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创新型人才向基层聚集对策研究论文

推动创新型人才向基层聚集对策研究论文

推动创新型人才向基层聚集对策研究

孔 靓1,2

(1.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终身教育研究院;2.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终身教育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创新型人才对于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聚集创新型人才,基层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激励政策,但仍存在着创新型人才数量不够、结构不均衡、人才价值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有利于基层对创新型人才的引、留、用。

关键词: 基层;创新型人才;聚集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基层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阵地,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是,由于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基层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和挽留力还远远不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创新型人才向基层流动存在的障碍和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引导创新型人才向基层流动的现实意义

创新型人才具有创新思维,具有主动性,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积极地认识世界、创造性的改造世界,从而取得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创新型人才对于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大量需要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基层。基层的人才不足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党和国家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以确保这些地区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推动创新型人才向基层流动在现实来看,则显得更为迫切。

首先,创新型人才是基层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就是创新的首要资源。创新型的人才资本具有最大的竞争力,要实现基层的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创新型人才资源。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以工业4.0新硬件为标志的颠覆式创新时代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理念和格局,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已经渗透到了许多领域,这使得创新型人才对基层的发展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因此,基层迫切需要做好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工作。

在驮子往三轮车上装家当时,有人看见周小羽去了村口的那棵老樟树下,有人说,周小羽一直在望着村口的方向,脖子是伸了又伸,伸了又伸。过了半天以后,周小羽才回到了村子里。

近年的研究表明,决定瓦斯涌出量大小的因素众多,机理复杂,且缺少线形映射。传统的线性方法很难作出准确的预测。神经网络所具有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泛化能力、函数逼近能力都很适合用来解决瓦斯涌出量预测的问题。

通过文献查阅可以看出,基层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各项工作来看,重点放在了从外部引进创新型人才,而非着力于对本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同时,针对引进的创新型人才和本土的创新型人才,在各种激励政策和措施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更加造成了外来人才挤跑本土人才的局面。目前我国大量缺乏创新型人才,从长远来看,从外部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服务基层的做法,是一种战略措施,但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人才强省”还是“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不应该完全依靠对人才的外部引进上,必须依靠自身实力,因地制宜地培养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受到传统的重学历、轻能力,重文凭、轻技能的观念影响,现行的人才政策仍然多关注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社会对一线创新型人才的认可程度普遍不高,对其创新的支持力度也不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属于稀缺的人才资源,也是各地竞相争夺的热门资源。相比较发达地区,由于先天优势不足,基层在参与到人才市场的争夺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很难引进并留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此外,从人才自身的能岗匹配角度来讲,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可能更加适合“高、精、尖”的工作岗位。因此,导致了一线创新型人才在基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难以发挥其才干,而基层又难以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局面,使得基层的人才政策往往难以落实。

2 阻碍创新型人才在基层聚集的因素

为了引进、留住和用好创新型人才,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激励措施,如通过项目资助的方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给予保障性措施,强化服务保障,解决创新型人才的后顾之忧等,使得创新型人才向基层流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仍不显著,主要表现在创新型人才总体数量不够、创新型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均衡、创新型人才的价值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基层对创新型人才的引、留、用,下文主要从基层创新型人才政策的视角进行原因分析。

2.1 重视从外部引进,忽视对本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创新型人才是基层工作创新的核心因素。基层的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确切地说是创新型人才的驱动,创新型人才是创新活动的基础,谁拥有创新型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国家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一支高素质、高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基层在开展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需要一大创新型人才发挥核心因素的作用。

2.2 重视人才现有的创新力,忽视人才潜在的创新力

在现行的各项人才政策中,重点放在了对功成名就人才的争夺上,而对于潜力巨大的、正值奋斗期的青年人才缺少重视,缺乏可操作性、吸引力强的政策。可以说,无论是项目资金,还是其他服务资源都过多地给予那些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创新型人才,而对年轻的尚未充分展现才能的创新型人才,资助力度仍然偏低和受限,对其给予的配套服务仍不到位。相较于发达地区,对于基层而言,对创新型人才的引、留、用更加困难,因此,更加应当将政策的实惠落实到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创新型人才上,因为他们不会满足于现在,不会满足于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他们都善于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学习,不断创新。

2.3 重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忽视一线创新型人才

第三,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基层聚集各类人才。以创新驱动人才网络的构建,创新型人才在基层的聚集,可以通过创新平台的建设、创新技术的转化、知识技术的传播、创新创业等新的方式带来对各类人才的聚集,增强基层对各类人才队伍的强大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有利于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科学合理的配比,可以说,创新型人才在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核心节点作用。

2.4 重视低层次的激励因素,忽视高层次的激励因素

制定MEWS触发值和四项参数值,分别为:意识、血氧饱和度、出血和脏器衰竭,制作专门的入院评估单以便于护士随时参考、评估、观察和记录。见表1。

从目前各地区之间人才竞争的态势来看,呈持续升温之势,各个地区在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流动以及服务保障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营造人才竞争优势。为此,基层要达到聚集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创新人才聚集的对策。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对衣食住行、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需求属于较低层次的需求,创新型人才虽然也会关注如生活成本、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这些基本需求的满足情况,不同的是创新型人才更加重视如未来职业发展、工作氛围、社会声誉等中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情况。从现行基层人才政策来看,更加重视对创新型人才基本生活的保障,如住房补贴、安置配偶工作、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而对于创新型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未来职业发展等激励问题,缺乏强有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政策,从而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向基层聚集。

