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术烟雾是手术室空气污染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而大多数参加手术人员与管理者对手术烟雾的危害不了解,防护意识淡薄,加上对手术烟雾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将会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本文从手术烟雾的定义、产生的机制、烟雾的成分及危害等方面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手术烟雾;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02-02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使电外科设备、超声刀等仪器得到广泛的应用,因其安全、高效、可靠的优越性能,成为现代手术操作中必备的设施;同时这些设备又产生了大量的手术烟雾。手术烟雾(surgical smoke)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电外科设备(ESU)、激光刀、高频电刀或超声手术刀时,组织被摧毁、消融和分解导致其微细的颗粒悬浮在空中[1]。这种烟雾不仅容易模糊手术人员的视线,产生的气味也会刺激手术人员的嗅觉,让手术人员感到不适[2]。长期接触这些烟雾可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1.医务人员对手术烟雾的认识
根据支慧、徐丽[3]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式对郑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60名在手术烟雾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所调查的手术烟雾暴露医务人员的认知情况很不乐观。完全不了解者48人(19.05%),粗浅了解者201人(79.76%),较好了解者仅3人(1.19%)。根据张海伟,季萍[4]采用横断面调查法,自制《外科手术烟雾认知与防护调查表》对141名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外科手术烟雾认知与防护总得分较低(56.79分,总分100分)。在国外根据OSHA的资料,早在1998年,他们就发表了关于手术室烟雾危害的公告[5]。1996年1月,AORN首次举行了由多学科共同参与探讨关于手术烟雾问题的圆桌会议[6],并呼吁:不要成为手术烟雾的受害者!自2008年起,AORN 开始把手术患者和手术室同仁暴露于手术室烟雾的危害、预防保护和规范化操作列入议事日程上讨论。每年1次的手术室年会上,对使用烟雾净化系统的规定和管理成了全球围手术期工作者热议的话题[7]。由此可见,国内的医务人员对于手术烟雾的认识与防护方面了解比较少,重视程度不高并且没有防护意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其对手术烟雾有全面的了解,引起重视,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避免其对患者和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更好的服务于手术患者。
2.手术烟雾的产生机制
2.1 手术电设备
手术电设备是最常见的产热设备。如利用300~500Hz高频电流释放的热能和放电对组织进行切割、止血。刀尖将热量传导至细胞含有物上,在高温下可将细胞壁立即破坏之后,细胞液发生汽化变为蒸汽,蛋白质变性,同时将细胞内容物(包括病毒、细胞液、细小颗粒)挥发到空气中,形成手术烟雾。
2.2 超声刀设备
超声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工作棒55kHz的频率进行机械振动,使组织内的水分子汽化、蛋白质氢键断裂、细胞崩解、组织被切开或者凝固、血管闭合。超声刀在切割时会产生大量雾状漂浮物,称之为气雾。
2.3 高速电器械
可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的来源还包括骨锯、骨钻等电高速器械。这些器械由于高速旋转或锯动,金属和骨组织之间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热,手术组人员通常使用冲洗液为其降温。骨锯、骨钻的机械运动连同冲洗液,可在手术区域内形成颗粒雾状物。
3.手术烟雾的成分
手术烟雾中95%以上是水蒸汽,其余5%主要是一些化学物质及组织细胞残体。但是,正是这5%不到的化学物质与组织细胞残体,使得手术烟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它们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不可见小颗粒、有活性病原菌与病毒、有活性癌变细胞、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8]。
3.1 非活性颗粒
按照不可见颗粒粒径大小,手术烟雾中的颗粒可分成小型颗粒与大型颗粒,其中小型颗粒形状以球型为主,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钠、钾、镁、钙、铁等;大型颗粒大多为不规则形,是未完全燃烧的人体组织碎片,主要化学成分是碳和氧[8]。
3.2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手术烟雾大多是由于脂肪、蛋白质等组织成分不完全燃烧所产生,在手术烟雾中已检测出许多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氢氰化物、苯系物、碳氢化合物、碳氧化合物、醛类化合物等,其中一氧化碳与丙烯腈是最主要的有毒化学物质。3.3其它成分
如活性病毒、活性细胞和诱导突变物质等。据报道,激光产生的蒸汽中含有完整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DNA和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具有传播疾病的能力[9]。外科烟雾中还存在活细胞、病毒以及一些细小的无活性微粒。这些烟雾能传播病毒及细菌,具有危害医务人员健康的可能性。
4.手术烟雾的危害
手术室工作人员及患者长时间暴露在手术烟雾中,其成分可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被人体吸收,可引起头晕、头痛、结膜充血、呼吸困难、呛咳、皮肤过敏等,也有少数人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 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心理的影响
由于电外科设备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烟雾,对人眼鼻、喉刺激明显,使参加手术人员产生憋闷等不适,容易使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手术进程。
