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于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的研究论文_王福强

浅析关于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的研究论文_王福强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对于铁路运输来说,线路设备是提供运输服务的主要载体。因此,必须认真做好铁路线路设备维修工作,这也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当前的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工作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有待于相关管理人员尽快予以解决,进一步提升线路的维修管理质量。本文例举了当前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分析,希望可以对今后的维修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字: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

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但由于铁路线路距离较工,设备数量较多,在维修的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大量的维修成本,一旦在维修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忽略和漏洞,将给铁路管理部门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线路设备的运行质量及铁路运输安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现阶段该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从根本上提升铁路线路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

1.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1线路设备存在严重的欠修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铁路系统先后历经过六次提速,整体铁路运输行业呈现出高速、重载、高密度的特点。在提升运输能力的同时,加大了线路设备的损伤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老化磨损的程度。以提速道岔设备为例,在列车提速的情况下,原本使用周期为两年现在缩短为一年半。由此可见,铁路线路设备维修存在相当大的经济负担。但是,由于铁路系统长期处于低票价运输,并且承担着大量的社会公益运输任务,形成连年亏损的局面,导致线路设备维修经费严重不足,部分老化设备、问题设备存在严重的欠修问题,不但给铁路运输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还给日后设备维修工作带来相当巨大的经济负担。

1.2线路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粗放

在当前的铁路线路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由于管理过于粗放,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大型机械化维修设备利用率较低;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维修质量较差,施工方案不够科学合理、重复作业环节较多、质量验收不严格不细致;另外,在维修材料及物资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不过关、重复购置、闲置浪费等问题。以上这些情况,都给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导致相关管理工作难以顺利推进。

1.3维修成本预算管理有待加强

由于铁路线路设备本身就具有线长点多、结构复杂等特点,外加容易受到气温、降水、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设备运行状态存在着较大的波动幅度。要想让各项设备始终保持在良好稳定的运行状态下,就需要对它们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与养护。但是,这项工作却由于受到很多不确定影响,因此难以计算出一个相对稳定的费用预算,在制定每年的维修成本预算时,一般都是参照上一年度的实际支出,对于其它增支项目无法进行追加预算,导致预算方案不具可操作性,与实际支出之间相脱节,维修成本管理难以收到理想成效,极有可能存在较大的浪费,或者设备欠修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2.1通过新技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目前,随着各种新型技术在线路设备养护工作中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铁路线路设备的使用寿命。例如通过干式润滑涂覆技术,可有效减缓对繁忙干线曲线钢轨的磨损,使钢轨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将驼峰道岔、繁忙侧向通过的正线道岔更换上合金钢尖轨、基本轨,也可以达到减缓钢轨磨耗,延长道岔使用寿命的目的;还可以充分发挥出探伤设备的作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关键设备进行周期性探伤,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作业提高判伤的准确率,为设备维修工作提供可靠的指导。在积极引进各项新型保全技术的同时,要根据线路的容许速度、繁忙程度、重要等级等情况,制定出明确的线路维修标准、维修政策及维修重点,形成一套标准化体系;同时,还要要优化各个作业环节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工作量预测,最大限度的开展集中作业,避免养成零打碎敲式的工作习惯,对作业班组及人员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出现盲目施工或反复作业,提高大型机设备的使用率,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最终的维修作业质量。

2.2对线路设备维修实施精细化管理

首先,完善线路设备维修管理、维修质量标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等管理制度,还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起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使线铁路路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次,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控制业务外包,对于那些必须通过外包形式开展的维修业务,要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确保承包单位的资质,同时在外包合同中,对维修质量、材料质量、成本管理及后续服务进行明确规定;此外,加强维修材料及物资的管理。在确定材料及物资的数量时,既要符合适用性原则,又要避免由于设备升级换代带来的材料浪费;一旦出现了过剩物资,可在本线路系统内进行调剂与调拨,避免出现闲置物资。

2.4提高线路维修成本预算安排水平

铁路系统要想加强自身的线路设备维修预算管理,就必须针对所有预算构成要素进行细化分析,最终估算出相对精准的成本定额;其次,针对对成本支出中的大项,要进行现场写实和查定,使预算方案尽可能的贴近生产实际,发挥出成本管理的实际作用;此外,在制定预算方案时,要根据线路等级、列车密度、车辆重载等情况,确保专项整治环节的资金投入,杜绝一切无预算、超预算的费用支出,对于那些超支项目,要本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追究相关部门及责任人的管理责任;设备维修部门管理人员在安排维修任务时,要与预算方案相匹配,提高预算管理的实际成效。

结束语:

对于现阶段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深入查找问题原因,尽快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在保证线路设备维修质量的同时,提高维修成本管理,切实有效的发挥出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系数,促进铁路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方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10):54-56.

[2]陈小红.运用目标成本管理方法 全面降低铁路维修成本[J].冶金财会,2017(05):22-25.

[3]高济泉.铁路线路设备维修的成本管理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20):151.

论文作者:王福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浅析关于铁路线路设备维修成本管理的研究论文_王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