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贫困为什么难以消除?——来自扶贫重点县教育发展的证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论文,证据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672(2006)03-0039-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监测公报》显示,按照668元的贫困线标准,到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610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2.8%;按924元的低收入标准,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有4977万,占农村人口的5.3%。其中,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613万人,低收入人口为2580万人,分别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61.8%和51.8%;有些家庭生活极其贫苦,抗风险能力相当脆弱,代际传递明显,返贫率极高,基本处于长期贫困(persistent/chronic poverty)之中。
根据已有的研究和扶贫经验,教育是农民摆脱长期贫困的重要力量和工具。那么,是这些地区没有发展学校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在这些地区有所削弱,使得农村长期贫困难以消除?本文基于扶贫重点县10多年的教育发展数据,试图予以分析。
一、长期贫困与教育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长期贫困这一概念,是指有些人口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至少持续5年以上),虽经扶助也难以脱贫。我国592个扶贫重点县,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10多年的扶贫开发,仍然有8.1%的贫困人口收入处在绝对贫困线以下,而且世代传递,极难脱贫,就是世界银行所定义的长期贫困。如果考虑每年15%的返贫率,全国长期贫困人口超过2600万,其中扶贫重点县的长期贫困人口占了绝大比重①。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是对个人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更好的基础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不仅提高个人生活质量,而且通过提高其能力使其免于陷入贫困。对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相关系数为0.63,并通过了“受教育水平是引起收入变化的原因”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之所以长期处于贫困,教育发展不足是重要的原因。
表1中,按2003年人均GDP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排位,贵州、甘肃、云南、陕西、宁夏、西藏、广西、安徽可以说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这8省(区)只有广西和陕西平均受教育水平没有落在最低的10位,分别为7.57年7.71年,排全国的19位、16位,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中至少有70%的统计数据说明,人均收入最低的农村地区,受教育的年限也较短,学校教育与农村贫困紧密相关。在592个扶贫重点县中,受教育水平越低,贫困县比重就越高,长期贫困越严重(图1)。
表1 2003年全国人均GDP、农民纯收入和受教育水平最低的10省(区)
人均GDP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平均受教育水平
排位
绝对数(无)排位 绝对数(无) 排位
绝对数(无)
1 贵州 3603
贵州
1564.66西藏 3.43
2 甘肃 5022
甘肃
1673.05青海 6.12
3 云南 5662
陕西
1675.66贵州 6.15
4 广西 5969
西藏
1690.76云南 6.33
5 四川 6418
云南
1697.12甘肃 6.54
6 安徽 6455
青海
1794.13安徽 6.98
7 陕西 6480
宁夏
2043.3 宁夏 7.03
8 江西 6678
广西
2094.51四川 7.06
9 宁夏 6691
新疆
2106.19重庆 7.28
10 西藏 6871
安徽
2127.48浙江 7.46
全国 9101 2622.24 7.73
资料来源:人均GDP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4)》,平均受教育水平数据来自《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表2比较了扶贫重点县最为集中的10省(区)和最少的5省(市)受教育水平。可以发现,长期贫困地区,不仅其教育水平低于全同和经济发达地区,而且低于本省(区)内全部县平均水平的0.53-2.12年。教育发展不足,导致了这些农村地区长期难以消除贫困;而长期贫困又反过来影响学校教育发展滞后,形成一种“教育不足——长期贫困”的恶性循环。
表2 扶贫重点县最为集中的前10个省(区)和最少的5个省(市)进行比较
贫困县 贫困县 贫困县受教 全部县受教
贫困县 贫困县全部县受教
地区地区
数(个) 比重(%) 育平均(年) 育平均(年)
数(个) 比重(%) 育平均(年)
贵州
5058.145.52
6.15
北京0
0 9.99
云南
7357.035.71
6.33
天津0
0 8.99
甘肃
4350.005.30
6.54
上海0
0 9.30
陕西
5046.306.67
7.28
江苏0
0 7.85
重庆
1435.006.47
7.28
广东0
0 8.07
青海
1534.884.01
6.12
全国
59222.27
7.73
宁夏
8 32.005.55
7.03
内蒙古 3130.696.97
7.76
山西
3529.417.30
