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师范语文教学应注重的问题论文_韩兴芬

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师范语文教学应注重的问题论文_韩兴芬

(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 四川 阿坝 624000)

【摘 要】 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于普通中学语文教学,而中职师范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高,以为它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关键词】 中职师范 语文教学 中职语文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9-067-01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里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争取理解与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这就对中职师范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语文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需要我们把传授语文知识和道德教育等各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的促进中职师范学生的成长。

一、中职语文教育现状

目前国内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经常出现"学生不乐意学、老师不乐意教"的现象,导致教与学的恶性循环。学生不乐学,上课思维不活跃,回答问题应者廖廖;老师不乐教,上课照本宣科,毫无激情,让学生听起来乏味、无趣。但语文课也是一门技能课,一门无所不在的语言课,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它担负着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教育,同时语文课也是一门德育课,它还承担着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对中职师范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作为担负教书育人使命的中职师范语文老师应认真对待语文课。

二、增强中职师范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谐"精神和伦理道德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素质教育和需要大力弘扬的主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是党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我们应永不停息的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尤其要对青少年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江泽民同志曾说:"广泛开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

但当代中职生普遍缺乏道义感、责任感、道德感和感恩之心,加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能帮助国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养,振奋民族精神,语文课堂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精准的教学方式势必传承传统文化,来照亮中职学生的心灵。

另外,中职学生中浅文化、俗文化的表现泛滥,像因特网的出现、网吧的开设,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文化。当代中职生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接触甚微,更多时间是在虚拟世界里生活,以至表现为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甚至表现为对自己的父母不尊重。只知道周迅,不知道鲁迅;只知道张柏芝,不知道祖冲之;只知道谢庭锋,不知道雷锋等等。更谈不上知道孔子、孟子、韩非子是何许人也,可见传统文化在当代大部分中职生身上已缺失到令人担忧的地步。因此,教师必须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带领他们从低俗文化、浮浅文化中突围出来。这是社会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学生本身的责任。

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职生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中职生接受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是自我素养提升的需要,作为中国人,更是公民的职责所在。

三、改变教学方法,突出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1、转变教师角色,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这种角色的变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引导学生经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意见、见解,即使学生的见解不完满甚至错误,也要用心呵护学生的思想火花,允许不同观点的讨论争辩,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2、进行参与式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生动起来,就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沉思、认真反思、大胆质疑,在质疑中引导学生从"知其然"进入到"知其所以然";在质疑中启发学生从"浮光掠影"的浅层理解进入到"静影沉璧"的深层破译里;在质疑中培养学生从线型思维、单向思维进入到立体思维和创造思维中。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为此,教学中,我们可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去分析课文,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中职师范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形象性和情感性。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凭借自己的语言、动作来诱发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效果却经常不好。因为很多课文历史悠久,学生受年龄、时代、生活阅历的局限,凭已有文学修养很难深刻理解历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课堂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1月

  2、苏占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4月

论文作者:韩兴芬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  ;  ;  ;  ;  ;  ;  ;  

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师范语文教学应注重的问题论文_韩兴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