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门诊采血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李润霞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017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门诊采血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在2017.3-2017.4期间接收的200例采血患儿,患儿年龄阶段在0-11岁。按照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为10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在采血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血患儿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不同年龄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采取期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4(94%)较对照组患儿81(81%)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门诊采血护理满意度分为为95.14±0.25高于对照组82.34±2.16,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患儿及患儿家长门诊就诊体验,有利于建立友好护患关系,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门诊采血;护理干预;心理

儿科门诊抽血患儿数量多,且时间相对集中。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临床护理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患儿及患儿家长表现出的个人素质、社会环境以及教育背景不同,其相应的心理反应也不一致。因此不同年龄段患儿在采血中护理措施非常重要,护士应针对每一位患儿心理和需求,进行相应的心理诱导和良好沟通,鼓励患儿配合采血护理操作,并且需要和患儿家长沟通,积极引导家长配合护士,促进采血工作的顺利完成[1]。本研究为了解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不同年龄阶段患儿采血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门诊在2017.4-2017.4期间200例采血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中的100例患儿实施护理干预,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门诊采血患儿资料

本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3-2017.4期间门诊接收的20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需进行采血检查,在获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儿124例,女性患儿76例,年龄范围在0-11岁,平均年龄为5.51±0.26岁。将这2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的统计学差异,P>0.05。

1. 2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门诊采血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则在门诊采血期间常规护理上增加护理干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应加强护士专业技术培训,娴熟的临床操作技术增加患儿及患儿家长对护士的信任,提高护理配合度。同时护士应掌握各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调动患儿积极性。

1.3 疗效判断

观察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用笔者自制的门诊护理满意度表,其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儿家长对门诊护理服务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工具采用SPSS22.0,计量资料为患儿家长门诊护理满意度分数,计数资料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P<0.05有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儿家长门诊护理满意度分数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如表1

3 讨论

门诊采血顺利完成需要护士、患儿及患儿家长的相互配合,同时护士应针对患儿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个体化护理,①0-1岁患儿:该年龄阶段患儿对母亲具有强烈的依恋感,需要目前的拥抱和爱抚。陌生的环境使得患儿容易产生抗拒感,因此患儿拒绝和陌生人的接触[2]。护士在护理干预中应面带微笑的抚摸患儿脸部和头部,尽量让患儿平躺在治疗台上,指导患儿家属按住患儿头部,利用腹部的力量夹住患儿的手和身体。嘱母亲唱歌或者喊患儿的昵称,转移其注意力,护士找准时机进行穿刺,进针后患儿哭闹,则会使得头皮静脉充盈,利于采血。②1-3岁患儿:该年龄阶段患儿能够有基本的理解能力,能够运用口语比较清楚的表达自身的想法,也能够根据成人的言行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因此患儿家长和护士情绪直接影响患儿的护理配合度。护士需要关注患儿的表情,用目光锁定患儿,适当采取鼓励性语言调动患儿积极性。护士穿刺应选择大隐静脉、肘静脉,该处静脉血管充盈、弹性好,肥胖患儿则选择头静脉。护士指导患儿家长讲故事或者唱歌分散患儿注意力。护士找准静脉准确进针,在患儿感觉疼痛前顺利完成采取,称赞患儿表现好,满足患儿的自豪感。③3-6岁患儿:该年龄阶段患儿好奇心重,而且自身的独立性增强,容易被周围事物影响[3]。部分患儿在进行采血前出现攻击性行为,例如抓住父母不放,张嘴咬人或者是躺在地上不起来,这都给门诊采血造成压力和负担。护理干预上建议护士要耐心劝导患儿,适当采取鼓励性话语,使其在愉快的心情中感受到大人对其的依赖和信任,从而忘记恐惧和痛苦。一般让患儿站在操作台前,选择手背静脉,嘱患儿家长稳住患儿,说一些平时患儿喜欢的英雄人物,鼓励患儿向他们学习。护士应技术娴熟,态度亲切,在完成采血后奖励患儿五角星。④6岁以上患儿:患儿有自己的意识,能够有一定的忍受力和耐受力,护士需要多鼓励患儿,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取得患儿的信任,从而使其积极配合门诊采血操作。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在门诊采血患儿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儿痛苦,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芳萍,张珑.沟通技巧在门诊采血窗口护患间的作用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z1):86-87.

[2]金桂芝.人性化服务在儿科门诊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93.

[3]蒋瑛.不同年龄段儿科门诊抽血的护理体会[J].工企医刊,2012,25(5):74

论文作者:李润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不同年龄段门诊采血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李润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