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财政学会1997年年会暨第13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论文,会上论文,中国论文,讲话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齐心协力迈向21世纪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是全国财政理论工作者相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十五大精神体会,共同探讨新形势下财政工作新思路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代表财政部党组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借此机会,向全国财政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一切关心、支持、参与财政科学研究工作的同志们,致以亲切问候!
丙乾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狠抓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财政科研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对财政科研工作的简要回顾和总结
近两年来,以各级财政科研部门为主体,其它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财经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共同协作,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性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探讨,在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现实服务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在财政基础理论建设方面有了较大进展。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许多基础理论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我们研究、探讨,作出新的解释。广大科研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的理论成果,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成果,为推动我国财政理论建设,以及指导财政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
2.在宏观经济调控和财政政策研究方面取得成效。广大财政科研工作者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出发,站在宏观经济的高度,对国民经济运行中许多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进而对相关的财政政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些研究成果受到各级政府领导和管理部门重视。
3.对财税体制改革进行跟踪研究。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全面实施后,财政科研工作围绕着对新体制的完善和配套,如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省以下体制问题、地方税收问题以及税制完善和征管改进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跟踪研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可以说,这几年来我国财税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与科研工作的紧密配合是分不开的,与广大研究人员的开拓性、创造性工作是分不开的。成绩应当充分肯定。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财政科研工作与目前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有的部门和地方对科研工作还不够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财政工作的质量;财政科研工作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就财政研究财政多,把财政问题放到宏观经济中研究得不够;单纯研究国内问题或外国问题多,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特别是透过世界经济问题来观察、研究中国问题少;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形势变化相比显得有些滞后,财政管理问题研究也有待深入。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加以改进。
二、按照十五大精神做好财政科研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是做好财政科研工作的基础。全面领会和落实十五大精神,关键在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和基本纲领,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而深刻认识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我们无论做实际工作也好,做理论研究工作也好,一定要增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一)以邓小平理论指导科学研究工作,在财政科研系统掀起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的高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指导科研工作,最关键的是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作为研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基本理论,是我们现阶段研究财政理论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在财政理论研究中,不偏离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方向的重要保证。只有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才能正确回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理论研究的目的、对象、任务、步骤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财政理论体系。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丰富的内容中,包括了他在长期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的关于财政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小平同志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也是财政战线的老领导、老前辈。他在50年代兼任财政部长期间提出的,关于财政工作必须服从总路线,保证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实现的指导思想和“把国家财政放在经常的、稳固的、可靠的基础上”的战略目标,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财政工作的客观规律性、研究新时期财政工作新思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最近,为纪念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部党组应中央文献研究室之约,组织撰写了一篇纪念小平同志的文章,回顾了小平同志兼任财政部长期间的业绩和风采,从几个侧面阐述了他光辉的财经思想。这篇文章将公开发表,希望大家好好学习。我们要在整个财政系统,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高潮,既要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也要学习小平同志的财经思想和理论。财政科研部门要充分发挥其作为财政系统重要的宣传、教育、舆论阵地的作用,承担起宣传邓小平理论、宣传十五大精神的重任。
(二)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去分析、研究财政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邓小平理论指导研究财政问题,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的基本任务。我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历史任务体现在财政上,表现为六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一是财政收支矛盾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需要用有限的财力解决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二是财政收支的不稳定性较强,需要在财力安排中瞻前顾后,留有余地;三是财力分散与收入分配不均衡并存,需要逐步调整分配结构;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管理体制需要通过渐进改革,逐步健全和完善;五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财政职能需要在改革中逐步健全和强化;六是财政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需要把规范财经管理和加强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这几个方面只是一个初步的概括,是否全面和准确,大家可以深入研究,进一步归纳总结。只有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了,其它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工作才会目的明确,有针对性,才会实事求是,不脱离中国实际。
(三)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研究长远对策和近期措施。党的十四大以来,财税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财政工作也发生了很多积极变化。财政收入连续几年大幅度增长,财政支出的增长得到控制,结构有所调整,赤字数额逐年递减,这说明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的财政工作和财政状况与党中央提出的振兴国家财政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财政职能弱化,理财范围过窄,分配职能被肢解,体制不配套和管理跟不上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逐步建立一个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关系到在未来改革和发展中保证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政治权威性;关系到“两个转变”的实施和“三步走战略”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五大再次指出:“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是保证解决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并在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两个比重”;适应所有制结构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更新理财观念,做到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效,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这些都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财政工作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财政科研部门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除了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的基本理论和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问题外,就近期来看,财政科研部门和广大研究人员,要紧紧围绕财政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抓住当前财政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当好参谋:
