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团山民间武艺”发扬光大的路径论文_张馨予

探析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团山民间武艺”发扬光大的路径论文_张馨予

(个旧市文化馆,云南 红河 661000)

摘要:漫漫历史岁月,衍生出很多民族宝贵的文化存在,而又泯灭于尘嚣之中,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深的遗憾。多少年来,人们在想方设法挽留那些于人们有价值的文化存在,这些做法叫做保护和传承,于是又有更多的民族文化得以保留。这是人类的进步。笔者谨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旧市大屯团山彝族民间武艺的光大路径进行一个探析,以期抛砖引玉,有更多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路径呈现,更好地为红河州的民族文化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团山民间武艺

一、花灯与武艺:一个“英年早逝”,一个仍生机勃勃。

隶属于个旧市大屯镇的团山,由团山上村和团山下村两个村民小组成,这2000余人的村落里,彝族就占了90%以上,这里的彝族主要由聂苏泼和姆基泼两个支系构成。彝族人民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崇尚体育,拥有传统的花灯和传统的民间武艺。这“一文一武,张弛有度”,奠定了团山村“文艺之乡”的地位基础。以改革开放初期为标志。这种在当地固有的文化业态达到了巅峰。但是,若干年后,代表“文”业态的当地传统花灯却悄然退出了民族文化舞台,“英年早逝”。传统花灯留在一些老花灯演员的记忆深处。中年人而言,“传统花灯”也只是一个记忆符号。年轻人的认识世界,就更没有这个概念了。

相较而言,团山彝族民间武艺到如今仍然生机勃勃,活力无限,声名远扬。不仅在各种重要场合频频现身,而且影响力节节攀升,正致力于冲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探析它的传承发展经历的路径,就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二、团山彝族民间武艺光大的路径

路径一:自力更生,以和为贵,在传统的雇佣狮灯上奋发图存的生存之路。

团山彝族民间武艺相伴舞狮盛行。

舞狮是当地民间的传统习俗,有白狮和红狮之分,在丧葬祭祀仪式场所舞的是白狮;红狮也叫舞台狮,用于民间喜庆活动的祝贺助兴。而当地民间流行的是以舞白狮为主。方圆十里,包括大屯镇的大屯、新瓦房、大王家寨等以及邻县蒙自的十里铺、再过铺等民间都有舞狮活动的足迹。以团山村的舞狮最为有名,因为它有伴狮护狮武艺。

震耳欲聋的铿锵锣鼓一阵紧似阵,在人们的仰视中,一架身形矫健的雄狮逐级跃上用五、六张八仙桌支架起来的“阶梯”,向两层楼高处悬挂的“目标”——猪头,步步逼近....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一场民间习俗——祭祀闹丧,在大屯一户闵姓人家炸开了锅。

台下欢声雷动。

这位舞狮人就是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们一提起他就津津乐道的“张师傅”——张富。

他是迄今为止在团山彝族民间武艺的传承中能够溯源最远的舞狮人,几代舞狮人心目中的“英雄”。

见过他的人还记得他模样特征:个子中等,很墩实,话语不多,爱舞狮,使得一手好“流星锤。”

这就是团山彝族民间武艺,它与当地的舞狮一起活跃在民间的狮灯场上,在彝族民间艺术种群中大放异彩。

团山彝族民间武艺应该属于杂家,时至今日,包括团山武艺的那些传人,没有谁能够认定团山武艺出自何门何宗,甚至也没有一个更符合表达它的来源及特征的名称,村里人经常以“武艺”或“团山武艺”笼统称之。尽管如此,也不影响它成为一套流传较为完整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武技。它包括器械套路、徒手套路、器械对练套路。器械有“长、短、软"三类,长器械由单刀(即关公大刀)、杆子(即不带缨穗的长枪)、三尖叉、齐眉根四种组成;短器械由双刀、双勾镰组成;软器械有链截(即两节根)、流星锤。徒手套路有蔡家拳、小洪拳。器械对练有杆子对三尖叉,齐眉棍对练。全套武艺共有上百个招式动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团山彝族民间武艺还有一个显著的民间民俗特征,即“踩四门”。“踩四门”是从丧葬祭祀时武艺人在灵堂“扫堂”演变而来的,即武艺人操持上述兵器,根据既定器械套路,配以锣鼓响器的节奏,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打一台,具有浓厚的民俗技艺的观赏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团山彝族民间武艺作为州、市的民间代表项目参加在昆明举行的全省民间武术比赛时,“踩四门”是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

