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城市与深圳定位--访深圳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彭立勋教授_城市经济论文

国际城市与深圳定位--访深圳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彭立勋教授_城市经济论文

国际性城市与深圳定位问题——深圳市社科研究中心主任彭立勋教授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圳市论文,深圳论文,国际性论文,研究中心主任论文,访谈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构想,珠江三角洲将要建成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大经济区、大都会、城市群,请您谈谈深圳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中如何定位?

彭立勋:中国自八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已出现若干个经济和人口高速增长的大城市区或城市群。其特征是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中心,周围集聚一批在行政、经济、交通、供应等方面相互联系的中小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大城市区即是其中之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在珠三角4.2平方公里地区,目前已形成广州、深圳这两个超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珠海、惠州、佛山、中山、东莞、顺德等50万左右人口的一批大中城市,还有400多座由乡镇企业带动起来的新式城镇,构成了珠三角地区特有的现代城市群景观。城市群的形成,促进了珠三角地区实现交通、通讯和信息的网络化,增强了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密切联系,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从九十年代中期,珠三角将由国民经济工业化迅速转向以城市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全面现代化建设阶段,进一步形成现代化的大都会、城市群。这将加速珠三角率先在全省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在珠三角现代化大城市区的建设中,深圳应建成国际性大都市。这一定位,是由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要求和深圳本身特殊的地位、条件所决定的。从珠三角城市布局和发展来看,以广深高速公路、准高速铁路和珠江为三条中轴线,将会形成一个以广州一深圳一香港为轴心的国际城市带。据预测,未来十年,东亚地区仍将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港一深一穗国际城市带的形成,不仅会在珠三角和华南经济圈中发挥龙头作用,而且将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华南地区经济发展、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等不同层次上,去科学分析深圳将要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

记者:按照您的分析,深圳将建成珠三角中的国际性大城市。请您谈谈国际性城市有哪些特征?

彭立勋:国际性城市又称“世界城市”(World City)、全球城市(Global City)。它是随着生产的国际化和金融的国际化,随着世界市场和世界货币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国际性城市不仅是国内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而且其辐射力、影响力达到世界范围,对世界性事务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主要特征是:一、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综合经济社会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类城市水平;二、具有高度聚集的经济职能。汇集一定数量的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金融机构,是国际资本集散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三、具有与国际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基础,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四、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五、是联结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纽带,外向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六、具有先进发达的教育、科技、卫生和文化艺术事业。

记者:根据上述国际性城市特征,您认为深圳是否已具有建成国际性大城市的条件?

彭立勋:深圳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经过15年的发展,已具有了建成国际性大城市的良好基础。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城市经济实力较雄厚。据有关公报,1993年从8项主要经济指标看,深圳总体经济实力在全国24个大中城市中居第5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第二、产业结构比较合理。深圳的产业结构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1992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3.7:50.2:46,1,这种结构与亚洲四小龙有相似之处,即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最小,第三产业比例很大。第三、城市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已初步形成着盐田港的建成启用和深圳机场国际候机楼的建成,深圳与世界各地的交通将更为便利。第四、经济外向程度较高,与国际市场有较紧密的联系。深圳14年实际利用外资60亿美元,占全国1/4,建成外商投资企业1.4万多家,近六成工业品进入国际市场。1993年外贸出口总额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此外,深圳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人才方面的优势,都为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创造了必要条件。

记者:现在,大家都很关心特区增创新优势和今后发展问题。您认为深圳今后应如何结合增创新优势,向建成国际性城市目标迈进?

彭立勋:把深圳建设成高度开放的、现代化、多功能的国际性大城市,应该是深圳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也必将使特区形成发展的新模式。所以,它和增创特区新优势是完全一致的。努力增创特区新优势,必将大大提高城市整体素质,从而加快深圳向国际性城市迈进的步伐。为了增创新优势,推进国际性城市建设,我认为应继续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提高开放度,加快实现经济生活的国际化。以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为标志的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是现代国际性城市形成的基础,也是国际性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了推进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深圳应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开放度,其目标是逐步实现特区市场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使特区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深圳面临九七香港回归的历史机遇,应积极推进深港衔接,通过与香港经济的接轨,加快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步伐。进一步扩大开放市场,扩大经济要素的跨国交流自由度,是继续发挥特区作为国家对外经贸特殊联系形式的作用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圳建成国际性城市的必由之路。国家对此应继续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深圳要依靠自身创造和发展,把改革和开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开放继续向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就必须扩大引进外资的范围和规模,特别要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吸引世界各大银行、金融机构或跨国公司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同时要进一步开拓远洋国际贸易,鼓励和支持更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直接参与国际生产的分工与合作。深圳目前在外直接投资规模偏小,与吸引外资不成比例。今后应由偏重于单向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以增强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

