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思维发展的语境_心理学论文

中国心理思维发展的语境_心理学论文

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脉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脉络论文,中国论文,心理学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清和把握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对于认识和掌握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学习和研究整个中国心理学的历史,进行中外心理学的比较研究,都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尚缺乏这种把握整体的研究。

尽管中国心理思想起源很早,内容极为丰富,头绪也繁多,但是,在认真地全面地考察这些思想理论以后,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脉络仍是很清楚的。对这些思想发展脉络的把握,应遵循整理和研究心理学思想的基本原则,这就是:第一,内在逻辑与外部历史条件兼顾的原则,即既要研究心理学思想本身的发展规律,又要看到社会历史条件对它的影响。第二,古今参照的原则,即以现代心理学概念、理论体系为框架,去对照整理心理学思想这份珍贵遗产。第三,中外比较的原则,即对中国与外国心理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学思想的特点,并且坚持心理学本土化与世界性的辨证统一性。

运用以上原则去考察中国心理学思想发展历史的主要方面,我们发现有五条主要线索能帮助理清其发展脉络。

一、唯物论与唯心论心理学思想的对立

对于古代思想家的心理学思想的研究,我们无意对他们的哲学思想倾向作标签式的划分,但是,又必须承认哲学思想对他们有影响这个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也就是一部唯物论与唯心论心理学思想斗争发展的历史。这一条红线对于理清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论及思想史诸问题时,人们自然会看重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历史。就心理学思想来说,儒墨道法兵医等家最为重要,它们各自的哲学思想倾向不同,导致了他们的心理学思想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来自各家哲学观点的对立,而且还来自一家内各派别哲学观点的差别与对立。

孔子创立的“以道教民”的儒家,在他死后分成了许多流派。《韩非子.显学》说:“儒分为八”。其中最重要的有发扬孔子唯心论倾向的“孟氏之儒”,和发扬孔子唯物论倾向的“孔(荀)氏之儒。”此后儒家内部唯物论与唯心论心理学思想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例如,王充主张“形朽而神亡”,范缜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就是在同神学目的论、神不灭论的斗争中发展的。唐代有柳宗元、刘禹锡的“天人各不相预”、“天人交相胜”反对天命论的斗争。宋明清有张载、王安石、陈亮、叶适、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以“元气”论、“太虚”论、“道在物中”、“理在器中”,“理在事中”的唯物论,反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斗争。这里面都包括了他们的心理思想的斗争与发展。

其它各家,与儒家学派相抗衡的墨家,反对儒家的生知论,提出“惟以五路智”①,其哲学思想具有唯物主义性质,但在形与知方面是二元论。道家老子主张“载营魄抱一”,即形神合一的形神观,可合可离,也是一种二元论观点。法家韩非继承老师荀子的唯物论思想,在心物观方面主张“理”与“物”稽合,人性方面认为“好利恶害”、“喜利畏罪。”兵家以军事实践活动为基础研究问题,因而其哲学思想排斥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医家以医疗实践活动为基础研究问题,其医学心理学思想也具有朴素唯物论与自发辩证法性质,主张形体是“精神之所舍”的唯物形神观。至于西汉以后从印度传入的佛学,依据的是神秘的神不灭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宗教哲学。佛教在魏晋时与玄学一起盛行,到唐代得到空前发展。佛教把一切事物看成是“虚幻”或“空”,认为人的本性是佛性,他们的心理学思想是一种典型的唯心论心理学思想。很显然,它与中国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传统是对立的,而与中国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心理学思想又是相通和融合的。

二、儒墨道法释的对立与融合

无论是哲学思想抑或是心理学思想,从历史发展的动态视角去考察,它们都不是某一学派思想理论的孤立的单一发展,而是众多学派在相互对立斗争中发展,甚至是在相互吸取与融合中发展。自先秦以来的儒墨道法等诸家心理学思想,以及汉晋时从外域传入并开始盛行的佛教的心理学思想,是采用三种主要形式斗争发展的。

1、百家争鸣,对立斗争。

学术思想的对立斗争促进学术的发展的典型事例在中国思想史上比比皆是,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条规律。前面论及唯物论与唯心论心理学思想的对立发展,已经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明了这问题,现在从历史上三次大的学术争鸣作进一步的考察。

首先是先秦时期关于人性问题的大论争。孟子主张性善论,告子认为无善无不善,公孙尼子等说性可以为善可以不为善,荀子则完全相反地提出性恶论。这场争论,认人们明确了这样一些问题,人性有生性与习性之分,生性是自然性,习性是社会性。告子说人的自然性“无善无不善”是对的,孟子认为人的社会性都是善的则错了;荀子讲人性恶混淆了人的社会性与自然性,但“善者伪也”则解决了人的社会性有善恶之分的问题。

