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实践探索论文_叶剑

佛山市云东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28100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也在不断的建设当中,对于目前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加固技术来说,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结合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对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 软基加固技术 实践

前言:市政道路施工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点项目之一,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则是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由于软土地基的触变性和流变性特点,在实际的施工应用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软基加固技术,以此来提高市政道路的整体施工效率。

一、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

1、首先是含水量较高,整体承载能力较低。软土地基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含水量较高,软土层的结构比较复杂,主要包括粉土粒和粘土粒,这些组织结构对空气中流动的水蒸气有着较强的吸附作用,在长时间的吸附作用下,水蒸气会大量的滞留在软土层当中,另外由于地下水的影响,也会导致软土层中存在较多的水。在另外一方面,在软土地基含水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软土层结构之间的粘结度会不断降低,导致软土结构之间的间隙不断增大,地基压缩性不断提高,使软土地基的整体承载能力降低[1]。

2、流变性和触变性较强。流变性只要指的是由于软土地基自身结构的影响,早长期外力的作用下,对导致软土层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这样的变形常常呈现出不均匀的情况,在没有相应加固措施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现软土流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在另外一个方面,由于软土地基中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间隙较大,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出现结构变形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软土地基的触变性,在这种特性的影响下,相应的道路工程会出现塌方和边坡滑动等路基质量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对软土地基的了解中可以发现,软土地基的整体结构较为松散,承载力不能满足市政道路施工的主要需求,在实际的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使用相应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并且需要结合软土层的实际情况和主要参数来选择合适的加固技术,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市政道路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正常施工。

二、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

1、预应力管桩加固技术。预应力管桩加固技术是目前市政软土地基道路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加固方法,采用这种加固技术,能够对软土地基的整体结构进行改善,以此来提高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其核心环节是预应力管桩的投入,其具体流程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对软土地基的位置进行确定,保证加固作用与道路施工的实际要求相互统一,在对软土地基加固位置进行确定之后,需要对管桩的位置进行测量,提高施工的整体准确性,根据测量的实际结果,将预应力管桩准确的投放到相应的位置,以此来完成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对软土地基结构进行勘察和控制的情况下,对软土地基的环境和地基特征进行确定,来对打桩的位置进行科学的选择,以此来保证软土地基的加固质量,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承载能力[2]。其施工技术图体现在图一:

2、强夯加固技术。强夯加固技术也被称为动力加固技术,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来对所需要处理的软土地基进行动力处理和加固,以此来改变软土层的整体结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这种加固技术适用于工期较短,同时所需要处理软土地基范围较大的市政道路施工,具有施工适应性强、施工成本低和加固效果好等特点。在进行施工之前,对所需要处理加固的软土地基位置进行确定,并且保证场地的平整性,结合道路施工的实际需求来对夯点进行定位,在对场地的高程进行测量之后,对起重机的位置进行确定。接下来使夯击处理环节,也是整个加固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夯击的过程中,需要对锤顶的高程进行测量,在对一个夯点进行夯击完成之后,需要对夯坑进行填平处理,然后根据施工设计来对下一个夯点进行夯击处理,在完成所有夯击操作之后,需要对整个场地的高程进行测量,在对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能力进行检测合格之后,完成整个加固施工。在采用强夯加固技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夯击完成之后场地的平整程度,并且需要根据施工需求来对标高进行测量和控制。

3、排水板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影响软土地基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基含水量较高,另外,软土地基也会受到外界环节因素的影响,比如降雨和地下水的影响,软土地基结构的整体强度会更低,在含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地基密实度也在不断增加,从而给地基施工带来更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排水板加固技术,在对软土地基中多余的水进行排出,以此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3]。排水板加固技术也被称为塑料板排水技术,在实际的施工应用中,需要根据软土地基中水分的实际含量,对排水板的材料进行合适的选择,保证在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注意排水板的防老化保护。在另外一个方面,需要对排水板的安放间距进行把握,一般情况下需要将安放间距控制在150mm以内,确保排水板能够正常工作。

4、搅拌桩加固技术。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主要是采用一定强度的水泥材料,与相应的固化剂进行搅拌融合,形成水泥砂浆,然后将其注入到软土层当中,使其与软土地基发生各种理化反应,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这种加固方法实际上是对软土地基整体结构的改造,与其它加固技术相比较,施工成本会有一定的上升,同时应用范围较小,但是其加固效果较好。

结束语:在我国市政道路施工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所遇到的软土地基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多,为了提高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需要结合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和主要参数,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以此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承载能力和强度。

参考文献:

[1]张琦. 论述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J]. 科技创业家, 2013(17):15.

[2]张红梅.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J]. 科学之友, 2012(18):75-76.

[3]孙建平. 关于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实践探析[J]. 工业c, 2015(9):00237-00237.

论文作者:叶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实践探索论文_叶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