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不发达论文,生态论文,地区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F061.5
一、生态经济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早在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理事会就指出,可持续农业是“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所以可以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就是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统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会造成环境退化的条件下,农业经济要得到长足的发展。
分析不难发现,就其本质而言,农业的基础是它的生产系统,而农业的生产系统则是由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由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经济系统的良性运作为前提条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经济理论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农业再生产既是自然再生产又是经济再生产,农业再生产过程是生态环境、农作物资源和人类所赋于的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互结合、作用的一种再生产过程,表现在一方面是农作物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转化、积累,另一方面人类通过有目的的农业经济活动,投入必要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干预和控制,来实现人类自己的经济目标。
这里我们必须强调指出,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不完全类同,事实上它是人类干预和调控的生态系统。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干预和控制,是基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识。事实上,人类经过长期和自然界的斗争,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强烈干预和不断改造,使许多自然生态系统逐步演化为人工模拟生态系统,如农业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就是典型的例子。所谓人工生态系统,就是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人类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生态的、遗传的、生物化学的等等)和经济手段(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进行调整和控制的生态系统。按照生态经济原理,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人造森林、人工草地、渔塘、人工湖泊(水库)一般都必须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个生态极相和相应的食物网络结构, 否则很难保证具有稳定的生产能力。由于基本代谢功能是生态系统耗散结构形成的基础,所以人工生态系统中任何网络环节的缺失都会导致其生产能力和稳定性的降低,以至极相结构的崩溃和生产系统的解体。因此,为了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提高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模拟水平,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基础。
一般地说,人工模拟生态系统比起自然生态系统来其稳定性要差一些。究其原因是由于人工生态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模拟的片面性加之调整控制不足所致。例如农田生态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经济产量,但又由于模拟过于简化而在极相结构环节上存在着一定缺陷(生物种群较少,食物链短),很容易遭受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而使自身生产能力降低,产量下降。农田生态系统的这一弱点,使其在遭受灾害时易使生产子系统瓦解。
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看来,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因此,要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应当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人工模拟水平,使农业生产系统保持较多的种群和足够长的食物链,可以说这正是体现了生态农业的本质,也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设计的依据;二是应使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状态,因为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运行、稳定与发展,都必须依赖于一定面积的合理分布且结构功能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三是要不断提高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调整和控制水平,以利获得最大的总体效益,包括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而易见,这些都要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
有人认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恢复天然植被,以改善中小气候条件,促进动植物生长,保持水土。这种观点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笔者认为,必须注意这样的事实,由于人类长期的经济活动,自然生态系统绝大多数已被干扰,人工生态系统越来越多,天然的生态系统却越来越少,要恢复天然植被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人类经济活动所及的范围内。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具有比天然生态系统高得多的生产率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恢复再生产能力要比自然生产系统容易一些。鉴于这种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恢复天然植被(通过退耕还牧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的同时,努力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模拟水平,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措施。从一定意义上讲,为我国生态学家一再倡导的生态农业和生态工程,实质上就是人工生态系统的模拟技术。故此,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是对的,但不应仅自然主义地强调恢复天然演替的顶极群落。
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生态系统的极相结构具有核心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成为生物分化的起点,同时也是生态系统能量、物质传递转化的枢纽。不同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构成的食物网络结构,基本上总是趋于3个极相:绿色植物和其它自身生物称为生产者, 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称为消费者和次生产者,异养微生物称为分解者。正是在3 个极相的协同作用下,才表现出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有序。因此,生态系统任一极相结构的失调或失控都会导致其生产能力的下降。
