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论文_文小云

基于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论文_文小云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518040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保护、合理利用与协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利用城市湿地具有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文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一、引言:

在人类源远流长的生存与发展历史长河中,湿地在调理气候、沉淀分解微生物、增强土壤肥力、保护生态多样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城市作为一项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湿地作为一项关键的生态资源,在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城市湿地公园是湿地应用于城市的重要体现,做好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使湿地的净化和清新空气、调节气候、应对恶劣天气现象、涵养水源等方面的重要生态功能得到发挥,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对城市的文明进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1.植被景观

对于植被景观来说,就是针对自然界中的植物以及植物所组成的形态,在植物形态的影响下,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植被景观主要包含乔木、灌木以及花草等。水中植物主要有莲花、水藻等,由于其具备不同的形态与颜色,对环境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如对一些叶子相对较为硕大的植物来说,可以为人们提供荫蔽;一些颜色相对较为鲜艳的花朵来说,则可以吸引昆虫繁育;一些植物自身有着丰富的营养,可以给周围的动物提供食材。

2.主要分类

城市湿地公园依据一定的标准,分成了不同的类型:有野生湿地型,这种湿地类型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始的生态面貌,未经人工干预,自然性高;有仿拟湿地型,通过对原始生态湿地的效仿进行建设湿地公园;有湿地生态展览型,提供湿地的自然生态价值展览、宣传,起到社会教化作用;湿地修复型,因为城市建设与发展对湿地造成很大损坏,人们对一些湿地进行治理,使其恢复自身功能;纯净水源型,利用湿地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为人类提供优质水源。

3.景观功能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工业发展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就要做好湿地公园植物的景观规划工作,以此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湿地公园具有涵养水土的功能,可以保证地下水的良性循环。同时,湿地公园中的植被也可以净化空气,为人类提供氧气,从而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其次,湿地公园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包含了较多的资源,如植物的腐败可以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肥料,从而确保土壤中的肥力。在湿地公园中富含丰富的水资源,可以实现对地下水的有效补充,同时也可以满足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进行城市湿地工程植被景观规划工作,可以为科学发展提供研究对象,也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休息与娱乐的场所。在湿地公园中,植被景观也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从而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三、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植被景观通常是指有一定观赏价值,由人工种植的植物或植物构成的群体。城市湿地公园的植被景观,包括多种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它们形态各异、生活习性各有特点,并且相互之间有可能产生联系。如果不遵循其规划设计原则,就有可能达不到保护生态的目的,还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湿地系统保护原则

保护其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部分,在规划植物景观的同时,必须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给各类植物和动物创造足够的生存空间,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并且在能力范围内促进其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但是要时刻警惕外来物种的入侵;保护其生态系统与周边环境的自然过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湿地公园不是独立存在的,为了园内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势必要同周边环境进行交流,因此,要对湿地公园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整体分析,有效保护其周边的水资源等,确保湿地公园与周边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交流;保护湿地功能的完整性。为了湿地环境的保护,应保护湿地公园内水陆生态循环的完整,决不能;

2.预留发展空间

城市湿地公园最主要功能主要表现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等。应该说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的生活以及生产提供多元化的资源。所以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后续发展,要坚持以综合整治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化、合理化的开发、设计、建设、恢复等一系列的方案,从而才能够为今后的发展预留下更多的空间。

3.协调统一原则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总体风格要和湿地所具有的特色相协调,确保植物景观与湿地这两者相互促进发展;湿地公园的建筑风格要和本城市的特有风貌相协调,突出地区特色;为了维持湿地公园的长久发展,也是为了保护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应采用一些无污染、可降解、生态化的建筑材料以及一些环境友好型的建筑手段;重点把握湿地公园内各种服务设施(如垃圾箱等)的放置位置和数量,确保各种设施在服务于游客的同时,不会影响到湿地的生态环境。

4.植被演替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而且本身其植被资源也非常的丰富。因此,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时,可以利用好其丰富的植被资源,让其整个生态更加具有价值。应该充分地结合其生态系统的植被演替规律,优化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结构,从而可以达到不同生态景观的设计要求,有效促进不同群落的结构能够稳定在其生态系统中发展。

四、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总体规划

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相关理论指导出发,以此确保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如景观生态学理论,要求植被的类型丰富多样,且在不同的景观造型中要配合好相应的生态整体。在植被景观规划中,也要综合分析土壤的肥力情况,选择适宜的种植养料,避免出现湿地贫瘠化现象。其次,从硬件设施来说,也要做好科学的配置工作,在游客的接待量上也要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避免出现拥挤,超出湿地公园承受力等问题。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作为一项特殊的生态体,不能依照一般的公园规划模式,它的具体规划中有着更严谨的设计。在功能分区上,要分布有以完全的自然湿地生态植被景观为主,对湿地资源进行重点保护为中心区,加入人工干预,合理建设过渡区,来中和与其他区域对中心区的影响,还要有人们观赏与娱乐的利用区,三大区域科学合理安排;湿地公园中的道路规划也要细心,不仅保护植被景观,还能为居民提供最佳游玩路线,在游览中实现对植被景观的观赏;同时,湿地公园植被景观形态往往灵活多样,可以规划不同弯曲度的河流,种植丛林、草地、树木等不同的植被由水岸向陆地过渡,根据植被的类型、生长周期、特性功能等,考虑湿地情况,适当选择浮生于水中的植物、生长与水中的植物、长出水面的植物,对他们进行最佳组合,注意错落有致,色彩分布等,实现文化价值与观赏价值的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重点环节入手,综合多种学科,确保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自然美与人文社会。设计植物景观时,除了要注意生物多样性,尽量选用多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形成有层次感的景观,还要结合当地气候及具体的人文背景,选用本地的陆生和水生植物湿地公园不仅能美化城市,而且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曼撤,崔丽娟,李伟,等.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

[2]王浩,汪辉.城市湿地公园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关海莉,成超男,胡凯富.浅析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以杭州西溪湿地公园为例[J].现代园艺,2017(7)

论文作者:文小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基于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论文_文小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