其次是南北朝时关于“神灭论”与“神不灭论”的大论争。范缜提出的神灭论,跟佛教徒宗炳的“神不灭论”针锋相对。从心理学思想看,这场论争涉及的是形神观问题,即现代心理学上的形体、生理与精神、心理的关系问题。范缜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认为人的形体、生理与精神、心理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形体、生理是第一性的,精神、心理是第二性的;又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③。指明了形体是物质基础,精神、心理是形体的特殊作用与功能。

最后,我们还可举出宋明性理、心性之论争。这里包涵着儒家与其它学派、儒家内部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的交错复杂的对立与斗争、融合与发展。例如,陆九渊和朱熹“鹅湖之会”的论争,朱坚持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万物和人心都是“天理”的体现,陆主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本心”与“理”完全是一个东西,“心即理”;明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廷相,反对朱熹“性者理而已矣”的观点,并且指出宋儒理学与佛老观点相同而进行了有力抨击。

2.独尊儒术,外儒内他。

汉代采取独尊儒术,使得其它学派不得不以“外儒内他”的形式来求得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例如外儒内道、外儒内释等等。

魏晋时期出现了用道家思想来修补儒家思想的情况。东晋的葛洪在《抱朴子》自叙中说,外篇属儒家,内篇属道家,其中关于心理卫生的思想,完全是道家的摄生养气和节制情欲的养生之法。到宋元明时期,由于隋唐曾盛行佛学,便出现了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情况,程、朱、陆、王等理学家也并非纯粹的儒家,被称之为宋代孔夫子的朱熹就有外儒内释的倾向。禅宗的“一法遍含一切法”,在朱熹则是所谓“万个是一个,一个是万个”,“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④王阳明说,观花“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也有禅宗“心为明镜台”的影子。

3.兼蓄并容,互相融合

心理学思想的发展还有一种形式,这就是兼蓄并容,包纳诸家,各取所长,互相融合,也有所谓杂家,将别的学派的思想熔化于自己学说之中,或各说并存呈现思想观点上的矛盾,或有目的地取舍以利已说。例如,《吕氏春秋》的心理学思想以儒家观点为主,又兼及道、法、墨、阴阳诸家。《淮南子》的心理学思想,以道家老子的思想为中心,融汇了道、儒、墨、法、阴阳诸家思想。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发展的这种趋势,跟现代西方心理学各个流派,从相互对立走向相互吸取的趋势很相似。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外古今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规律性。

三、哲理说和生物本体说的结合

西方现代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从哲学心理学进到实验心理学,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中国心理学史也向人们证实,中国心理学思想是哲理说与生物本体说的结合发展。所谓哲理说是指从哲学角度,即从心理与外物、精神与形体、人性与习染、认识与行为等关系探讨心理的实质与规律。所谓生物本体说是指从人的五官、脏器与脑的机能探讨心理的实质与规律,例如感官说、脏器说、脑髓说等。

1.胚胎说与哲理说

所谓胚胎说是指古代学者认为人的感知心理能力,是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而具有的。《管子》和《淮南子》两书的观点是其典型代表。《管子》叙述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过程:“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三月如咀。……五月而成,十月而生。生而目视耳听心虑”⑤。明确地肯定了先有形体,后有精神、心理。视、听、虑等心理活动,是由于有目、耳、心这些器官才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的感知心理能力是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淮南子》继承和发挥了《管子》的上述思想,进一步更具体地叙述了人体胚胎发育的过程及视听感知器官问题。

2.感官说与哲理说

感官说是指人的耳目鼻口身是人的感知器官,它们产生视听嗅味触等感知活动。感官说与胚胎说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专就人出生后的情况而言,后考追溯到胎儿感官的生成与发育。感官说往往与心物观的哲理说相结合,说明心理是怎样形成的。

儒、法、医诸家一般用“五官”或“天官”来称人的这些感知心理器官。道家用“九窍”、“七窍”来涵盖眼、耳、口、舌、体等认识器官。墨家独创了“五路”这个名词,佛教则用“五根”这个特别名称来表达五官及其心理功能。

3.脏器说与哲理说

所谓脏器说得指古代学者认为人的五脏(心、肺、肝、脾、肾)是心理器官的说法,这种心理学思想主要详见于医家典籍,其它诸家则采用心脏说,这很有可能是受医家的影响或者互相影响。脏器说与唯物论的形神观紧密联系,即认为精神、心理的产生不只是泛指形体,而是特指某些脏器。脏器说使唯物论的形神观更具体和深化了,虽然它并不完全科学,但较之灵魂说却有其历史意义与作用。

