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不仅仅能影响到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水平,还对企业内的竞争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业水平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要求的增高带来的就是技术难度的增大,并且近些年我国房地产行业一直处于一个高涨的态势,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要想不被建筑行业所淘汰,必须有一定的竞争力。施工单位只有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才能确保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概念综述
土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可以说混凝土材料在整个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合理利用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到总体的工程施工质量,一定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掌握好混凝土施工流程也是保障施工高质量的重要前提。为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混凝土的相关施工工艺,掌握具体的应用细节,强化流程管理及控制应用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符合建设工程的最终标准。混凝土之所以在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归根到底是因为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性能,混凝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强可塑性能,能够适应工程过程中多种形状的不同变换。建筑施工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这一优点的有利性,将混凝土技术与施工相关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就形成了我们工程中常见的混凝土钢筋结构,这种就够能够充分满足施工过程中对强度的高要求。
2土木工程混凝土的问题因素
2.1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是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若外界温度突然出现下降的情况,那么会对混凝土表面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且如果外界温度呈现持续降低的情况,那么混凝土表面温度也会随之降低,但是混凝土的内部却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因此,二者之间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温度表,这种温度差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从而产生裂缝或者出现其他问题,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2 混凝土自缩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硅灰是混凝土结构不可或缺的原料,但是,硅灰的使用,会使混凝土结构出现紧缩现象,甚至会出现断裂等质量问题。并且,随着混凝土湿度的下降,会使其的紧缩现象更加严重,可能会对整体工程造成影响[1]。
2.3混凝土成分的影响
在混凝土成分中,粗集料一般都采用破碎砾石、矿渣等原料,对于粗集料而言,应选取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材料,并且原料供应商必须是具备相应的资格的企业和公司,以保证控制原料的颗粒的直径大小、粗骨料以及细骨料的配料比、颗粒直径比。若混凝土中存在其它杂质,会使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不利于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的安全。
3混凝土应用时具体的施工技术应用
3.1 合理选取相应的混凝土材料、专业进行技术配比应用
混凝土最重要的技术流程就是合理进行科学配比,这也是保证混凝土进行良好应用的重要基础。合理管控好配比环节的施工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合理进行选择以及适当的搭配,科学的配比使得混凝土的施工效果事半功倍,能够大大保证整体混凝土的应用质量,也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达到科学的指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在具体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配比工作应该作为施工的重点环节,必须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一般来说,在实际施工过程总,对于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应该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施工,定期对其进行筛检及检查,这样才能够充分保证混凝土的科学配比,使其更好地符合工程要求。混凝土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配比时,应该将水泥分类工作放在重点之处,不同的工程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各有差异,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流程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2]。施工过程中配比大体积混凝土需要考虑多种不同的因素,首先要对水泥原材料的水热性能进行详细了解,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进行合理删选工作。
3.2 科学搅拌合理应用技术
开展混凝土配置工作时,除了原材料的选取以外,合理应用搅拌技术也是影响混凝土整体应用性能的关键环节,工作人员也需要对搅拌技术提高重视度,重点关注这一环节,可以说搅拌技术的合理应用时混凝土发挥最大性能的基础。具体搅拌过程中,应该明确实际的投料顺序原则,科学规划每一个步骤的实际用量,合理协调搅拌时间及具体速度,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不同也会对混凝土的搅拌技术产生深切的影响,只有充分保证搅拌工作才能够建设出符合实际工程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搅拌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科学检测每一个环节混凝土中的实际含水量,同时综合搅拌的实际情况科学配比煤灰等其他材料的比例。搅拌混凝土时经常会应用到一些额外的添加剂如石子等,加入其他的添加剂时,工作人员也应该保证搅拌的效果非常均匀,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的施工要求。
3.3 科学应用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的施工环节,对浇筑质量的控制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浇筑技术非常重要。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应通过以下流程对浇筑技术做好控制:第一,在项目施工之前对施工地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且使用清水湿润浇筑物的外表,为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提供优良的环境,保证浇筑工作的顺利展开;第二,工程的施工人员应对模板的尺寸进行反复测量、校对以及核实,确保各项数据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第三,工程施工人员还应按照施工图纸做好安装工作,根据具体的浇筑部分进行浇筑作业,如:在楼梯的浇筑上应遵循从下至上的原则,先对底板的混凝土进行振实,然后和踏步上的混凝土同时浇筑,逐渐向上进行浇筑作业,浇筑过程注意对踏步上的混凝土进行抹平,通过严谨的浇筑流程,保证工程质量[3]。
3.4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当以上环节施工结束后,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提高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质量。工程施工人员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养护工作:第一,在对混凝土结构完成浇筑工作的一周之后,要对结构进行拆模作业,拆模工作完成之后,使用塑料膜将结构封严,同时对混凝土结构的湿度进行检测,如果湿度较低,应立即对其进行洒水,这样可有效防止结构出现裂缝;第二,在洒水时间的控制方面,应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3天之后进行,具体可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和核心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确定是否需要对结构进行洒水。
结束语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与整个工程的进展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建筑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总体来说,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不利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切实的去学习,去提高我们的水平。进而将我国的综合竞争力再一步的提高。希望以此文能够引起广大同仁的关注,共同促进我国的建筑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子君,段凯.论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山东工业技术,2015,(20):68.
[2]杨进.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江西建材,2015,(21):281-282.
论文作者:胡中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