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念教育_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念教育_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信仰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一种论文,实质上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53(2007)01-0058-04

自从人类具有自我意识以来,信仰就随之产生。对于一个人来讲,信仰可以支撑其一生的奋斗历程,对于一个群体来说,信仰是一股凝聚人心的巨大力量;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信仰构成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因此,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认同教育和信仰教育。

一、信仰与信仰教育

关于信仰,理论界有人把其解释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如: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主义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规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1] 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知、情、意的统一体。[2] 这样的界定是不全面的。只看到问题的一方面即认识的方面,忽视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实践行动的方面。笔者比较赞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义、主张、宗教极其相信和尊敬并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这其中包含两个层次和两个过程,一是主体认识的自觉内化过程;二是主体在一定的信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行动的过程。信仰就是认识与行动的一致。并非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

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信仰确立的基础和前提是信仰者对理论、观念等的自觉接受和认同的内化过程。是在教育对象不受任何强制指向的作用中,通过社会环境的不断作用,通过合理的教育手段,以督促和引导,在无意识状态中所完成其信仰的过程和方式。事实上,人作为信仰主体在社会生活习染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吸纳社会文化并同化于社会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社会情感的体验完成着内在的构建过程。因此,那些为主体所直觉而笃信,但缺少理性认知因素的观念只是朴素的信仰,是自然崇拜、宗教或迷信;那些为主体所认知却欠缺主体激情的思想理论,只能是主体的知识,而不能认为是主体的信仰。信仰的内容决定信仰者的思想和行动,而信仰者的思想和行动又服从和服务于信仰的内容。一定的信仰内容总要表现为一定的思想和行动。真实的信仰是信仰主体内心的真诚认同、遵循和追求并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而不是外部直接或间接的强制的结果。同时,信仰对信仰者的思想、行动具有动力功能。这是人们活着和前进的动力。共同的信仰能使人们产生共同的责任感,产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巨大力量。

信仰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先进的、高尚的、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信仰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自身状态的一种精神超越。信仰教育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各类教育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对人们进行某种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它能够使人们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它能够使一定的个体完成和实现他的社会化过程,从而真正成为一个特定的社会中的一员,为一定的社会所接纳。它还可以使个人了解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高校思想理论教育中的信仰教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通过教育的途径灌输给学生,使之从知晓与理解到认同与接受,然后升华为信念信仰,最后化为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因此,信仰教育不仅是一种理论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教育。

人总要在社会组织中确定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看作是某一组织的成员、某个国家、民族的公民,某种理想信念的追求者。任何国家、政府和政策、思想、目标等,如果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就不能长期存在下去。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统一的、普遍认同的用以解释社会生活、指导自己历史活动的社会理想和信念,那么这个社会就会由于失去凝聚力,精神支撑和前进目标而涣散瓦解。在当今世界,民族凝聚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中国继续实施有效的民族认同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信仰教育同时也是一种认同教育。

信仰源于认同。一般而言,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信仰或信念基本上源于两个途径: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而且更多时候是基于价值认同。信仰是不能强迫的,它是人们自己自由选择、认同的结果,特别是在当前价值观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不同的信仰观念同时并存,都力图主宰人们的心灵世界。每一个需要确立信仰的人,都会面临着在不同的信仰中进行选择的问题。只有经过慎重的认真的选择而确立起来的信仰,才是靠得住的,才能经得起其他思想影响的冲击。因此,我们的信仰教育并不是要把既定的信仰强加于人,而是把进行信仰选择的基本规则、基本标准和基本方法教给人们,让人们以理智的态度,郑重地选择他们所认同的科学信仰。

信仰可以生成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认同感。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就是具有共同意识或共同心理的人的集合,一定的心理与一定的意识相统一就形成一定的精神。共同的信仰使群体成员变得十分接近,产生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的凝聚力。而这种共同的目标和一致的认同感是真正维系族群整体性的纽带,没有这种认同感就不能形成坚强的群体。所以,信仰的基本作用表现在能够激发出无穷的凝聚力。一个民族,一旦陷入信仰低谷而不能及时进行信仰重建,就会失去精神重心和民族向心力。在一些发达国家也都非常重视认同教育和信仰教育的。如美国,其历届政府对公民的政治观、价值观和信仰教育都采取坚定的方针政策,他们对信仰的核心内容长期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和针对性,其中心是“爱美国”——爱它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相信它是世界上最合理、最优越的,由爱和信任产生信仰和忠诚。