团山彝族民间武艺不仅具有民间艺术观赏性,还有很强的攻击性。器械套路“劈、刺、砍、扫”,招招凶险;徒手套路中的小洪拳据有关资料考证,是少林武术中颇为霸道的拳法。

路径二:借助平台,融入社会,依托广泛参与群众文化的发展之路。

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原因,团山彝族民间武艺也曾被压抑过,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它才得以重见阳光,焕发出勃勃生机。此时,年逾花甲的张鹏兴、马文祥、李马展、李尚安、李王德、李永福等上、下团山村前辈武师艺人高瞻远瞻,要留住团山武艺的“根",他们将愿意学舞狮、学武艺的中、青年人以舞狮“吃会”的形式组织起来,在乡、村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打制各种传统兵器,缝制狮子皮装饰,购置锣鼓家什,广授技艺。主动肩负将团山武艺传承延续,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一时间,在团山上、下两个村,出现学武艺、学舞狮的热潮。每当夜幕降临或闲暇时分,村寨里便响起雄壮激昂的锣鼓声,在集体的场院,在村民的家中院落,都聚集成群的舞狮、武艺爱好者练习切碰技艺的身影。

2000年初,参加“月兔”杯全国武术比赛的个旧代表队在赴赛前夕,来团山与下团山村王树荣、张家福等带领的武艺队进行了一次技能表演交流。结果,这一交流,都促成了团山少年武艺队蓬勃兴起。长期受父辈们耳濡目染的张剑勇、王继伟、王继磊等10多个孩子,他们大的十五,六岁,小的年仅十岁,在人们惊异的目光中自发组织起来,使团山彝族民间武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近年来,团山舞狮、武艺的话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发生了新的变化:除了民间丧葬礼仪需要保留舞白狮的习习惯,还增加喜庆场所的舞台狮、舞龙的项目,参加逢年过节及其它大型庆典。而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关心、发掘下,团山武艺又走进了展现其民间艺术特色更为广阔的天地:省级民间武术比赛、红河州首届民运会、省五届城运会....都出现过他们的身影。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代表当地党委政府到城市,到部队,到厂矿表演献技,为加强军民、党群关系做出了贡献。团山彝族民间武艺活跃在各地的比赛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成为了倡导和推动城乡全民健身运动的健身使者。

与时俱进的团山彝族民间武艺在世人面前树立起一道道骄人丰碑。

路径三:殚精积虑,带好队伍,步履稳健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光大之路。

申报非遗项目,其中一个硬杆杆就是带徒弟带队伍。团山彝族民间武艺队做到了。仅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传承到5代了。

团山彝族民间武艺在历代传承中,释放出这项活动的光彩魅力,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于是传承的接力棒传得有序,接得稳健。真正做到了将团山彝族民间武艺发扬光大。

品牌越做越大,这体现在了非遗等级申报由市级、州级,到2014年1月25日,正式收录在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随后发起向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冲刺。

结语:

物竞天择,团山彝族民间武艺的图存发展、跻身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了三条路,这三条路都是成长之路,而且三条路径互为基础,最终让团山彝族民间武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走在了前台,光彩照人。

参考文献

[1]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J].普丽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2]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陈静梅.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论文作者:张馨予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探析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团山民间武艺”发扬光大的路径论文_张馨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