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散文理论_梁实秋论文

梁实秋散文理论_梁实秋论文

梁实秋散文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散文论文,梁实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梁实秋学贯中西,博通古今,见闻广博,学识深宏。其散文的魅力首先在于闲适性、知识性和哲理性;其作品个性鲜明,韵味浓郁,轻松中见深意,严肃中生情趣,具有凝炼、清雅、丰盈、幽默的特色;他重视散文语言艺术,特别注重发扬本民族的文学语言传统,其散文语言简洁、朴实而又含蓄有味。

著名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梁实秋(1902—1987),生长于北京,原籍浙江杭县(今余杭县)。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小品最著,影响也最大。可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他的名字和作品在他诞生的土地上被遗忘了,直到80年代才开始被人渐知,近几年他的作品畅销不衰。其实,在台港,在东南亚的华语世界中,梁实秋早已被尊为散文界的一代宗师。

他见闻广博、学识宏富,出版的散文、小品、杂文集,多达近二十种。冰心在《读〈雅舍小品选〉》中说过:“实秋不但能说会道,写起或译起文章来,也是下笔千言,尤其是小品文字,更是信手拈来,谐而不俗。”“信手拈来,谐而不俗”,正道出了梁实秋散文的个性特点。他的散文外慕英国兰姆的“伊利亚随笔”,内师周作人的“言志小品”,并进行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起了开拓作用。他的散文显得形散意深,清雅隽永,因而受到中外读者的赞誉。一本《雅舍小品》,据其长女梁文茜说,已“风行全世界,先后印出有三百多版了”。〔1〕这在中国散文史上是一个奇迹。 朱光潜早在一封信中给予了极高评价:“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2〕后来,司马长风又曾指出, 梁实秋的散文“对于稳健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年人,则有难以抗拒的魅力。”〔3〕其实,他的读者不仅是中年人,更多的是年轻人。梁实秋的散文为何有那么大的魅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梁实秋散文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闲适性、知识性和哲理性。

他的散文题材并不广泛而内容却非常丰富,有记叙个人经历、民俗风情的,有回忆亲朋、师友的,有异域的纪游、杂记,也有书评、札记,更有大量的小品、杂感等等,写的大都是日常生活所见的平凡小事和人情世态。

他的散文写作,早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开始了,然而,真正从事散文创作还得从1939年算起。“七七”事变后,他因上了日本侦缉队的黑名单而仓促离开北京,一度四处漂泊,报国无门。翌年他入蜀。居住在重庆北碚,“流离贫病,读书译作亦不能像从前那样进行”了,于是写起“久已不写的小品文”。〔4〕那正是强敌入侵、 国难当头的多事之秋,梁实秋既不作爱国意识强烈、战斗激情洋溢的“怒吼的散文”,也不写描绘抗战艰辛、反映民众疾苦的“诉难的散文”,而热中于作远离现实斗争,反映身边琐事、人情世态的“闲适的散文”。这主要由他的人生观和文学观所决定。他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学上表现为鼓吹典雅、稳健、传统的古典主义,认为文家应该描写人性、表现人性,反对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尤其是空前规模的残酷战争,南北流徒的逃亡生活,使他从“兼济天下”转到了“独善其身”。进川后,他更逐渐向老庄哲学靠拢,并对佛禅产生浓厚的兴趣,追求心境的平和与闲情逸致。1938年12月1日, 他在《中央日报·平民》副刊《编者的话》中写了一段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的话:“现在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这很快被概括为一种“与抗战无关论”而遭到猛烈批判。其实,这种批判是断章取义、曲解原意的。半个世纪后,第一个站出来为“与抗战无关论”平反的,是年逾八十的老作家柯灵。他在《回首灯火阑珊处》〔5〕等文中明确指出:“完整地理解前面引述的那段文字,却无论怎么推敲,也不能说它有什么原则性错误。”梁实秋受挫后,蛰居北碚的一座土屋里,真的开始写起“雅舍小品”来了。可以说,他以后的绝大多数散文,都是“雅舍”精神的延续。

