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论文,农村经济论文,工作会议上论文,持续稳定论文,讲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12月16日)同志们:
这次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主要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和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情况,安排部署明年工作。下面,我就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及明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丰收后要正确估价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既要肯定成绩,又不可盲目乐观
今年,整个国民经济实现了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继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显著标志是:既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社会总供求趋于基本平衡,宏观经济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比上年增长10%左右,商品零售价格涨幅回落到6%左右,都比预想的要好。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三年来采取的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个经济开始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近三年来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在去年较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总产量超过9600亿斤,比上年增产270亿斤以上。棉花和油料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所减产,但供给仍可满足需求。“菜篮子”产品持续增长,预计肉类总产量58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80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1.2%,禽蛋、奶类、蔬菜、水果等也都比上年有较多增产。乡镇企业运行平稳,速度和效益适度增长,预计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5%。农垦经济有新的发展,预计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4%,粮食等农产品总产创历史最好水平。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预计农机总动力比上年增长6%。全年农业增加值预计比上年增长4.5%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6%左右。
今年农业再获丰收,进一步改善了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对抑制通货膨胀,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全国物价涨幅可比上年回落9个百分点以上,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回落近20个百分点,大大高于非食品类价格的回落幅度,这与粮食和“菜篮子”产品较大幅度增产,市场供给状况进一步改善有很大关系。今年农业特别是粮食获得丰收,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政治意义。近些年来,世界粮食产量下降,库存锐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粮食连续两年大幅度增产,不仅与世界粮食安全日趋严峻的形势形成了鲜明对照,而且有力地回击了近年来国外某些人制造的所谓“中国粮食威胁论”,消除了一些人对中国粮食问题的担心,维护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在前不久召开的“ 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李鹏总理庄严宣布,中国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不仅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丰衣足食,而且将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总理的发言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赢得了绝大多数国家的称赞。总之,农业连续两年夺得丰收,意义重大,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近些年来加强农业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实现未来农业发展目标的信心。
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业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今年国家在稳定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同时,突出解决“一低、一高、一重”问题,再次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定购价格,花大力气整顿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秩序,狠抓减轻农民负担等,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继续得到保持和提高,积极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生产投入,应用科学技术。其次是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实“米袋子”、“菜篮子”省、市长负责制,继续加大抓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力度,在保护基本农田、落实粮食面积、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加快科技进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再次是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各级农业部门扎实工作。今年各有关部门在安排农业投资,落实农产品收购资金,保证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以及组织抗灾救灾等方面都作出了极大的努力。我们各级农业部门精心组织、指导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一环紧扣一环,狠抓各项增产增收关键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抓重大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抓“种子工程”实施、提高良种覆盖率,抓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丰富副食品市场,抓防灾抗灾救灾、减少灾害损失,抓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抓“东西合作示范工程”、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抓“三定”落实、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抓农业法制建设、促进依法治农等。这里我要特别指出的是,“种子工程”全面启动,关键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提高了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这是今年夺取农业特别是粮食丰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初步估算,今年因科技含量提高增产的粮食,占粮食增产总量的38%,这充分显示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另外,气候条件较好,也是夺取农业丰收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年虽然局部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很大损失,但从全国看,气候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特别是东北、西北、华北雨量充沛。
今年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初步摆脱了前些年徘徊不前的局面,表明农业的基础地位有所加强,也表明农业增产的潜力很大。在估价农业形势时,看不到这一点,对坚定信心、实现“九五”农业发展目标是不利的。但也决不可盲目乐观,要看到目前农业的基础地位还不够稳固,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看不到这一点,对克服困难、实现“九五”农业发展目标也是不利的。正像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今年农业虽然获得丰收,但农业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李鹏总理也指出,“农业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农业基础比较脆弱的状况没有改变。”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首先,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不能估计过高。近两年,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供给状况改善,有国内生产发展的原因,也有国家减少出口、增加进口的因素;粮食产量的增加,有单产提高的原因,也有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因素;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虽然科技的作用很大,但也有气候条件较好的因素。农业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很大,绝不能因为连续两年增产而对综合生产能力有过高的估计,更不能放松我们的工作。其次,对丰收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估计不足。主要是:在粮食增产的同时,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粮食积压、收储困难、调销不畅和市场价格下跌等问题;在农民增收的同时,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乡镇企业亏损增加、出口减慢、吸纳劳动力能力降低的苗头。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积极主动地加以解决。特别要防止出现新一轮的“谷贱伤农”,否则,农民的积极性难以保持下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难以保持下去。再次,对农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更应有清醒的认识。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发展既面临资源紧缺的制约,又面临需求增长的压力,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弦是松不下来的。不仅如此,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呈多样化趋势,对农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当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不高、抗灾能力不强的问题仍很突出,重大农业技术成果储备不足,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难度很大。所有这些都表明,农业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
总之,在近两年农业连续丰收,农产品供求关系改善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正确估价农业形势,既要看到成绩,鼓舞斗志,增强信心,也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持冷静头脑,防止盲目乐观。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越是农业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绝不能日子一好过了就出现认识上的反复。明年,各级领导抓农业的思想不能麻痹,精力不能转移,工作不能松懈。发展农业的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要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上来,把握大局,开拓创新,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千方百计夺取明年农业丰收,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实现“九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再创佳绩。