4.脑髓说与哲理说

脑髓说是关于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扩而言之是关于人脑的结构与功能的学说。先秦时已有脑髓说的萌芽,到金元已有相当发展,但将它建立在解剖基础上的正式提出者是清代的王清任。脑髓说虽然是医学家提出来的,但也反映出他们的哲学观点,并为唯物论心理学思想提供自然科学的基础,从而为哲学心理学思想通向实验科学的心理学辅平了道路。它与“形具神生”的哲理说是相通的,较之传统的心理活动的“心脏说”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四、普通心理思想与应用心理思想的并行

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里,普通心理思想与应用心理思想并行发展的特点很突出,它表现为:

1.发韧即为并行发展

作为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鼻祖孔子,在其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同时也有社会心理思想和普通心理思想。以后的许多学者,如孟子、荀子、韩非、王充、葛洪、张载、王廷相等的心理学思想,也是普通心理与应用心理相结合的。就一个历史时期看也是如此。先秦时期,既有《孙子兵法》等四部兵书的军事心理思想,也有《黄帝内经》的医学心理思想,和《学记》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同时有其它思想家的普通心理学思想。

2.应用面广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应用心理学思想的另一个特点是应用面广影响久远。教育、医学、军事、文艺、社会、管理、司法、运动等方面的心理学思想,可谓广矣,且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的《孙子兵法》,早在八世纪就传入日本,1772年译成法文,1860年译成俄文,现已译成英文、德文等十多种文字。三国刘劭的《人物志》,1937年译成英文;日本也有专门的研究,它们在中国本土的影响更不待说了。

3.派别、学者各有侧重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丰富性与广泛性,不是某一学派或某些学者所特有,而是由不同学派不同学者有所侧重的心理学思想综合而成的。儒家的涉及面广,道家与墨家侧重普通心理学思想和“无为而治”的社会心理思想。

兵家和医家限于其实践活动,分别主要是军事心理学思想和医学心理学思想。就一个学派内部来说,不同的思想家其心理学思想也各有所侧重。

4.散论式与专著专篇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以散论式为主,结合较少的心理学思想的专著专篇。所谓散论式是这些心理学思想分散于浩若烟海的经子史集之中,并且是与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文艺思想、医学思想等相混杂、相揉合的。这增加了挖掘整理工作的难度,需要我们进行沙里淘金的工作。《学记》、《神灭论》、《人物志》、《医林改错·脑髓说》、《天方性理》等专著专篇,则较集中地反映了某方面的心理学思想。

五、传统思想与外来文化的结合

本土传统思想与外来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各国家各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就中国心理学思想来说,也是以本土传统心理学思想为主体,并在与外来心理学思想的结合中不断发展的。考察中国心理学思想的发展过程,有三个时期外来心理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或多或少地起了某种促进作用。

1.汉唐佛教思想的传入

儒学重视政治伦理、纲常名教,而其哲理思辨性不及佛学。所以东汉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后,便逐渐与道教一起,跟儒教争教主地位。它们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融合的另一面。以至出现了魏晋的佛老交融、唐代的佛教鼎盛、宋元明的儒道佛三位一体。由于佛学重视精神世界,对心理现象研究细微深入,因而启发人们更深刻地研究有关这些方面的心理学问题。梁启超甚至说:“我确信:研究佛学,应当从经典中所说的心理学入手;我确信:研究心理学应该以佛教教理为重要研究品”⑥。

2.明代西方心理学思想的传入

在商品经济开始发展的明末,外国传教士传入一些科学技术,其中包括着西方心理学思想。它们是1595年利玛窦所著《西国记法》、1634年艾儒略著译的《性学粗述》、1625年徐光启根据毕方济口授笔录成书的《灵言蠡勺》。这些著作虽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但与中国传统的心理学思想结合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影响。

3.清末开始的西方心理科学的传播

清末时由于西学东渐,赴欧美学者对西方近现代心理学的传播,加强了中外心理学思想的结合,加快了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新学堂和教会学校开设心理学课程也起了一定作用。谭嗣同、梁启超等的心理学思想,就是传统思想与外来文化的结合,到西方留学的容闳、颜永京等,传播了西方的哲学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王国维也翻译过西方心理学著作,蔡元培留学德国更直接聆听过冯特讲授心理学,后来支持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建立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一切都为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诞生作出了贡献。

注释:

①《经说下》。

②③《神灭论》。

④朱熹《语类》卷九四。

⑤《管子·水地》。

⑥梁启超:《从学理上解释“五蕴皆空”》,见《心理学杂志选存》下册,中华书局,1933年。

标签:;  ;  ;  ;  ;  ;  

中国心理思维发展的语境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