笔者认为,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努力从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极相结构理论出发,充分运用生物工程和生态工程技术,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人工模拟水平,采取技术上适宜、经济上可行的措施对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控制。近几年来,在农田生态系统的病虫害防治上,利用天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开发利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已开发出利用微生物资源的新型农业——白色农业。白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基本形态与生产模式截然不同,它使传统的动植物资源的“二维结构”向动植物、微生物的“三维结构”调整,具有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优越性。
人工群落学可以说又是人类为提高人工生态系统模拟水平的实践的新尝试。它是研究在某一特定地段上,人为地安排适合人类要求的木本或草本植物的多种作物组合。这种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结构,能更多更好地利用光、热、水、土、气、肥等资源,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和与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的特点。在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广泛推广的“带状种植”、“粮果型”、“粮菜型”等栽培种植方式,可以说就是人工群落学的一种具体应用。可以预言,人工群落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不断地大量地为人类提供生物产品,显示它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为人类创造一个稳定的优美的生活环境;通过人工群落学和生物工程、生态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将会更加有效地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模拟水平和调整控制能力,可以说这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可能是正确处理人类与生物圈关系的一把钥匙。
因此,为了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当根据物种的生态适应性、农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原理和经济效益优化原理,在合理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的调整与控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较大的范围内,结合各地的气候、水利、农田、山地等各种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着力搞好农业区域性开发规划,建立各具特色的贴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小范围内,以建立良性农田生态系统为中心,调整种植、养殖结构。
通过不断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模拟水平来建立起多功能的农业生产体系,可以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这样建立起来的农业生产体系,既具有较高的农业生产力,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达到了保护土地、水资源、动植物基因资源,不致使环境退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目的,可以避免诸如土地侵蚀、病虫害爆发、资源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灾难。这种以人工模拟建立起来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其管理和操作技术一般都容易为劳动者掌握,可以通过农业科技操作标准化的形式予以推广,而且经济上投资不大,却有效益显著的特点。
二、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原则
众所周知,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比较严酷,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不利于发展农业经济。但是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西北不发达地区的实际,我们必须首先强调发展,即努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在注重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要从长远利益而不是从暂时的局部利益去衡量农业经济效益。这就是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总原则。
西北不发达地区要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坚持国土整治。由于西北不发达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因此在国土整治中一定要根据生态环境的地带性特征,因地制宜地选择自己的突破口。鉴于各地农业资源的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选择突破口的基本考虑应是: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以争取满意的生态经济效益原则去组织农业的生产和建设,以期达到生活、生产、生态、社会全面发展之目的。联系西北不发达地区的实际,黄土高原区选择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突破口应是防止水土流失,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天山山脉和祁连山脉山地以保护和发展水源涵养林为主;绿洲农业区域应以防止和改造次生盐渍化、发展固沙植被如农田防护林体系和固定沙丘的生物工程措施为主;陇南山区和陕南山区等应将可耕地范围以内的经济效益差的植被改造为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人工群落。
具体地讲,西北不发达地区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一改过去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粗放经营,建立集约化、科学化、有序化程度较高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要遵循维护和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固有的调节机制和不破坏其稳定极限来安排农业经济活动,并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在农业资源的利用上,要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保护农业资源,本质上就是保护农业资源再生能力的条件和环境,使可更新的资源(如土地、水等资源)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保护是措施,利用是目的。保护农业资源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没有保护就谈不上更有效的利用。因此,对农业资源必须正确贯彻积极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才能更好地发挥农业资源的经济效益。
