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供电有限公司 云南省易门 651100
摘要:电网运行能否做到安全稳定,关系到电网的供电质量和水平,并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的电力需求大幅增长,在此背景下,保障电网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电网安全运行的意义入手,分析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相关因素,最后总结提出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方法。
关键词:电网;安全运行;原因;措施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对电力需求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用电量持续攀升的背景下,需要电力系统维持高效安全运行,保障供电质量水平,以达到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有序的目的。
一、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做到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制约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能够实现运行质量及安全的最终目标。根据相关统计表明,约有80%的停电事故都是由电网故障所引发。作为连接供电系统和电力用户的传输设施,电网如发生故障,一方面使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电能,另一方面会给我国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现阶段,我国电网在建设规划、技术革新及运行管理等环节都暴露出一些问题,电网运行质量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电力需求之间凸显出一定的矛盾,需要对配电网加以优化调整,对影响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的各类因素加以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提高电网安全运行的管理方案,以化解供需矛盾,在保障电力行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系统提出的新要求。
二、制约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因素探究
(一)设计因素
我国电网设计建设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电网早期设计时,对后期生产生活的电力需求没有加以充分全面的考虑,致使电网设计建设欠缺整体性,给电网运行安全及运行管理都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1]。我国现阶段采用的电网设计及布局结构主要是放射式的网状结构,这种设计及布局形式,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电网供电半径内用电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此种布局结构也使电网具备了线路互代能力不足,线路运行不够可靠等缺点,会因电网故障对用电用户产生较大影响。此外,我国有些地区在电网结构上仍沿用单辐射线及架空线路,抗环境干扰能力差,当电网发生跳闸等故障时,转供电操作又无法及时实施,给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造成损害。
(二)管理因素
电网在设计建设完毕,全面投入运营时,电网线路及设施的管理及维护就成为制约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电网系统覆盖了较大的区域面积,承担大量的输送电任务,在电网自动化运行水平上各区域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当电网出现故障时,仍然离不开电力技术人员的处理及维护[2]。但从实际情况看,电力系统中负责电网维护检修的人员数量极为有限,凭借其技术力量,难以满足电网维护检修工作的需求,从而使电网运行中出现维护不力、线路老化、带病运行等现象,使得电网发生故障的几率大大增加。
(三)环境因素
除了电网设计及管理因素外,电网运行所处的环境也会给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环境因素对电网运行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电网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直接决定了环境因素对电网运行影响的强度大小,如电网处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雷电灾害频发的区域,受雷电及风雨的影响,电网设备及电网线路极易发生损坏,从而使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下降。第二,电网建设如与城市建设在热点上产生交集或重合,城市建设施工过程或多或少会影响到电网运行,如建设施工在项目规划阶段没有将电网因素加以考虑,或者在组织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都会使电网遭受损害的几率大增。第三,各类不可控环境因素,也会引发电网故障,如树枝掉落横搭电网导线、风筝,气球等漂浮物体的缠绕等,会影响到电网的正常安全运行。
(四)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也可以称之为非故障因素,指的是电网在进行升级改造时,相应的因素会制约影响到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例如,输变电线路的改造、变电站的改造、电网的预试、检修及改造等,这些环节在实施中,需要电网进行断电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影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三、提高电网运行安全管理的措施方法
(一)革新电网设计及建设技术
在电网设计及电网建设环节,采用先进科技及电力设备,不断提高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增强电网的应变性,如出现电网故障,既能做出及时反应,又能缩短反应时间,在应对故障时,应做到将故障区与非故障区相隔离,保障电网正常运行部分的稳定供电,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网故障给电力用户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电网设计及建设人员要结合当地电网的输送电任务量,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电网自动化设计及建设方案,借助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将电网故障几率降到最小化。此外,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要做好实时监控,了解电网实时运行情况,分析故障成因,及时总结现有电网系统中的技术薄弱点,从而为电网技术的深化革新奠定基础。
(二)强化电网管理及检修工作
电网管理及后期维保过程对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对电网管理及检修工作加以强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对电网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增强管理及检修的力度,对电网运行中的问题进行检查核实,避免电网发生带病运行的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电网故障发生概率,从而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
其次,在电网管理及检修上,要形成规范化的计划及方案,在检修内容及检修时间、频率上加以规定,提倡使用一条龙式的检修方法,全面检查清除电网故障隐患。在检修时间上尽量加以缩短,合理确定电网停电时间,避免多次停电,在保障检修安全性的基础上,可选择带电作业,将电网停电时间进一步压缩,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第三,做好电力管理人员的引进及培养工作。一方面要适时补充电力管理及维修人员,扩充人员队伍规模,满足电力系统管理及维修需求。另一方面,对电力管理及维修人员技术水平进行巩固提高,通过开展培训学习、以老带新等方式,提高电力管理及维修人员发现及解决电网故障的能力。
(三)提高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完善相应的防护设施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技术的发展,不仅在电网设计建设上可以实行自动化控制,在电网运行管理上,也应将各种技术加以融合,以全面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一方面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降低电网管理的难度,优化电网运行的成本。因此,在电网改造及电网管理维护中,要将电网信息化及数字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逐步实现电网运行及管理的综合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借助计算机技术,降低因人为疏忽等原因而引起的电网运行故障[3]。
针对电网运行中的环境影响因素,要有效提高电网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就要在电网防护设施方面进行完善,对电网设施加装防护罩及避雷设备,一是有效防止雷电灾害对电网的影响,二是保护电网绝缘设备,最大程度地降低自然因素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针对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各类因素,应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管理措施的完善,自动化建设的跟进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网故障,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切实发挥电力系统的基础保障功效。
参考文献:
[1]蔡伟君.电力调度安全风险预控及防范措施初探[J].中国信息化,2013,(2):292.
[2]郭燕珠.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现代企业,2014,(11):52-53.
[3]黄晓强,张玉朋,王颖等.浅析供电系统安全管理措施[J].数字化用户,2013,(29):42.
论文作者:何正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电网论文; 故障论文; 因素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水平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