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琼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人民医院急诊外科 651200
【摘要】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总结其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
期间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所实施的护理及健康教育资料,探讨针对性护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意义。结果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改善,疾病认知程度提高,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突聋,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护理;健康教育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3日内听力急剧下降【1】。简称突聋,又称暴聋。具体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与内耳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患者的情绪有关【2】。一般给予糖皮质激素、血管舒张药、抗凝、高压氧、维生素、神经营养剂等综合性治疗,在“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今天,为促进患者康复,做好护理及健康教育是关键。
1、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
1、1入院时的护理
突聋给患者造成了生活上及心理上的不便和痛苦,常因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感到不知所措,失去了与他人正常语言交流联系的机会,患者存在焦虑和恐惧,入院时主动热情接待,积极主动地和患者交流,与患者交流时面对患者,说话声音稍大,让患者看清口型,尽量使用面部表情及无声语言与患者交流,对于全聋患者,以笔书写及手势与之交流,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入院须知、介绍病区环境、管理制度及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等。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适应角色的转换。
1、2心理护理
突发性耳聋患者往往伴随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应根据不同阶段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适时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的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往往表现出急躁、敏感、反复询问、易怒、睡眠质量下降。此时护士采用认知疗法及支持疗法【3】两种心理护理方法,首先主动、耐心、细致、热情地接待患者,用亲切真诚的话语安慰鼓励患者,仔细倾听、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病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预后。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了解自己的病情,减轻其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其次告知家属和医务人员一起共同关爱、呵护患者,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住院过程中的心理护理:采用疏导疗法、暗示疗法、音乐疗法【3】三种心理护理方法。在进行疏导疗法时主要指导教会患者减压方法如:?转移注意力。?主动放松自己适当按摩;出院前的心理护理:再次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疗效有进展的患者经心理护理后焦虑消除或明显减轻,应及时鼓励,对于疗效差、焦虑过重的患者可继续采用疏导疗法、暗示疗法及积极心理疗法,告知患者过度持久的焦虑会引起机体大量分泌儿茶酚胺,造成全身血管痉挛,消化能力、睡眠质量、机体免疫力下降,加重耳聋患者的症状【3】。
1、3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预防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戒烟,少量饮酒,多喝淡茶,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蔬菜及新鲜水果,如蛋黄、西红柿、植物油、牛奶、苹果、草莓等。
1、4睡眠与休息
突发性耳聋患者常因伴有耳鸣和焦虑而出现失眠。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指导患者睡前喝一杯牛奶、热水泡脚、自我放松等方法促进入睡,耳鸣者利用看书、聊天等方法转移注意力,分散患者关注症状,减轻心理负担。如不能自我调节,入睡困难者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如安定、舒乐安定等。
1、5药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动物实验发现,内耳缺血持续6s,耳蜗电位即消失,如缺血达30min,即使血供恢复,电位已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内耳的主要血供来自迷路动脉,无侧枝循环,对缺血缺氧的耐受程度低【4】。因此要告知患者不要外出,尽快使用药物治疗,并给患者讲清早期用药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及用药时间长短,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情、药效及不良反应,如给予激素冲击治疗时,激素的使用可导致病人血压升高、激素性糖尿病、真菌感染,失眠、多汗、库欣综合征(如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诱发或加重胃溃疡等副反应,治疗前耐心与患者沟通,详细介绍激素的副作用及其副反应,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血糖、大便隐血及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剂量,餐后服药,按医嘱服药,切忌自行减量、停药,以免出现药物“反跳”现象。
2、健康教育指导
2.1生活规律,有张有驰,避免过劳或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避
免紧张、噪音刺激,如工作环境中的噪音、家庭中音响设备、鞭炮等应防护控制,不要长时间在高噪音区逗留,尽量少用电话和手机,噪音大的环境下应佩戴防声耳塞或耳罩。
2.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防止耳内进水,避免潜水。
2.3调整心态,乐观向上,保持心情舒畅。
2.4不滥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
2.5养成良好的习惯,勿挖耳,勿剧烈咳嗽、用力吹鼻,因剧烈的动作使胸内压、静脉压和脑内压增高的同时可引起中耳压力突然改变,耳膜破裂,发生突发性耳聋。
2.6每日搓耳廓,按摩耳部,帮助耳部活动,促进耳部血液循环。秋冬两季发病较多,因气温变化大,天气寒冷,病毒侵袭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致使内耳毛细血管壁炎性反应,血流缓慢,神经上皮坏死而引起突聋;同时天气寒冷,全身血管相对收缩,尤其心血管病人,血流变得缓慢,累积内耳供血不足,血管痉挛甚至形成血栓而诱发突聋【5】
应注意保暖,戴口罩或耳罩。
2.7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突发性耳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需求大,但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可通过病区内宣传栏、板报、宣传卡向病人宣传健康知识,用幻灯片放映方式及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方式向患者介绍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相关注意事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有:病毒感染学说、循环障碍学说、膜破裂学说、其他学说、自身免疫学说,临床表现为:耳聋、耳鸣、眩晕、耳堵塞、眼震。辅助检查有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颞骨CT、内听道MRI检查)。通过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以及注意事项。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
2.8饮食指导,嘱患者戒烟,忌食三高一低(高糖、高盐、高胆固醇、低纤维素)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蔬菜及新鲜水果。
2.9告知患者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外科急症之一。指导患者如突然出现耳聋、耳鸣、眩晕症状加重,应及时来院就诊。以免造成延迟就诊突发性耳聋而耽误治疗时机,更不能因伴随眩晕耳鸣症状而误认为内科疾病接受内科治疗而失去治疗机会。
2.10治疗无效和听力很难恢复的病人建议利用残余听力验配适合的
助听器,使其能够听到各种语言和有用的声音信息,以便于与他人进行联系交流,克服了耳聋给病人带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不便和负面反应。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11.
【2】卫旭东,何健.突发性耳聋预后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13(25):599-601.
【3】成秀玲.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杂志,2015,3(中旬刊):88-89.
【4】周浩.三七通舒胶囊治疗延迟就诊的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8):75.
【5】齐惠萍,司映红.突发性耳聋护理40例.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2,
作者简介
胡友琼,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人民医院急诊外科,电话:13987815600
电子邮箱:ynlfhyq@163.com
论文作者:胡友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患者论文; 突发性论文; 心理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内耳论文; 疗法论文; 焦虑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