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货币理论主要流派的比较_货币需求论文

西方货币理论主要流派的比较_货币需求论文

西方货币理论主要流派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派论文,货币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完整的货币理论应包括对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传递机制的基本分析,其中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分析往往是为特定的货币传递机制服务的,而对货币传递机制的论证又最终可归结为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的问题,即所谓的“货币中性”。本文以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为主线,比较分析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并对其作出理论评价;同时,针对我国经济的实际提出几点看法。

一、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的简述,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仅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而不影响实际的产出水平。这一思想可追溯到货币数量论的早期论述,例如,大卫·休谟在1752年的著作《货币论》、《利息论》和《贸易平衡论》中的经典论述。当时,这种思想主要用来抨击国家财富由它所拥有的黄金数量来衡量的重商主义教条。这个术语本身很晚才出现,它最先由瑞典威克塞尔提出,并由奥地利哈耶克把它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

威克塞尔以前的古典货币理论与经济理论中的价格形成理论是相互独立的。古典货币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经济活动中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不涉及货币与生产决策乃至整个现实经济运行的关系。而经济理论中的价格形成理论主要解释实物因素如何决定商品之间相对价格和产量,它完全撇开货币因素,只讨论实物经济在市场自动调节下的运行规则。古典货币理论中占主要地位的货币数量论认为,实物经济活动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货币数量只与一般物价水平发生关系,它不影响实物经济活动中的变量。由此,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这样,货币数量论就排除了货币对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威克塞尔在对货币数量论的分析批判中,提出了货币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观点。

威克塞尔认为,货币之所以对实际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主要是由于货币在资本形成和资本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货币经济中,尽管生产仍以实物形态进行,但资本借贷及利息支付却并不采取实物形态而采取货币形态。这样,利率的高低就会直接影响储蓄的供给和贷款的需求,影响一般物价水平,影响生产的扩张和收缩。为了对这一过程进行描述,威克塞尔提出了自然利率与货币利率的概念,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所谓货币利率是指借贷活动中实际形成并用以计算借款人应付利息的利率。而所谓自然利率,是指一切借贷以实物资本形态进行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相当于新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他认为,在货币利率恰好等于自然利率,从而投资恰好等于储蓄、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经济体系保持均衡的条件下,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和产量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完全是由实物领域的有关因素决定。货币的作用只是作为流通媒介和计价单位,并且按照货币流通量的大小决定价格的绝对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的货币被称为中性货币。但在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不一致的情况下,货币因素将通过其对市场利率的作用而积极地影响生产价格,货币成为决定产品的相对价格和产量的因素之一,即货币非中性化。威克塞尔的这一观点,改变了古典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相互独立的特点,第一次把货币理论同价格形成理论结合在一起,变历来的“二分法”为“一元论”。威克塞尔的理论成为后来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源泉之一,在现代西方货币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非中性论

凯恩斯货币分析的主要理论渊源是威克塞尔的货币均衡论。他所进行的破除“货币中性论”的革命虽然由威克塞尔率先发起,但其货币分析比之威克塞尔更加完善,更加明确。

在货币数量论者那里,货币是不对实物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中性货币,正如庇古所说,“货币只是一层面纱”(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81页。)。在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中,货币不再是所谓的面纱,它通过利率对生产发生了实质性影响。其理论要点为:(1)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分析。 凯恩斯明确提出了货币在现实经济中作为资产的功能,他所考察的货币需求,是既作为投资或交易媒介,又直接作为资产形式的货币需求。据此,货币需求不再只是决定于货币收入的一元函数,而是明确成为同时受制于收入和利率的多元函数,即,M[D]=L(y,r)。 而就货币与产量的关系而言,凯恩斯特别说明了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通过利率对经济波动发生的影响,使货币需求的分析更加复杂化,即不但要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原因,还要考察货币需求变动的结果。(2)对货币供给理论的分析。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量是外生决定的,即由中央银行根据货币需求的变化来调整总的货币供应量。然而,他否定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互为独立变量的观点,通过利率中介,他强调货币供给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同时强调货币需求变化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以凯恩斯的这种分析为起点,在后凯恩斯主义者的货币分析中,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变成两个互为因果关系的非独立变量。(3)货币传递机制理论。 凯恩斯直接把利率作为联结货币与产量的枢纽,而不借助于物价,更不停留于物价波动的解释,而是全力分析产量变动的原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凯恩斯完全摆脱了货币数量说把货币分析局限于物价论的框框,使货币分析与产量分析完全融为一体。

