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暴力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呈现出团体化、低龄化的倾向。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毒品、邪教并称为危害社会的三大公害。从罪行类别来看,青少年暴力犯罪主要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走向犯罪,的确令人痛心疾首。不仅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发展,而且损害他人权益,危及社会的秩序和安定。青少年为什么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自然有很多社会因素。但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我们会发现,很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着深刻和复杂的心理成因。
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成因——模仿心理
内外化机制理论是关于青少年犯罪心理机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该机制的基本观点是:吸收各种外间的消极因素,形成主体的犯罪心理,这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整合犯罪心理,生发犯罪行为,这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化和外化两种机制接力作用的结果。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从内化机制上看,是吸收一些不良习惯、不良行为等消极因素的结果。这个过程,是由孩子们模仿和学习的心理机制而启动的。
研究表明,人类具有模仿和学习的心理机制,这既是作为动物的基本心理本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但是,不加鉴别地模仿和学习一些不良因素,也会使人走向邪恶乃至犯罪。常见的可能导致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消极因素有:以崇尚暴力为噱头的武侠小说,以赚钱为目的的网络暴力游戏,以压制和驯服为方法的家庭暴力,以漠视人格、摧残心理、戕害精神为手段的人际关系冷暴力等。对这些暴力因素的模仿和学习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诱因。
受“棍棒之下出孝子”等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一些家庭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暴力。孩子不听话,不顺从自己的指导和意图,一个耳光,几个巴掌下来,孩子听话了。虎爸虎妈们满足于表面的形式上的成功,却忽略了这种行为的消极结果。他们为孩子树立一个坏榜样:暴力可以解决问题。此后,孩子们在自己的交往圈子里遇到同类问题,就可能拳脚相向,暴力相加,以暴力来解决问题。青少年正是对这些消极因素产生误解性的认知和加工,渐渐形成不良人格,产生不良语言和不良行为。这样的不良行为和不良语言的多次输入和反馈,使个体形成稳定的不良习惯和态度,导致青少年个体萌发犯罪意向,从而完成犯罪心理的初步内化。青少年学生打架斗殴、侮辱他人等不良习气就是在这种心理机制下形成的。所以,青少年个体对暴力行为和暴力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模仿和学习,是他们走向暴力犯罪的思想诱因。
二、青少年暴力犯罪的自我强化——尝试心理
青少年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特别是在暴力文化的影响下,吸收暴力文化的一些消极因素,完成犯罪心理的内化后,就有可能整合这些心理因素,生发犯罪行为,走向违法犯罪行为的初步尝试。当他们和周围的人之间产生一些矛盾,他们很可能就会把这些认知付诸实践,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受过家庭暴力影响的一些意志软弱者也觉得这些行为如同来自自己的父母一样合理而且正常,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忍气接受。对于施暴者个人来讲,就获得一种初步尝试违法犯罪行为成功的体验,他们对自己的暴力行为不仅没有罪恶感,反而持有肯定的态度和评价,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这无疑会巩固和加强其已经产生的不良心理。这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这一过程的反复多次必然会使个体向暴力犯罪的方向迈进。
暴力犯罪心理的自我强化,还有一种特殊方式,就是来自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暴力游戏。在网络暴力游戏中,由于其虚拟性质,相互的暴力活动不会直接对现实社会和个体造成损害。但是我们应该正视和重视这些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网络暴力游戏,常常会设置对暴力获胜者的奖赏,这种奖赏的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奖赏,从心理学上来讲,都会产生初步尝试违法犯罪获得成功一样的心理作用,起着强化犯罪心理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重视网络暴力对青少年个体的负面影响。
三、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亚文化影响——团体心理
所谓“亚文化”,是指在某个社会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奉行这种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社会群体被称之为亚文化群体。在校学生当中亚文化和亚文化群体的产生,与我们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和不当的教育方法有关。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团体化倾向,就是这种亚文化群体恶性发展的表现。
1.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很多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忽略学生心理需求的抚慰和满足。这是学生亚文化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尊需要,都有自身价值在群体中被认可的需要。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发展上也很不平衡。而学校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流于形式,不能得到落实,事实上的个体评价片面单一,重分数,轻素质。这就使得一些低分数的学习后进者遭受心理挫折。长期的学业失败,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当他们的自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当他们的个人价值得不到认同,他们就会转向其它领域寻求他人的认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低分学生在相同的心理磁场下自然形成一种亚文化群体。
2.部分教育者方法简单,素质不高,削弱了教育的权威性,引起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走向亚文化群体。学生个体发展到青春期,产生一些叛逆心理,这符合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学校教育者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这种叛逆心理,往往给他们贴上问题学生标签,归入问题学生行列。低分学生由于学业失败,导致产生消极心理和挫折感,部分教育者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对低分学生贬抑和歧视,把学科成绩与学生品质等同对待,使得低分学生在自我评价上自觉不自觉地与问题学生并列,走入亚文化群体。
3.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重视不够,使学生中的亚文化群体发展成为不良亚文化群体,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走向犯罪。学校亚文化群体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他们大都存在一些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恃强凌弱等不良行为习惯。心理学认为: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是人的一种自然向往和能动适应群体生活的需要。学生亚文化群体成员的自尊需要和价值需要在学校和老师那里不能实现和满足时,就会把这种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亚文化群体中。青少年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差、感情和意志上容易起伏变化,渴望交往,容易兴奋冲动、感情用事,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这些亚文化群体成员,他们同病相怜、臭味相投,逐渐形成相同的不良价值观和人生观,带有一定的纠合性和依赖性。使学生中的亚文化群体发展成为不良亚文化群体。只要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识,就容易相互影响,互相壮胆,形成共同犯罪。这是青少年团伙暴力犯罪的心理基础。
四、青少年暴力犯罪中的行为模式——崇拜心理
所谓行为模式是指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被人们作为一种模范或榜样加以效仿的社会行为方式。青少年中有人崇拜江湖侠客义士,有人崇拜歌星、影星,有人甚至崇拜黑社会老大等。青少年辨别能力差,抵抗不良因素能力弱。这种盲目效仿的崇拜心理将会给他们的个性心理染上消极色彩,诱发暴力犯罪。特别是那些透视、渲染、甚至是美化暴力行为为内容或形式的暴力文化,对青少年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容易产生一种暴力场效应。长期接触这样的暴力文化,在这种暴力场效应的氛围中,青少年自觉不自觉地与它发生感应,并获得某种体验和熏陶,感悟暴力文化精神、气质和状态。这种互动感应,必然影响青少年对信念的选择和加工,强化暴力角色的扮演意识,逐渐形成暴力犯罪倾向。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模仿心理、尝试心理、团体心理、崇拜心理等,对我们预防青少年犯罪大有裨益。“少年强则国强”,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才能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
论文作者:李庭华 许建中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心理论文; 青少年论文; 暴力论文; 群体论文; 亚文化论文; 暴力犯罪论文; 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供稿论文;