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基层党建的过程中一些新的问题涌现出来,为了能够提升基层党建的效果,从而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应该不断贯彻党的十八大思想,能够深入而稳定的开展党建工作,从而能够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情况下基层党建的现实情况,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不断提高基层党建水平。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党建;工作;思考
1加强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1.1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客观要求
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党员队伍的發展壮大,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落实,各种党务工作的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一直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重视的重点。党中央在十八大提出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讲政治、强功能、攻弱项、补短板,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而党的十九大的开展,使人们更加重视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这是国家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时代一直在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党组织也要保持持续发展的进度,为了发挥党的优势,需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提高对党建工作的重视,提升对党组织的认同,形成强烈的党组织集体意识。这样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党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党建工作,传播正确的党的思想,突出服务群众的重要性。这样,事业单位可以打破党组织与群众的隔阂,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1.3党风廉政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在我国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要想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落实党建工作,就需要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治党,让党员为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更好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而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是我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2事业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
首先,一些事业单位将党组织与社团组织看做是一样的,觉得党建工作不过就是进行学习、开展文娱活动,使得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认识措施、方法不对等问题,党建工作落实到实处,不能有效的指导、监管行政工作,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其次,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一些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在制定党的制度纲领时缺乏力度,只是纸上谈兵,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事业单位将行政业务放在主要位置上,党组织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不敢、不愿意监督的情况,怕伤感情,也怕得罪人。
第三,党员干部的党务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不足,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党建工作形式化严重,只做表面文章,遇到问题总是想着找上级部门解决,因此存在的问题、冲突等不能及时解决,对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以及效果实现是极为不利的。
第四,党建工作形式方法创新性不足。当前社会思潮 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发生变化,事业单位的职工民主意识以及自我发展意识比较强,党建工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然而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党建工作的形式方法存在滞后性,创新性不强,工作内容与方法与时代发展相脱节,党建工作人员没有积极认真地探究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以及方法,使党建工作与新时期的要求不一致。
第五,事业单位的工作专业性比较强,由于单位编制的限制,人员流动性并不大,进入到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量并不多,使得退休人员的数量与新入职的人数不成正比,后备力量不足,不利于事业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党建工作一直是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如何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切实落实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具体要求,还有很多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3.1党建内容单一
内容是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与前期相比,党建工作也应该有更丰富和多样的内容,但事实上并未如此。事业单位党务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党组织建设,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培养,还应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结合事业单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事务来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将党建工作与为人民服务更好地结合起来。
3.2工作模式老旧
模式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创新工作模式是确保党建工作始终保持健康与活力的前提。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基层党建工作模式老旧这一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一些事业单位党务工作人员深受传统思维影响,习惯性地沿用传统的党建方法和载体,如此所谓的“以不变来应万变”极大地消磨了广大党员的参与热情,基层党建活动自然陷入低效、低能的尴尬境地。
3.3考核机制乏力
考核机制是党建工作的关键构成。只有当考核机制真正发挥了监管作用,促使广大党务工作者和党组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才能真正实现党建工作的创新式发展。但当前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始终乏力,考评主体单一、考评手段匮乏、考评仍受主观和人为因素影响,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消极懈怠,严重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
4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途径
4.1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党建工作的认识。
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在思想方面要进行转变,从而建立新的理论知识体系,服务于实际工作。因此,积极转变观念,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使基层党建工作步入正规,是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需要落实之处。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坚持正确道路,寻求共同的发展;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必须用制度规范好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标准。
4.2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发展目标仍处于传统老旧的模式,缺乏必要的创新发展,已不适应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对于此类基层党建工作应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逐渐运用新的工作方法为创建目标服务,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保障。基层党建工作是党政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党建的创新活动中,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先锋模范的代表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4.3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党建工作的方式。
从制度方面着手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与创新机制相结合,有条不紊的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工作方法方面,确保灵活多变,逐渐向开放化、透明化过渡,并要将一些落后的观念逐步进行改进,与此同时,要转变以往的工作方法,使工作方法多元化,细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5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5.1强化党员干部自觉服务意识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说到底关键落脚点还是“服务”。党员干部应转变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从管理型基层党组织到服务型党组织进行转变,从无所不包的保姆式管理和指挥到以服务为主的新型管理方式。基层党员干部都要从讲党性的高度出发,树立群众第一的理念。把基层群众的利益作为办事准则,把基层群众的需要當作服务的出发点,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摆的高高在上,不能把自己当做基层群众的管理者、领导者。
5.2提高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服务能力
5.2.1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
优化社会组织的党组织设置形式,要结合社会组织的实际,采取“独建、联合、挂靠”等方法建立党组织。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单位,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因条件暂不具备、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单位,和地方基层党组织联建;党员人数较少的组织,党员可挂靠单位驻地的基层党支部,实现党的工作覆盖。
5.2.2提高基层党员的服务能力
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选派理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专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抓好党员干部培训。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关键看领头人,高素质的党员干部是重要保障。只有领导干部能力强了,才能带领党员队伍干出一番事业,基层干部不仅要学习政策理论知识,也要紧跟形势学习服务基层的专业技能,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跟上新形势,掌握上级的政策法规,坚持联系群众,善做群众工作
5.3完善服务平台建设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提供服务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这个载体就是服务平台。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平台,既指的是硬件方面、也包括软件方面,是党组织开展服务活动的重要手段。首先,完善社区(村镇)便民服务体系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社区(村镇)建立集中办公的综合服务中心和活动中心,配备办公座椅、网络等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方便群众办事,同事给群众及党员提供活动基地,利用每位党员自身的特长组成综合服务队,为基层群众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服务,使党的服务落实到实处。
5.4建立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各项机制
制度只是机制中的一个要素,机制是以制度为依托的工作系统。科学有效的服务机制,是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重要支撑,是促进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关键因素。以有效的机制做保障,通过健全机制、创造载体,使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常态化、高效化。
5.4.1健全优化对基层党组织、党员的科学评价和民主监督机制
服务群众的效果如何,要由群众说了算,不能靠领导和党员干部自己来评判。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理所应当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群众的监督有效拓展了党外监督渠道,让群众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让党组织和党员处于群众监督之下,让他们时刻自警、自省、自重,促使他们以广大群众的利益为先,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5.4.2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任务,健全和完善承诺践诺评诺、对标定位、绩效考评、党员先锋行动等制度;围绕创新社会管理、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任务,健全和完善走访接访、群众工作站、“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党员责任区、民情恳谈等制度;围绕保障改善民生、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等任务,健全和完善机关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结对帮扶、党员志愿服务等制度;围绕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等任务,健全和完善设岗定责、典型示范,城乡基层结对共建、等制度。
5.4.3建立完善党员群众诉求回应机制
群众的利益表达之后,对其进行回应和解决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对群众的利益诉求回应,就会冷落到他们的积极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也成了一句空话。建立党员服务室,发挥基层党员的积极作用,打造党员志愿服务队,由党员分组定期提供专业性个性化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将党员内在的积极性、自愿的行为和组织的引导相结合,通过组织化的形式,发挥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作用。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党的基层组织对于党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基础工作,需要树立正确的党建意识,开拓党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将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到新的历史阶段,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从严治党、深化改革、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亮.新形势下抓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7(10):399-400.
[2]宁小燕.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性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21):141-142.
[3]王媛媛.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中国有色金属,2016(12):64-65.
论文作者:张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党建工作论文; 基层论文; 群众论文; 党员论文; 事业单位论文; 党组织论文; 基层党组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