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挑战,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伟大规划--第二届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可持续发展论文

迎接挑战,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伟大规划--第二届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可持续发展论文

迎接挑战,共商可持续发展大计——第二届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计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研讨会论文,人口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是有史以来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期,同时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困扰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后,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研究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热点。中国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蓬勃开展,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召开了首届全国人口、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10年来,这个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世纪之交、新千年来临之际,1999年12月8日至10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人口学培训中心和中国人口学会人口、资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资源、环境保护、教育、规划、发展战略等研究部门、政府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110 多家单位的140多名专家学者及领导汇聚一堂,就中国的人口、资源、 环境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探讨。

1.专题学术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作了题为《系统科学与人口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与人口容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作了《人口控制、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专题学术报告,强调对资源的开发应从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转向以开发人力资源为主,将人力资源开发放在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作了《人口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的专题学术报告,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个问题。

2.实际部门的专题报告

相关的实际部门工作者从实际经验与政策操作的角度也对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作了重要报告。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理论部主任袁守启同志就中西部的开发问题作了发言。他认为中西部开发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其中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问题是中西部开发中的重要问题。他认为中西部发展是直接关系人口、环境与发展的最大问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是开发中西部的关键。国土资源部规划司潘文灿司长就土地的保护及合理利用介绍了中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面临的形势,认为从现在起到21个世纪前10年中国土地的管理工作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例如人口的持续增加仍然对土地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对此他提出了一些保护耕地的政策方针。关于环境问题,国家环保局综合规划司的过孝民司长就“十五”期间环保面临的六大压力谈了一些具体看法,但两大战略的实施也为环保营造了好的国内环境。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议程,其管理中心战略处的黄晶处长就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做了重要发言,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逐步向地区深入,环保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但要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信息时代利用科技来实现。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环境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也必须加强。这些报告为研究部门与实际工作者之间提供了一个就有关问题对话的机会,这无疑对共同解决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面临的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3.小组讨论

研讨会期间,代表们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针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面临的问题,分四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

3.1 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有关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人口与耕地、粮食以及城市化道路问题等方面。本次研讨会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人口与耕地、粮食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耕地面积相对较少,人地关系紧张,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很受重视,与会代表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农业、耕地资源现状的分析。王锡桐认为,中国农产品已由短缺状态进入过剩状态,但这种过剩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耕地的人均占有量和耕地质量下降很惊人。因此必须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即实现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问题引起了与会学者们的争论。有代表认为目前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占一补一”政策产生了很多问题。例如投入不足情况下的过度垦荒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环境破坏。林富德指出,即使通过这种政策达到土地动态平衡也只是一种数量上的动态平衡,而很难达到质量上的平衡。针对这一点,侯东民认为应在提高单产和改造中低产田质量上下功夫,因为这两方面的产出效益远远大于垦荒的产出效益。

二是对农地与耕地的概念澄清。很多代表指出,中国的农地和耕地统计口径与国际不同,中国日常使用的耕地概念实际是农地概念(耕地与园地),这就夸大了中国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利于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另外,以耕地而不以农地或非农占地做“占一补一”计算标准,必然造成巨大的政策性垦荒压力。

三是对土地利用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探讨。有些代表认为目前的指令性土地管理体制仍带有计划管理模式的特点,应逐步向市场经济方向进行改进。有代表也指出制度因素对人地关系有重要的影响,过去中国在人地关系的制度上有很多失误,应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

另外,孟向京对中国耕地变动的影响因素及趋势进行了量化分析与预测,针对中国耕地的紧张问题,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管理对策与建议。龚胜生从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层面上对人地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人地关系相协调应遵循的原则,特别强调了地球伦理原则与适度消费原则。

总之,在中国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和生态脆弱的背景下,代表们一致认为,对耕地问题的政策应该谨慎处之,开发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良的环境影响。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问题。中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才更有利于现代化的进程,这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80年代中国确立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城市化道路,在近10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例如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规模效益的缺乏、耕地的占用等。1989年虽将政策调整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但问题依然存在。

研讨会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思路强调城市化的重点是大城市的发展。王放提出现行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方针有其局限性。中国的城市化应当兼顾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效益,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大城市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实现城市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化。朱宝树也认为在城市化的控制策略上应当从“控制中发展”转向“发展中控制”,制约城市化要付出许多代价。超前不好,滞后也不好,中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目前主要是解决滞后的问题。