8.02
新疆
2728.136.88
7.73
资料来源:贫困县数据来自《中国贫困监测报告(2003)》,受教育水平数据来自《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注:在1993年确定“八七”扶贫计划中,广东省有3个县为国定贫困县,到2003年广东已经消除了贫困县。
二、长期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出现困境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长期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极大困境,脱贫功能也在弱化。
1.农村教育体系和培养目标不利于消除长期贫困
消除长期贫困,首要的任务是提高贫困人群的技能水平和思想观念。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包括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大层次,义务教育主要是小学和初中基础教育,非义务教育包括高中、职教和高等教育。从目前的情况判断,义务教育对消除长期贫困的作用比较小,非义务教育反而促使农民进一步陷于长期贫困中。
首先分析农村义务教育状况。由于地理位置、公共财政、农户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592个贫困重点县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普九”率较低,文盲率比较高。图2显示我国农村长期贫困最为集中的10个地区的义务“普九”率和文盲比率。它们的“普九”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盲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山西5.68%低于全国6.72%平均水平);而且这些地区的小学和初中辍学率非常高,贵州、青海、西藏、甘肃等省小学生辍学率在1%以上,初中辍学率超过3%②。
即使承认那些长期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其教学质量也是相当低下的,消除长期贫困的作用甚微。在一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成了“时间教育”,只要让学生在校就算完成“普九”任务,至于学校软硬件设施、教学内容和效果,无从兼顾。普遍的现象是师资力量相当薄弱,专任教师合格率低,民间戏称“爷爷奶奶教小学,爸爸妈妈教初中,叔叔阿姨教高中”,而且教师负担学生数量高。长此以往,即使一些孩子完成了义务教育,也难以依靠这种教育改变其身份、职业,大多在农业、商业和服务业领域就业(98%),接受较低的收入水平,很难摆脱长期贫困的命运(表3)。
表3 我国贫困农村不同教育水平人口的职业分布 单位:%
类别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专及以上
单位负责人和专业人员0.14 0.62 4.25
33.17
办事员和有关人员 0.18 0.57 4.72
31.17
商业、服务业人员 1.91 4.83 9.47
10.39
生产人员 97.7793.9881.29 25.27
合计 100 100 100100
资料来源: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2004——人口转变与教育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56。注:①单位负责人和专业人员是指国家机关、党群机关、全业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②生产人员包括农林牧渔水利从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以及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贫困地区的非义务教育状况也并不乐观。在我国,高中阶段基本上是个人走向社会或者进入高校学习的分水岭,也是个人身份和地位能否改变的关键时期,因此,国家和农村家庭都非常重视正规教育,让孩子选择在普通高中就读,对职业培训教育并不热衷。据统计,2003年全国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9613.8万人,其中普通高中生1964万人,中专生502.4万人,职中生528.2万人,普高学生比例高于职业学校学生。对于农村高中学校而言,为高考而强调应试教育不可避免。这种教育质量和效果,对改变长期贫困的作用并不明显。对于贫困家庭而言,一旦孩子高考升学,可能走入的是又一条引发其陷于长期贫困之路;一旦没有升学,只有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外出打工。从目前的研究看,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高中教育对消除长期贫困有明显作用③。
高等教育能够消除农村长期贫困吗④?从个体看,很多农村大学生就业后逐步消除了贫困,但我们更关注农村大学生的家庭负担,以及毕业后对父母家庭的反哺作用。以培养一个大学生为例,至少年花费6000-8000元,是贫困农村家庭3-4年的纯收入⑤;孩子大学毕业,该家庭可能要经受10年左右的贫困生活。进一步乐观地预计该大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找到工作,对父母家庭进行了收入“反哺”,该家庭贫困状况仍然会持续6年以上,长期贫困没有消除。实际的情况是,当前很多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并没有回到农村,教育筛选制使高级专门人才进了城,暂时避免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但他们对当地经济和父母家庭的反哺作用相当有限,长期贫困状况仍然延续。表4是我们2005年7月组织对湖北省国定扶贫重点县罗田、麻城、红安三县32个行政村531户1990年以后入学的农村大学生家庭调查的统计,只有29%农村家庭大学生回到本地(主要在本县城和乡镇),有13.9%的家庭因孩子扶助而摆脱长期贫困,有50%家庭(低于2000元)还处在长期贫困之中。
表4 531户农村家庭大学生毕业去向及反哺情况
调查内容
户数 占比(%)调查内容户数 占比(%)
