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高教怎么办——“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集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全球化论文,高教论文,国际论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动适应和利用高教国际化
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杨德广
更新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在我国,至今有人担心教育国际化会不会给我国教育带来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带来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会不会冲击我国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正像有人担心经济全球化会导致殖民主义经济一样,这些担心也许有一定的根据,我们必须在改革开放的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注意抵制资本主义腐朽、反动的东西。
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的、支流的一面,更要看它的积极的、主流的一面。要看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国际化,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抵挡不了的世界潮流。我们必须主动去适应它,迎接它,利用它,而不可游离其外,不可消极抵制。早主动早适应,早介入早得益。加入教育国际化行列后,一方面可以给我国带来巨大的市场和教育资源,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促进我国经济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对外充分开放我国的教育市场和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推动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徐通模
未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挑战。要使国家培养的优秀人才具有对国家、本民族、社会、人类的责任性,就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知识,更具有文化。所以,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东西我们都要学习和吸收,对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以保持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人文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悠久的传统文化,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国情。教育是具有民族性的,所以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要与民族性结合起来,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应该办出自己的特色。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潮流中既要独立自主,又要改革开放,既要融入世界潮流,又要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保持特色,才具永恒。
要研究新问题
四川大学校长 卢铁城
发达国家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产业,不仅一流研究型大学招收国外留学生,而且一般大学甚至社区学院也都强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积极招收国外留学生。我国高等教育虽经连续三年扩招,200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才达到11%,“考大学难”的状况仍未改变,中国人的最大愿望是子女能进大学受到良好的教育。许多家庭的子女在国内进不了大学,就千方百计花几十万元送子女到国外留学。有的学生在国内虽能考进大学,但家长也认为到发达国家留学,今后的发展前景可能会更好些。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外交往更频繁,联系更密切,也将会有更多人想方设法赴发达国家留学。新的留学潮、出国热又将兴起。我国一流大学正面临国外著名大学争夺优秀生源和拔尖人才的激烈竞争,整个高校也面临国外高校争夺生源的挑战。
我国为维护教育的自主权,对国外来华办大学给予了严格限制,如:不准独立办学,只准和国内大学联合办二级学校。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来华办大学的条件是否会修改?如若放宽办学条件,对我国高校的影响又将如何?这是值得探讨的。
要注意认识和处理高校面临的问题
重庆大学教授 吴中福
建立在“教育为本”共识基础上的教育趋同,使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和无可回避的现实。这种趋势和现实一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进一步的发展机遇,那些能够为国际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对教育市场反应敏锐的学校更富有竞争力了。而那些资金匮乏、拘泥于传统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学校,生存便必然受到更大威胁。换言之,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及时把握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就有可能把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结合起来,使社会生产力和教育发展实现历史性的跨越,教育国际化就不会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主权为代价,也不会以制造更深的教育鸿沟为后果。在科学技术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里,全球的确在一体化,但在社会科学尤其是思想政治领域,分野却相当严重,我们正在使用全球通用的方式,培养出各具特色的人才,这使教育的趋同导致了文明的冲突。所以,一方面要改革教育制度,改善管理模式,改进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改革课程体系,改变教学内容,改善人才素质,这成为高校面临的双重任务。
在国家体系中,高校面临着办出特色与提高水平的双重竞争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各个高校只是教育系统的要素,因此希望各个学校都各有特色,在特色基础上才有互补性,才有整体功能的发挥,所以才有水平可言,简言之有特色才有水平;站在学校的立场,其特色只有通过学科可以体现,而如此多的高校进军相当有限的学科领域,不重复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办出了水平才有立足之地,即必须靠水平来保持特色。显然,二者交织在一起,使各个学校在思考问题时都面临着发挥传统学科优势与发展新兴学科、支持重点学科与提高整体质量的双重压力。
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湘潭大学校长 李树丞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战略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实施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
所谓“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想主张同样也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状况和特殊国情,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妥善地处理解决一系列的棘手问题和难题,平衡协调来自各方面的冲突和种种矛盾关系。此外,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冲击和日趋激烈全面的国际竞争的挑战,中国在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步伐的同时,遭受各种实用功利主义的思想观念、短视盲动行为的影响干扰和侵袭冲击的危险也随之而急剧增加。如果处置不当,快速发展则势必欲速而不达,反而造成种种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进而成为高等教育继续改革发展的障碍和包袱。因此说,强调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精神、原则和思想方法来指导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实践,研究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冲突关系,不但是极为有益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大的现实针对意义和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完善人才市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辽宁教育研究院院长 邓晓春
从人才培养基地入手,摒弃“官本位”的影响,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良好榜样。高等学校就是高等学校,它的成就、它的领导人的贡献,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研成果、科技开发、社会服务、高科技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学科技园区的辐射作用等来展现的。应当说,它与“官本位”没有多大联系,现在用什么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等确定大学的行政级别,非但不能提高大学声望,相反有损大学声望。
