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指针——学习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指针论文,论述论文,正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指针。本文仅就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加以分析和论述。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国家现实的政治、党与人民的最大利益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为这个中心服务,把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这是因为:
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劳动大军,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客观需要。就企业而言,在构建现代企业的诸要素中,人的素质是最基本与最主要的。要彻底改变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的现状,必须按“四有”要求,刻不容缓地培育一支宏大的、适应现代需要的、素质更加优良的产业劳动大军,以担负起“四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加强理想、道德、纪律教育,是建设素质优良的社会主义劳动大军的基础工程。就企业讲,我国职工从总体上来看,政治素质是好的。但近些年来,有部分职工,特别是部分青年职工,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较差,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在职工中,特别是在青年职工中开展理想道德教育十分必要。纪律教育,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劳动大军的重要保证。任何一个单位,如果纪律废弛,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思想,必然一事无成。
注重文化技术教育,是建设素质优良的社会主义劳动大军的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离开了现代人文化、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都将是一句空话。目前,我国人民的文化科技水平都比较低,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很不适应,必须有一个突破性的提高。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曾多次提出学习问题,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53页),“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上),一要完整地、准确地学习;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7页)。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邓小平反复强调、一贯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立国之本。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其核心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坚定不移地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始终。
3.进行理想、道德、纪律和文化教育。对此,邓小平多有论述,反复强调。
4.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邓小平多次提出要在全党、全军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邓小平讲: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是一致的,严厉地痛斥了那种“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的错误论调。他在会见尼克松时讲:“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31页)。
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在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从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社会道德理想出发,坚持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条件下,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结合;在两者发生矛盾时,自觉地无条件地使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
5.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邓小平指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之一。中国搞四个现代化建设,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他还强调: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
6.彻底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邓小平讲,在我们的国家里,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危害匪浅,至今仍在作祟。因此,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必须明确提出继续“在思想政治方面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6页)的任务;与此同时,也“决不能丝毫放松和忽视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同上),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与行为的批判,以及对崇洋媚外、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殖民地奴化思想的批判。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法
邓小平要求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坚持变与不变、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新方法。
1.说服教育,以理服人。邓小平反对以力压人,以势逼人。他明确指出:“对于思想问题,无论如何不能用压服的办法,要真正实行‘双百’方针。”《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5页)人的思想认识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要彻底摈弃过去那种简单、粗暴、过火的“大批判”方法。对广大干部、群众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摆事实,讲道理,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用这种民主的方法调动大家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努力在全国人民中创造一种生气勃勃、心情舒畅、团结一致的政治局面。
2.区别对象,因人施教。邓小平强调:必须“针对每个单位、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去做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80页),正确地解决各类人员不同的思想问题,以使各类人员和具有不同素质的人都能够按照自己不同的条件进入社会角色,自觉地把做好本职工作与向共产主义的大目标前进结合起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发光散热,并在其中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实现个人存在的价值。
3.关怀体贴,以情感人。邓小平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情效应。他反复强调:“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7页),“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28页)。
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也很不平衡,一些人总还有这样那样的实际困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放在心上,关怀体贴,帮助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做好解释工作。
4.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一贯倡导的原则和方法。他既反对夸大缺点和问题,更反对夸大优点和成绩,主张有一就是一,有二就是二。
5.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开展批评很不容易,自我批评更不容易”(《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89页)的现状,邓小平强调指出:“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90页),自我批评也不能丢。
6.言教与身教结合,以身教为主。邓小平反复强调:“搞精神文明,关键是以身作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7页);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得有针对性、细致深入和为群众所乐于接受”,“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凡是需要动员群众做的,每个党员,特别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42页),言行一致,率先垂范,作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