二、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全面实现明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1997年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政治生活中有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二是召开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年继续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巩固“九五”开局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两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明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突出粮棉、“菜篮子”和乡镇企业三个重点,积极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大力推动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主要目标是:粮食总产量稳定在今年4800亿公斤的水平上,并力争有所增加,棉花产量425万吨,油料、糖料稳定发展,肉类产量6200万吨,水产品产量3100万吨,农业增加值增长4%,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工作上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明年仍要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条重要教训,就是丰收之后往往容易出现忽视农业的倾向,几次大的农业波动,尽管有不同的特殊历史原因,但都与在连续几年农业丰收之后忽视和放松农业有关。”我们应当牢牢记住这一点,做到丰收后抓粮食生产的精力不转移,劲头不放松,措施不减弱,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和流通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放松粮食生产。要充分认识到,粮食在我国具有特殊重要性,始终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大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当前粮食收、储、调、运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流通不畅、吞吐调节能力弱造成的,决不意味着粮食多了。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防止丰收后出现忽视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倾向,导致大起大落。保证明年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发展,既可以减轻后三年的压力,又可以为明年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价格并轨提供保障,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维护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夺取明年粮食丰收,既面临严峻考验和一些不利因素,又有许多有利条件。从198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情况看,大致是每三年一个周期,即两年增产,一年减产,连续三年增产还没有过。明年是第四个周期的第三年,能否打破这种周期性的增减,对我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关键是防止出现忽视和放松农业的倾向,解决好丰收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避免新一轮“卖粮难”,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应当承认,上述不利于稳定粮食生产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觉。那么,明年是否注定打不破这个周期呢?我看也不尽然。当前粮食生产有着不少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醒全党全社会,要防止丰收后出现忽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倾向;二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流通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高度重视,已经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包括增加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进一步确立粮食最低保护价制度,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三是今年秋冬形势不错,冬小麦面积增加600万亩,技术推广面积扩大,墒情较好,夺取明年夏粮丰收有较好的基础;四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比较充足,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较高等。所有这些,对夺取明年粮食丰收都极为有利。我们要坚定信心,迎接考验,抓住有利条件,扎实工作,努力完成明年粮食生产任务。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年粮食生产总的要求是:总产量保持在今年较高的水平上,并力争有所增加。为此,首先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今年16.8亿亩的水平上,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根据当前形势,各地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防止盲目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东南沿海地区要继续保持粮食面积恢复扩大的好势头,力争明年有新的增加。中部地区要正确把握调整农业结构的力度,继续为稳定全国粮食生产的大局作贡献。要切实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严禁在耕地上挖鱼塘、栽果树。要突出抓好主要作物、重点地区、重大技术和关键农时,一环紧扣一环地落实好各项措施,确保夏粮增产,早稻和秋粮稳定发展。要重点抓好“种子工程”和以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玉米地膜覆盖为主的配套农业技术推广,加强管理,制订农业防灾、救灾、减灾预案,立足抗灾夺丰收。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切实抓好棉花生产,按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多种经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近两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都在5%左右,这与国家提高粮棉定购价格和农产品市场价格上升有关。明年在国家粮棉定购价格基本稳定,市场粮价不可能回升,一些地方还有可能下降的情况下,农民收入能否继续保持近两年的增长幅度,对我们也是一个严峻考验。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必须十分重视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要求,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稳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养殖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促进农民增收。要抓住目前饲料供给状况好转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养殖业,促进粮食转化增值和种植业向养殖业延伸。养殖业生产要按照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要抓住今年农业丰收的良好机遇,积极引导集体和农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行初、精、深加工并举,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要继续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重点,通过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科技进步,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提高企业素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要作用。
保持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明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好中央保护农民积极性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切实抓好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负担问题极为重视,今年10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姜春云副总理代表国务院作的关于减轻农民负担情况的报告,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农业丰收后防止加重农民负担的通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工作。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体制转变
各地实践表明,按照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即产业化的思路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实践小平同志提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第二个飞跃”的一条重要途径。十多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已取得巨大成效,如何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实现“第二个飞跃”,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近些年,尽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已有发展,但从全国来看,绝大多数地方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实行农业产业化则突破了这个限制,发达地区可以搞,欠发达地区也可以搞,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这种经营方式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有利于实现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目前,对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尽管各地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对其实质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龙头企业,把农户生产与国内外市场联合起来,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使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这种经营方式,既推动了经济体制的转变,又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现了两个根性转变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农业产业化极为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河南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指出:要“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李鹏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明年,我们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一个重点来抓,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力求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从各地的实践看,在指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选准主导产业和产品。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各地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来确定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形成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经营,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确定主导产业和产品方面,各地农业部门要为当地政府当好参谋助手,提供决策依据。