1.要认真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在这场改革攻坚战中,将涉及许多与财政关系密切的问题,比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涉及的所有者权益与经营者利益关系的处理,对企业联合、兼并、改组,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进程中涉及的资产评估制度、财税政策、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激励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以及相关的税制调整、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等等。这些都需要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及时提出决策参考意见。
2.要加强对财政管理问题的研究。首先要把加强财政管理放在振兴财政的高度加以认识。财政管理薄弱是形成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要研究通过改进财政管理办法、健全财政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财政分配秩序,实现振兴财政的各项目标。其次要把加强财政管理落到实处,探索一套规范高效的财政管理体系,主要是加强对财政收入、支出、预算外资金、国有资产管理、财务会计等管理制度和办法的研究;健全税收征管制度,加强对零基预算、重点支出和政府采购制度等管理方法的研究;抓紧研究完善财政专户存储办法和预算内外收支统管办法;健全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监管力度。
3.加强对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问题与财政关系极大,分配制度与财政状况息息相关。当前,财政困难、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过低,在很大程度上与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分配秩序混乱有关。为此,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收入分配制度、方式、格局、管理等环节的研究。既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整个分配环节秩序规范化;又要通过整顿分配秩序、健全分配制度,处理好各种分配关系,适当集中财力,以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
4.加强财政风险问题研究。1996年我曾给财政科研所的同志们出过这个题目,希望大家多关心财政风险问题,分析一下我们面临的、潜在的风险有多大,来自哪些方面,如何防范。看来这个问题还要深入研究,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不稳定因素和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去年爆发的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后果和教训,引起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着重强调了防范金融风险问题。事实上,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一切经济风险都有可能影响到国家财政稳定,引发财政风险。
三、加强领导 开创财政科研工作新局面
科研工作是整个财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科研工作在整个财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向市场经济转轨,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财政工作,要善于从财政观察全局,从全局观察财政,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研究和把握财政问题;从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联系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和财政问题。这是现实对财政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各级财政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努力做好和改进财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各级财政部门要有长远眼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科研工作。科研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加强了领导,是否真正引起了各级财政部门的重视。领导干部抓大事,首先是要抓体制、制度、财政发展战略及财政政策的研究。从现实工作要求来看,领导干部不仅要扎扎实实抓好科研,还要带头搞调查研究。要讲学习,多读书,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正如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的,领导干部除了学政治理论、学业务知识外,还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以及法律、科技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各种知识。
第二,要把重视科研工作从组织上、政策上落到实处,为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便利的条件和快捷的成果转化机制。科教兴国是我们的一项战略决策,财政部门除了要在财政政策上支持整个国家的科教工作外,也要注意我们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对此也要有适当的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把科研人员的培养、深造、职称评聘及工作、生活待遇等方面的政策落到实处;要使有能力、有水平的科研人员留得住,坐得下。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各方面多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在整个财政系统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气氛。
第三,继续贯彻“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现实服务”的宗旨,把财政科研工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围绕“两个服务”搞科研,是我国财政科研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也是财政科研工作长盛不衰的活力所在。当前要强调的是,既要注意分析、总结前几年财税改革的成功经验,又要注意未来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研究,特别是研究财政如何为保证十五大确定的“三步走的战略”服务,研究世纪之交国内外各种形势变化将对财政工作产生的影响以及我们的对策;不仅要研究财政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更要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要善于从宏观经济问题出发研究财政问题,从具体的财政问题出发把握宏观全局问题。这是新形势下搞好“两个服务”的重要方法。
第四,科研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为科研人员创造必要条件的同时,也要从政治上、业务上给他们提出要求:一是研究人员要自觉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这是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研究人员出成果的先决条件。我们处在改革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时代,这对科研人员的知识面以及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科研人员要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荣誉感,面对滚滚而来的商业大潮,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特别是要教育年轻人向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学习,要鼓励他们“多做学问少做官”。
第五,继续搞好学会工作。希望中国财政学会继续发挥社团优势,广泛联络、组织全国各方面、各部门的财经理论专家学者,共同为我国财政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努力。要通过财政学会加强这几个方面的结合和合作:一是加强各级财政科研部门同实际工作部门的结合;二是加强财政部门与税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科研方面的合作;三是加强各级财政学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四是加强财政系统研究部门与其它综合管理部门、社会科学院系统、高等院校等方面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国外财经理论界在课题研究上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这样,可以联合各方面的科研力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全面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
同志们,财政科研工作任重道远。今后财政科研事业的发展需要大家继续开拓进取。我相信,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广大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把财政科研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成绩。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财政学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中共十五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