边界沿革史、中朝关系史,中俄边境疆域史等项内容展开。基于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其核心学科应该是历史学,但在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政治、宗教以及文学、美术等学科和专业的地方文献范畴内,都较集中地涉及到东北疆域历史的研究主题。因此说,此项研究工作开展的前提,必须以东北地方文献研究为起点。应该围绕课题的需求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立系统的专题数据库,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

在当今高速运转的信息社会中,谁在第一时间获得与研究项目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料,谁就有可能求得理论上的突破,优先获得社科创新成果。仍以东北疆域历史课题研究为例,此项目要在众多的研究项目中寻找新的突破口,首先是要获取高质量的、深层次的、最新的地方文献信息。所以以信息社会为背景的当代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对于文献信息资料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特别是社会科学管理机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1.2 地方文献信息交流技术支持在社会科学创新中的作用

地方文献信息交流技术是指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交流技术。它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信息资源的系统开发和资源共享,对地方文献服务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这给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了宽松的信息环境,有助于提高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对高质量的社会科学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现代信息交流技术将明显提高社会科学创新的效率。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学科之间的分化、综合不断出现,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与某一课题有关的地方文献信息,往往散见于几十种甚至数百种图书报刊中,这就给科研人员查阅信息带来诸多不便。随着信息交流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广泛应用,能够为科研提供新型高效的服务方式,大大节约了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文献资料搜集和查阅方面所用的时间,从而使社会科学创新的周期逐渐缩短。不仅如此,以信息交流技术为支撑的文献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网络服务,也使得社会科学工作者以网络方式获取各类社会科学前沿信息的机会明显增加,这对于减少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选题中的盲目立项,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的现象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3 地方文献查新服务在社会科学创新中的作用

由于地方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向应用领域拓展,一些课题和学科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最新的地方文献信息。这就需要社会科学信息机构提供查新服务。查新服务在社会科学创新中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查新服务可以提高社会科学研究在选题、立项的创新价值。科研立项选题能否具有创新价值,往往构成决定该选题能否立项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自然科学科研选题已开展了查新服务工作。而社会科学科研选题尚未建立选题立项的查新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科学选题立项的创新价值。尤其是对一些靠地方文献的基础支撑的学科研究项目,通过查新使社会科学的选题立项特别是省、部级、国家级的社会科学课题立基具有可靠的数据支撑,可以保证课题立项的新颖性和课题立项的内在质量。第二,查新服务可以增加社会科学成果鉴定的客观程度。第三,查新服务可以为社会科学评奖提供较为公正的依据。

1.4 地方文献研究工作在社会科学创新中的作用

地方文献工作应是地方社会科学文献信息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机构既是一个为科研、为决策、为社会提供文献服务的部门,也是一个知识创新和生产单位,它担负着某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如社会信息学、社会科学信息学的基础研究任务,在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方文献工作,从广义上说,凡涉及到地方文献生产、传播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都应纳入地方文献工作的范围。地方文献工作不只限于一次文献的借阅,而主要是二次文献并经过集中归类整理后的资料和针对用户开展参考咨询工作。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具体体现在积累和保存地方史料,建立地方文献基础资料库,为地方建设事业提供文献信息(为地方决策机关提供决策情报依据,为地方史志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情报服务),为科研学研究提供文献服务,为发展地方文化提供史料。地方文献作为人类重要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地域性、史料性、综合性、系统性等特色,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机构首先要在熟悉和了解地方文献的出版情况、收集情况以及这些地方文献可否满足科研需求程度的基础上,对所收藏的地方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研究。这是因为,地方文献往往隐含在既丰富又分散的内部信息当中,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科研人员难以识别和利用,从而导致地方文献利用率低、社会响应度不高的局面。所以,应深入到文献的篇名甚至数据等,将地方文献信息的内容充分提示出来,形成一批新颖丰富、水平较高的二、三次文献,如专题索引、题录、汇编、文摘以及就某些领域课题的研究发展情况而撰写的资料综述、述评进展报告等,并对地方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和重新组合。从学科研究的角度看,加强对地方文献工作的研究对于拓展文献信息的研究领域,深化人们对文献信息资源的认识,提高地方文献对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价值,为社会科学创新提供可靠的历史事实依据,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 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构想

(1)制定区域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总体战略规划。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传统的“各自为战”的模式已不适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新格局。要走借力发展、优势互补的道路,促进地方文献区域合作的协调发展。

(2)在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下,建立区域地方文献的信息资源协调中心。该中心应成为一个跨系统的协调管理机构,制订协作协调与共享规划和管理模式。协调中心机构由区域中心文献信息机构担任。协调中心由若干个信息协调单位组成。借鉴国内外经验及成功先例,对本地重点地方文献收藏机构进行分工协调、密切合作。协调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区域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区域内以中心机构为主体的联合群体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按照“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形成跨地区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链环布局。促进本地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

(3)规划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方案,将地方文献信息搜集工作合理定位,加大投入,系统、完整、连续地搜集地方文献。突出收藏重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充分体现地方文献的特色化,为地方文献服务打下扎实基础。

(4)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深入系统地开发,利用现代化技术,建设多种类型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形成数据库体系。实现本地区地方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和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形成强有力的地方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以满足本地区及全国各地对地方文献信息的需求。

(5)地方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机构应根据本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重点,有目的、有步骤地搜集、整理、存贮、分析和传递适应地区需求和科研需要的地方文献信息,加大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和开发力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该地区某些学科、领域或项目上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并使这一系统在本地区发挥出独特功能。

收稿日期:2002-06-14

标签:;  ;  

地方文献服务--社会科学创新的现实需要与战略选择_文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