作家在“雅舍”系列的开卷之作《雅舍》结尾写道:“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由此不难窥见他那离世独善、闲逸自娱的写作态度。这种心态在这篇名作中的一段文字中表现最为充分: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下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房顶浓印到处都有,起初有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岩然一声泥水下注,此刻满屋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梁实秋居此陋室,以乐写苦,怡然成趣,真是个“把生活当作艺术享受”的人,显得多么豁达、洒脱。没有表露出忧国忧民的心绪,这毕竟不大合于当时的世情。然而,众所周知,文学作品具有内容的多功能性,所以往往在某一时代不很合乎时尚的作品,在另一时代可能会变得颇为行时。50年代以后,读者和时代的需求已不同于抗战时期,人们希望在紧张的劳作之后,借助一些文学作品来调剂生活,获得娱乐,轻松一下心弦。《雅舍小品》的闲适性,正符合了这种需求。而且它孕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能启发读者思考生活、珍惜人生,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当然,梁实秋并没有闲适到“不食人间烟火色”,他的散文也没有超脱尘世,仍然不时闪射出时代的折光和现代文明的光芒。其作品中对形形色色世相的讽刺、对人生的杂感、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沉思,无不表现出他的真知灼见。从《北京年景》、《唐人自何处来》、《回忆抗战时期》、《记张自忠将军》到《暴发户》、《正月十二日》、《职业》等文,表达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对军阀、对发国难财者、对畸形社会几十年一以贯之的不满与厌恶,以及对爱国将领、对海外赤子的由衷钦敬;从《古都乡情》、《北平的街道》、《孩子》到《由一位厨师自杀谈起》、《由厨房说到妇女解放》、《美国去来》等篇中,则表现出他在对传统文化和故国的思念中的反省与开放的眼光,以及对抱残守缺与盲目自大者的讥讽和抨击。这一切都是与“五四”时代所提倡的民主、科学和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的。即使是在谈论饮食的作品中,也不乏托物言志、感物抒怀之情的流露,像《火腿》、《馋》等文里所流露出来的思国怀乡之情就是相当真挚感人的。

梁实秋的散文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其散文常常引经据典、穿插各种掌故轶事、民俗风情、诗文俚语等等,旁征博引,学识深宏。如《手杖》从斯芬克思之谜。谈到《礼记·王制》中“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的制度,又从“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谈到陶渊明“策扶老以流憩”,谈到杜甫“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最后才说自己用手杖的经验;《牙签》先汇集《水浒传·序》、《佛国记》、《隋书·真瞻传》,莎士比亚《无事自扰》等书中关于牙签的记述,然后再谈北平饭店中的饭后送牙签的规矩,以及各种牙签的短长;《鸟》里则有济慈的《夜鹰》、雪莱的《云雀》以及诗人哈代的诗句的征引。表现了作者丰富的知识与开阔的眼界,但又无卖弄学识之嫌。

在梁实秋的一些散文中,还能发现不少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这是唐代孟郊的诗句,文章以此为引子,忆叙北京老家旧宅,“想起若干儿时事”,阐明“人与疲马羁禽无异,高飞远走,疲于津梁,不免怀念自己的旧家园”的真切思想,这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真情实感,而且也真实地表达出长期隔绝的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正如他在《故都乡情》里所一再倾吐的那样,“一个人远离家乡,无论是由于任何缘故,日久必有一股乡愁”。《时间即生命》一开笔,作家就谆谆诱人地写道: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钟表上的秒针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看看墙上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继而以自己的生活体会,告诫人们要善于利用时间,“不可浪费光阴”,以免自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苦果。又如对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散步,他也有独到的见解:养鱼的都知道要经常为鱼换水,关在城市里的真是如在火宅,难道还不在每天清早从软暖习气中挣脱出来,服几口清凉散?“所以,散步一定要在清晨。”而且散步的去处不一定就是山明水秀之区,“如果风景宜人,固然觉得心旷神怡,就是荒村陋巷,也自有它的情趣。”即使不到七百字的《罗卜汤的启示》也写得非常有哲理:一次,他和几个熟人到朋友杨太太家,吃了一大钵极其鲜美的排骨罗卜汤,从中他联想到做文章“少说废话,这便是秘诀”,和汤里多放排骨,少加罗卜,少加水是一个道理。其它如《中年》、《旅行》、《树犹如此》、《怒》等篇,亦都含有促人思考、长人智慧的哲理。

