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属性与实验属性的学科,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使小学生的逻辑能力、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等得到相应的培养。这对小学生在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培育,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我们的小学科学在施教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不适应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作为教师在策划实验活动时,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使教学质量受到不必要的影响。按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小学科学学科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基本方向。但从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情况来看,此类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此教学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仍存有一定的距离。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实验教学;路径探析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学科的课堂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期望通过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使其实现全面发展。小学作为学生的启蒙之地,对学生未来的素质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小学科学课堂进行优化,并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小学科学课堂的现状和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做了详细的阐述。
1核心素养下的科学高效课堂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提高学生们在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的任务,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收益最大化。有效的对高效课堂进行构建,不能只是单单的以学生为主体,应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必须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更好的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方式的解决,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课堂上,体验自己动手的过程,能够更好地构建小学科学的高效课堂是老师们应该逐渐实现的教学目标,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究。新课标的科学实验下,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来进行,要创设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们更好地走出课堂,大胆创新。所以,科学实验教学一定要把对课堂的教学、课外的活动以及对社会的实践都结合起来,更好的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对问题的探究是能够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一定要积极地维护学生的这种乐于探究的精神,让他们能够时刻的获得满足感与兴奋感,焕发内在的活力。只有学生们进行自主的探究,亲身体验到的知识,才能更加深刻的进行对知识的理解,构建起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小学科学实验的研究,是小学中必不可少的实验,他能够让学生们的思维受到好的锻炼,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精神,以及对科学实验的态度,这对学生们的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
2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验教学路径
2.1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小学科学老师要改变以往陈旧、过时的教育观念,切实营造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只有喜欢上学习,才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求知,才能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也才能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共同特点”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拿几种常见的植物,如狗尾巴草、绿萝、仙人掌等来让学生们分析。这些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共同的条件,它们又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学生可以举手回答。对回答得最好的同学,老师可以奖励其一颗小星星。一个学期下来,得到小星星最多的学生,老师可以给予其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机会展现自己,归还其课堂主体地位,还能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的能力,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独立大胆猜测,激发研究兴趣
一定的猜想与假设是学生们根据已经知道的科学实验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一定猜测的过程,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个环节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充分的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用开放的心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好的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们明白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一定要鼓励小学生们大胆的说出所想的任何答案,就算是有点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也得表达出来。例如,在进行实验“沉浮实验”的时候,对实验物体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实验台上的东西以外,可以让学生自己带一些东西来进行实验,甚至是液体的选择,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液体来进行实验。让学生充分地想象产生沉浮的原因,为什么不同的东西在不同的液体中能够产生不同的浮力,比比谁的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对现象不足的实验进行改进,最后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让学生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进行对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的高效性构建。
2.3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
在具体实验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到实验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自己对实验内容进行设计,使学生开动脑筋、勤于动手,在实验教学中充当主要角色。比如,在对形状与结构进行学习时,教师就不必照搬教材上的内容,而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完成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同时完成对课堂活动的组织。很多材料都可以选取,如用纸质卷成小棒、用吸管、用牙签、用一次性筷子等搭支架;用瓜皮、硬纸板、木棒等搭桥;塑料、铁片、玻璃及一些废弃的生活用品都可以。要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完成一座桥、一座塔或其他建筑物的建构。这其中,建筑物的大小与形态可以不受限制,但是前提是必须使该建筑物结构坚固。活动的进行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小学生自最初的材料收集到目的建筑物的选定,再到具体的构建过程,这其中一定会历经几番波折才能最后收到理想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全面参与而使自身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积极性与主动性也相应地得到提升。
2.4给予合理的教学评价,以体现教学的公平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认可是前进的动力,也是前进的方向。课堂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成绩和核心素质,也要对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才能真正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例如,学校可以在每学期开展“师生评比”大赛,同时获奖的老师和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其中,对老师的评价,我们除了采取各个老师之间的相互点评、学校领导打分的方式外,还要参考学生的意见。这样可以有效督促老师,使其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学生的评比,除了成绩以外,老师还应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至于评价的方式,除了老师对学生进行打分外,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这样可以让老师和同学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也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结语
科学教育是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前提。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基础科学知识的传递能帮助小学生建立基础的科学概念,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语言能力,培养其对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此外,科学教学中开展的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敢于探索、提出质疑的精神,为他们今后学习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7).
[2]李小海.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6).
论文作者:陈金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6
标签: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学生们论文; 高效论文; 小学论文; 素养论文; 《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