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与维护工作论文_白彦君,郑红海

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与维护工作论文_白彦君,郑红海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省忻州市 034000

摘要:现代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以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为基础具体进行的。鉴于电力系统工作的重要性,对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与维护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与维护

当前我国的用电需求持续增大,社会总用电量也是屡屡刷新记录,作为当前的自动化的运行设备,在国家电网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也是大势所趋,所以要提高相关设备的运行效率,保障国家电网的高效运行。由于现有的自动化技术还不是很完善,维护起来也就相对乏力,不足以应对错综复杂的局势,所以加强对变电运行设备技术的研究和相关维护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

1.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

1.1自动化通信技术

因为变电运行设备多且条件复杂,系统通信部件一般采用终端服务器与服务器相结合的形式,利用集成技术将二者融合为一个整体,系统连接则是借助TCP协议或者IP协议与前置的子系统完成。在实际应用中,通信系统的工作与系统基本同步,但又是相对独立的。当系统进入工作状态时,通信系统同步启动,并将相关数据信息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传输,这一过程无需人员控制,传输的数据在固定程序下进入信道,并持续至系统停止工作。

1.2自动化保护技术

自动化保护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等,这些保护工作能够在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自主进行,其核心设备为传感器和单片机,主要的方式则是跳闸动作。一般来说,各级别的变电运行系统和设备都有一定的额定工作电压和电流,当由于短路、断路等故障导致系统异常时,电流、电压会出现变化,传感器在变化出现短时间内侦知,并将情况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再将指令下达给控制系统进行跳闸保护。这一保护模式较传统模式更为灵敏,而且可控性更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数字设备了解电流、电压的变化程度和实时状态,并通过安置报警系统提前做好准备。

1.3自动化调整技术

整个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会出现种种变化,这些变化既有根据需求进行的合理调整,也有意外情况导致的特殊变化。在现有变电系统中,通常存在两条以上的传输线路,以确保相关工作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线路工作则依靠自动化技术进行。如某变电运行设备共有两条连接线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一条线路正常工作,另一条处于备用状态,当出现异常状态,常规线路无法工作时,系统可以自动进行调整,关闭常规线路,使备用线路进入工作状态,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2.目前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与维护存在的问题

2.1自动化设备自身的问题

变电运行设备由于技术方面存在缺陷,使得设备经常出现一些故障,导致电力系统陷于瘫痪,无法有效提供电力。并且电力设备由于年久失修,自然环境导致的故障频发,使得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系数大打折扣,不能保证电力系统进行安全有效的运行,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供电。

2.2人为导致的问题

由于自动化设备需要的技术很高,人们在安装、运行等方面由于缺乏相关技术和经验,使得自动化变电设备无法得到正确的安装,以达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同时在变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中,无法根据设备提供的信息进行准确地处理,及时解决设备的问题,以至于造成更多更大的问题。自动化变电设备的维护上也不符合设备要求,没有根据设备要求和规定进行严格细致的维修,使得变电设备的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与维护的改善对策

3.1建立日常维护机制

日常维护机制是现有维护方式的强化,主要针对整个电力系统和主要结构进行。具体方式为建立专人负责的具体维护模式并以层次化的结构实现有序管理和责任落实。在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维护前,首先要明确一点,即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系统、设备与传统模式出现了显著差别,维护模式不能僵化。以整体系统的维护为例,相关管理部门应选定调度监控人员负责设备的专门监管,并选定操巡队进行整体性的操作和巡视,调度监控人员对变电站的的设备应足够了解,在工作时根据要求进行监控和设备操作、日常维护,重要设备可以确定一人一机制度,

确保维护的有效性;操巡队负责变电站以及变电运行设备的总体操作和巡视,了解调度监控人员的工作成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巡查和处理。日常维护机制的层次化,体现在管理方面,在选定调度监控人员和操巡人员后,应进一步选择管理人员,并建立对应的管理制度,形成层层负责的体系,以便于规范化的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3.2应用现代技术进行维护

现代技术应用于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中,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以热成像技术为例。变电设备中的变压器是核心装置之一,在自动化条件下,变压器与整个系统同步启动、工作,当变压器出现问题时,如果这一问题不够突出,人员和传统的检查技术往往难以察觉,比如变压器内部金属线圈的轻度锈蚀,其会导致变压器电阻增大,降低工作效率。热成像技术条件下,成像设备通过较高的对比度能够清晰显示变压器的温度升高情况,这是由热成像技术的原理所决定的。通常来说,不同物质蕴含的能量存在差异,变压器内部金属线圈存在轻度锈蚀时,其电阻会升高,电流克服电阻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大,热成像设备捕捉的图像与常规图像的差异会十分明显,有利于人员发现问题并维护。这是应用现代技术进行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优势。

3.3针对重点进行维护

变电运行设备与常规设备存在一定区别,如果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维护,可能无法起到最佳效果。具体来说,变电运行设备的核心设备是传感器与单片机,主要附属装置则是通信装置和连接系统。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条件下,变电运行设备的重点也应围绕上述内容具体展开。以单片机维护为例,单片机在变电运行设备中的作用相当于“大脑”,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全部集中传输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根据记忆进行分析,判断运行情况,如变电运行设备额定工作电流为60A,由于产生短路导致电压升至65A,单片机即可判断系统故障,下达处理指令。在实际维护中,要求人员每隔一周对单片机的性能进行一次测试,确保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同时根据实际变化调整单片机的记忆数值,使其能够满足工作需求。此外,还应注意在有线数据传输模式下信道的畅通,保证通信工作有序进行。

3.4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

面对不断发展的系统维护要求,有部分工作人员不能适应新的挑战和发展,对此要想加强管理工作效率,必须对有关员工队伍进行适时的培训和训练。第一,要培训的就是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认识,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除此之外要建立合适的奖惩制度,明确分工和责任,使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第二,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由于先进技术的引进,致使有些员工的知识不能满足工作的要求,因此,要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并且考核合格之后才能进入正式的工作之中,这样才能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结语

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包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保护和自动化调整等方面,维护工作中滞后性、技术问题和维护针对性等可通过建立日常维护机制、应用现代技术和进行重点维护等方式加以解决。应用相关理论有助于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维护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陈秀娟.针对电网变电运行设备自动化技术及维护探析[J].科技展望,2017(27):96.

[2]吴丹,吴昊.基于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及维护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52-60.

论文作者:白彦君,郑红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与维护工作论文_白彦君,郑红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