梁实秋在《偏见集·现代文学论》中认为,“没有个性的文章,永远不是好文章”,由于有理论有实践的长期刻意追求,他的散文个性鲜明,风格独特,呈现凝炼、清雅、丰盈、幽默的特色。

他的散文,不少是传记和怀人之作,文字清丽、淡雅,别具一格。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如《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是回忆绰号“徐老虎”的锦澄先生,作家选取记忆最深、又最能表现老师的三个生活片断来描述:酒后上课,“怒骂”捣乱的学生;朗读课文,有腔有调,声震屋瓦;批改作文,大勾大抹,足见其文章工夫。从而突出了一个忠于职守的严师形象。《忆李长之》也叙述了三个生活片断:大学刚毕业的小人物,敢于著文批评梁实秋的《偏见集》,而且使他口服心悦;抗战期间重庆国立编译馆的工作人员,埋首认真翻译康德的三大批判,北平解放前夕,在一些教授、学者仓皇南下之际,以为“北平才是自由呼吸之地”而坚持留守的人。从中以小见大,活现出李长之严于治学、追求进步的赤子精神。即使像《槐园梦忆》怀念故妻程季淑那样的长篇之作,也是采取若干生活片断互相连缀而成。还有《忆老舍》、《忆沈从文》、《胡适先生二三事》、《方令孺其人》等文,均取这种写法,清新、雅致,寥寥数笔,就将老舍、沈从文、胡适、方令孺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作家还善于抓住人物的某种精神特征,用特写手法加以突出地渲染,如《唐人自何处来》中那个在美国夏安开小饭馆的老华侨,偶然相遇几个初到异域的中国留学生,显得特别亲切和关心。因为不会说国语又不肯用英语,使用铅笔进行“笔谈”,当知道这些青年都是莘莘学子后,“严肃的向我们翘起了他的大姆指”。不仅不肯收费,还赠以雪茄。整个过程他只说了一句“统统是唐人呀!”作者的描述和议论使这位不知姓名的老华侨的故国之爱、同胞之情显得异常动人。又如《记张自忠将军》中的描写:“这司令部是栋民房,真正的茅茨土屋”,寝室“四壁萧然,简单到令人不能相信其中有人居住的程度。”当时梁实秋一行是国民党参政会华北察视察慰问团,将军以“最大的排场”来款待,然而这一餐主菜也不过是青菜豆腐而已。这种简朴、刻苦的思想作风,与“那些雄霸一方的骄兵悍将”就成了强烈对比。描写清隽生动,使张将军克已奉公、抗日爱国的高风亮节跃然纸上,感人至深。

即使是一些记述个人经历、民俗风情的散文,梁实秋也写得淡雅、细致,独具风采。请欣赏《喝茶》中的一段描述:

其实,清茶最为风雅。抗战前造访知堂老人予苦茶庵,主客相对总是清茶一孟,淡淡的、涩涩的、绿绿的。我曾屡侍先君游西子湖,从不忘品赏当地的龙井,不需要攀登南高峰凤篁岭,近处乎湖秋月就有上好龙井茶,开水现冲,风味绝佳。茶后进藕粉一碗,四美俱矣。正是“bian①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有朋自六安来,贻我瓜片少许,叶大而绿,饮之有荒野的气息朴鼻。其中西瓜茶一种,真有西瓜风味。……文字透示出的气氛和情调多么悠然、雅洁、淡远,充盈着生活情趣。读后真使人唇齿留香,酣然陶醉。

