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变电站作为保障其供应安全与稳定性的重要枢纽建设并投入使用数量激增,使得变电运行的维护工作重视程度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本文在对准确分析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所存在风险类型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切实有效地降低运行维护风险的发生概率,为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随着变电站建设及投运数量的不断增多,其设备在运行中出现风险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加,如何保证变电站内设备的正常运作已经成为了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的重要内容。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变电站能够发挥出其在电力供应中的巨大作用,电力企业必须通过分析具体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方法对其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排除日常变电站运行中潜在的风险隐患,并据此采取有效的预防与应对措施,杜绝风险或者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社会的用电供应。
一、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的意义
变电站数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与风险,例如变电维护工作繁杂、工作量大,影响到变电站设备故障率增加或者故障设备处理的及时性降低,这些风险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电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潜在的因素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安全带来了诸多影响,因此,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的分析与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变电站设备异常的概率,对于减少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变电站运行维护存在的风险
在对变电站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工作的内容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我们对风险的分析应该趋向于多维性,例如考虑到自然和生物外力方面的破坏。根据对变电站维护工作现状作出深入的分析,以便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1)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在变电站的日常维护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生活中常会出现各种自然灾害,例如台风、暴雨、山洪暴发和泥石流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会对变电设备产生一定的破坏,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瘫痪,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会造成人身安全隐患。在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止对人身造成的伤害,并且电路设备的检查时间较长,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2)人和动物造成的风险。变电站存在风险的原因还有外力的作用,通常是指人或者动物对变电设备造成的破坏。工作人员的疏忽和不遵守工作规则可能对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作造成影响,这部分风险是可控的,但其产生的后果极其严重。小动物的行为是无法进行控制的,因此,其对变电站的破坏是不能够预测的,而其导破坏频繁高,因此这部分风险,预防的难度较大。
3)管理不当造成的风险。造成变电站存在风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没有正确履行职能,对变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没有责任心,疏于正确的管理和定期的检查,每日工作完成后交接工作不仔细,导致接收工作的人员没有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而无法准确的执行工作。另外,值班人员对工作没有履行职责,出现擅自离岗现象的出现,一旦出现故障,将不能及时发现,对变电站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设备和线路都存在复杂的现象,任何工作人员疏忽,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变电站风险维护的控制措施分析
1)制定自然灾害风险的预防与应急措施。变电站设计建设初期,就应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考察,评估变电站今后建设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地质因素特点制定维护措施。例如变电站所在地降雨量较为丰富,变电站一方面,要切实将变电站所处的环境的水文、地质以及天气条件考虑在内,结合变电站防汛管理的相关规定来配备防汛设施与器材,比如说多雨的区域,各种防湿干燥的器材就要相对准备充足一些;另一方面,要强化值班人员防汛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将工作落实到位,在汛期要加强对继电器等重要设备的检查与管理,不定期的对相关防汛设备进行检查,并按照相关的适用范围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分类,确保突发性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补救和处理。而如场区易遭受暴风甚至台风侵袭,变电站外围就需设定强力的加固措施,如变电站外围增设钢筋护栏、线路沿途铺设加固保护层等措施。结合变电站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灾害特点,在变电站设计以及后期运行维护中对自然灾害风险予以充分考虑,尽可能避免自然灾害对变电站正常运行造成威胁。
2)强化变电站防汛管理。强化变电站的防汛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风险控制工作也有着极大的帮助。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确保变电站中配备了充足的防汛设备和防汛物资,这样才能确保变电站在汛期依然能够正常的运转。其次,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应当要对电缆沟、地下室、电缆隧道以及排水设施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变电站中每一个可能出现积水的部位都具有较为良好的排水能力。同时,在汛期时,对于变电站中易积水区域需要进行定期检查,避免积水情况的出现。
3)深化安全风险控制工作。变电站要保障安全生产运行,需要根据单位的特点以及不同岗位的特殊要求,从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开始,逐级明确各个部门的生产责任,制定完善的岗位职责,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安全事故发生时的责任人,以及责任人对事故如何负责、负什么责、不负责怎么办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必须强化生产责任制度的落实,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严格依照生产责任制度逐级进行责任追究,使生产责任制度落到实处,提升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水平。此外,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风险控制工作要得到好的效果,除了需要风险控制人员尽职尽责,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外,还需要基层操作人员发挥积极性,实现与风险控制人员的良好配合。
4)加大变电站安全巡视管理力度。在进行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过程中,应当落实加大变电站安全巡视管理力度。将管理力度具体化,表单化,流程化。在进行变电站安全巡检前,应当全面检查各项安全工具的完整性。同时在进行变电站高压设备巡视时,严禁翻越遮拦,对巡检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和缺陷,应当严格按照缺陷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在雷雨天气对变电站高压设备进行巡检时,巡检人员必须穿绝缘鞋,并远离高压设备的避雷针和避雷器。当变电站出现高压设备接地时,应当及时设置故障点,同时确保设置的室内故障点超过4m,设置的室外故障的超过8m,相关人员在进入故障区域时,必须穿着绝缘靴,同时佩戴绝缘手套。系统分析作业前、作业过程、遇到突发情况时各个环节的风险点,并做好风险预控,形成具体表单,以此有效管理方式把控变电站维护的风险。
四、结束语
总之,在变电站数量与日俱增的今天,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风险进行防范是确保其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为确保变电站有效的运行,变电站运行人员要规范自身行为,分析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风险问题,加强风险识别,做好风险防范,从而有效的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葛志鹏,葛志红.试论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电子制作,2015(4).
[2]苏艳鹏.变电站运行维护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J].电子测试,2015(14).
[3]罗毅超.浅析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7).
论文作者:周俊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变电站论文; 风险论文; 工作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设备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