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论文_高春英

 (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乐山 614100)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均设置45例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性、激惹性等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个人卫生能力、社会兴趣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56-02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给患者的生存质量、家庭、社会均带来了不利影响。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尚无根治性的疗法,只能依靠药物控制病情,减少发作[1]。药物治疗虽然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症状,但是效果仍不甚理想。临床研究指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是十分重要的[2]。人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根本,关注起情感和需要,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3]。通过将该护理模式引入并应用到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来,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以下将整个实践过程进行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均设置45例研究对象。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观察组45例患者,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3.6±3.4)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4±0.5)年;患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3例,高中17例,大学及以上5例。对照组45例患者,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2.2±2.6)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3.8±0.7)年;患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15例,大学及以上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人性化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要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积极地组织患者学习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疾病知识,促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并且积极地向患者介绍临床治疗方式,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病情的目的[4]。

1.2.2人性化心理干预 随时观察、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随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在沟通中要以尊重患者为前提,采取温和、友好的态度和语言进行沟通,充分重视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患者的不良认知及时的给予纠正。由于精神分裂症伴随强迫症的患者病情容易出现反复,导致患者有厌世感,严重时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对其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干预,预防自杀的发生。

1.2.3人性化环境干预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做到按时打扫、整理,定时通风,调节合理的温湿度,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5]。

1.3 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敌对性、激惹性等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IPROS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个人卫生能力、社会兴趣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表1 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参考文献】

[1]王兔梅.人性化护理对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研究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0):772-774.

[2]雷琼.个性人性化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5):628-630.

[3]王延杰,邵锦玲,胡桂贤.对精神分裂症陪护人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中国现代医生,201l,49(9):98,116.

[4]曾会群,毕燕君,江桂芳.认知重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3):252-254.

[5]付欣.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干预与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5):84-85.

论文作者:高春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论文_高春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