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论文_尤卫凤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行颅脑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术后均进行负压引流,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至出院前颅内感染情况,并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颅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有效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引言

颅内感染是临床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可分为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对颅内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行颅脑手术治疗的94例神经外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男34例,女13例;年龄40~65岁,平均(55.78±8.73)岁。对照组男35例,女12例,年龄41~67岁,平均(56.89±8.2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成立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率持续质量改进(chartered quality institute,CQI)小组(成员由感染管理办公室、神经外科、手术室人员组成),参照2017年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制定改良的感控措施并制作《感控措施落实情况核查表》:①术前3d每日洗发、沐浴,以减少皮肤携带的微生物数量;②术前0.5~1h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③改术前一天备皮为术前备皮,备皮工具改剃刀为专用备皮器,减少头皮与毛囊损伤,从而减少细菌在头皮及毛囊损伤部位滋生机会;④术前根据术者身高调整显微镜高度,减少术中污染,并使用显微镜保护套;⑤主刀手术人员带双层手套;⑥术中灌注水使用静脉用水,并加温至37℃;⑦减少进入手术室参观手术人员,改为观看手术直播视频;⑧术后48~72h内更换敷料,如有渗液,及时更换,由专人负责落实;⑨维护好各种留置导管,并评估其保留的必要性,及时拔除。CQI小组针对各项措施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按照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感控措施干预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颅内感染发生率=[颅内感染患者(例次)数÷观察期间手术患者总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最终结果,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取F检验,P<0.05则表明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颅内感染率

观察组共发生颅内感染2例,感染率4.26%(2/47),对

照组共发生颅内感染9例,感染率19.15%(9/47)。观察组颅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68,P=0.021)。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神经外科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其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较高,手术部位感染占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11.1%。其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犯脑实质、被膜及血管等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不仅在于正确合理的治疗措施,还重在预防。由于开颅手术破坏了血脑屏障,严重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在此情况下,引流管直通脑室大幅增加术后颅内感染发生风险,故做好术后感染预防工作十分重要。目前防范颅内感染的主要手段是采取抗感染措施及做好消毒工作。

据报道,60%的手术部位感染按照目前的循证医学方法是可以预防的。SSI防控工作作为院感防控的重点,既细致又繁杂,尤其需要顶层设计,建立一整套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可持续性的多学科协作机制,以期达到感控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本研究正是遵循这一理念,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策略的效果,以期有效地增强SSI的预防与控制,从而达到减少MVD术后的颅内感染的目的。

手术中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是开颅手术,这种方法对大脑的创伤面积很大。由于对颅内组织和部分神经的影响较大,身体恢复更加困难。由于手术时间长,需要动手术的次数多,手术后出血增加,伤口反复动手术,愈合难度高,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尽可能通过创伤少的微创手术减少对援助工作的伤害。微创手术进行了短时间,出血少,手术次数少于开颅手术,可有效避免手术中的危险因素。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策略是一系列措施的组合,并不是所有措施的集中,选择此种模式,要结合自己医院和科室的实际情况以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选取6~8个关键目标,制定好干预组合后,按照PDCA管理原则逐步落实、分析、整改、提高质量,最终达到感控质量持续改进。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质量持续改进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目标性、针对性更强,其首先通过详细为患者介绍术后颅内感染发病机制、处理措施,减轻患者治疗顾虑,提高其治疗积极性,有助于保证后续治疗完成。其次质量持续改进的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呼吸道,以防误吸等并发症发生,同时通过严格控制引流量,以避免气颅等并发症发生,另外定期翻身、叩背,有助于减少气管堵塞、压疮等发生。此外予以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其免疫功能,促进术后病情加快恢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质量持续改进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宋伊,张晴.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预防及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09):797-799.

[2]张文学,方树民.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11(11):1035-1038.

[3]邢永国,孟伟英,张淑祥,门树乐,田晓静,闫东明.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诊治新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2):5268-5271.

[4]赵先晓,陈向习,何秋琼,温梦丹,罗福燕.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02):164-166.

[5]方旭.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

论文作者:尤卫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论文_尤卫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