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的探讨论文_郭威威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的探讨论文_郭威威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510610

摘要:混凝土是水利项目建设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混凝土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项目的整体质量。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增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非常有必要,它具备保障项目质量、保证人民安全等重大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

引言

工程建设离不开施工材料的大力支持,水利工程建设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混凝土材料,它会受到气候因素、制造技术因素、选材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多为防水性混凝土,由于它的密实性而形成抗渗防水的能力,还具有承重、围护、抗侵蚀、抗冻融的功能,并且这种混凝土施工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也很低廉,所以被水利工程建设广泛采用。

1水利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主要是用来控制和调配自然界中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从而达到除害兴利而修建的一种工程。修建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地控制水流速度和状况,防止洪涝灾害的产生,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巨大需求。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水是一种反应物,也属于反应介质。相对于其他建筑工程而言,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还需要承受水的腐蚀,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混凝土与水之间的协调度。混凝土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所在。在进行混凝土的生产制作中,应该将水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考虑其中,保证混凝土的强硬度。只有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地顺利展开和完成,真正起到除害兴利的作用。

2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2.1砂石骨料对混凝土带来的影响

由于砂石骨料中含有以下杂质、粒径不合理,在施工的过程中,这些都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在混凝土施工中,砂石的粒径太小或者级配不良的,所以就会造成砂石骨料中的孔隙率较大,进而导致混凝土在半搅拌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水,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也将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而泥在砂石中的含量也比较高,也导致了在搅拌时加大了水的用量,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和耐渗性大大降低。

2.2水泥对混凝土的质量带来的影响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水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水泥的强度、安定性以及含碱性不达标,则很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现象,比如,如果在配置混凝土时所用的水泥中含碱量>0.6%,并且砂石骨料中具有一定的碱活性,则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碱离子,进而将会造成混凝土发生膨胀和松软的现象,造成开裂。(2)如果水泥没有足够的强度,水泥就会受潮或者过期,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也没有达到所设定的数,继而开裂。(3)水泥如果没有合格的安定性,会使其中的氧化钙含量超出标准之外,致使混凝土抗拉的强度不断下降。

2.3混合土配合比所带来的影响

在混凝土配置中配合比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不恰当,则很容易造成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下降,进而导致混凝土产生的开裂的现象,混凝土配合比主要水泥、砂石骨料、水以及添加剂等综合而成,所以在混凝土配置中一定要控制各个材料的比例,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可以得知,如果保持混凝土添加的水量不变,则水泥的用量每增加10%,则混凝土的收缩量就会随着增加5%,如果混凝土配置中水量每增加10%,则混凝土的强度就会随着下降20%,而钢筋和混凝土的粘接力就会下降1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施工技术的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浇筑的时间过快,则就会造成混凝土的流动性的差,并且在混凝土硬化之前由于混凝土比较沉实而存在不足的现象,当混凝土硬化之后,则就会造成混凝土的沉实度下降,这样在混凝土浇筑硬化后就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3.1从混凝土材料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泥、砂、粗骨料、外加剂。在粗骨料方面,那些无筋或者少筋的结构要选择较大类型的粗骨料。控制好各个类型骨料的逊径含量、超径含量。借助于原孔漏洞来检验。对于不同粒级的碎石廊要进行分别堆放,避免出现混杂。在外加剂方面,混凝土的外加剂要满足:可调节凝结时间、能改善和易性、提高耐久性以及强度的特点。在水泥方面,人们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混凝土用碱活性的骨料要使用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或者中热硅酸盐水泥,保持混凝土总碱量小于标准的要求。然后对水泥进行原材料实验,按照规范来分批检验标号、安定性、凝结时间。如果检验后不合格,就不能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在砂方面,要选择坚硬、级配良好的砂料,保持砂的细度在2.4-2.8之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泥用量。砂料含活性骨料的要进行专门试验论证。

3.2加强混凝土搅拌与运输质量控制

参照水利工程混凝土相关规范:要定期对混凝七搅拌站的计量仪器进行检查和校核,检查和校核的频率为小于等于1个月;随时监测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各原材料的配合比并进行详细记录,记录的频率为3h/次。以往工程经验中不乏因对搅拌站计量系统校验不当出现事故的案例,因此需对混凝土拌制全过程严格监控。对混凝土运输的要求是: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不漏浆、不渗水、不分层、不离析。如有离析,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所规定的坍落度。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最短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不平、运输工具的颠簸等,形成分层离析现象,这样对混凝土的质量是有害的,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容易形成蜂窝或麻面,也增加恶劣捣实的困难,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3.3加强混凝土强硬度的测定力度

在很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没有对混凝土强硬度进行有效地检测。这样的状况,使得施工人员容易将抗压强度较低的混凝土运用到水利施工中,严重降低了水利工程的质量,阻碍了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针对此种现象,企业应该加强混凝土强硬度的测定力度,对所有的混凝土进行测量。通过检测,将强硬度较高的混凝土运用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中,保证混凝土的强硬度能够很好地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从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

4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能够有效地缓解当前水资源紧张的问题。然而,在混凝土工程当中,对于施工要求十分严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在水利工程当中的作用重要,与水利工程整体建设存在直接联系。所以,必须要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予以重视,在原材料、搅拌、浇筑环节抓起,根据具体的步骤进行施工,进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元.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8) .

[2]王泽福.李炳荣.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04):23-256.

[3]贺天强.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10:111-112.

论文作者:郭威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的探讨论文_郭威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