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电力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电力自动化技术也受到推广使用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本文主要从电力自动化技术及其重要性分析入手,重点对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电网技术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程度也随之不断地提高,给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带来了机遇。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解决了工程中常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能够更好的管理和监控电网的运行状态是否稳定,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1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较强的技术,它是在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子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实现监督管理和远程控制,为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了保证,使得电力系统能够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首先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第一,电力自动化技术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并且符合经济的原则;第二,保证电力自动化技术满足电力系统各部分的技术要求,实现设备的安全性,尽可能的提高经济性;第三,以设备的实际运行为依据,便于操作人员进行协调和操控;第四,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整体数据及相关参数,进行收集后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以保证电力系统全程都正常运行;第五,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以达到节省人力的目的,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电力自动化技术及其重要性分析
2.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要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项融合了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技术,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中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即信息传输自动化、供电系统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以及发电厂自动化。在建设电力工程的过程中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可以达到远程管理与监控电力系统的目的,为电力系统的运作创造一个优质的条件,进而使电力行业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实现全面的提升。在建设电力工程的过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一定要与如下四个条件相符合:①应当尽可能地减少运行电力系统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②应当对电力系统的运作数据进行搜集并整理,同时还应当对非正常数据加以分析与处理,以确保电力系统整体运作的稳定性;③应当保障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过程的安全性,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从而使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以确保;④应当与电力工程各环节的技术要求相符合,以确保电力设备运作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2.2自动化运行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一直保持持续平稳向前,通过引入自动化运行技术,可以便捷地实现电力故障及时消除,节约人力的同时提高了输配电效率。居民更是可以足不出户就能知晓自家用电量的实际情况,可以自行调节开关,控制哪些电器可以上电,哪些不需要的电器就可以不上电不工作。通过自动化运行技术,电力部门就可以实现全区域的远程管控,最终实现合理调配,进而提高电力运行的可靠性。通过远程终端控制每个居民区的电力配比,更能从全区角度考虑,统筹兼顾,合理调配,提高工作效率。
2.3电力工程自动化的主要建设目标
(1)强化配电网运行中的人工智能分析以OMS系统中的基本数据为依据,利用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分析配网线路开关以外的设备运行情况,定期分析和扫描线路允许电流、运行最大负荷、设备新投及改造运行效果等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析配网线路中环网柜、分支线、分界开关之间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实现开放容量内项目无限制接入,受限项目同步整改。最终达到电力设施自动化管理的效果。(2)深化配网自动化系统自动校核重点开发配电网自动化高级功能,正常运行时加强对重点合环开关的监视,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告警提醒。同时,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高级功能建设及应用,力争实现线路拉手的拓扑分析和计算,对方式调整时合环电流进行计算和校核,为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避免出现合环掉闸现象的发生。(3)获取配变运行状态,执行故障智能分析。通过从配变一体化系统获取配变运行工况,分析展示配变的电压故障、三相不平衡故障、电流缺陷故障、配变停复电等信息。配电自动化主站与配变一体化监测平台的信息交互,通过与配变一体化监测平台接口,获取全网配变数据,叠加到配电自动化系统,完善并丰富配电自动化监测内容,同时,实现配变跟配网其他设备的拓扑连接,强化系统的智能分析功能。
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在现场总线技术方面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该项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融合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利用计算机设备、网络通信技术等,针对现场仪表控制设备、自动化设备等总线相关设备进行有效监控,最终在整个总线系统上实现不同设备的协调,同时保证一体化使用目标得到实现。实际上现场总线技术是以先进设备为核心,通过采集数据展开科学分析,然后将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分别传输到主机上,最后将指令传递给控制设备。当前需要针对变电站自动化改造给出说明,这样用户就可以获得高度系统集成主动权利,该项因素在市场中具有极大的开发潜能,同时用户还能对相应的品牌类型进行自主选择。
3.2在电压补偿与调节方面的应用
传统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所使用的信号比较单一,同时三相电容器也非常单一,这种技术很明显缺少对电压之间平衡关系的考虑,因此互补作用得不到实现。而对于单向符合用户,由于会出现三相符合不平衡的问题,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补偿方式可能会出现欠补或过补的现象,这样一来配电检测的作用就得不到发挥。将智能无功补偿数和动态补偿技术结合在一起,将三相互补和分相互补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很快与负荷变化相适应,进而使传统单纯使用投切开关的方式得到改变,固定补偿的缺点就可以得到解决,从技术模式上来看电压限制较多的难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3.3在数据管理方面的应用
随着近年来数据库的不断发展,处理以后的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相比其准确性要更高,自动控制数据得到了实现,同时面对对象数据库的出现,还引发了触发机制、对象技术等,这样一来其应用价值明显提高,无为相关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此同时,对软件开发、软件设计及封装等方面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还给软件工程带来了异常巨大的变革,该技术的优点主要可以从对象技术与主动功能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当前主动对象技术已经在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监视与控制等方面也逐渐朝着复杂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此外,还需要针对监控系统对象函数功能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方面起到不可代替的关键作用,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出现及发展则为电力系统网络架构的正常稳定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在电力技术不断发展向前的当下,电力企业及电力行业技术人员应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流程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及把握,以使电力系统真正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魏亚莉.浅谈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6(05):99-100.
[2]司文艳,刘芷辛.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5(07):112-113.
[3]自清富.配电机构与线路自动化运行方式探索[J].广东科技,2014(02):66-67.
论文作者:卜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数据论文; 设备论文; 等方面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