第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经济整体素质。纵观当代世界主要国际城市的产业结构,其共同特点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很大,因而具有很强的城市辐射能力和服务功能。深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虽在全国具领先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相对不足,应制订相应的产业政策,大力扶植,使其发展为支柱产业。同时,应注意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着重发展那些为社会和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资金密集型或知识、技术密集型第三产业,新兴第三产业等,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和中心功能。

优化产业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是提高城市经济整体素质和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关键。深圳在发展上要扬长避短,就必须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点,特别要大力发展计算机及其软件、通信、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视听、机电一体化,重点轻工、能源等主导产业,促进先进工业的发展。

第三、完善城市设施,强化城市功能。深圳是内地与香港、大陆市场与世界市场的结合部,是我国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等与世界市场双向流向的咽喉。强化这一城市功能,是深圳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重要一环。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国际航运、国际通讯以及连接深港两地的公路、铁路运输,大力抓好港口、交通、通讯、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和信息通讯网络,使深圳真正具有汇集国际物流、人流、信息流、金融流的枢纽功能。城市建设应按照国际性城市要求,精心规划和设计,使其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同时,要注意城市环境的美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将深圳建成一座具有良好自然生态和优美生活环境的南方旅游名城。另一方面,要按国际性城市要求,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充分发挥城市各要素的功能,发挥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三统一的综合效益。

第四,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国际性城市既要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又要有高度发达的文化,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深圳10多年来,在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方面是付出了很大努力的,但从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和建成国际性城市要求来看,显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按照国际性城市要求,制订并实施深圳教育、科学和文化发展战略,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国际性城市所应有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范。

记者:您认为深圳建成国际性城市,在珠三角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彭立勋:随着深圳向国际性城市目标迈进,它将继续强化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将强化作为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在珠三角经济区内,香港、深圳、广州将形成主要经济中心。深圳对珠三角经济建设和发展将发挥多方面的影响和辐射作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珠三角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深圳要继续发挥开放的窗口和基地作用。一是要利用深圳已有的开放度,继续为珠三角引进外资、技术、管理经验牵线搭桥;二是要利用境外企业,以香港为基地,联合珠三角,积极向海外市场发展;三是以深圳大企业为龙头,扩大横向联合,通过产业组织重构,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一批中小专业化生产企业,组成与整机配套的零部件生产体系,以此带动珠三角经济区的企业向外拓展,提高区域开放性经济的整体效益。

其次,在形成珠三角整体经济优势中,深圳要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服务和枢纽作用。在发挥商贸中心城市作用方面,深圳要建成外接单、内订货、设计样品和推销产品的出口基地,要逐步实现对香港转口贸易的分流,为珠三角商品直接从深圳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便利的通道;在发挥金融中心城市作用方面,深圳要充分利用金融机构数量较多、门类齐全、功能齐备、装备先进的优越条件,特别是外资金融机构较多和拥有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的优势,加强其区域性的影响力,并向国际化的资本市场方向发展;在发挥信息和交通中心城市作用方面,深圳要充分发挥连接内地和香港的海陆空立体交叉网络优势,以及信息灵通、信息产业较发达、信息市场需求量大的优势,加快机场、港口、城市快速道路系统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为珠三角与香港和国际市场的联系提供便捷服务。

再次,在建立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区中,深圳要发挥带动作用和扩散作用。15年来,深圳凭借其地理优势,发挥“技术窗口”作用,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及其在全市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并已初步形成6大领域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深圳要继续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先导型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实行政策倾斜,引导资金尤其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国内科技成果的吸纳。引进要坚持高层次、高起点,注意消化、吸收和创新,以提高向外扩散的能力。

另一方面,深圳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加强同香港和珠三角的合作,逐步建成为港深珠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基地。香港的资金、市场和信息优势,内地的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珠三角的制造业和劳动力优势,可以通过深圳的中介作用得到最优化组合。深圳可以企业为技术开发主体,与珠三角其他地区开展科技领域的区域合作,如合作兴办科技生产联合体,联合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等等。同时,要加强与珠三角其他地区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进、技术升级方面的合作,以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档次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更好地发挥技术扩散作用。

标签:;  ;  ;  ;  ;  

国际城市与深圳定位--访深圳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彭立勋教授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