回本地乡镇
489.0 没有扶助或仍需父母资助 101.9
回本县城106
20.0 进行货币扶助521
98.1
外地小城镇 6011.3 #低于1000元/年 529.8
大中城市285
53.7 1000-2000元/年 209
39.4
出国 326.0 2000-3000元/年 186
35.0
合计531100 高于3000元/年
7413.9
合计531
100
2.长期贫困地区教育投资不足影响了长期贫困的消除
如果说学校教育可以提高农民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消除收入长期贫困的话,当前农村教育投资不足就从源头上堵死了这条道路。首先是贫困家庭收入水平约束和认识约束,导致私人教育投资不足。典型的表现是义务教育普遍没有达标。小学和初中辍学率比较高,6-15岁人口在校率较低,成人文盲率较高;其次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慈善意识,导致社会对长期贫困家庭的教育投资(或者资助)不足,每年通过希望工程等社会资助的贫困学生毕竟不多,大量的贫困家庭没有得到资助⑥。再次,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经费相对不足,促使贫困家庭难以通过优质、充分的教育资源而摆脱贫困。一份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学校教育经费和适龄人口的比较,农村小学适龄人口占全国适龄人口的70.68%,而农村小学教育经费只占全国小学教育经费的56.77%;农村初级中学适龄人口占全国适龄人口的66.13%,而农村初级中学教育经费仅占全国初级中学教育经费的49.87%,政府对农村教育投资明显不足(表5)。
表5 城乡人均教育经费与教师负担学生数比较
普通中学 普通小学
年份 生均教育经费(元) 教师负担学生数(人) 生均教育经费(元) 教师负担学生数(人)
城镇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1996 1150.00 884.27
15.3017.98 705.97
499.80
21.43 24.89
1997 1663.56 900.89
15.3518.44 734.65
532.56
21.87 25.39
1998 1937.41 854.17
15.5818.75 843.39
570.07
21.83 25.16
1999 2063.88 845.64
16.1719.36 939.75
632.09
21.17 24.21
2000 2178.83 853.34
17.0520.09 1036.69
721.97
20.66 23.12
2001 2232.95 1124.86
17.9319.90 1372.58
852.31
19.65 22.68
均值 1871.11 910.53
16.2319.09 938.84
634.80
21.10 24.24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2004年计算整理而得,其中生均教育经费根据各年年鉴“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情况”和“各地区普通中学(小学)分城乡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相应在校生数计算获得。教师数通过“各地区中学(小学)按城乡和主办部门分的教职工数”获得。中学包括高中和初中。
实际上,在私人、社会和国家三个投资渠道中,投资比例最大的是私人。据2004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显示,2002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量9248亿元中,国家投入3107亿元,占33.6%;社会投入346亿元,占3.7%;个人投入5795亿元,占62.7%。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学级教育中个体家庭都是经费投入的主力军。对于贫困农村而言,因为地方财政原因致使政府投资名存实亡,教育投资最终都落在农村家庭上。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调查,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中,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2%,而县乡两级负担的87%基本上都直接来自农民——实际上,农民几乎直接承担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培养成本。按目前状况,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至少要花费13万元,相对于2004年扶贫重点县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1582元而言,它简直是天文数字!因此,贫困家庭唯一选择就是辍学,学校教育难以在消除长期贫困中发挥作用。
3.当前教育不公恶化了农村长期贫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公平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区域失衡不断扩大。教育并没有发挥缩小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作用,反而因为其自身的不平等而成为扩大整个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动力机制,造成了农民家庭进一步陷于长期贫困。
当前的教育不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导致农村贫困家庭获得教育机会减少,影响了长期贫困的消除。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政府、社会的投资偏好原因,贫困农村地区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数在不断减少,生均经费增幅缓慢,生师比例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表5)。如果把家庭过低收入和教育负担等因素考虑进来,农村贫困孩子根本就无法接受这种失衡的基础教育。
