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让孩子们写什么?浅谈中学入学考试的作文_文学论文

你想让孩子们写什么?浅谈中学入学考试的作文_文学论文

让孩子们写些什么?——中考作文杂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孩子们论文,中考论文,杂谈论文,写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关注高考中考作文多年,总觉得如今中学生应试作文程式化的问题很严重,为文造情的文章越来越多。尤其中考作文,有很多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故不揣浅陋,拈出三个问题谈谈管见。

一、值得注意的文风问题

在展开讨论之前,先让我们看两段文字:

且云:本在虚无渺茫的太虚幻境潜心修行,为报神瑛侍者三世浇灌之恩,绛珠仙子带着郁结的惆怅落入凡间,出身在名门望族、宦贵之家。由于她的天资聪慧,才貌出众,因而成了绝代佳人。她就是林黛玉——万千美丽的姑苏女儿的典范,千古佳丽的楷模。

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大声疾呼:“礼岂为吾辈设也?”他不甘愿受那世俗礼教的打磨既而成为一个千篇一律的复制品,他带领竹林七贤摆脱束缚。阮籍为青白眼,与王戎对饮却不与刘公荣。嵇康与向秀一同锻炼,这在他人看来卑贱低下的活计却带给他无穷的快乐。

如果我不说的话,读者有可能以为上面两段文字来自什么文学评论的作品中。其实,第一段是选自中考优秀范文,另一段是选自高考优秀作文。它们在表达什么?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我不太清楚。这几年,笔者常在各类不同报纸杂志以及网上读到不少“优秀的考场作文”或作为范文登载出来的文章,有高考的有中考的,但有时不看作者介绍竟不知道是高三还是初三的文章。这些文章往往文字漂亮、空灵、玄妙,风格惊人的相似,“华而不实”文风的流行已是不争的事实:文章开头来一段“题记”,然后来三段文字,它们可以是互不关联的,或者似断似续的。这些文字往往是古今中外文化名人的展示,从屈原、司马迁一直写到李杜、苏轼、郑板桥、王国维,从歌德、莎士比亚写到托尔斯泰、泰戈尔。读这些文章常会令人想起戏剧舞台上的一些童星,他们拿腔拿调扮演着成人的角色,可仔细看看仍不脱稚腔。但那是在演戏,我们作文可不是演戏。

说我们的考生用漂亮的文字来掩饰空洞浅薄的思想内容也许有点过分,但试图以漂亮的文字或“具有文化含量”的内容来取悦阅卷老师,其目的却是很明显的。而且,有时候确实有用,本文开头两例即是明证。这能责怪我们的学生吗?不能全怪学生,考试评价是个风向标,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

但是,笔者以为这对指导中学生的写作是有害的,尤其对初中生来说更不可取。初中生写作训练的文体主要是记叙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所谓内容具体就需要有一定的人物或故事,通过具体的故事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以笔者有限的阅读来看,中考的优秀文章能用朴实文笔写出感人故事、具体人物的文章越来越少,代之而起的是“大文化”的“抒情”文章。作家止庵说过一句话:“记叙文写作个故事来,议论文说出个道道来,就不知抒情文抒出个什么东西来。”我很同意他的看法。如果我们的初中生写惯了夹叙夹议抒情空灵的文字,将来既不会写内容具体生动的记叙文,也不会写说理透彻的议论文。这个后果在笔者执教的大学中文系不少学生身上已显现出来。

二、值得反思的命题问题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命题的导向问题,有阅卷评价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有教师指导学生的平时训练问题,甚至还同网络发达有关,但是命题的导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命题;②半命题;③材料作文;④话题作文。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命题、半命题作文比较有利于学生的发挥。材料作文的优点是能避免猜题押题,又有一定的限制,缺点是有时阅读量过大影响学生思考,有时材料内容复杂学生难以抓住主旨或寓意来构思文章。问题最大的正是不少人颇为看好的话题作文。最初话题作文出现在高考中,它的优点是有个大致范围作限制,可以弥补命题作文容易宿构之不足,又不像材料作文那样需要学生读出寓意确定主题,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思考,发挥自己的个性。殊不知任何一种题型积久必生弊,所以考试题目采用什么方式通常要有变化,不可用同一套路太久。据笔者这几年观察,中考写话题作文至少有以下几个弊端:

1.题目过于宽泛,容易导致宿构

通常情况下,话题作文是给一段文字,然后选择其中一个中心点,让学生按这一中心来选材写文,高中写话题作文在作文要求上还有一句“文体不限”,初中往往“以××为题写一篇文章”。笔者曾著文指出:“以××为话题”和“以××为题”是不一样的,例如“以‘人情’为话题”就不能文体不论,必须写成“谈谈人情”,是议论文,而“以‘人情’为题”则可以“文体不限”。由于对文体不作严格规定,文章夹叙夹议滥抒情的就多起来。近几年,那种类似“文化大散文”的写作也在中考中蔓延,不少初中生,平时不观察生活,不积累生活素材,只是在文字上下工夫,一篇又一篇地写那种有“文化含量”的文章。例如“以‘课外阅读’为话题”,在我们考生的文章里,李白、杜甫、苏轼、鲁迅、胡适、陈寅恪、钱钟书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这些人的作品读得很少,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笔者总觉得与其这样还不如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以及老师、同学的故事更真实可信,具体而微。我想学生这样写实际是同评价有关,也同相关刊物登载这些范文有关,题目是如此宽泛,阅卷老师又推崇有“文化含量”的文章,学生当然要迎合了。于是平时多准备一些,考时一套用即可。