水、土是农业资源中的两个关键性资源,对它们的保护、改造和开发利用更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但西北不发达地区却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比较严重的地区,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首先,为了发展农业而进行的水利开发,如不能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其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建国以来,西北地区曾以惊人的速度修建了数以万计的大中小水利工程,为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做了许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例如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忽视了下游的湖泊、洼地和河滩地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作用,使下游湖泊、洼地干涸,引起盐渍化和沙漠化,又反过来威胁农业发展。其次,由于对水源涵养林乱砍乱伐和保护不够,使河流径流量大量减少,加剧了干旱的发生。例如河西走廊的石羊河出山流量90年代比50年代减少了20%以上;流经甘、陕的渭河径流量减少了10%以上;50年代新疆大于5平方公里的湖泊有52个, 总面积为9700平方公里,现在已缩小了近一半;著名的青海湖90年代比50年代水面缩小200多平方公里,年均损失蓄水量达5亿立方米以上。西北地区内陆湖泊干涸这一严重生态问题,不但限制了渔业的发展,而且会进一步使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加剧。再次,由于对天上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发利用上存在诸多问题,使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绿洲面积缩小,发生沙进人退现象。例如,甘肃敦煌由于在著名的世界级风景区月牙泉附近超采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使小月牙泉于70年代干涸,大月牙泉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甘肃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由于超采地下水发展农业,使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沙漠面积加大,从而不得不规划远距离调黄河水来保证民勤绿洲的农业发展。
水资源是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制约条件。因此,必须科学地进行水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要注意协调流域内上下游的用水;要注意合理地开发利用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水利建设上要以骨干工程为龙头,注意发展小型水利工程和集水工程;在渠系配套上,要以防涌防渗工程为核心;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特别是喷灌、微灌、滴灌技术,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要注意改革灌溉制度,掌握灌溉时机,以利防止沙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的发展。
土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要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次生盐渍化,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努力保持基本农田,继续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西北不发达地区的黄土高原区域属于强水侵蚀区域,防止水土流失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中心工作。水土流失的治理要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以发展生态农业为方向。绿洲农业区要以建立防护林体系和农田林网为突破口,调整水资源的利用方式,采用草粮轮作等方式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对已开垦的土地要注意用、养结合,逐步推广垂直盛风向带状留茬或免耕技术,以防止土壤的风蚀。
第二,在畜牧业发展上,要处理好集中经营与分散饲养的关系。西北不发达地区是国家三大畜牧业基地之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整个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西北牧场大多居于典型的干旱荒漠地带、半干旱草原地带和半湿润高山草甸草原地带,生态环境本来就差,加之又长期缺乏对牧场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无视草原植被生长的生态规律,盲目地追求牧畜的存栏数,轻视牧畜的有效商品率,造成了大部分牧场超载放牧,直接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使许多牧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了优良牧场的严重退化,生物生产量严重下降,土地滋生能力衰退,一些地方已出现了沙漠化倾向。出现这种后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畜牧业的经营方式存在许多弊端,没有处理好集中放牧与分散饲养的关系,在集中放牧中也没有处理好集中放牧与分片放牧、季节性放牧或季节性育肥出栏的关系。而在许多地方仍然实行的散养散牧的畜牧业粗放经营方式,既不利于草场的合理使用和生产力的恢复,又很难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使畜牧业的发展有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必须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典型的牧区可以采取集约型经营,但应根据具体情况来控制放牧量,以市场可能的商品率来确定最低存栏数,并且应因地制宜地分别采取分片放牧、围栏放牧、季节性放牧、季节性异地育肥等方式,以牧草资源与牧畜的不同以及市场需求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农区的畜牧业应以舍饲为主,建立田、林、草(牧)互补的用地结构,实行草田轮作,走草茂—畜旺—粮丰的道路,以保持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荒山荒坡,可以划给农民经营,种树种草。黄土高原区等西北地区的一些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轮歇地,可以实行草田轮作,这样发展农区畜牧业,不仅不与粮争地,还可以通过肥茬促进粮食生产。在生态条件差,草场面积小,牧草稀疏的地方,可实行舍饲和放牧相结合的办法;在高山草甸牧场,由于草场面积较大,可以放牧为主,或采取集中放牧或采取季节性放牧的办法。
在西北牧区,为了保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尚不能对草场投入大量附加能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全面规划,加强保护,合理利用,重点建设”和“以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积极开发草业,发展畜牧业科学技术,加快畜牧业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以保持西北地区农业经济这一战略重点得到长足的发展。
第三,林业建设上,在坚持植树造林的前提下,必须正确处理造林与采伐的关系。森林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众所周知的。林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既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多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功能,森林对西北不发达地区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
西北不发达地区经过40多年的努力,植了不少树,造了不少林,但由于林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森林保存面积还有缩小的趋势。究其原因无非有两条:一是由于实行“依粮为纲”的结果,使毁林种粮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二是没有正确处理采伐与造林的关系。
