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循环经济论文,哲学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循环经济哲学基础的基本含义
统观哲学主要有两个基本的研究维度:一般知识论(认识论)与人的生存论(实践论)。因而这为我们把握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提供了基本的运思方向:
首先,我们所说的“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循环经济所遵循的一般的知识论原则。为此,一是要把握循环经济活动的基本的经验事实,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一般的知识原则;二是要研究基本的生态科学知识,把握生态科学所揭示的一般生态规律,并用之指导循环经济的运作,并把二者结合起来,从而确立循环经济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更好地指导现实的循环经济实践。
其次,我们说的“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另一个基本含义是揭示循环经济的存在论基础,也就是揭示循环经济作为人的一种现实的生产实践活动,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更本真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生”的类本性,人与人之间的本真和谐关系和生存方式。从而理解循环经济对人类生存的更为深远的意义。
二、循环经济的一般的知识论基础
循环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它除了遵循物质运动的因果规律以外,还要遵循生态规律。而生态学所揭示的生态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经过理性思维的进一步抽象概括,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一般知识论基础。换言之,循环经济的一般知识论是对科学知识特别是生态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这符合我们通常熟知的哲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哲学知识是对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并对科学研究和知识的运用具有指导作用。
生态主义者康芒纳在《封闭循环》中揭示了生态学的四个法则,从最一般知识论意义上揭示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或一股知识论原则:
1、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物质代谢论。这个法则涉及辩证唯物论所讲的物质客观存在,以及物质以运动和时空两种具体方式存在的哲学原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段宁博士在山东省2004“生态省建设高级论坛”的报告《物质代谢与循环经济》中指出:世界由物质组成,经济来源于物质运动。循环经济的本质是要改变经济系统中物质的运动模式,物质代谢是循环经济的本质问题。物质代谢是自然界存在、演替和进化最基本的过程和最本质的原因,也是人类在自身发展和完善中与自然界最基本的沟通形式和交流界面。传统工业经济所面临的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人类生存质量下降、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等问题,是表面现象,其深层次和本质原因是人类的物质代谢出了问题。生态系统在长期的演进中,其物质代谢是良好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功能和谐配套。但由于传统工业经济只考虑资源的来源、生产的过程和生产的效益,而未考虑“废物”对自然生态破坏的“去处”,“大量的物质成为地球上的多余物,他们被转化为新形式,并且被允许进入到尚未考虑到‘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的法则的环境之中。结果大量的有害物质在自然状况下,在并不属于他的地方积累起来。”循环经济作为传统工业经济的一种否定形态,它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循环利用资源和环境为物质基础,充分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高效协调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被称为“3R原则”:减量化(reduce):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和污染物排放;再利用(reuse)产品和包装容器反复使用:再循环(recycle)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就是充分考虑工业生产废物对大自然污染的有害去向,在传统工业生产的末端截断废品的趋向,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的污染,恢复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代谢。
2、每一事物都与别的事物有关:普遍联系论。传统的工业经济只考虑工业生产过程本身的线性联系,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把资源不断变成垃圾的运动,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closing material cycle),它倡导一种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而持久的利用。“循环经济”充分考虑到工业生产整体及其各个环节的整体关联,考虑到工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关联,预设着一种普遍联系的哲学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律论”部分的辩证规律是一致的。
