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小学 830000
摘 要:小学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健康的行为和良好的习惯。研究培养学生健康行为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模式,促进健康学习质量的提高,有效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带动两个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二是学生观的转变,学生的合作、交流、反思、创造将建构富有个性的课堂学习模式。
关键词:小学生健康 教学探索 方法应用
一、小学生健康研究理论依据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在论智力形成的几个基本阶段时说:“只有物质的(或物质化的)活动形式才是完备的智力活动的源泉。”这就是说,儿童的智力活动是在对物体(或物体的代替物,如模型、标本等)的动作中形成的。赞科夫也说过,有实际对象的活动(即指实际操作),不仅具有运动的技能和技巧本身的特点,其中也以一定方式反映出感觉、空间观念和思维活动。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只有加强实际操作,才能体现智力活动源泉这一基本思想。
二、健康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取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积累。建构主义强调利用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尽可能地激发学习者的联想,唤起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从而更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不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所以早期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也称作“用手思维”。实际操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学习才能更为有效。
小学生健康行为:指朝向健康或被健康结果所强化的行为,客观上有益于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小学阶段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增进儿童青少年的卫生知识,明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识。
三、小学生健康行为实际操作能力与培养
有实际对象的活动(即指实际操作),具有运动的技能和技巧本身的特点,其中也以一定方式反映出感觉、空间观念和思维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实践也表明,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要观察、分析、比较所有方法的基本要点及实际操作的难点,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一种,从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之成长。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健康知识的兴趣、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目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意识与行为。
培养学生健康行为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1.思索如何通过创设情景,构建有效课堂,使学生健康的意识、行为向良好方面转化的具体方法。
2.寻找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培养学生应用健康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期初,我们对四、五年级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前期健康行为实际操作能力测评。通过测评,我们发现四年级实验班的学生对调查的三项掌握的都不是很好,尤其是脉搏的测量方法学生知道的就非常少,只有总人数的10.42%,在生活中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亲身体验过脉搏的测量,所以本学期我们的实验重点就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脉搏测量方法上。
五年级实验班学生身高、体重的测量方法由于在生活中学生有所接触,掌握的较多,占总人数的26.09%和28.26%;而运动外伤或小外伤的处理方法,学生对此部分知识还比较陌生,实验班了解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7.40%,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验中通过板报、图片、电教片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此部分知识,掌握处理运动外伤或小外伤的有效方法。
研究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观看课堂实录,分工填写课堂观察记录表,搜集相关数据,对教师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针对以“老师讲解多,学生参与少,听课效率低”的课堂现状,讨论并制定新的教学模式,在经过实验后,完善学生健康行为操作调查表,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评,搜集相关数据,形成分析材料。
研究计划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加以践行,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我们一方面要求实验老师根据实施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课堂教学实践,另一方面组织多种主题的课例研讨活动。教学设计要结合课题研究的目标,做到:“一个突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个关注”(关注教学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三个必须”(必须是有效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情商和学习欲望;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课内人人都有所做、人人都有所获)。
参考文献
[1]曲宗湖 学校健康教育指导.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李庆安 吴国宏 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林崇德的智力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1。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周一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学生论文; 健康论文; 实际操作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思维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