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分析论文_安佳鑫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分析论文_安佳鑫

安佳鑫

辽宁科技学院,辽宁省 本溪市 117000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也是引导学生步入社会的过度阶段,对于其职业观的形成以及个性发展至关重要。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拓宽了自身的视野,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创新

引言: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当前,随着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对于教育模式的创新提出新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但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大量的问题与困难,影响实践活动的正常进行,阻碍学生成长。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从根本上提升了大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并不断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当前,大学生实践活动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体验社会的现象,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企业与单位需要的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综合素养较高,因此,应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1]。

二、传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考核制度

受大学生实践活动多样性与复杂性影响,当前高校在制定社会实践活动考量标准时,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统一标准,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活动成果处于不平衡状态,对于参加活动的大学生无法做出合理的考核,从而降低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使实践活动与考核产生矛盾与冲突,制约实践活动发展。

(二)缺少高效的实践活动项目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时,当前的主要社会实践活动类型包括技能服务社会、知识服务社会以及公益服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比较单一。并且,受市场与高校对接的影响,实践活动项目效率较低,满足不了当前大学生的需求,造成社会实际需求与全员实践化之间出现不协调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对于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力度不足

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高校领导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力度不足,最终导致投入资金不足,相关制度处于不完善阶段,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不得不延后甚至取消,影响社会实践活动快速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创新

(一)完善当前实践活动的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

当前,高校应进一步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机制,完善传统的考核方法,将考核过程变的科学合理,从而形成完整的考核机制,以此来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效率。例如,制定专项的实践考核成绩表,要求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登记相关的活动信息,完善相关的日志和记录,将考核标准详细化,从而达到考核的实际目的。完善活动管理组织与管理防护,科学进行管理,增强管理的实际操作性,将组织原有的自发性与零散性变为有序性,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科学规范,以此来体现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以及成果等列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并作为奖学金评选、党员评选、综合成绩考评的评选因素,促使大学生不断参与,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达到实践活动的目的。

(二)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创新,增强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种类与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满足当前时代的需求。例如,在西方国家,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去有关的司法机构进行学习或者去大公司进行实习,其活动实践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多种多样。而在我国,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活动内容与项目较少,因此,应不断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合作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此来促进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整合现有的资源,实现社会实践组织体系的社会化,通过社会的帮助与参与,建立高效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以此来为大学生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2]。

(三)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力度

加强高校领导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力度是当前高校实践活动模式创新的首要目标,改变工作人员不重视实践活动的传统思想,打破实践活动的现状,将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工作放到首要位置。改善创新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流程,改革实践指导机构,为机构配备专业的指导人才,将实践育人和教学育人作为基础,以此来促使高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结论:综上所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激发大学生自身的参与积极性,并增加当前实践活动的内容与项目,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为我国培养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但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创新,以提升活动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旭,柳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五化”模式创新与实践[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9):52-54+76.

[4]周茹.创新活动模式拓展学生素质——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J].教育艺术,2016,(12):18-20.

安佳鑫(1995-12-10),男,辽宁省葫芦岛市人,满族 ,在读本科,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论文作者:安佳鑫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创新分析论文_安佳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