梁实秋的散文是清丽雅致的,又是丰盈、潇洒的。在对社会、人生进行探讨和描摹时,他那丰赡的学识、经验等,使其作品具有一种雍容自在的韵味,显示出内蕴丰盈的特色。如《孩子》写以孩子为中心的现代家庭中,父母溺爱孩子的现象:“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接着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借以对那些实际上在孩子跟前处于“孝子”地位的父母作了辛辣的讽刺,并用一个外国故事来说明娇宠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危害,指出“幼有神童之誉,少怀大志,长而无闻,终乃与草木同朽”确是个可以普遍应用的公式,从而表达了他对“树大自直”之说的怀疑。联系提倡计划生育的今天,这种把孩子当小皇帝的作法,不是更为普遍也更令人深思吗?《中年》写得更为洒脱:岁月不饶人,总会有一天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发现额上刻了横纹;但“别以为人到中年,就算完事”,“四十开始生活,不算晚”,“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正如演戏,“中年的演员才能担得起大出的轴子戏,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懂得戏的内容。”作品夹叙夹议,舒徐自在,令人读之津津有味,深受启迪。

梁实秋的散文不仅雅健别致,丰盈雍容,还非常幽默。司马长风曾这样评述:“在现代散文作家中,论幽默的才能,首推梁实秋,其次是钱钟书。”“梁实秋的幽默不伤大雅,处处有谨厚之气”。〔6〕这个意见颇为中肯。尽管梁实秋的散文小品对世态的讽刺不温不火,然而其中不少文章不但颇能揭露社会现实中的某些腐败和弊病,而且“可以欣赏精彩的幽默”。如《汽车》一文,对于雨中訇然而过、泥浆四溅、使路边行人满脸泥花而在车中怡然自得的阔男女,对于以有无汽车作为衡量人的尊卑贵贱的现象,对于把汽车设备列为择偶的基本条件的虚荣女子等,都不无讥讽之意。尤其是有关最后者的描述极为幽默:“汽车本身的便利自不消说,由汽车而附带发生的许多花样可以决定整个的生活方式。对于她们,婚姻减去汽车而还能相当美满是不可能的。为了汽车而牺牲其他的条件,也是值得的交易。”“至于婚姻的对方究竟是怎样一块材料,那是次要的事,一个丈夫顶多重到二百磅,一辆汽车可以重到一吨,小疵大醇,轻重若判。”反语正说,轻松幽默,讽刺亦入木三分。又如《脸谱》中的描写:“不要以为一个人只有一张脸。”女人不必讲,不涂脂粉的男人,也有“卷帘”一格。最典型的是官场人物,一般都有“卷帘脸”,这种人“一阔脸就变”,对下属道貌岸然,面无表情,像一张白纸似的、拉长了的“驴脸”,一旦见上司,立刻“堆下笑容,直线条完全弯成曲线条”,变成了“柿饼脸”。这种“帘子脸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对于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比喻新奇,揶揄诙谐,在幽默的行文中,透露出作者愤世嫉俗的情绪。还有《钟》中对有些人因好赌忌讳输字,“于是读书改称读胜”、有些人喜欢在门上倒挂一个“福”字“取个吉利”的讥评;《女人》里对女人“喜欢说慌”、“善变”、“善哭”等的调侃,都写得风趣迭出,妙语惊人,让人忍俊不禁。

梁实秋自己说过:“我的散文在思想方面、形式方面受英文文学影响不少,但是文学方面如何遗词造句等等是受中国文学影响。”〔7〕他重视散文小品的语言艺术,尤其注重发扬本民族的语言传统。正如有人所指出的,欧美文学的刚直严密、雍容幽默,汉文学的古朴凝炼、铿锵顿挫,北京方言的亲切平白风趣,经过他的熔铸,成为一种新的生命。〔8〕

简洁是梁实秋散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他崇尚“简洁”,主张“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9〕他深黯“割爱”的精义, “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10〕所以,他的散文大都篇幅简短,语言精炼、晓畅。像《新年献词》、《罗卜汤的启示》不过七八百字,然而言简意赅,隽永耐读。前篇从王安石的《元日》诗谈起,认为发首吉日,应该善颂善祷,不仅需要除旧布新,革新政治,“个人之进德修业也需要时时检讨改进”。《雅舍谈吃》中的《乌鱼钱》、《拌鸭掌》等文更短,都不到四百字。他的散文小品大多数只在两千字左右。“简洁乃机智之灵魂”,当然不是说愈简短愈好,而是要适度,“性质需要简单明了者不宜过于累赘”,“性质需要长篇大论者不宜过于简略”。〔11〕他的《谈闻一多》、《谈徐志摩》、《槐园梦忆》等都很长,但读者往往一口气读完,并不觉得长,而是愉悦陶然,余味无穷。

