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筠连县景阳初级中学 645250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学生都会出现多种变化,而这些变化会对其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在此阶段,他们对于自我、他人、人际关系、社会生活表现出强烈地认知欲,而这种状态也构成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培养双重任务的综合性必修课——道德与法治,理应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
一、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完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自主发展,重在强调学生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重在强调学生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这些素养的达成,不仅需要学生有渊博的学科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状态。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精神动力和意志支撑。
2.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比如,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佳;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又不知道该如何调整和排解;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家长存在代沟,与同学交往出现障碍等。可见,在初中阶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3.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和生命力的需要
道德与法治课“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要不断挖掘其德育功能,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体现学科性质,达到育人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资源
选排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过程,就是我们教师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认真分析教材,将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从中提取出来,并合理选择、重新编排的过程。总览整个道德与法治教材,可将其归纳为学习心理教育、情绪情感教育、环境适应教育、人际交往教育、青春心理教育、自我心理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七大主题,以便在课堂中有的放矢的安排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需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情,找准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七年级上《学习伴成长》一课,帮助学生打开学习新视野,讨论学习与个体成长的关系,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对于个体生命生存、成长的意义。七年级下《情绪的管理》一课,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情绪情感,学会调节和控制的情绪,体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七年级上《中学序曲》一课,让学生了解初中和小学的差异,了解初中生活的特点,接受适应心理教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七年级上《让友谊之树常青》一课,正确认识人际交往中关于伙伴间的人际关系、掌握伙伴交往的方法技巧和原则。七年级下《青春飞扬》一课,引导学生从关注自身变化到提升对青春的精神追求,体会青春的幸福,增强自信的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以乐观健康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使自己的青春生活更有意义。七年级上《做更好的自己》一课,引导学生认识到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很难,需要乐观的心态、勇气和智慧,思考坚持原则和重视别人建议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会悦纳和欣赏自我,做更好的自己,形成更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做合理的规划。七年级上《增强生命的韧性》一课,让学生认同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同时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发觉自身的生命力量。七年级上《敬畏生命》一课,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脆弱和坚强,体会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让学生的认识有所完善,干涸的心灵得到春雨般的滋润。
2.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氛围
许多研究表明,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营造一种积极和谐、心理相融的环境。为此,教师首先要学会接纳学生。让学生敢说真话、能说真话,不管是学生的观点错误还是做出了不良的行为,都不应该让学生感到被排斥和拒绝,即便学生的言论与课程的思想相悖,这正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契机,教师应该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同身受、去理解他们的气愤,懂得他们的失望,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路人。
论文作者:赵春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学生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论文; 生命论文; 七年级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