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贫困孩子也无法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因为在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办学体制下,农村少年儿童在通向学业成功的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很多农家子女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出局,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造成农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进而,由教育当局掌控的高等教育机会初次分配的失衡,以及强势社会成员以“腐败”参与的再分配,都拉大了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据1998年进行的一项对全国37所不同层次高校(大专除外)1994和1997级学生近7万人的调查,在城乡之间,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整体差距为5.8倍,在全国重点院校中则达到8.8倍,即便在最低层次的地方高校中也有3.4倍,超过了城乡居民经济收入的名义差距(2.8倍)。各职业阶层间的差距则更加明显,农民子女与工人、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进入高等学校的可能性之比为1∶2.5∶17.8∶12.8∶9.4,其中在全国重点高校中是1∶4∶31.7∶22.6∶17.4,农民阶层与整个非农阶层的整体差距是5.6倍,在全国重点高校中是9.2倍,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⑦。
教育不公的第二个体现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制和产业制,它导致了农村大学生家庭返贫或者进一步贫困,起着一个恶化作用。1999年后,我国高校普遍实行收费制,而且费用一再增加,造成广大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因高昂的学费被拒之门外⑧。以北大、清华、北师大为例,1999年北大、清华两校招收5080名本科生,其中农村学生仅有902人,占总数的17.8%;北师大农村学生比例由1998年的30.9%下降到了2002年的22.3%,以上三校农村大学生极少数来自长期贫困家庭。
倡导教育产业化并没有错,实行收费制(个人投资)也有道理,但它对农村家庭来说是把双刃剑;尤其是当前一些民营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而且触角渐伸渐远,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级级皆有民办,它们点燃高收费之火,对农村贫困家庭以致命打击。贫困家庭要么放弃教育机会,要么承受更高的教育费用,而这两个选择都会导致家庭收入贫困,且长期难以消除,加速和凝固了社会的不平等。
三、教育改革是消除农村长期贫困的根本方案
消除农村长期贫困,最根本的方案还是发展教育,改革教育。作为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还促进个体转变观念、提高劳动能力,消减致贫因素,实现收入增长。基于前述贫困农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其消除长期贫困功能的减弱,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1.改革贫困农村的教育体系和培养目标
当前贫困农村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基本上与城镇一样,脱离农村实际,造成受教育者并不能脱贫。因此,农村各级教育要从根本上改革,使之面向农村、服务农村。具体来说,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阶段,要以知识教育为基础,侧重培养农村学生新观念、新思维、新视野;而不是追求升学率。要把农村小学和初中办成一种真正的“大众型、普及型”的教育,而不是“放养型”或“应试型”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要重点发展和改革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它是提高就业、实现增收、消除农村长期贫困的最有效手段。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与初中教育有机衔接,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当地;另一方面,它可以填补城市职业技术教育“余地”,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增加个人收入⑨。
普通高中阶段是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软肋,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因此,今后要进一步扩大供给,同时注意避免应试教育化,特别是在现代化教育方面要加大力度。很多农村大学生入学感觉“信息知识贫困”⑩,说明我国农村高中教育的缺陷。
在农村,要大力发展适应当地的高等教育,建立农村级的大专院校;并在省级以上高校设立农林种植、农村医学等课程,让高等教育服务农村。
在大力发展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发展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的范围很广,包括在职训练、农业推广、成人识字、电视教学以及基本技能短期培训等。这些教育方式,投资少而效益高,对低收入和因种种原因失去正规教育机会的贫困人群最为有利,有利于帮助农民脱贫(11)。
2.建立合理有效的投入体制