2.阅读的文字太长,列举事物太多,造成抒情的泛化

话题作文题目中的文字给学生一个大致范围,给学生一点启示,但有的文字写得太长,学生反而无法把握。例如某市中考题:

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懂得了感恩。亲爱的同学,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动吗?如果你曾感动过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祝福、一句劝勉,如果你曾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花护红、落叶归根,那么请拿起你的笔,去记录你的情感历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美。

请用“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应该说这段文字拟得很漂亮,列举的一些现象很“感人”。但是“感动”与“感恩”是两个概念,被一些事物“感动”并不一定要感恩。对学生来说,要感恩的对象应该是父母师长或帮助过自己的人,泛化地写“感恩”,容易引导初中生写那种矫揉造作为文造情的抒情文。另外,句子有令人费解处,什么叫“你曾感动过一个微笑……”?“感动”如果作动词谓语的话,它的对象应该是人,如果要吹毛求疵讲语言规则的话,“感动”是个联合式的动词,而“感恩”是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感恩”是“感×××之恩”,用来作动词谓语不太恰当。当然如今已泛化,到处可见“感恩祖国”“感恩父母”之类的话。总之,“感动”与“感恩”不是一回事。学生为了把“感动”写成“感恩”就会凭空写出虚假的文字来,因为凡写“感动”的事物皆可以成为“感恩”,结果也就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写。

3.阅读材料用了太多的比喻义,学生无法把握确切的题意

请看某市的中考题: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送茶送水是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荐能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请以“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姑不论这么多的“花”比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否恰当,什么叫“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次花”?让人费解。列举这么多的“花”,无非是“让我们为他人作一点贡献,让我们为他人着想”的意思,像这类绕七八道弯的题目,滥用比喻义的题目,近几年很常见。例如“我/你就是一道风景线”“经历的财富”(什么叫“经历的财富”?)。不设审题障碍的要求大家都明确,为什么一读题目就会让人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也许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于做这类题目,老师也会辅导学生“化虚为实”抓住要点,但总觉得还是不如将题目意思直接告诉学生为好。

三、值得研究的评价和指导问题

中考作文出现大量“华而不实”的文章,同我们老师的评价、指导也有关系。

先说评价问题。阅卷官推崇欣赏什么样的文章,一般的学生和教师就会闻风而动,所以纠正初中生那种文风要从改变评价尺度和指导做起。北宋时期欧阳修负责贡举时,对科场中竞相炫奇用僻的文体十分忧虑,对举子们“钩章棘句,浸失浑淳”的文风十分讨厌,为了纠正文风,他要求阅卷官在评卷时对不够平实的试卷痛加裁抑(刘海峰、李兵著《中国科举史》第169页,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虽然阻力重重,但毕竟对转变当时文风起了很好的作用。中考作文应该坚持新课标的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有专家说得好:“从小培养好的文风,不但对于写作,而且对于做人,都是十分重要的。试想一个人从小就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中小学生作文假话、空话、套话连篇,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未来更是令人担忧。”(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叶圣陶、朱自清等前辈语文教育家一贯强调:学作文其实也是在学做人。如果为了骗取高分,揣摩阅卷者的喜好,从小就学会见风使舵,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当然,这不能全责怪学生。我们的孩子被封闭在学校里,远离社会,生活比较单调,但网络上的东西却时刻在影响着他们。平时的训练则完全以中考为目标,甚至从初一起就开始研究中考题目了。所以,为了让孩子们写真话,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事,首先要从命题开始,要从改革评价方式做起。具体地说:命题要返璞归真,少一些花样,鼓励他们写身边的人和事,要具体真实。正像“战争、爱情、死亡”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一样,家庭、亲情、师生情、同学情应该成为中考作文“永恒的主题”,成为记叙文的主旋律。当然,这些问题也是老话题,说说容易,真要改革,要出新意也难,参加过命题的教师都知道这一点,但无论再难,总要想办法。有时候回归也是一种好办法。

再说指导学生作文的问题。笔者认为相对于高中生,初中生的作文指导更为重要。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如今初中盛行的一套办法是,从初一起,就盯住中考的作文题进行写作训练。作为语文教师其实应该与每年的考试题目保持一定的距离,夸父逐日般跟在试题后训练,永远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胆量。具体地说要引导初中生注意观察,写观察日记和读书笔记,要积累素材,养成多动笔的习惯。不要总是在电脑上搜索材料拼凑范文,而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素材,如看看自己的父母与祖辈之间有何不同,父母在忙些什么,学校里正发生一些什么事,社区里有些什么变化等等,然后写下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素材而不要总是一动笔就去写李白、杜甫,一打开电脑满是应试的范文集锦。叶圣陶先生在《拿起笔来之前》说:写文章难不难,决定于在动笔以前的准备工夫怎么样。他提倡要养成三种习惯:一是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二是在实际生活里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三是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这三条才是初中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以及应试的重要原则。这些话在有些人看起来似乎是不合时宜的老生常谈,但却是十分受用的经验之谈,用梁启超的话说即是按作文的“规矩”老老实实地去训练。

清代有位研究八股文的名家俞长城在回答别人询问“如何写好应试八股文”时说:“剪采为花,其花不肖,播种栽花,其花自生。”(梁章钜《制艺丛话》卷五)脱离了生活,仅仅模仿应试文章,那只是“剪采为花”,永远不可能有鲜艳的充满生命力的花;只有重视平时的“播种栽花”,才会有鲜活的小花。这些话用来形容今天的学生作文,其实也未尝不可。

标签:;  ;  ;  

你想让孩子们写什么?浅谈中学入学考试的作文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