自凯恩斯以后,凯恩斯的追随者们继承了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传统,并进行了发展。这主要表现在:(1)希克斯采用IS——LM 曲线分析工具,将货币市场置于一般均衡分析中,解决了凯恩斯体系中关于货币传递机制的矛盾,即产品市场的均衡可以确定均衡收入水平,但无法确定均衡利率水平;货币市场均衡可以确定均衡利率水平,但无法确定均衡收入水平的矛盾。后来萨缪尔森等人赋予IS——LM模型以更多的意义,认为这个模型不仅实现了收入决定和货币论的结合,完成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而且还可以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结合起来。 (2)在货币需求方面, 鲍莫尔对凯恩斯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发展,研究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很大。惠伦等则对凯恩斯关于预防货币需求理论进行了发展,他论证了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为利率的递减函数,而凯恩斯则认为,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是无关的。此外,托宾放弃了凯恩斯由灵活偏好的均衡性而导致的利率预期的粘性假设,利用投资者逃避风险的行为来解释灵活偏好。(3)在货币供给方面,温特劳布、 卡尔多等人以内生货币供应理论取代了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应理论,进一步加强了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影响的非中性观点。内生货币理论认为:“一种充分发展了的内生货币理论需要毫不含糊地从三个方面直截了当地拒绝货币数量说:第一,拒绝资本主义经济自然趋向长期、充分就业均衡的理念;第二,拒绝关于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并且独立于利息率的观点;第三,拒绝货币数量说中的由货币供给到名义收入或一般物价水平的因果分析结论”(注:斯蒂芬·罗西斯:《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2页。)。(4 )在货币传递机制方面,后凯恩斯主义者对货币影响产量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分析。他们认为,货币可以被视为其它金融资产的相近替代物,因为这些资产可以像货币余额一样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由此,他们把货币对真实经济的作用的起点放在家庭及企业资产选择的帐目上,货币政策的冲击可以通过这些帐目得以考察。这一分析使得货币政策的传递更加微观化。

综上所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是一种货币非中性理论,它突出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并且通过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指出货币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实物经济活动:(1 )货币市场决定利率,再通过利率影响投资,从而影响总需求,导致总产量、总就业量变化;(2)货币作为一种资产, 它与其它金融资产存在替代效应。由于货币量的变化,影响人们对各种不同金融资产的选择,从而影响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导致总产量、总就业量变化。从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途径上,凯恩斯主义者提出了他们的政策主张,那就是利率应该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指标或工具,这是由利率在货币传递机制中的关键性作用决定的。

三、货币主义的短期货币非中性论和长期货币中性论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的历史渊源是传统货币数量学说,然而它又吸收了凯恩斯主义的某些分析方法,尤其是在货币的传递机制上。

弗里德曼在其《货币数量学说重述》一文中对传统的货币数量学说进行了解释,他说:“货币需求学说,它不是产出学说,也不是货币收入学说或价格水平学说”(注:弗里德曼:《货币数量学说重述》,载《数量学说研究》,芝加哥,1956年。)。这种观点把货币看作是一种资产,认为它仅是保持财富的一种方式。因此,他把货币需求看成是总财富与各种不同财富报酬的函数。这样,整个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出来:

1 dp

M/P=f[(r[,b],r[,e],(───),H)Y]

p dt

将在小括号内的决定因素以符号k表示,上式可变形为:M/P =ky。这种形式看上去很像旧的数量学说,但有两点重要的区别:(1)k不再被视为由制度决定的常数。代之,流通速度被认为是有限数目的可以观察的量的一个稳定函数。这些量在长期内是稳定的,但在短期内则会发生变动。(2)y代表永久收入。它在旧方程中代表当前交易水平,而在新方程中代表当前财富水平。将该货币需求函数与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函数相比较,可以看出k比r的范围要宽,并且y 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货币主义的y是“永久收入”,而凯恩斯主义的y是“当前收入”。