4.2 非活性颗粒的危害
气溶胶颗粒物在人体呼吸器官内沉积分布与其粒子大小有关,较大的粒子沉积在较大的呼吸道内,较小的粒子沉积在较小的呼吸道内。若长期吸入这些颗粒会诱发哮喘、支气管炎、慢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4.3 有害化学成分的危害
一氧化碳、丙烯腈、氢化腈以及苯,是手术烟雾中最主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一氧化碳的过量暴露会引发多血质症,出现头痛、疲劳、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晕厥等症状。特别是对心血管患者,一氧化碳暴露可能会进一步损害其心血管功能。丙烯腈是具有较强毒性的氰化物,短期暴露可引起眼睛刺痛、恶心、呕吐、打喷嚏、头痛、乏力、头晕等症状;氢化腈是一种无色的有毒气体,通过皮肤或肺吸入后,可引起头痛、乏力、咽喉炎、呕吐、呼吸困难、流泪等症状[8]。由于手术烟雾里含的这些毒害物质短时间内不会造成明显的急性症状,因而容易被忽视。若长期接触会造成毒性效应积累,应该引起手术人员的重视。
5.手术烟雾的防护措施
5.1 加强培训与考核
培训方式包括授课、材料阅读、网站浏览自学,授课内容根据培训前考核维度结果及医护特点有所侧重。针对护士的授课比重较大,内容较多。针对医生的授课课件比护士简单, 但网站浏览及英文材料阅读比重较大[10]。培训后考核一次了解培训效果,有助于参加手术人员对手术烟雾的全面了解,提高个人防护安全意识。
5.2 正确使用电刀
使用威力高频手术电刀、超声刀,在不同人体组织类型、不同输出功率、模式情况下,手术烟雾的弥散范围有差异,因此,应提高手术人员正确使用高频电刀的技能。定期邀请厂家人员,对电外科设备正确使用进行指导,以保证手术人员能正确调节各类手术所需的模式。减少不必要的高频电刀切凝组织的时间和程序,避免被切割组织过分碳化,减少废气的产生量,降低污染。以最小输出功率达到最大的功效为准,以减少烟雾的产生;其次及时清理电刀及超声刀的焦痂以免减少输出的电流强度,达到最快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5.3 使用防护工具
手术组人员需戴口罩、护眼罩或护目镜等,既可减少烟雾中的传染性物质溅到医护人员的眼、口腔及鼻腔黏膜,也可防止手术烟雾对眼的刺激性损害。普通外科手术口罩只能滤除5μm以上的颗粒,不能有效阻隔手术室烟雾[11]。因此,普通口罩并不能阻挡手术烟雾,只具有基本防护的作用。使用高过滤性能的口罩能为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预防,佩戴时紧扣脸部且口鼻周围没有缝隙。所带口罩也应该经常更换。国外手术组成员使用的呼吸面罩可净化空气,防止手术烟雾进入口罩内,但由于复杂手术并不多,呼吸面罩价格费用昂贵,国内很少使用。
6.小结
综上所述,手术烟雾对手术工作人员造成的危害是长期累积的过程,但是手术室医务人员对手术烟雾的认知程度不高,因此应该加强培训,使其清楚了解并重视手术烟雾潜在的人体健康危害与安全风险,才能提高防护意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进行自我保护。目前国内对于烟雾的成分、危害性、防护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接触烟雾的安全时间限量;评估手术烟雾携带病原体和活性细胞的能力,系统研究手术烟雾造成病原体、病变细胞或癌变基因的迁移扩散效应等。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电外科设备的不断改进和新型防护用具的研发和逐步的进入医疗行业,相信以后会在手术室创造一个无手术烟雾的环境,使医护人员的健康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Alp E, Bijl D, Bleichrodt R P, et al. Surgical smoke and infection control.[J].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6, 62(1):1-5.
[2]胡文娟,陈宗南,王伟力.术中电刀产生烟雾的粒径分布及扩散特点[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2):64-65.
[3]支慧,徐丽.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手术烟雾危害的认知并加强防护[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5):2045-2046.
[4]张海伟,季萍.手术室医护人员外科手术烟雾认知与防护的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8):851-853.
[5]周青.美国对手术室烟雾的管理和防范[J].中华护理杂志,2013, 48(12):1080-1082.
[6] Ulmer B C.The hazards of surgical smoke[J].Aorn Journal, 2008, 87(4):721-738.
[7]AORN. Safe environment of care,preoperative standards and recom-mended practices.2010[S].
[8]王玲,周素玲.手术烟雾危害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20(4A):17-21.
[9]洪玲青.手术烟雾危害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9(9):11-13.
[10]潘静, 林玉秀, 张玉清. 手术烟雾职业暴露人群对手术烟雾基础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培训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34(12):1585-1588.
[11] Tseng H S, Liu S P, Uang S N, et al. Cancer risk of incremental exposure to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electrocautery smoke for mastectomy personnel[J]. 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4, 12(1):31.
论文作者:吕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烟雾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防护论文; 颗粒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人员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