改革社会用人制度,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正确导向。首先必须看到,我们的用人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两个问题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一个是,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如何处理好与科技教育界争夺“学术带头人”的矛盾。第二个是,在众多企业、事业单位人员使用上,如何摆脱“单看文凭,不看能力水平”的倾向,或“单看人情关系,不顾能力水平”的倾向。这两大问题不解决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缺乏鞭策力和吸引力。
完善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推动力。改革社会用人制度,实行人才“供需社会化”,有一个重要的保障条件,就是要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这个机制作用的发挥,对于打破人才被动就业、不合理使用以及单一的、偏低的国家工资标准、不利于人才积极性调动与发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种“推动作用”虽然直接地表现在应聘双方的关系上,但是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却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积极开放教育市场
湖南省省长助理 许云昭
开放教育市场是国家之间的互动、互利、互惠行为,既能促进他国以及世界教育的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又能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但是在我国教育市场化时间短、经验少的情况下,大面积向国外开放办学、与国际教育市场接轨并非易事,需要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首先是要尽快完善教育法规。一些与中国的学校合作办学的外国专家认为,绝大多数中国大学都具有多个领导部门和控制部门,造成效率低下,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打破计划模式,按市场机制运作。
其次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市场开放的程度有以下几个尺度:一定的先进性——教育具有世界水准,能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承认、重视和仿效;较强的通用性——能够培养面向世界的优秀人才,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等能被世界共享;很大的开放性。封闭而低质的教育是无法在竞争中取胜的。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第一,构建国际化的课程结构,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的能力;第二,实行学位等值,以促进教育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第三,大力吸引外国留学生,为我国高等教育注入新鲜活力;第四,切实改善知识分子生活与工作条件,不仅要培养更要留得住自己的人才。
大学不能全部投身于竞争
英国鲁茨大学前副校长 蒂姆·博茨瓦因
英国高等教育宽泛的目标已经毫无疑问有所改变。现在,高校都会有一个侧重点,不管它是教学、研究还是关于竞争的咨询服务,在现有英国政府管理下,制定一项让高等教育包容于社会中的政策,已成为议事日程中的重要部分。同时,全球大环境也要求政府供应理由的适当性,并强调拨款的质量和价值。对于学生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好消息。但是,对于大学来说,不能全部投身于竞争中也十分重要,因为那会导致它的短视。社会发展了大学教育,是因为认识到它除了实用之外还给予我们的生活以更多的东西,那就是文明、个人需求、经验和态度的深层价值,这些都应该是通过大学学习培养起来的。大学的这种存在需要并不总是被政治家们看得很清楚,他们总是追求短期目标,但这些存在需要却不能被社会漠视。经济全球化越来越要求教育与经济竞争联系起来,而来自于学术研究的智力探索与好奇却又能创造一个值得生活其中的文明社会,扩展高等教育应在这二者之间努力寻求一个平衡。
大学须更具进取和改革精神
澳大利亚墨尔本金融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格兰特·爱默生
大学和政府在澳大利亚传统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被政府用来从经济、文化和社会投资角度帮助建设国家,政府进行这种投资是基于一种观念,即人力资本中存在价值。
确实,通过教科文组织等全球化组织,全世界都已认识到,政府投资于高等教育会导致GDP增长。因此,大学需增加职员供应,为生产、消费和政府项目服务,支持其扩展。大学同样被要求培养文化素养,特别是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政府甚至直接投放基金到科学、医学和技术方面,确保工业发展和解决相应社会问题的需要。
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就是在大学和政府的这种密切关系中成长的,这种情况也普遍见于世界各国,人们着迷地认为高等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唯一通道,大学也成为政府基金的依赖者。
但今天,如果大学想在市场经济中成功,它们必须更具备进取和改革精神。
过去十年来,澳大利亚大学已经遇到三个主要的问题:
一、政府削弱了大学原来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因为重视市场自由政策,削减了可用于高等教育的政府资源。
二、大学需要变得更有进取心和更有改革精神。
三、大学发展合作风格,制定可执行决策,推行应对经济全球化环境的战略计划。
一次开阔思路促进发展的盛会
——高等教育界谈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本报记者 王华
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湖南胜利闭幕了。这次论坛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提供了许多可兹借鉴的先进经验,得到了教育界同仁的肯定和好评。
清华大学教务长兼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吴敏生说:“此次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是一次信息量大、思路新的教育思想交流的大会,特别是这次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包括教育和文化传播在内的新格局’,确实代表了进入21世纪后的世界发展趋向。现在的高等教育不但跨越国界而且跨越洲界,人才的全球流动趋向也愈加明显,这就为教育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也出现了一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引发教育跨国发展趋向所带来的机遇,有不少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的。此次会议的层次较高,参加者都是大学的校长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他们带来了广博的信息,诸如对‘教育国际化’的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研讨,观点的多样性方面也比以往的论坛有所突破。中国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这次论坛非常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目前,开发西部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此次论坛对于西部高等教育的作用更是非同一般。对此,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张岂之说:“这次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题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选得好。因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趋势,我国加入WTO指日可待,它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怎样的问题、如何应对等都需要研究。另外,论坛邀请的范围比较广,便于交流各方面的意见。再有就是形式很活泼,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相结合,还有参观访问,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了一起,非常有益。”
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高军说:“此次论坛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在即的大背景下来研讨我国高等教育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准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会上,一些名家、名校校长和国外大学的校长就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对策进行了很深刻地探讨,这对于开阔高等学校领导者的思路,在现有基础上促进高等教育发展非常有必要。我的另一个深刻感受是,高等学校的发展观念要做调整,以前我们一直在提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以内涵发展为主,过分强调学校内部的发展和国际的接触非常少,这次会议后我觉得大开思路,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码是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并重。这样思路的转变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转变观念,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回来后,我在我们的班子中也传达了,大家都觉得开阔了思路。特别是像我们学校,地处黑龙江,信息传递并不是十分快捷的情况,参加这种研讨确实很有必要,很有意义。”
天津教科院副院长翁庆余说:“这次论坛的题目是很前沿的,召开的也非常适时,一些著名大学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介绍了新的情况,有些观点非常鲜明,对与会者都有很多启示,而且推动了高等教育界的学者和负责人思考如何与国际接口。”
记者在会后了解到,许多代表和高教界的同志热切期待着下一届论坛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