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小学数学 教学教学 提升策略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师的指导意义不大。另外,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如果一直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则学生会对数学学习失去新鲜感,教师应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有重要的关系,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用一根粉笔就能完成一节教学,这会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生走神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学效率。针对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三种教学策略,分别为:注重以生为本、开展翻转课堂、巧借信息技术,下文将对其一一展开阐述。
一、注重以生为本
新课改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应用在数学教学当中,就是要教师突破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要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小学数学包含了大量的计算,且逻辑思维性较强,对于小学生而言,学起来比较枯燥且困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降低数学教学难度,并引导学生根据生活问题进行思考,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比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相关知识时,笔者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购物现象,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组织学生思考并探究。即:小周放学回家后,妈妈说要去姥姥家,于是给小周留下了20元的零用钱让小周去买喜欢吃的东西。拿到钱后,小周急忙跑去商店买了自己爱吃的德芙巧克力、肉松面包和一瓶可乐,已知德芙巧克力7元一个,肉松面包5元一个,可乐一瓶3元,请问小周的钱够吗,如果够还剩多少钱?这个问题包含了混合运算的加法和减法,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很好地检验其对知识的学习成果。
二、开展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我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的课堂进行颠倒,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会让学生提前通过微课学习基本知识,然后将课堂的大多数时间用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最后再由自己总结知识结构,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这种授课模式不仅很好的延长了课堂教学时间,节约了教师为学生讲解概念、定理的过程,还能够使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进行学习和探索,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
比如:在学习《什么是周长》这节课时,笔者首先为学生提供了三段微课视频,第一段微课主要讲解测量的方法,第二段微课讲解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三段讲解周长的特征。在学生课前学习后,笔者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便省略了这些步骤,直接准备实物三角形框架,要求学生谈一谈周长是什么?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课桌的周长为多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负责计算,快速的得出了桌子的周长数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合作意识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巧借信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且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以其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等特征吸引了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操作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直观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数学教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这节课时,由于圆柱是立体图形,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所以对于像圆柱这样的立体图形可能无法在脑中完整的呈现。为了帮助学生直观的观察圆柱体的表面积,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了圆柱体的模型,并用不同颜色的线段对圆柱体的长宽高进行了标注,这样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圆柱表面积的构成,对于学生更好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有重要的帮助。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入手,注重以生为本,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进行学习,还应创新教学模式,始终给予学生学习的新鲜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还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取代传统的粉笔板书,用直观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始终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会落实行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时,数学教学效率就有了保证。
参考文献:
[1]张立成.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49.
[2]张爱明.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9(35):108.
论文作者:王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周长论文; 效率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