在货币供给方面,弗里德曼与凯恩斯不同的是他所讨论的货币供给是有严格限制的。他强调货币与信用的区别,强调银行体系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区别,强调货币当局所应控制的货币供给只是通常的M[,2], 即只包括公众手中通货量和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而不涉及其它流动性资产,这就加强了货币的“可控制性”。这说明,既然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体制,从而是稳定的,那么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需求就是各自独立决定的,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并不影响实际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这样,名义货币需求就可以随时适应货币供给的变动作充分调整。这进一步加强了弗里德曼关于短期内货币影响名义产出水平,而长期内货币只影响物价水平的观点。

关于货币的传递机制,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冲击直接引起资产细帐的调整,此后逐步转向其它经济变量。同凯恩斯主义的分析一样,货币政策的冲击通过对利率的影响将最初资产细帐的均衡变为不均衡。但在货币学派分析中,他们是假定家庭和企业在对它们的资产数量进行调整以恢复资产细帐的均衡时,直接影响到支出水平。这一点和凯恩斯主义分析的主要区别是消费品支出和资本品支出同时直接受到推动,而不是间接受到投资支出乘数效应的诱发。简单地说,其货币传递机制可表示

P为:M→E→─→I→Y。其中,E表示支出,I表示投资。当货币供给增加r时,它通过公众支出的增加引起资产价格的上涨和利率的下跌,从而刺激生产扩大和收入增加;相反,当货币供给减少时,同样的传递机制会导致收入减少。

对上述传递机制,弗里德曼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的最初和最后冲击效应是反方向的。货币供给的增加最初往往降低利率,但随着它所引起的支出增加,价格上涨,就会使贷款需求增加从而提高利率。这样,尽管存在货币扩充,名义利率将会变化,但实际利率不一定会变化。由此,货币主义认为,利率不是好的政策工具和指示器,而货币供给量是关键的政策变量。弗里德曼指出:“利率是关于货币政策是宽松还是严紧的容易引起误解的指示器。为此,着眼于货币数量的变化率要好得多”(注:弗里德曼:《货币改革的作用》,载《美国经济评论》,1968年3月。)。

综上所述,货币主义对货币影响经济的程度进行了长、短期的划分,并且由于货币的引入,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划分成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认为短期内货币能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导致经济波动,货币是非中性的;长期来看,经济中的实际变量仅由实物因素决定,货币不能影响实际变量,从长期来看它能影响的名义变量只能是价格,故货币是中性的。由此,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是货币当局要完全避免剧烈的政策变化,以避免短期内经济的剧烈波动。他们认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是货币当局公开采取使货币数量达到稳定经济增长率这样一种政策。

四、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货币中性论

70年代末,新古典主义兴起,其目标是为宏观经济学提供适当的微观基础。新古典主义者认为,宏观经济总量的解释只有建立在单个人的最优化选择的基础上,即只有建立起完全的微观基础时,宏观经济理论才是可靠的。由此,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人把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市场出清、理性预期和只有实际变量才至关重要等应用于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得出了有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即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中也不能够系统地影响实际产量。

政策无效性命题可从萨金特和华莱士的模型得出。该模型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一是卢卡斯总供给函数、总需求方程以及影响总需求方程的货币政策规则;其二是经济当事人对价格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形成。按卢卡斯总供给函数的观点,对于产量的自然率水平的偏离是由预期错误所引起的,高于或低于预期价格的实际价格使人们认为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就是相对价格的变化,因此需要调整其产量。如果人们具有理性的预期,他们就会利用有关货币当局政策规则的知识来形成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因此,无论货币当局选择什么样的货币存量增长率,它都不可能欺骗经济当事人使他们错误地预测价格。由于价格被假定为迅速地出清市场,并不存在预期错误,所以不存在对于产量的系统影响。只有未预见到或非系统的货币供给变化能够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由此得出的政策含义是:系统的货币政策无效,随机的货币政策有害。

