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萍 王瀛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 255000
摘 要: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班主任的品质更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主要从真心育人、细心工作、慧心管理三个方面,对班主任工作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下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真心育人 慧心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风向标,在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班主任将学校、家长、任课教师和学生四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了一个稳定的集体环境。班主任工作是否到位,是提高班级学生学习兴趣指数的重要因素。笔者就自身的工作经历,谈一下对班主任工作的几点看法:
一、真心育人,倾注“师爱”阳光
在学校生活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得最多,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特殊,所以要管理好班级,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做到真心育人,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让班上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沐浴到“师爱”的温暖。这种“师爱”不应该像手电筒一样只照到少数优等生,而应该像灿烂的阳光遍撒到班级的各个角落。
我们班上有一学生张××,初一入学不久,就将他的独特“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数学练习不愿做,英语单词背不过,甚至连我的语文周记也写不完……起初我以为是偶然现象,叮嘱课代表重点督促。又过了一周,情况依然如此。
于是,我找到他小学同学了解情况,大家告诉我,他呀上小学就这样,天天完不成作业,老师骂过、罚过,甚至也动过手,没用!我一听,头都大了。有位同学还安慰我说,老师,他上了初中以后,已经比小学好多了。我与他的家长谈到此事,他爸爸很无助地说:“他这是老毛病了,没想到上了初中还是改不了啊!张老师,我工作很忙,靠不上,她妈妈又管不了,只能让你多费心了……”最后难题又回到了我这儿。
我找到一个僻静的办公室,和这个学生单独谈了两节课,从小学谈到初中,从家长谈到老师……我从言语中给他暗示,老师不会当着全班同学让他难堪,只要他能做到每天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我们约定好,最近一周作业每天完成50%,两周以后完成80%,争取一个月后赶上其他同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以前那恍惚不安的眼神变得坚定了,我知道这次他听进去了。他妈妈打电话告诉我,孩子说老师很尊重他,这次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了。慢慢地,我真的看到了他的改变,因为作文课上他总是工工整整地写完第一个交上,每天主动去找我汇报今天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诸多事例证明,学生一旦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就会精神抖擞地把学习和工作做好。相反,如果班主任经常忽视或是冷落某位学生,这位学生往往会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长此以往,何来学习兴趣可言?
二、细心工作,捕捉孩子的闪光点
史麦尔说过,对微小事物的细心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成功的秘诀。作为班主任,就要做一个细心的人,从班级工作的细微处入手,捕捉孩子身上的亮点,培养兴趣,进而以点带面,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教育心理学来讲,兴趣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在的求知欲望,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据统计,人在自主情况下的学习比强制压迫下的学习效率要高出很多。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一兴趣点,找准他在班上的位置,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三、慧心管理,治人先治心
正人先正己,治人先治心。作为班主任,有时一张嘴就能说出学生的很多缺点:不遵守纪律,爱说话,不认真做操……试想,如果我们能学会换位思考,慧心管理,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效果可能要好得多。初中的孩子正处于情感的叛逆期,处理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不论事情如何的棘手,心平气和考虑三分钟: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做?我希望老师怎么处理这件事?之后再去审视学生,某些问题可能不再会成为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还要做到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想点子,尝试新方法,适时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比如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强调个体的作用,鼓励大家敢闯敢拼。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么做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设计为宝塔形,一般知识放在塔底,要求学生必答;有难度的问题放在中间,鼓励学生思考后抢答;最难的知识点放在塔尖,在老师的引导下优秀的学生可以一枝独秀。对最先登塔的学生加分鼓励,对未能完成的学生及时补课(可以是老师补,也可以是学生补)。全班同学既可齐头并进,又可各显神通。这样将知识点的学习融合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学得轻松,又增强了竞争与合作,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李梅 如何做一名“五心”级班主任.文学教育,2011,(09)。
[2]齐秀玲 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探析.学周刊,2012,(02)。
[3]田甜 刘伟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学周刊,2013,(05)。
论文作者:张庆萍 王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班主任工作论文; 老师论文; 慧心论文; 工作论文; 班级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