因此,在现阶段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教育和信仰教育,引导使学生们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是刻不容缓的。

二、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处在当今大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因为某些变革导致他们社会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根本变化,而出现信仰的多元化、复杂化,呈现出混乱和无目标的状态,最直接的表现是社会信任机制的严重缺乏,其一是自我对自己的信任度的减弱。在迅速变化的现代社会环境中,个体感觉到决定自己人生价值的无奈,表现出对自己的不信任,失去信心。其二是个体对社会与群体的不信任感。个体与社会群体的交往,最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某种功利性目标,如获得金钱、地位等功利性目标。这种不信任机制的出现,使个体片面发展,扭曲了个体的独立人格。

1、当前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信仰危机主要是指信仰动摇、信仰冷漠和信仰缺失。突出表现是,有相当一部分原来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但不坚定的人,已经或正在动摇甚至放弃自己的信仰,或者把信仰简单地等同于宗教信仰,否定信仰是人所固有的一种精神需求。

近年在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信仰危机。具体表现为:一是信仰的多元化。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个人际遇不同、生活态度不同,由各个环境下自发形成的信仰应该说是多元的,信仰各种主义、各种理论、各式人物、各种生活方式。然而,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人们总会面临共同的问题,一个国家需要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念,能统一民族精神,能为大多数人认同的政治观念、政治理想。因此,需要正确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信仰。二是信仰的世俗化。所谓信仰的世俗化是指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不谈理想、不谈信仰,不愿为伟大理想献身。世俗化的信仰是一种层次极低的信仰,是对金钱、权力等人世间的东西的一种无限向往。具有这种信仰的人自私、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淡化政治信仰。[3]

2、产生信仰危机的主要根源

对于信仰危机的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理论与现实发展的不平衡与不相称。其一是人们对理论尤其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模糊认识和教条化理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现在,伴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有的人思想僵化,借口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结论和个别论断与今天的现实不符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动摇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些历史的因素虽然对当代大学生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却会使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两大误解:第一,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计划经济体制及与之相配的观念相等同,第二,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一元政治相等同,这就导致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成为自己信仰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产生怀疑。[4] 学生们往往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同有用性与实现效用的长期性和潜移默化性绝对对立起来。久而久之,就积淀成误解和偏见。在他们看来,教材上写的、教师讲的都与现实反差太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干巴巴、空洞的高调,没有实用价值。其结果导致现实与理论的不一致,特别是不能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诸如部分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贫富差距加大,就业问题突出,国企改革艰难,农民负担过重,等等。不能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全面、发展地看待这些问题,甚至把这些问题的产生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导致的,从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否认社会主义,并动摇理想信念。与此同时,改革中出现的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不配套,改革理论与改革措施的不配套,社会所推崇的信仰与社会现实的不配套,使得现实与理想、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总是出现巨大的反差,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现象:如现实中存在的和精神上所提倡的,要求别人的和要求自己的,学校中所接受的教育与在面对利益诱惑时的现实选择的激烈碰撞,进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社会现实中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影响着大学生们的信仰选择。

腐败现象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声誉,严重影响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严重降低了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进而影响到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其二是改革开放给出现的新情况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吸收和借鉴了世界上大量优秀的东西,大大的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人们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意识如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过程,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也乘机而入,这些思潮鱼龙混杂,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混乱,更重要的是对人们深层次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也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这些意识形态的变化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不同的价值标准,很多人“不自觉”地将财富积累当成唯一目的,甚至是最终目的,把金钱看作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在这些意识的影响之下,人们为追求物欲而迷失自我,对物质利益的过分关心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信仰的冲击和淡化。

重物质,轻人文;重效率,轻底蕴。我们的教育日益沦为只培养技能人才的“工具教育”。学生们越来越不会进行人文意义上的思考,思想浅薄,缺少精神定力。尽管,学校可能并未放弃人文社科类课程,但生活的真理却似乎与他们渐行渐远。因为社会现实在不停地暗示他们:只有可以证验的才是实在的,只有可以分析的才是可靠的,只有能够感受的才是真实的。至于物质与感性之外的生活,内在精神的陶冶,显然无人在意。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大学生们。

其三,从国际大背景上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也导致对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和否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并且相继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历史的大倒退。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历史性的曲折,使青年学生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怀疑共产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与实现的必然性,从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伴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是“西化”思潮对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等的影响。“西化”思潮中渗透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具有潜移默化的消蚀作用。[5]

