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我党的政治思想传统,是长期革命实践的结晶,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摆正各种关系,形成新的格局,实为改革开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关键词:传统 继承 创新 方向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以后经过不断总结,发展和完善,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形成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在战争年代,它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仍然是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新时期,面对变化了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变化了的教育对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因为没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就缺乏活力,优良传统也不能真正继承,所以只有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与创新,才能切实加强与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
现在,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历史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我国建设成为独立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对于党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就是指从党诞生之时起,经过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总结和创造,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一整套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针、原则和方法,它就是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是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经验的科学概括,它不仅涤荡了历史上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积习,而且是同历史上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以及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的结果。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特点,其政治优势,就在于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于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地继承优良传统,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与发展。在创新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和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单纯强调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贬低甚至否定优良传统,认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是“老一套”、“老皇历”、战争年代形成的,今天时代不同了,那一套已经不管用了,甚至提出“过时论”的看法;二是墨守成规,固执已有的经验,主张照搬原有的一套做法,认为既然这些好的传统都是经过多少年来反复实践,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照搬这些作法又有什么问题呢?因而不注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需要采用的新方法途径,不能根据教育对象的新特点采取新措施,因而也就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二、怎样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
传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顾名思义是由历史沿传而来的风俗、习惯、思想、作风、原则、特性以及各种各样的成果。传统可分为二类:一类是优良传统,是总结和沿袭符合客观规律的宝贵历史经验;另一类是不好的传统,是历史的惰性、保守和积习的力量。因此,正确地继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首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良传统和非优良传统区别开来,凡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反映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本质,经过实践检验、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观规律的经验都是优良传统。反之,都是不良传统和积习。其次,要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基本精神同体现这些基本精神的具体作法适当地区别开来,优良传统的基本精神具有的指导意义,体现优良传统的基本精神的具体做法则是具有时间性和阶段性的。再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要在实践中发展、创新。
我们在认识和对待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必须正确地分析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的三个分清:一是要分清哪些是优良传统,哪些是历史惰性、积习;二是要分清哪些经验过去是正确的,今后也应当坚持,哪些经验当时是正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要加以改变;三是要分清哪些是规律性的经验,哪些是具体形式和方法,前者要长期坚持,后者要结合不同时期的实际作相应的变化。
三、如何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我们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就得研究和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恢复和发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遵循尊重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方针,这就是说,必须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牢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既继承我党优良的历史传统,又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并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以丰富、完善和提高,切实防止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这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正确方向,保证改革创新持续、健康地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意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把继承和创新历史地统一起来,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的统一,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任何传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刚形成时,都是新的,符合历史现状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实践的发展,使它才由新的演化为旧的,逐渐为新的经验所充实、替代,而创新则是区别于旧的一种创造,但客观存在又是对旧的传统的直接和间接的借鉴和继承,旧的传统将伴随着创新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要经历一个以内容的量的渐变到内容的质的突变的发展过程。创新过程存在着大量的对原有传统的依赖、扬弃和更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就是严格遵循着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历史运动规律向前推进的。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和文化事业全面而深刻的伟大转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一场空前严峻的挑战:全党中心任务的历史性转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更加自觉卓有成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要求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确立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形成新的机制功能;新的形势要求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建立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有一支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大众传播媒介的现代化,要求思想教育工作更加迅速、及时地跟上形势的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推进,对外开放中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人们思想的空前活跃,要求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采取群众乐于接受的新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远远还不适应这些要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来一番深刻的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通过改进才能切实加强,只有建立在“适应”新形势的基础上“改进”思想教育,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