另一种思路则强调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严晓萍认为,当前应当结合扩大内需,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加以培育。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将分散的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改善农村市场的落后状况。但目前小城镇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传统户籍管理制度造成城乡分割,城镇人口规模过小,直接影响到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明显存在着追求外延扩张,内在质量发展不足的弱点。

在讨论中代表们提出,中国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这导致了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不能实行全国“一刀切”的政策,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城市化模式。

3.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发展战略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中国政府也将其列为两大发展战略之一。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参与讨论的代表们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战略原则和理念,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还有一些很重要、很本质的问题需要继续讨论。

查瑞传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表明了人们对以前发展道路的反思。原来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或至少是不完全可持续的,但是可持续发展到底是什么,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假如把人类社会比作在一条不知前方是什么的路上飞快行驶的汽车,那么“可持续发展”就是迟缓这辆渐进失控的汽车翻车的时间。

翟振武认为可持续发展定义多达70多种,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理论的角度看,这种状况与其说是反映了这个概念内涵的丰富,不如说是反映了这个概念自身的不成熟。世界环发委员会(WCED)给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本身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他更倾向于把WCED的定义当做一种原则,一种理想,一种在道义上对子孙后代的承诺,而不是严格的理论概念。姚远从文化的角度也提出了相似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本身只是一个理念,却被误用为概念,且去寻找解决方法,这使我们变得无所适从。

人口、持续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翟振武提出:“人口、持续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是开罗“人口与发展”大会的三大主题,但是很多中文文献作者在介绍开罗大会时都仅仅把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大会的主题,而对发展中国家经过艰苦激烈斗争才写进大会文件的“持续经济增长”却只字不提。把三大主题漏为两大主题,在宣传上和理论研究上都是十分不妥当的,在战略制定方面更是危险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环境伦理与环保教育。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是通过节制人类的欲望,还是通过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次大会中,原华荣、邝福光对现在人类的环境伦理道德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前者认为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一场人类文化上的“伦理危机”,提出以“小人口”——节欲的、小规模的人口,来缓解这场危机;后者认为解决人类的环境危机根本出路是“在全人类中确立普遍的(公共的)环境伦理道德观”,最终“建立一个低熵社会”。查瑞传指出:人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后,便产生了与动物界的生存竞争原则不完全一致的人类道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人类有“利他主义”,但现在似乎出现了人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地竞争的情况,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代表们还就国际上争论很热烈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3.3 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理论探讨和实例分析。贾绍凤在理论上提出了新的概念。在分析以往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据架,指出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和区外投入等各种支持要素是决定区域人口数量的因素。李水练运用区域PREE系统方法对福建省漳平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具体研究。

区域人口对环境与资源的影响。各位学者普遍认为人口是影响环境质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张子珩等学者分析了苏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指出,人口的增长已经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蒋学志还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了人口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他指出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和人口产业结构对于辽宁省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杨连云等人还分析了京津环境质量与坝上草原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强调,由于草场退化、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了威胁,因此,必须树立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从以农牧业开发为主转向生态建设为主,逐步恢复坝上草原生态的本来面貌。

3.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

国家教育部在新的专业目录中增设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博士(硕士)生培养点。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了创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并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如学科研究对象、性质、任务、研究方法、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核心的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定义、学科定位、学科特点、学科的功能和任务,以及人口研究在该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本学科是一门新的学科,目前尚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生源问题。专家们认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专业培养的研究生是中国宏观管理和决策部门必不可少的人才。毕业生分配去向直接影响本专业的招生来源。为此,研讨会呼吁有关部门认真制定本专业人才使用计划,从而为本专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二,教材建设。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同时也由于尚未有明确统一的思路,因此在这一专业的学生培养上迄今尚未形成一套比较权威的、公认的教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编写一套系统的,自成体系的,既反映单学科的研究成果,又有独特、整合研究视角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教材势在必行。研讨会建议,各学科点加强合作,尽快完成此项工作。

第三,由于本学科尚处于初创时期,各方面建设均需相应的投入。为此,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学科点所在学校给予必要的支持。

本次大会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在一些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仍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标签:;  ;  ;  ;  ;  ;  ;  

迎接挑战,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伟大规划--第二届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