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职业中学 044400
摘 要:中职数学教学由于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难度较大,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合理的新旧课程衔接与课程导入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文章对中职数学教学过程导入和衔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 导入 衔接方法
在整个教学系统中,中职教学作为特殊的一环,其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来说较为薄弱,与同龄的高中学生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中职学生大都无法接受新知识,究其原因是知识链出现“断裂”,“知识链断裂”就是指新旧知识衔接不上。中职学生除了新旧知识衔接不上,还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进入状态的现象。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从新旧课程衔接和课程导入两方面入手。
一、合理运用新旧数学知识的衔接方法
知识存在一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新的知识是在旧的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曾有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过:“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切不可忽视。由于中职教学的特殊性,再加上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相对薄弱,使得中职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不能像同龄的高中学生那样牢固。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新旧数学知识的衔接。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中的一道例题:2x2-3x+1<0。因为2x2-3x+1等于(x-1)和(2x-1)两个因式之积(这个知识点在初中部分就已学习过),所以,原不等式2x2-3x+1<0可转变为(x-1)(2x-1)<0。解这道不等式还涉及的数学理论有:“由于两个因式乘积小于零,那么两个式子应该异号。”所以,原不等式等同于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即① 或② 。分别解出①和②,再将其解集并集后,就可以得出答案了。讲解完的结果是好多同学都听不懂,问我:“为什么2x2-3x+1可以分解为(x-1)和(2x-1)两者之积?”我这才意识到,他们没有掌握好因式分解,从而掌握不了新的知识。为了解答问题,最终将初中就已学过的十字相乘法、公式分解法以及公因式分解法又带着同学们复习了一遍。通过复习,同学们终于掌握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由此可以说明,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新旧知识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这一点。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具体考虑:一是本课的知识涉及到哪些知识点;二是哪些知识是学生没有掌握好的。要将这些知识整理并备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讲课时,需要适时补充这些知识点,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从而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采用新知识的导入方法
1.激发兴趣的情境导入法。中职数学教学由于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难度较大,再加上中职学生思维模式以及认识观点偏向于具体的直观感受,所以,激发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情境导入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在讲等差数列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情景导入。具体如下:同学们,最近有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呢?请回想一下播放厅的座位排列方式,是不是都呈等腰梯形?而且,电影票上是不是都标有座位编号?想想当时入坐的座位,是不是每排的座位都比前排多3个座位呢?其实,这就是生活中的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就是:“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作等差数列。”从概念就可以看出来,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为一个常数(一串数字)。例如,某个播放厅的第一排有10个座位,按照等差数列的规律,第十排共有多少个座位?再如,某个播放厅一共有十五排,整个播放厅共有多少个座位?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就会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展开联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式多样化,利用多媒体引入新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的引用,改变了传统以文字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对于不易理解的数学内容,通过“幻灯片+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有利于教师授课。如在讲三棱锥体积的公式时,可以采用动画的方式来展示棱柱与棱锥间的转换,这样做的益处是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两者之间的转换,把握住它们间的科学关系,还能使教师的教学方式获得学生们的认同,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除此之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教学成果变得高效。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网上的资源特别多,关于数学知识的内容也有很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
三、结语
由于中职教学的特殊性,再加上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课相对薄弱,使得中职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不能像同龄的高中学生那样牢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知识链断裂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就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合理的新旧课程衔接与课程导入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东 整合视角下中职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以Q职业中专汽修专业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5。
[2]严霞 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以长沙财经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赵栓师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中职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数学论文; 新旧论文; 不等式论文; 等差数列论文; 《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