3、自然所懂得的是最好的:生态法则论。这个法则是强调自然界的自组织自演化自调节的生态规律。自然生态系统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内在稳定的有机联系和必然趋势,这就是生态规律。生态系统内在有机规律就蕴含着生态系统的自为目的性和价值,是人的活动包括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一种遵循因果规律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则不仅遵循因果规律,更主要是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演化而来的自组织法则,以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稳定的有机联系为前提和基础。自然生态系统基本的生态规律有哪些呢?有人认为有如下几个规律:生态系统普遍的有机联系规律、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生态系统开放性规律、相互适应和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人工生态系统调控规律。
4、没有免费的午餐:生态效率论。任何生产都是有代价的。人的经济活动具有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效益,但同时也必然造成生态破坏的代价。传统工业经济活动往往只考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长远的对环境的破坏代价。循环经济则强调经济效益的获得要以对自然破坏最小的代价为前提,是生态代价最小的经济形式,强调如果对生态破坏的代价大于经济收益的经济活动应该停止。
三、循环经济的存在论基础
除了上述从认识论角度把握循环经济的一般知识论原则外,还要从存在论角度透视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看作是不同于工业文明的符合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一体共“生”之本真“根性”的人的存在方式。
(一)人之与自然内在统一、一体共生的本真“根性”或“类本质之根性”。
海德格尔认为:全部的西方形而上学从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都在谈论“存在”,但实际上,人们谈论的只是“存在物”,人们忘记了“存在”和“存在物”之间的“存在论的区分”:存在(Being)不同于存在者(Beings);存在的含义是过程,是动词(to be);“存在物”的意义是实体,是名称的含义。因此,存在论不能直接从存在的一般本质开始,它的出发点必须是“从存在物身上拷打出存在”,是这样的存在物,他的存在是其他存在物的存在的基础,人就是这样的存在物。因为只有通过人的存在,其他事物才能得以显示自己,人的存在是其他事物存在的先决条件。为了强调人的存在,海德格尔以“生存”表示人的存在。人是存在原本意义上的存在物。海德格尔用dasen(“此在”、“缘在”)这一名称指人的存在的存在者,表明人是具体的关系中的存在,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实体的存在主体,其基本的存在方式,是“在世界中存在”(being-in-the-world),也就是与世界共存,以及“与人共在”(Bing-with-others)。
海德格尔指出了西方本体论对存在的遗忘,揭示了人的“生存”方式在存在论上的基础性地位,并揭示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一体共在的内在统一关系,这是很有见地的。但基于现象学的方法,拒绝对人的“类本质”和自然的本然存在状态作本质论的把握,有点矫枉过正了。其实对“存在”是“怎样”的作现象学的“生存”揭示,本身就是回答存在是“什么”的问题,同时就是一种新的本体论了:“生存”就是存在,存在的本然状态就是“生”。由此把我们导入了生态存在论的运思。
生态存在论是一种以“内在关系存在论”为基础而不否认“主客体外在关系”的存在观。所谓“内在关系存在论”,讲的是在存在论上人与自然一体共在、内在统一的,这与主客体二分为基础的“外在关系存在论”区别开来。“生态存在论”的基本命题是:“人以自然而存在,自然以人而存在”的统一。
“人以自然而存在”这个命题,说的是人源于自然,以自然之性为自己的“根性”,与自然形成了一体共生、“内在统一”的关系,探讨的是人的“类本质之根性”的问题,这是传统西方哲学所遗忘了的。而古代中国传统思想就是一种“内在关系存在论”的生态哲学,中华上古先哲基于其本真的生命体验,对这个问题有较深刻的把握。中国古代有一场著名的告子与孟子的人性论之争:告子认为:“生之为性”,人的类本质是“生”;而孟子则认为,人的“类本质”是对弱势生命(孺子)或趋死的生命(即将被杀的牛)的“恻隐之心”“不忍之心”,即对生命的同情之心,实际就是孔子所说的“爱心”“仁心”。表面看来,二者的人性论是迥然有异的,而实际上二人解释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告子“生之为性”的观点,更深刻地把握了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本真的“类本质之根性”;而孟子基于对生命的爱心的人性论观点,阐述人与自然共具“生”之“根性”在人类所表现的“类本质”问题,基于一种内在统一关系,“根性”与“类本质”是直接同一的,一方面,“根性”就是人的“类本质”,是人之为人的存在论根源,没有“根性”人就不能称之为人,过去我们谈人“类本质”时往往忽略了这一存在论之根,人若无类本质之根,就失去人之本真,就不成其为人;另一方面,“类本质”就是“根性”,是“根性”在人中的体现。儒家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的本性是生,“天命之谓性”,那么自然赋予的性当然也是“生”。“生”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一体共有的“根性”,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本然状态,也就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没有约束的状态,因而是本真的自由、自然的自由、存在论的自由。“生”既是自然的本然状态,也同时是人的“类本质之根性”,也就是使人成其为人的“类本质”,这种“生”的本性,既是自然的内在规定、内在目的,也是人的内在规定,内在目的。是自然生态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基础或根基。谈人的“类本质”或“类本性”就不能不谈自然与人内在统一之“生”性,不谈这一点,就遗忘了人的存在之根,也就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也就不是人了。遗忘了人与自然共具的“生”之根性,人就失去了根本的目的和价值,人就陷入“无根性”的无家可归的异化状态。
“自然以人而存在”这个命题,说的是自然靠人的生存而显现其存在,自然以人为其自组织演进的最高目的和价值,人是自然价值的最高体现。这个命题在承认“人以自然而存在”的前提下,以人与自然内在“生”之本真目的和价值为基础,探讨人自为的目的和价值,谈人与自然共同的价值实现问题,研究“人与自然内在统一关系”指导下的“外在关系和谐论”问题。人与自然就构成了两种和谐的关系:
一是“主体间的”存在体验的关系,正如梅洛—庞蒂所说的存在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可见的世界”与“不可见的世界”之间具有“可逆性”(reversibility)的“交互主体性”(inter-subject)关系。在主体间基于“生”之“根性”的本真整体体验中,自然和人从本真上被把握为一个生命的主体所共生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人不是中心,自然也不是中心,而是一体感应、共鸣的关系。在存在体验中,自然—社会—人的是自组织、自演化、自调节的三位一体的复合系统。在这个复合系统中,自然并非是任人征服改造的单纯的对象化的客体、工具,而是自组织自演化过程。有演化的方向,就是主体。生态系统各要素既有自为的固有价值,也有对生态系统其他成员的工具价值,更有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独特生态位的对生态系统整体演进作用的生态系统价值。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主体间的共生共感全息统一关系。所谓“人是小宇宙,宇宙是个大人身”。
一是以主体间存在关系为前提的主客体的实践认知关系,也就是在把世界体验为一个整体的前提下,把握人作为自为主体的对自然有机整体的调控、适应关系,以人和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为媒介,人和人也发生了“主体间”“共在”的关系,即“主体—客体—主体”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当代人与子孙万代的关系是以自然为中介建立起来的平等“共在”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互为变量:人与人之间是互相竞争利用的主客体关系决定了人与自然的主奴关系,人与人之间是和谐共感共生的主体间关系则易于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应共存的主体间关系;人与自然是征服与改造的主奴关系,人与人之间也互相利用争斗不已,而人与自然是主体间的和谐审美或价值体验的存在关系,人与人之间往往也易于形成主体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按这两种关系看人,人是合目的(自然的目的、自为的目的)与合规律(生态有机规律、因果规律)的统一。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既是自然的存在,也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但另一方面,人又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自然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在存在论上二者是内在统一的。人的自为的合目的性,首先是合自然的目的,合人自身的目的,而人的合规律,同样是首先合自然的自组织规律,同时也是合必然的规律,因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首要的规律是自组织自演化的整体有机规律,其次才是局部领域线性的机械因果规律。自然生态既合规律性或合乎必然性,又合乎自组织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的“有序化”“信息化”“负熵化”的目的性,即合规律与合目的内在直接统一,这本然地具有合自然的规律性与目的性。人有目的有规律的活动是以自然生态有目的的活动为根基的。
一方面,在人“生”的“内在目的”的根性基础上,派生出人的“物欲”的“外在目的”。也就是说,人要维护“生”存的天性,必须同自然界发生一种“主客体的外在关系”,需要从自然界取得基本的生活资料。马克思说,历史唯物主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作为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体要存在下去,不是像动物那样从自然界现成地取得生活资料,而必须进行生产劳动,以“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类本质”同自然万物区别开来,超越出来,同时必然与自然、与人发生关系,成为外在关系的存在:即一方面,必须与自然发生生产实践的改造的关系以取得生活资料,这就是生产力;另一方面必须同人之间结成物质利益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为调节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必须确立以权力为媒介的政治关系和以观念为媒介的思想文化关系,必须认识自然、调控自然,形成自为的主体价值以及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因而,“人的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构成了人的“现实的本质”。
另一方面,人的“外在目的”以及以生产劳动实践为内涵的人的“现实本质”,与人与自然一体共“生”的内在目的与“根性”,并非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体用不二的和谐统一关系:人的“内在目的”和“根性”是体,人的“外在目的”和“现实本质”是用,人的“外在目的”和“现实本质”必须以“内在目的”“根性”为基础和指导,同时受其制约。
自然不仅赋予人“生”的类本性,要人活下去,同时也规定了人怎样活。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生态系统就是人有机的身体。“自然懂得的是最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原本没有污染、没有废物,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法则,既是自然演进的目的,也是人生存的根本价值和目的,同时也给人的生存以必然的规定和制约。人在实现生存价值的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以在自然规定为准则,不能偏离它,违背它。如果人在追求谋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外在价值追求过程中,违背了它,就是对人的生存本性的异化。人在生产生活中破坏了大自然、污染了大自然,就是破坏自己的生命本身。因此,人在追求外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忘了人生产生活所有外在实践的一切根本目的、终极目的,无非是为了实现人之为人的存在价值,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内在的和谐统一的人生价值。如果我们人为了生产破坏了自然生态这一我们和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根基,如果由于对物质财富的争夺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贫富严重的两极分化,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阶级仇恨积累,如果我们为了生产生活种种价值追求而伤害了身体健康,损伤了生命,岂非违反了人本然生存的天性了么?人还是本真的人吗?岂不陷入异化的生存方式了么?