鉴于此,在制定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必须注意林业的基础性地位。在凡宜植树造林的地方都应大力提倡和实施植树造林,应因地制宜地有计划按比例地营造针、阔叶林、混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饲养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环境保护林等,以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在西北地区的风沙线上和绿洲农业区域应以建设防风固沙林为主,继续搞好“三北”防护林带西北段建设;在农田区以林网化为目标。在黄土高原区域,以林草相结合的形式防止水土流失,辅以经济林、水源涵养林、薪炭林,以提高黄土区林业的经济效益。另外,要将对现有自然森林的保护和合理的经营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要按生态经济的要求,进行择伐作业,努力保存现有林相,将采伐和营林统一起来,要把合理采伐看作是更新的手段,在伐地及时地植树造林,以利森林多种功能的发挥和经济上的永续利用。
三、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设计
如前所述,可持续农业的核心是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农业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农业的基础,也是农业经济得以不断发展的自然基础。因此可以说,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应当是既能保证农业经济不断增长,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有改善生态环境作用的农业生态系统。由于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比较差,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设计就要充分考虑到其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准则来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要从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状况和其目标出发,围绕兼顾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这个中心,整合出各具特色的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结构体系;确定生产结构的基本原则要求从实际出发,加强绿色植物的第一性生产力,按照各地自然条件的特点所确定的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关系来建立生产结构体系,其核心是调整农业生态系统内各组分之间的有机耦合,使农业生态系统在高产出的情况下,避免向高熵方向发展。结合西北不发达地区的实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思路:
第一,由于西北地区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各异,可持续农业的生态系统设计不可能采取同一模式。必须根据各地的农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来设计出独特的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例如在绿洲农业区,由于具有较好的水、热、光等条件,可以进行环保型和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在农业生产结构上可以进行耕作方式改进型和农作物次序组合为主的生态系统设计。而在雨养农业区特别是干旱地区,可以进行水土保持型和旱作农业为中心的耕作方式改进型的生态系统设计。在大中城市的近郊区域,可以进行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中心的低投入高产出的生态系统设计。在高寒阴湿区域,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可以进行以耕作方式改进型为代表的生态系统设计。当然,在西北地区有条件的地域如绿洲农业区域,还应结合现代集约生态农业的要求进行农业生态系统设计。
第二,以防护林体系、水源涵养林体系、水土保持林体系为重点,以改善中小气候为核心,建立局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系统,同时结合经济林、薪炭林和草山、草坡建设,以达到根本改变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条件之目的。根据生物种群的互惠共生、边际效应等协同作用的原理,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进行科学的配置。对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应根据其生态特性、空间的容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需要和生物种群互惠共生、互存互利的原则,安排作物种群的布局。例如,在绿洲农业区域,玉米——小麦、豆类作物——小麦、棉花——小麦、啤酒花——葡萄等带状种植就是利用边际效应的典型例证;而在黄土高原区的苜蓿及豆类作物与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的倒茬种植等,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共生原理的例子。
第三,还可以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结构上去配置设计,基本思路是:一是按食物链关系进行选择和组合,即一般的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有两种循环关系,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各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关系和以某业内部不同生物种群的食物链营养级关系。农业内部的食物链营养结构配置就是要按各产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关系,按照某业主体项目的要求,适当选配其它必要的生产项目,以实现广义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和最大产出。二是对生产结构进行时间配置。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项目具有显著的特征是季节性,故在农业生态系统设计时可考虑长周期生产项目与短周期生产项目相搭配以及不同季节生产项目在四季中的搭配,实行人为的作物控制,适当调节作物的节律(例如塑料大棚生产)。三是对生产结构进行空间配置。平面结构的配置设计是将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和生产项目布局在一定地域的圈带内,以利它们共同形成协调的生态功能关系,像农田生态系统的防护林带,就体现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使农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以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垂直结构配置就是根据不同作物品种和作物种群的生态习性,将不同类型作物布局于不同高度的空间位置上,使之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共生共养关系,以便充分利用不同空间层次的农业资源,立体农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四是按改善生态薄弱环节的要求选配生产项目,例如污染整治和污染处理生态系统的建立,通过选择适当的生物种群结构,协调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像通过碱茅种群改良盐碱地;也可增加增值型食物链环节,实行合理的生态与经济、养殖与种植功能分区。