长期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重要原因是教育的资金投入和师资投入薄弱。因此,对不同级别教育采取不同的投入政策尤其重要。农村义务教育,要实行真正的“全免费”,释放家庭压力。中央级和省级政府要承担义务教育的投入经费,避免分级负担造成税费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要重视贫困农村的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加大师德师风检查,切实提高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学质量。
地方政府可以与社会联合投资适合农村的职业教育,逆转职业教育滞后的局面。采取与发达地区企业联合,创建学校—就业—致富“一站式”教育模式。国家要加大力度扶持和投资那些与农村相关的实用性高等教育,注意当前“教育过度”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冲击,并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对当前社会资本投资教育,政府要加强领导和引导,特别是在农村基础教育领域,防止“教育不公”现象在贫困农村蔓延。对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的投资门槛要提高,对民营学校的收费、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要经常性检查,遏制教育领域的收费扩大化和拜金势头。
3.建立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扶贫体系
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不仅对长期贫困家庭进行基本收入救助,还要进行教育救助,建立长久有效的教育扶贫体系。对那些长期贫困家庭孩子,要建立家—校—政府联系机制,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专门的教育扶助档案。县级通过设立专门的教育扶助基金,对长期贫困家庭孩子入学予以直接补贴。要发动社会力量,弘扬农村光彩事业,对那些资助贫困学生的企事业单位,要从税收、贷款等多方面进行优惠,从而形成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协作的体系,解决长期贫困家庭教育问题。
注释:
①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仍然存在的282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有560万人为五保户(占20%),979万人为残疾人口(占35%),800万人(占28%)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最终需要搬迁移民的。剩下的未获温饱人口中,有相当大部分也是患有长期慢性疾病或体弱多病丧失或部分失去正常劳动能力的(转引自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2004)。这四类人口基本上都属于长期贫困人群。为简便分析,文中将扶贫重点县的1613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定义为长期贫困人口。
②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2004——人口转变与教育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30.
③一些研究教育投资回报率的文献发现,教育阶段越高,投资的收益率越低。
④刘尧(2002)认为,发展“即于农村、为了农村、在农村”的农村高等教育可以缓解知识贫困,但他并没有提供因知识贫困缓解所引起收入贫困状况改变的证据。
⑤《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显示,2004年592个扶贫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82元;在现代核心家庭中,家庭年纯收入大约为2500元左右。
⑥按照《希望工程效益评估》说明,到1996年底,希望工程救助的学生占全部失学儿童的30.9%,有希望工程受助生的县级单位1601个,占全国县级单位总数(2142)的74.7%。在国家级贫困县96.3%的乡、63.3%的学校和41.3%的行政村有希望工程受助生。来自http://www.cydf.org.cn/gb/value.html。
⑦数据资料来自张玉林:《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
⑧按照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调查,2002年农村个人平均投入教育费用75019元,其中大学4年45089元,占60.1%。新华网2005年06月16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知多少》,
⑨二战以后,德国职工中的85%以上受过职业教育,25%左右受过高等教育,这是其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乃至整个经济贸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奥秘所在,也是个体收入提高的关键。
⑩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进行了一项“关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状况的调查”。调查对象中,有30.7%的学生来自贫困地区、偏远山区,这其中又有56%的学生上大学前没用过电脑、手机、MP3、U盘、电子辞典等现代普及电子设备,13.8%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上网。
(11)据非洲国家经验,在农业推广和手工业技能训练中结合扫盲和补习基本数学知识,其经济效益更高,能够以低于办正规小学的成本增进农村居民的福利。
标签:农村人口论文; 教育扶贫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农村论文; 农民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义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