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的急剧发展,成为各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掌握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我国城市轻工业治理应该以制度城市、宜居城市、创新城市、生态城市为主,达成国家与地方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及环境整合的永续发展愿景,成为最亮丽的光点。
关键词:城市轻工业发展;环境治理研究
1导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世界十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当中有一半已落入了中国的版图之内。环境污染也提高了生产成本,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 到15% ,而人民的健康代价更是无法估算。
2城市环境治理的含义
城市环境治理就是指各级管理者按照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通过经济措施、教育措施等来对人们的生活进行调节与控制,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防止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根本上讲就是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环境治理的综合性比较强,且还具有群众性、区域性、动态性等基本特点,其实质就是对人们的生活进行规范,实现全新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3城市轻工业发展与污染并存
中国城市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是轻工企业长期以来延续的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这带来污染物的高排放,使得城市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根据2012年500个“城考”城市的统计结果,有290个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居住区标准),有119个城市超过三级标准;有50个城市的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低于50%,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饮用水水源水质达不到标准。垃圾围城、机动车污染、噪声扰民、扬尘污染和油烟污染等环境问题都很突出,已成为城市居民环境投诉最多的问题,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城市周边地区更多地承担着来自中心城区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垃圾、工业废气等污染,影响了城市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机动车污染问题更为严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机动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导致的空气污染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进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加剧了资源环境供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4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模式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可以分为三种:政府直接控制治理环境;市场化治理以及自愿治理模式。
4.1政府直接控制治理环境
政府直接控制治理环境,通俗地讲,就是指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各种有效措施,来对企业、公民等被管理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环境治理模式将政府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了,政府直接掌控着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以及有关重要制度,强制性地对环境的治理进行控制,使环境治理的模式别具一格。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地位是不同的。政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者与控制者,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是其它部门无法取代的,同时,这也是该模式最显著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政府行政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就社会而言,其对环境治理的贡献是无法与政府相比的,根本就不值一提。环境质量的监控以及环境服务的提供等各种环境治理活动基本上都是由政府实现的,也就是说政府成为了环境治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企业、公民等社会成员都是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环境治理活动。第三,该模式主要是采取行政手段为主的治理方式,而经济手段只是起了辅助性作用,经济手段的运行也是由政府操纵的,政府永远是环境治理的领导者。
4.2市场化治理模式
市场化治理模式与政府直接控制治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它主要是指将社会的财产资金有效地利用起来,成立多样性的投资主体,使建设以及运营不断地产业化与市场化,最终实现有足够资金进行建设且运营效率较高的目的。市场化治理模式具有以下几种形式:a,合同的管理。所谓管理合同就是指在基础设施健全的条件下,为了调动企业管理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减少政府的参与,政府常常将基础设施的管理以合同形式交给相关企业。b,BOT模式。该模式实质是一种项目融资模式,是用来建设公共基本设备的,其主要优点是没有什么风险,且具有稳定的回报,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以及相关企业都有承担风险的责任。c,合资。合资就是指政府与相关企业共同投资来完成基本设备的建设,也就是说,二者都有服务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针对未建设施,政府与企业能够成立合资企业完成其建设,并对其进行管理,而对于已经建立的基础设施,政府可以分股给企业。d,社区自助模式。该模式实际上就是在得到社区人员的同意之后,自主建设基础设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通常,社区人员是管理者,而实施者往往是专业公司,建设费用是由用户自己承担的,该模式在写字楼、居民小区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4.3自愿治理模式
自愿治理模式不言而喻,是指政府或者企业等采取超出环境政策的有关措施,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的破坏,自愿治理模式的种类是非常多的,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即他们并不受法律法规的控制,而是自己自愿投入资金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也可以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般而言,法律是没有资格要求政府及企业等采取自愿治理模式的。根据参与方及机构作用的差异性,可以把自愿治理模式分为如下几类:第一,单边承诺,是指由企业制定有关计划,目的是加强与影响其利益的股东、顾客等之间的交流,由企业自己提出相关规定。第二,私下协议,是指企业与受到环境污染影响的居民等签订协议。与前面两种治理模式相比,自愿治理模式的优势很明显,首先,治理的主体不同了,主要由企业进行治理,由原来的“被动式”变为了现在的“主动式”,可想而知,这样的治理方式肯定是更有利于减少污染的;其次,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使成本大大减少了。
5结语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集中体现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影响到世界城市未来的走向。中国人均资源不多,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用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创造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平等”,是中国城市迫切需要的,也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走向。
参考文献
[1]田瑞霞.论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J].企业研究,2011,22:10-11.
[2]李恒志.浅谈城市发展中的环境污染治理[J].民营科技,2015,11:223.
[3]张可.环境污染对城市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J].社会科学,2016, 12:46-58.
[4]何伟民.浅谈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问题及改善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151-152.
论文作者:刘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城市论文; 模式论文; 政府论文; 环境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企业论文; 经济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