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站在智慧高地上_智慧课堂论文

中国教育:站在智慧高地上_智慧课堂论文

语文教育:站在智慧的高地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站在论文,语文教育论文,地上论文,智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认真审视目前的语文教育,我们感到语文教育还远未能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这是语文教育始终在低层次徘徊的根本原因。

“智慧”,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指的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具有本原性,就是每个人都有智慧的潜能,都有在某个方面超越一般人的地方;智慧同时又具有动态性,是此时此地的产物,需要不断地激活。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智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智慧是“我”融入文本;第二个层次的智慧是“我”超越文本;第三个层次的智慧是“我”独立于文本之外,自由自在地创造性地“生活”。

一、无法回避:中学语文教育中“智慧”的缺失

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有些很独特也很耐人寻味的现象,如春秋战国时尽管民不聊生,但诸子百家的争鸣不仅带来了哲学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学的繁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使得那个年代的星空倍加璀璨,可以说这是中国哲学和文学的一个黄金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一是得益于学术界的宽容的氛围,另一方面得益于教育中的“对话”功能的效应,“无长无少,无贵无贱”,都可以发表自己个人的见解,这一点从《两小儿辩日》仍能够流传至今就可以得到证明。文学史上另一个黄金时代在于唐宋,诗文名家无数,其作品至今仍脍炙人口,极少有人能望其项背。唐属于鼎盛时期较长的王朝,宋却基本上属于乱世,迥然不同的时代却能在文学在教育上有着殊途同归之处,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唐宋文人的“游学”,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也。因为眼界的开阔,唐宋文人的笔下卷起的不仅是个人思想情感的波澜,而且有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不仅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万丈,而且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苍凉的社会责任感。即使婉约,也婉约得诗情画意,婉约得“衣带渐宽终不悔”。单从教育的层面看,这两个时代也是语文(文学、哲学)教育的黄金时代,是一个人们“诗意地栖息”“智慧地生活”着的时代。

从我国建国以后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看,语文教学的“智慧元素”始终不占主要地位,而且有日趋削弱的趋势。重视知识传授的满堂灌,从来都是把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头脑当成容器,容不得也不太可能有智慧火花的进现。启发式教学为激活人的思维提供了一个契机,但那种简单的甚至是弱智的——问一答只会加快人思维衰老和智慧萎缩的进程。在倡导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的今天,“对话”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理论文本和人们的口头语言中,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真实的内涵。“对话”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用自己的智慧去相互碰撞,而不是两个个性生命形式上的简单的“位移”。

反观目前热闹的语文教改现状,不难发现四大怪:一是所谓的“对话”其实只是启发式甚至是满堂灌的一种新包装,换汤不换药;二是很多学生有时是2/3以上的学生的“智慧”丧失在少部分甚至是个别学生的话语霸权上,看似一呼百应,其实是众口一词;三是所谓的“对话”丧失在无原则的迁就上,对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否,都来个所谓正面积极评价,对对对,是是是,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争辩论辩;四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取代了学生丰富复杂的思维过程,动不动就是画面或结论的所谓时时呈现,这是时髦的“乌云”遮蔽了学生本身智慧的灵性的“阳光”。

如果不能站在智慧的高地上来研究语文,从事语文教学,我们所做的努力就只能是南辕北辙!

二、超越模式:思辨能力是智慧语文的核心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治学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学”是继承,“思”则是消化吸收,是创造发展。如果没有自己的“思”,继承也是空话,充其量只是“复制”而已。传说李白在黄鹤楼前慨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并曾两次想模仿崔灏的这首诗。姑且不论传说真假,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李白确实读“懂”了崔灏的诗,品味到其精妙之处;二是他试图突破某种藩篱,超越崔灏。李白可谓把握到了智慧语文的精髓:“学”与“思”水乳交融。

思辨能力是智慧语文的核心,而求得这种能力,关键有两点:一是沉思;二是反思。

沉思是一种静态,也是一种动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一种沉思,“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也是一种沉思。只不过后者是李白平时的思想积淀后的一次喷发。现在的语文课堂特别是所谓的公开课动不动就掌声雷动,笑声阵阵,表面上学生虽然参与了,师生互动了,但是却没有了沉思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活跃起来。还有一种情况,课堂上师生问答你来我往,热闹非凡,却都是浮于水面,并没有真正潜入“脑”底,去探求丰富多彩的“脑”底世界。当问题“漫天飞”,答案“唾手可得”时,恰恰是需要清醒和警惕的。有一座雕塑“思想者”,其凝神苦思之态倒颇能对我们有所启示。当学生沉浸于思考时,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师又何必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而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呢?