3 推动创新型人才在基层聚集的对策

单糖和双糖的来源主要是蔗糖、糖果、甜食、糕点、水果、含糖饮料和蜂蜜等。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应该以淀粉为主,每日单糖和双糖总量不建议超过25~50克,所以尽量控制甜食和水果。水果里的果糖对血脂代谢有不良影响,故水果一般建议每天不超过250克;甜食尽量不要吃,包括含糖饮料等。

3.1 顺应“互联网+ ”趋势,创新人才聚集方式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理念深入人心,“互联网+”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基层应当积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促进人才聚集工作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以此来聚集创新型人才,推动基层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基层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各种网络平台与发达地区共享创新型人才。互联网具有便捷性、互动性、高效性等特点,以“互联网 +”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互联网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平台打破地域壁垒,促进创新型人才知识快速流通,通过这种方式,在聚集创新型人才时,基层可以聚才不聚人,不一定非要通过创新型人才在跨地域之间流动的这种传统方式来进行,而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的沟通和合作。例如,基层可以鼓励辖区内各单位以产业或项目为依托来吸引创新型人才,通过与发达地区之间的产业或项目合作来聚才聚智,用才用智,或者通过与发达地区开展结对帮扶的形式,打通与发达地区创新型人才的共享之路。这种人才共享的方式,必定会带来知识、经验的共享,从而使得外部知识逐渐转化为内部知识,最终,可以实现基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3.2 加强基层本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引进创新型人才不仅成本高,而且由于创新型人才数量的有限性,基层在在引进创新型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本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坚持将培养本土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创新型人才的总体数量,减少创新型人才的流失率,实现创新型人才在基层的聚集。一方面,基层应加强本土创新型人才的定向培养。可以通过支持当地的地方高等院校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同时,还可以与发达地区高校合作,探索高考定向招生、在校定向培养、回乡定向就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以加强基层本土创新型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养,使他们成为愿意且能够为家乡服务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培训,提高基层现有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根据激励理论,人才的潜能是能够通过培训这种激励方式得到充分挖掘出来的。在进行本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候,要善于发现本地现有人才中具有创新潜力的人,然后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自身情况制订培训计划,做到有目标、有计划的培养。可以送他们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深造,安排他们到核心岗位进行锻炼,为其提供能够展示其才华的平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3 加大对青年和一线创新型人才的支持力度

处于一线的创新型人才,可以将其所拥有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综合地运用到生产活动中,他们不仅仅善于观察实际生产活动中的各类现象,发现其中存在着的问题,还能够以创新的方式解决在实际生产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是他们与一般技术性人才的根本区别。而已有研究证实,创新型人才的成果展现也是需要经过不断尝试,经历时间的累积,通过不懈的努力,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凸显出来。因此,基层在针对创新型人才的政策中应加大对青年创新型人才、一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如设立青年和一线创新型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定期资助一批青年和一线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动,在青年和一线创新型人才的职业发展方面,不应采取传统的“一刀切”的评价机制,而是应该结合人才成长的规律,采取分年龄段、分层次的评价机制,给予青年和一线创新型人才更便捷的发展空间、晋升渠道,为其提供更宽松的工作氛围和机会使其可以自由从事创新活动。基层只有采取灵活的人才政策,才能使其在创新型人才的争夺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并留住自己的创新型人才。

3.4 注重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处于不同阶段的人的需求是不同的,为了使人才激励政策最有效,基层针对创新型人才的不同发展阶段,如创新的初期、中期和后期,人才关注的需求重点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此外,人才的成长因素分为三个方面:内因、外因、限制性因素。其中,内因包括责任感、创新意识、职业道德等,外因包括工作氛围、创新文化、社会环境等,限制性因素包括工资待遇、评价机制、晋升机会等。基层针对创新型人才制定的激励政策,应当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充分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内在动机,同时,注重软环境建设,为其营造一个公平、宽松的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减少限制性因素对人才创新的制约和束缚。而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的效果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还是要看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因此,评价基层创新型人才激励政策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政策的具体措施是否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只有政策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便于执行和落实。

参考文献

[1] 任飏,陈安.论创新型人才及其行为特征[J].教育研究,2017(1):151-155.

[2] 马志敏.山西省科技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调研世界,2018(11):46-51.

[3] 陈建新,陈杰,刘佐菁.国内外创新人才最新政策分析及对广东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8(15):66-74.

[4] 曾媚.国际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5.

[5] 储节旺,汤晓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欧洲创新联盟计划启示[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5(6):29-34.

Study on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Gather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to the Grassroots

KONG Liang1,2

(1.Lifelong Education Institute, 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 Wuhan 430074, China; 2.Lifelong Education Institute, Hubei Radio & TV University ,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Innovative talents have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various regions. In order to gather innovative talents, a series of relevant incentive policies have been adopted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number of innovative talents, unbalanced structure a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alent value.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nd tak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conducive to the grassroots of innovative talent introduction, retention, use.

Key words :grassroots; innovative talents; aggregation

中图分类号: C9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2-2272.2019.03.045

作者简介: 孔靓(1980—),女,博士,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终身教育。

收稿日期: 2019-01-10

(责任编辑 吴 汉)

标签:;  ;  ;  ;  ;  

推动创新型人才向基层聚集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