第四,在农业生态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与重大技术措施的引进相结合。即应突出抓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推广立体种植、保护地标准化栽培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旱作农业耕作技术,规模集约化养殖技术等。要着力抓好示范区建设,发展节地、节水、节能、节粮和耗费低的绿色产业,以利形成新的农业产业开发带和农业经济隆起带。在绿洲农业生态系统设计时要注意以建立生态涵水系统为中心,可以通过建设防风林网、沙区综合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具体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引进培育优良品种、发展节水技术和推广先进的种植耕作技术,发展生态型的立体农业,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达到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益之目的。在雨养农业区域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上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生态经济型的坝系农业,着力推广旱作农业生产技术,这一点宁夏西海固地区已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在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陕南、陇南大部分地区,由于无霜期短,降雨量丰富、植被好,可以考虑按照“潜力在山、优势在林”的思路设计农业生态系统,引进先进的栽培种植适用技术,发展多种经营,如陇南的栽桑养蚕模式就值得大力推广。在高寒阴湿地区,应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采取地膜覆盖技术、饲料青贮技术、土豆优质丰产技术等来推动农业上台阶、上效益,而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则应以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为前提,反对盲目开发。因为高寒阴湿地区本来生存条件较差,如果再盲目开发,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四、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
一般地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就是要按照生态经济原则对农业生产实施管理的一切管理措施,例如,农作物的合理布局、施肥、种植方式方法,耕作方式、排灌水、病虫害防治尤其是生物防治、种群配置、耕作制度等。在采用具体管理措施时,应当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在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要根据各农业生产地域特点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二是要针对采取的生态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特点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绿洲农业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应坚持以下方向:第一,努力提高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由于绿洲农业区域有充足的光照和水、土组合,应通过间、复、套种的生态型立体农业来提高生态生产力。第二,运用科学手段运筹水资源,采用先进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采取控制地下水位埋深的办法和生物措施改造土地盐渍化。第三,科学施肥特别要提高有机肥使用量,也要科学使用农药,尽力减少土地和水污染。第四,逐步推广免耕技术。由于绿洲农业区域土壤相对松散,不易板结,有推广免耕技术的有利条件。第五,推广食用豆类作物,提高土地肥力。第六,加强农作物田间的科学管理,按照农作物的季节生长特点科学用水、用肥、用药。
在旱作农业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应坚持以下方向:第一、农、林、草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尤其要注意在维持农业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草业。第二,继续发展天然降水的集水工程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第三,继续推广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包括地膜覆盖、穴播、节水灌溉、田间管理等成套技术。第四,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水、土、光等农业资源。第五,大力推广固氮作物的间作和倒茬种植,努力提高土地肥力,尤其要推广草木樨的种植,它既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又有较好的固氮能力。
按照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闻大中先生的意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作物合理布局问题。他认为,从生态管理角度看,搞好农作物的合理布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意:其一是选择那些最适应于特定地区农业自然条件的作物品种,其二是应使适应于同一地区几种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适当,使耕地实现合理轮作。就西北不发达地区而言,农作物适宜品种选育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作物品种结构和种植的群落结构上有待进一步改进。众所周知,不同的农作物品种之间存在着生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即生态位上的相似与差异,表现在农作物种群之间的协同与竞争上。因此在农作物种植选配(以带状种植、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等形式)上应注意其生态适应性的特点和特征特性的协同性与互补性,还应注意综合效益相对较高这一目标。要根据各地的水、土、光、热条件来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序,要采取养地作物在前种植耗地作物在后种植的方式;将各种作物按其特点安排在较优的茬口上;按照害虫生物防治的原则,异病虫害作物可适当播种的间隔近些。
由于西北不发达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大部分地区都是一茬作物。因此,合理发展间作复种是生态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绿洲农业区域由于高产,小麦、玉米这些耗地很强且又高产作物种植得到重视,故绿洲农业区域普遍存在地力下降现象,为此,农民又大量施用化肥,又导致地块板结。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玉米、小麦与豆类作物间作套种或轮作,同时要大力发展有机肥。在旱作农业区域,由于水土流失等原因,地力本来就差,发展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与草木樨、豆类作物的间作套种和复种,是这一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管理的重要方向。实践证明,这一作法比小麦、玉米单种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大力推广。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管理的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努力开发和研究各种生态技术,特别是适合各地气候和自然条件的生态技术,以保持和提高地力和提高水、土、热、光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
收稿日期:1997—09—04
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96ATL023
标签:农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生态系统稳定性论文; 控制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生态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畜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