“我反对欧化的写法。”〔12〕在他的散文中绝无食洋不化佶屈拗口的欧腔欧调。他坚持民族化的写法,注重融汇文言词语,并且适当选用文言句法,这使他的散文具有浓郁的“国文的味道”。例如:

树的姿态各个不同。亭亭玉立者有之,矮墩墩的有之,有张牙舞爪者,有佝偻其背者,有戟剑森森者,有摇曳生姿者,各极其致。〔13〕

梁实秋的散文语言还具有诱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他认为:“散文不押韵,但是平仄还是不能完全不顾的,虽然没有一定的律则可循。精致的散文永远是读起来铿锵有致。”〔14〕他的散文不讲究排偶,但于参差不齐之中寓有整齐排偶之笔;不拘于格律,但有时也自然有平仄的谐调和声韵的配合,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盎然。像《雅舍》中关于月夜的一段描绘,便是很有代表性的美文。又如《滑竿》一文里,对“滑竿夫”苦中有乐的一段描述:他们边走边唱——甲:“前面靠得紧!”乙:“后面摆得开。”甲:“亮光光!”乙:“水波波。”甲:“滑得很!”乙:“踩得稳。”甲:“远看一枝花。”乙:“走近看是她!”甲:“教我的儿喊她妈。”接着写道:“唱到这里,路边的那‘一枝花’红头涨脸的啐他一口。滑竿夫们胜利笑了起来,脚底下格外有力,精神抖擞,飞步上山。”这里有俚语、叠字,有对偶、比喻,文句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更有人物的唱和嗔笑,写得生动逼真,韵味悠扬,节奏感很强。即使是一些札记、书评、序跋的文字,梁实秋也写得清畅可诵。例如《重印〈西滢闲话〉序》的开头:

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散文作家辈,其中有几位是我私人特别欣赏的。……周作人先生的文字,冷隽冲淡,而且博学多闻,往往逸趣横生。徐志摩先生文中有诗,风流蕴藉,时常浓得化不开。鲁迅先生有刀笔之称,不愧为“辣手著文章”,看他的笔下纵横,嬉怒笑骂,亦复大有可观。陈西滢先生的文字晶莹透剔,清可鉴底,而笔下如行云流水,有意态从容的趣味。不仅对诸散文大家的评价独具慧眼,而且语言清雅潇洒,变化多姿,读起来铿锵顿挫,富有音乐美感。

注释:

〔1〕 梁文茜:《怀念两章·忆雅舍》,《新文学史料》1993 年第4期第8页。

〔2〕 转引自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合集·后记》, 台湾正中书局,1990年12月版。

〔3〕〔6〕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第27章第164页, 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年版。

〔4〕 梁实秋:《雅舍小品·序》,《梁实秋雅舍小品全集》第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版。

〔5〕 《柯灵六十年文选》(1930—1992)第89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7〕〔12〕 季季:《访谈梁实秋先生》, 台湾《中国时报》1986年11月20日“人间版”。

〔8〕徐学:《梁实秋小品文艺术浅析》, 《台湾研究集刊》1988年第1期第78页。

〔9〕 梁实秋:《文学讲话》《梁实秋自选集》第72页, 台湾黎明文化事实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第10版。

〔10〕〔11〕 《实秋杂文·作文的三个阶段》,《梁实秋散文》第三册,第276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6月版。

〔13〕 梁实秋:《雅舍小品续集·树》,《梁实秋散文》第二册,第223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6月版。

〔14〕 梁实秋:《雅舍散文·散文的朗诵》,《梁实秋散文》第四册,第235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6月版。

标签:;  ;  ;  ;  ;  ;  ;  ;  

梁实秋散文理论_梁实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