然而,由于政策无效性命题主要是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得出的结论,而把为货币理论提供适当的微观基础作为自己任务的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家指出,这一模型是特定的,它不是从单个的以最优化为目标的经济当事人的行为中推导出来的;同时,模型也没有恰当地刻画政策制定的性质,因而模型是不完善的。由此,他们认为应该将货币理论建立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货币理论应该解释为什么在利息率为正值时,人们仍持有货币,最优化个人这时持有货币说明货币有克服某种“摩擦”的作用,而恰当的货币理论应该分析这些摩擦,并从具有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和利润最大化原理中推导货币需求。然而,在现有的新古典主义的微观模型中,关于货币是否中性的问题仍然没有统一的结论。例如,尤金·法马试图将货币理论与现代金融理论结合在一起,得出了“任何经济中的相对价格,包括金融资产所提供的实际服务的相对价格,都是独立于金融资产的数量和组成部分”(注:凯温·D ·胡佛:《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132页。)的结论, 这一结论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货币中性的观点;而华莱士的简化迭代模型在解释货币作用时,引入公开市场业务的货币政策,得出了货币非中性的结论,但是当这一模型附加金融约束时,又得出了货币中性的结论。

总之,新古典主义货币理论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方面沿袭了货币主义的观点,其货币政策的微观模型撇开了货币的供求范式,另僻蹊径去研究论证货币的作用,考察货币政策的最终效应以及探讨货币理论与金融理论的关系;其宏观经济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的效应,并得出了自己独特的货币传递机制。在政策无效性命题的宏观经济模型中,新古典主义者认为,货币对经济的扰动源于信息的不完全,不完全的信息导致经济当事人的错误判断,从而导致实际经济变量的波动。这一传导机制强调了政府政策的规则性。模型的结论支持了货币主义的货币中性的观点,而且也对其固定规则提供了较弱的证明;此外,它不仅证明了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这一货币主义的看法,还声称货币主义的短期与长期的区别不是特别有用的,真正的区别是预期与未预期到的区别,正是由于理性的经济当事人能预期到系统的货币政策,故货币对经济中的实物变量不产生影响,从而回到了货币数量论者的货币中性的观点。

五、对西方货币理论主要流派的评价和借鉴

通过上述对几个主要流派的货币理论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货币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中性还是非中性的问题是西方货币理论争论的焦点。在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中,货币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货币与实际经济活动关系的理解更加深入。我们对此作出如下评价。

第一,西方货币理论已由抽象的经济理论发展成为直接或间接地为制定政策服务的理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并没有明确的政策含义,而凯恩斯以后的货币理论无一不具有鲜明的政策倾向,这无疑增强了理论的实用价值。

第二,对货币是否中性的争论使人们对货币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理解更为深刻。以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为例,凯恩斯将经济中的投机因素引入货币需求,较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而言,扩大了对货币需求的范围;货币主义在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将各种人类、非人类财富引入了货币需求,进一步扩大了货币需求的范围,同时鲍莫尔模型和惠伦模型也对凯恩斯理论做了进一步修正,所有这些使货币需求的分析更加深入。

第三,西方货币理论已由定性分析发展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以定量为主的分析。为了检验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正确与否,西方经济学家使用了统计检验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以某一流派的理论为基础,对以往长时期内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货币需求与各有关变量的关系,从而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这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有助于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的发展,但不能过分强调定量分析。因为,诚如卢卡斯对经济计量分析的批判所指出的,经济中的结构参数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因而经济本身可能存在着无法估计的因素。

第四,西方货币理论的发展表明,货币理论与金融理论日益融合。当今世界各国都快速地向高级的信用经济过渡,货币及货币机构的独特地位日益丧失,各类金融资产对货币的替代性越来越强。如何用经济理论来解释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货币理论与金融理论的融合来作出解释是一条可取的途径。例如,法马通过将银行视为普通公司,而将金融理论的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应用于银行的资产构成的选择是否影响实际经济中的相对价格问题的研究,为货币理论与金融理论的结合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西方货币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例如,鉴于西方学者在货币中性问题上意见不一致,我国在借鉴西方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在我国货币是否中性的问题,以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从货币中性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货币政策一般注重于最终目标的控制,如货币量、物价;从货币非中性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注重于中间目标的控制,如利率、对金融中介施加限制等。一般来说,政府的长期目标应该是控制总量目标,短期内以中间目标为宜。

总之,西方货币理论中的货币是否中性问题没有统一的结论。不同的货币理论只强调了货币与经济活动相互影响的某个侧面,都未能达到尽如人意的综合结果。并且,这一格局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

标签:;  ;  ;  ;  ;  ;  ;  ;  ;  ;  ;  ;  ;  ;  ;  ;  ;  

西方货币理论主要流派的比较_货币需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