(二)传统工业经济及其相关的技术方式主要基于人和自然的主客体外在关系,遗忘了人之与自然内在统一、一体共生的“根”性,破坏了大自然,也破坏了人的生存根基,是一种异于人之“生”的本性的异化的存在方式。
经济活动的核心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而生产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人的一种异化的存在方式,在这种存在方式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处于主客二元对峙的分裂的异化状态,是非本真的。
传统的工业经济作为一种现代性的生产模式,是一种功能性的或工具理性、技术理性的社会体制,它以经济效率作为轴心原则,表面上是价值中立的,但实际上蕴含着一种技术主义、工具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还原论机械唯物论的世界观,其基本的思维方式是把人技术化、工具化、物化,最终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众所周知,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都对现代资本主义异化的存在方式或技术理性的统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海德格尔则把现代工业的技术科学的勃兴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迷误联系起来了,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迷误是技术统治世界的最终根源。他指出,科学技术决不只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现象,它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即把人抽象出来作为一个能思维的主体,而把世界理解成为这个思维主体的认识对象,这种划分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客观与主观、心与物、物与我,使人与世界的原初统一被彻底破坏了。一方面,使人们把自己生活与其中的世界视为对立的对象性世界,变成了一味去探索、利用、征服、克服的世界;另一方面,人通过变为主体,也使人自己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不过成了众多实体中的一种形态的实体。这种工具化、物化、异化的人的存在方式,必然造成人的“意义危机”,必然扭曲人和自然的关系,破坏人的生存根基,造成“生态危机”。
(三)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一体共“生”的本真之性的存在方式
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的生产模式,而是蕴含着一种生态存在论的崭新的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循环经济除了遵循线性的因果规律外,它主要遵循的是生态的整体有机规律,对生态整体规律的把握,不是简单的基于主客二分的抽象理性分析推理,而是主体间“异质同构”的结构类推、结构感应、整体直观的存在论的体证方式。比如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逻辑结构,循环经济也是有一个“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二者是非线性的异质同构关系的。类似于中国传统所说的“理一分殊”的智慧把握方式。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共在、人与人共在存在方式,它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一体共在的和谐关系。
就循环经济的生态生产力来说,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在关系,而不是征服改造关系,它不同于把生产力看作是人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传统的生产力观,而站在生态存在论的立场,生产力应是一种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的和谐地利用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是人类在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中转换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最终实现自然—社会—人的生态复合系统整体的和谐运作、持续发展和生态价值最大化的能力或趋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为变量,也是同构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竞争的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奴关系、征服改造关系,反之亦然;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也决定人与人的关系是合作共存的。因而,循环经济体现的生态生产关系,不仅仅反映人和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也反映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样作为一种体现生态哲学价值论、思维方式的循环经济就成为人的“主体间”共在的本真的关系存在的方式。所谓“本真”,也就说它相对于工业经济的异化生存方式,这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生存方式,更接近于人和自然的“自然”,也就是“自己如此”的本然状态,也就是“自然而然”。
标签:存在论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