反思是教师应该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现代教育需要的是新型的实践反思型的教师,他不应该是抱残守缺的书呆子,更不应该是满口新名词的空头理论家,而应该是能将新的课程理念化为自己的思想,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能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教师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这一点论述者甚多,但我个人认为重要的一点,不在于他比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知识,而在于他比学生多了人生的经验,多了洞察人生社会的智慧,懂得“吾一日三省吾身”,惟其如此,他才可称之为“师”,也才能“传道”“解惑”。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于我心有戚戚焉。

课堂教学能否具备反思的氛围十分重要。教学中预先备课、预设教学情景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亦步亦趋,僵化保守,非要求个个环节俱到,而置学生的思维、情感于不顾,那就是非智慧的课堂,非智慧的教学行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与工业生产不同,你设计好了某个流程,可是,学生的思维旁逸斜出了,这时候你可能收获到的是一颗智慧的果实,而不是一个工业化的废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反思自己的预先设计是否科学,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是否科学,反思自己的同伴的思考是否科学,如此以思辨去播种,课堂才是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课堂,师生也才能用头脑去碰撞头脑,用心灵去感应心灵,进而超越模式,从“小语文”中跳出来,学会创造,收获智慧。

三、从头再来:语文课程要以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为己任

语文课程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我看关键是如何认识“课”和“程”这两个字。

传统的语文课程不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地方,但因为太把“课”当成“课”了,所以课堂中就没有智慧细胞的流动,而只见知识“积木”的拼拼搭搭。课程的基础是什么?是“真”生活!是建筑在此基础上的“真”情感,“真”交流!我比较欣赏“课堂生活”这个概念,不为其他,就是因为它终于让我感觉到课堂中真正是以“人”为本了,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也交给了老师,在生活中才会有碰撞,才会有苦思,才会有激情,才会有小智慧,有大智慧!你可以试想一下,提问权仅仅应该老师才有吗?评议权仅仅应该老师才有吗?生活中本来应该是人人都有的权利,一到课堂上就成了老师的专利,这显然是不对的。2003年第9期《语文教学通讯》中王军老师在他的《语文的解放和解放的语文》中举了他教《归去来兮》的例子。学生提出:“为什么陶渊明辞官不干就显得情操高尚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在课堂中以一个“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参与讨论,循循善诱,同时巧妙联系,比照生活,让学生终于有所悟,有所得。粗看上去,这节课原先的设计都没用上,课堂似乎不完整了,学生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又好像与教参中传统的观点相左,但这节课又真正让学生懂得了社会,走进了陶渊明的内心,收获了人生的智慧:辨析判断的能力。这样的课堂中师生的关系是“人——人”的关系,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老师也从学生的开窍中激发了“教之为教”的智慧,两者互学共进,共享知识,互赠智慧,共同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语文教学成效的体现不仅在结果,更重要的在“过程”。

师生互动合作、平等对话沟通是学生的智慧产生的基质性也是原初性的要素。思维快乐的过程是首先由思维的阻塞诱发的,是由挖掘疏通的艰难过程诱发的,是疏导后的流动,第二次的创造性的流动,这种酣畅淋漓的智慧生活的体验,只有自己亲身感受,不可言传。因此,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中每一个“阻塞点”,要引导学生自己去疏导。要教会学生去沉思,去反思,去激活自己的感觉和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去述说,认真倾听是人的一种德性,也是一种能力,只有倾听了,才能站在他人的肩膀上远望,只有去述说,才能激起思想的浪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交流的过程,就是激发灵感的过程,是激活智慧细胞的过程。如果从教师自身来讲,他也需要这个过程。以阅读为例,以备课论,如果他先看了教参,那他就等于用他人的智慧束缚了自己的智慧;而如果他先独立研读文本,找到自己思维的“阻塞点”,这时再去和教参对接碰撞,那就会有新的收获;如果在课堂上和若干学生的思维碰撞,那么,对文本的解读还会肤浅吗?学生如果也有这样的过程,还会惧怕考试吗?因为考试毕竟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考查的是解决问题的智慧。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我们固然需要以强力称雄的人,但更需要有心灵的人。”语文教学担负着塑造学生心灵的重任,当然就应自觉地去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会当凌绝顶”,站在智慧的高地上,语文的天地宽广,语文学习快乐,学习语文的生活精彩!

标签:;  

中国教育:站在智慧高地上_智慧课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