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注意营造学生自由发展的生态条件,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从而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数学课堂闪耀人文的光芒,充满活力,吸引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构建 生命活力 数学课堂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注意营造学生自由发展的生态条件,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从而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数学课堂闪耀人文的光芒,充满活力,吸引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数学二十六年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去创新,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课堂充满趣味的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若用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入课堂,学生便能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表格式应用题”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森林中,由大森林给学生出题。在刚进入森林时,出现小鸡图:先跑出4只,又跑出3只,再标上“一共有几只?”,形成学生熟悉的图画应用题,学生轻松自如地就解决了。接着飞来一个表格,边上配上小猴图,并提出新要求:把这幅图放入表格中,怎么放?学生动手操作,把预先准备的小鸡图放入表格中,从而把图画应用题自然地过渡到表格应用题。让学生在森林“游玩”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自然、轻松、有趣的情感油然而生。这样导入新课,自然贴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教师的课交融在一起,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
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巨大动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了解当前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去合理地组织教材,挖掘其内在的兴趣因素,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数学课堂中我们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1.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在课堂上“动”起来
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手、口、脑等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教具和学具的直观作用,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把外界的运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就为学生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在引导学生“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猜一猜”“剪一剪”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下一步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做好了准备。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体现数学课堂中生命的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学生大胆质疑,积极讨论,在课堂上“活”起来
学习往往围绕“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采取什么途径学?”等方式而展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问“为什么”,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去深入思考。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讨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变“讲”为“导”,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新知。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推导是重点,教师可出示一个长6cm,宽3cm的长方形。然后提出问题: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计算出周长?
小组讨论后得出四种方法:
(1)(6+3)×2。
(2)6+6+3+3。
(3)6×2+3×2。
(4)6+3+6+3。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即C=(a+b)×2,这样逐步引导学生讨论,学生的思维被不断地激活,学生由被动的客体转为主动的吸取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展现生命的活力。
三、鼓励竞争,激励评价,让课堂充满高昂的活力
适时采用竞争的方法展开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从每排中选出一个中等偏下的学生作为代表到黑板前做题比赛,我刚说完:看哪一排的代表做得又对又快?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了,上面的同学肩负重任,全力以赴,下面的同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为上面的伙伴着急、加油。运用竞赛极大限度地增强了全体学生对学习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表现出兴致勃勃的学习情绪、聚精会神的思索状态,收到扎扎实实的效果。竞赛方式可以在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对易答题采取“抢答”“摆手”“眨眼示意”的方式;对于较难题,采取“小组接力赛”等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面向全体,对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评价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评价,不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每一个学生,重在激励。
比如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题目上,采用不同的等级标准,使学困生达到较低的标准时,也有得优的机会,优等生在较高的标准下追求更高质量的作业。
在低年级教学中,当某个小朋友提出创造性的解题方法时,号召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对他说“×××,你真棒!”。在课堂上,用彩色纸剪成各种漂亮的图案,如在苹果状的纸上写上算式,如果孩子答对了,全班小朋友对他说“你真棒!这个苹果送给你!”;如果答错了,对他说“请你继续再努力!”。
新课程下的课堂评价,并不是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评价的主体,形成生生互评的良好气氛。如“我觉得他说得……”“我还有补充……”。让学生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既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四、教师幽默之言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幽默能给学生带来欢笑、带来理解、带来信心;幽默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不仅如此,幽默还可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这样的幽默语言调节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更让课堂增加了浓浓的人文气息。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新理念打造新课堂,变换不同的方法教学,给学生新鲜感,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发言,踊跃地参与。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数学课堂自然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论文作者:冯德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活力论文; 生命论文; 长方形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