第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要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来抓,对市场潜力大、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各地应在资金、技术和政策上予以必要扶持。要十分重视和大力培育、扶持各种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其成为“龙头”,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载体。乡镇企业、农垦企业和农办实体,要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发挥优势,担当起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三,处理好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关系。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也是目前的一个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引导。要倡导各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使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这方面,我们农业部门要向农民多提供咨询服务。担当龙头的农口企业要率先作出榜样,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第四,建设好农业商品基地。主导产业和产品的形成、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都与基地建设密切相关。基地建设要努力朝着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以及服务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产品规模、市场规模,也才能成为龙头企业的有力依托。在基地建设中,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重大技术,提高原料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第五,搞好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产业化,对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各种服务要适应这一要求,从资金、技术、信息、物资、运销等多方面,为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提供服务。在这方面,要高度重视和发挥农民专业协会的作用。
当前,我们各级农业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抓好指导工作,搞好试点示范,加强调查研究,总结推广经验。部里已经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明年将在全国重点抓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探索运行机制,推动各地发展。我们各级农业部门要有一种紧迫感,引导和组织农口企业特别是各种服务实体,积极参与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来,并担当起重任。
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对其它方面的改革也要抓紧抓好。继续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提倡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做法,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增强集体为农户提供服务的能力。总结各地经验,做好指导工作,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积极探索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子,继续抓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兼并、拍卖、转让、企业集团和现代企业制度等多种形式的试点。加快以集团公司化为主的垦区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实施好国有农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加快农垦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围绕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搞好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引导和扶持多种形式的农民产销合作组织参与流通,搞活农村市场。加快农业对外开放步伐,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农村经济,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农业交流与合作。
(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发展受资源约束的状况难以逆转。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根本出路要靠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即由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通过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从各地经验和当前农业发展实际看,明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科技推广工作,加快科教兴农步伐。这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核心和关键。明年在这方面要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建设、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科研攻关和技术引进、农民技术培训四个重点。“种子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发展目标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已经开始启动,并取得积极进展。明年要狠抓统供、包衣、市场管理等关键环节,全面启动品种引育、良种繁育生产、种子加工包装、推广营销和宏观管理等系统建设,扎扎实实地把“种子工程”向前推进一步。继续以“十项农业重大技术”为重点,着力提高技术推广的到位率和覆盖面,以“丰收计划”为龙头,进一步掀起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高潮。抓紧“九五”科研计划的落实,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研攻关。动员和组织大批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开展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扎实推进1000项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引进工作。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抓好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和管理体系建设。继续抓好“绝色证书工程”,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二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资源的配置状况和利用效率的高低,与农业结构是否优化关系很大。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有了很大调整,但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存在一个向优化结构要效益的问题。明年要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通过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多种经营,通过开发利用荒山荒滩水域等非耕地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通过农副产品加工、运销增值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要优化农业投资结构,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优化结构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积极发展优质产品和绿色食品。从一定意义上讲,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就是要以质取胜,以质占市场,以质求生存,以质求发展。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农产品积压,销售不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有些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差不无关系。目前尽管一些地区农产品积压严重,但质量好的产品仍然畅销,供不应求。因此,在指导农业生产中,要树立“名牌”意识,实施“创名牌”战略,每个地方、每种农产品都要有名牌。围绕“创名牌”战略,抓好农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工作。
三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环境保护。这既是实现农业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土地产出率,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它生产要素的作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定要花大力气、锲而不舍地抓下去,当前要突出抓好中低产田改造,这是今后增产粮食的希望所在。除了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水土保持外,要重点抓好“沃土计划”和改良土壤、推广旱作农业技术。牧区要加强草场基本建设,提高载畜能力。在大力改造中低产田的同时,还要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年来,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园区”、“吨粮田工程”、“丰产方”等,建成了一大批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农业的高产稳产。如果这样的农田全国能够建成5亿亩,那么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就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各地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要加强农业环保网络建设和资源监测工作,加大对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大力推广以粪便、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能源——环保工程技术,继续抓好全国50个生态农业县建设和“九五”全国百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明年,农业部门的各行各业,都要紧紧围绕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突出工作重点,找准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种植业要突出粮食生产,重点抓好技术推广、“种子工程”、“沃土计划”和商品基地建设,实现增产增效。畜牧业要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继续优化产品结构,重点抓好畜禽良种及其配套养殖技术推广、疫病防治和饲料生产,提高畜禽出栏率和饲料报酬率,积极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渔业要突出抓好种苗、病害防治、技术推广和加工增值,着力提高科技含量,优化产品结构,保护渔业资源,促进可持续增长。乡镇企业要以贯彻《乡镇企业法》为契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以产权制度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加大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力度,强化质量和名牌意识,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引导企业适当集中、连片发展并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东西合作,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安全生产。农机系统要围绕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改善结构,狠抓节本增效工程,力争在重点作物、关键作业环节上有新的突破。农垦系统要努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配置资产和资源,提高效益,增强实力。