其四,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过去,新闻媒体都是掌握在党和政府的手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就宣传什么样的信息,但是,网络的迅速发展打破了这一个格局,网络是一个巨大开放的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内容复杂。既有科学的、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伪科学、不健康、有害甚至反动的信息。庞杂的信息会造成人们思想的迷惘,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规范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网民隐蔽性和显突的自主意识,冲击人们的责任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第一,怀疑理想信仰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一定的物质利益无可厚非,但过分强调经济利益和竞争意识,过分宣扬不择手段的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对理想信仰问题热情不高,关注不够,认为理想是虚的,是思想的事情,不能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认为没有必要追求。还有些人沉溺于网上虚拟世界,逃避现实生活,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理想和信仰太遥远,不能给自己带来现实的满足感,于是便不再追求。第二,网络文化使大学生形成理想信念的偏差。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技术优势,宣扬其价值观、灌输其价值观,以此来淡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造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消解。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从本质内容和根本功能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中,信仰教育并不只是某些特定内容的教育,而是渗透在全部内容之中的。

1、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教育。这“四信”是一个整体,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彼此有着内在的联系,共同构成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一依次过渡的层次性结构。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今就是要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首先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的坚信不疑,坚定不移,确信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行动,无产阶级才能实现解放全人类从而最后解放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利益追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行动的指南,而非僵死的教条。离开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创造的观点,就谈不上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教育、科学文化、生活方式、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基本方面,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念、信仰、理想等根本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使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离开这个核心,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失去灵魂,全国人民就会失去精神支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就会失去方向。

2、加强信仰教育的主要途径

(1)理论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信仰不仅仅是朴素的感情,更不是盲目崇拜,而是建立于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和理解是信仰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全面认知和广泛认同的基础上的科学信仰。认知和理解的核心是求“真”,当主体确立某种信仰时,就是确定自己确信无疑的东西是真的。没有认识,根本无法去信仰;信念是建立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的一种思想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自己认为正确并坚定不移的观念;行为则是在坚定不移的观念指导下进行信仰实践。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应发挥“两课”的教育功能,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确立信仰的坚实基础。对共产主义运动低潮作出分析,认清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发展趋势,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

(2)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贴近生活与现实。信仰教育必须以日常生活所需,现实生活所见为突破口,才能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最好课堂。信仰作为以自身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动。信仰不是先验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它可以稳定,也可以失去,还可以失而复得。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不取决于主观意志,而取决于社会生活的变动趋势及其结果。因此,我们解决信仰问题,不能仅仅就信仰谈信仰,只在信仰之内找原因,而应该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找到现实的根源和原因,并从而找到加以引导的途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核心所在,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最大、最好课堂。

总之,只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就会觉得还是马克思主义正确,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还是改革开放政策好,还是党和政府领导好。这样,就能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更加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加增强对共产党的信任。

(3)加强信仰的科学化建设。信仰具有自身的层次、结构、性质和内容。对此进行准确的把握是信仰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从层次上看,信仰由低及高可分为相信、可信、确信和坚信四个层次。“相信”是信仰的最低层次,是指主体仅凭进行观察信仰对象的外表就予以认可和接受的状态;“可信”是主体运用一定的知识对信仰对象进行一定程度的逻辑分析和论证,并予以理解和信服的状况;“确信”是指相信和可信在情感上的强化,在意志品质上的提升,信仰的对象为主体所信赖和推崇;“坚信”是信仰的最高层次,是主体对信仰的对象从内心上拳拳服膺,从行为上孜孜以求,它已成为信仰主体的思想和行为的力量源泉。[6]

(4)注重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信仰教育有其知识载体,信仰教育需要传授与信仰有关的知识。宗教信仰由于其自身的非科学性,它只能与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一些神话故事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或牵强附会地与某些科学成果相结合,不能实现科学知识与信仰的一致。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信仰,它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5)注意激发人们的信仰需要,提高人们进行信仰选择的能力。信仰是人自身的需要,不是外来的强加需要,尽管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信仰,但从根本上说,信仰为人所需要。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对于理想、信仰的需求,只是有些人意识不到罢了。所以,这只是信仰的选择问题,而并非有无信仰的问题。

每一个社会的信仰都不可能是纯粹的、单一的。在众多的信仰中,必须要有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信仰来引导社会正常健康的发展。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导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

标签:;  ;  ;  ;  ;  ;  ;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念教育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