三、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积极做好明年各项工作
(一)把握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明年,对全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对农业和农村工作来说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保持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避免过去曾多次出现的大起大落,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任务相当繁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六字要求”,即“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开拓前进”。这十六个字,是中央对做好明年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完全适合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落到实处。
“十六字要求”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核心是把握大局。对于我们农业系统来讲,把握大局就是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认真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再夺农业丰收。做到这一点,也就是维护了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在农业连续两年丰收的形势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真正做到丰收后思想不麻痹,精力不转移,工作不松懈,措施不削弱。要深入实际,深入农民群众之中,认真分析研究丰收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中央加强农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要总结经验,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积极研究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大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要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提高驾驭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能力。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根据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就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农业系统要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要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牢固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思想,牢固树立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深入实际、服务基层的意识和作风。总的来讲,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这方面是做得不错的,特别是在工作生活环境还比较艰苦的条件下,始终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己任,把党和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勤勤恳恳,扎实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不能否认,我们在某些方面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像雷州“7.11”海难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对广大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强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纠建并举,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做人民满意的公仆。各级农业部门的党政领导和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深入开展反腐败,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活动,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把农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良的的农业干部队伍。
农业系统在搞好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整个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以“两本书”为重点,深入开展对农民的教育;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指导,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三结合”等工作,深入开展科技扶贫、文化扶贫等活动。办好《农民日报》,做好宣传发行工作,使其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健全执法体系,改进农业行政执法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法制建设逐步得到加强。从立法方面看,以农业系统为主管部门的农业法律法规已有22部,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法律体系。从执法方面看,初步建立起了一支门类比较齐全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农业法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明年,要抓紧起草《农业法》的配套法律法规、《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条例》和《种子法》等,加快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立法工作。在继续推进立法、健全法律体系的同时,要突出抓好执法工作,重点解决“以事代政”、机构分散、执法效率低和执法违法等问题。行政执法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其作用日益突出。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做到公正执法、廉政执法、高效执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法制化管理。
明年在农业行政执法方面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执法主体。法律法规规定由行政部门执法的,农业行政部门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对执法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勤政廉政教育和业务培训考核,使他们做到政治合格,品质优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同时,要以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为契机,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将农业系统内分散的、业务相近的执法机构加以合并,建立综合性农业执法机构,以提高执法的整体效能。三是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上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农业部门和所属执法单位及人员的执法监督。积极支持各级监察和审计部门,开展执法检查,进行执法监督。各级农业部门要将执法程序,办事规则和监督电话等向社会公布,虚心接受社会监督。
(四)全面落实“三定”,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年初以来,按照中央提出的年内完成乡一级农业技术推广站“三定”工作的要求,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部里和各级农业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从全国来看,除个别省区外,“三定”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虽定了性、定了编,但事业费还没有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造成定员困难。明年初,各地要认真做好“三定”的检查验收工作,部里将对重点地区进行抽查。要切实做好巩固提高工作,把健全机构、稳定队伍、落实经费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不能有丝毫松懈。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指导和业务考核,抓好人员培训,完善服务手段和设施,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2号文件提出的“九五”期间要把县、乡、村三级推广网络健全起来的要求,逐步推进村级农技服务组织建设。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县乡两级推广机构比较健全的地方,要加强建立村级农技服务组织,到明年底全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县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按照“立足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的宗旨,积极兴办经济实体,使农技推广努力走出一条国家扶持、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来,壮大自身实力,提高服务水平。
同志们,1997年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一年。我们要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励精图治,扎实工作,卓有成效地完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以再夺全年农业丰收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
(本报发表时已作删减)
标签:农业论文; 农民论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论文; 农业产业化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两个转变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种植业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